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节,来清华这里“打卡”过年啦!

号外号外!

近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成为首批入选

国家一级博物馆的高校博物馆

在网上,清华艺博时常因为

高质量的展览而形成“自发流量

获评“一级”距离最初开馆

仅仅用了4年多的时间

开馆4年来

清华艺博承办了67场高水平展览

为近200万观众

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

已经成为百年清华园中

一座璀璨的艺术殿堂

清华这一优质“打卡地”

你可否来过?

让我们跟随一件件展品

让你大饱眼福

当前,清华艺博面向

校内师生及社会公众开放

更是首次在春节期间开馆

与你相约一起过大年

(文末查看预约参观攻略)


一个世纪的梦想

早在1926年,清华大学便有了

收集、保管、研究文物的意识

那会儿清华学校已创办考古陈列室

清华人明确提出创建博物馆

则要追溯至1947年

那年梁思成、陈梦家、冯友兰参加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举办的东方学术国际会议

三人震惊于普林斯顿大学丰富收藏的同时

意识到中国大学与学者

亟须担当起保存与研究中国艺术的使命

1947年12月

清华成立中国艺术史研究委员会

在该委员会的运筹下,文物陈列室正式成立

1948年举办了专门展览

1950年组建文物馆委员会,主席为梁思成

遗憾的是

1952年因院系调整终止了这项工作

部分藏品也分拨了出去

当时的清华虽没能成立艺术系

但梁思成主持的建筑系在建系之初

便设有实用美术科

该科成为1956年创办中央工艺美院的核心部分

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之后

便启动了艺术博物馆建设项目

2002年,清华艺博向社会各界征集建筑方案

最终由瑞士著名建筑设计师马里奥·博塔主持设计

整座博物馆占地约1.5公顷,外观为砖红色

数十根17米高的廊柱支持建筑主体

屋顶设计成一个宏大的天然光过滤器

从项目启动到落成开放

足足经过了17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外景

自2016年9月开馆以来

清华艺博始终坚持

充分展示馆藏精品,收纳最新原创成果

推进国内外馆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共同延续人类文明历史的源流

这一被网友们称为“文艺而又清净”的好去处

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

一至四层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

现有藏品22915

绝大多数来自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现清华美术学院)

自1956年以来历年的收藏

以及校友和社会贤达的捐赠

藏品品类主要包括

书画、染织、陶瓷、家具、青铜器、综合艺术品

六大类

开馆仅四年多来

清华艺博凭借着高水平的展览

充满活力的公共教育和宣传推广

获得了文博界、美术界和广大公众的普遍认可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内景

“清华藏珍·翰墨流芳”书画展

“清华藏珍·丝绣撷英”织绣展

“清华藏珍·随方制象”家具展

“清华藏珍·晚霞余晖”瓷器展

展现艺术之美

凝聚着清华几代人的心愿

承载着清华人传承中华文化艺术使命的梦想

开馆至今

清华艺博共举办高水平展览67个

其中国际交流展24个

并设有“清华藏珍”系列馆藏常设展等

↓点击图片,重温艺博精彩展览↓

2016

对话达·芬奇 / 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

2017

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1800-1980)

2018

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

2019

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

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

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

2020

窗口2020——疫情时期图像档案展

对于一座博物馆来说

是观众让博物馆更有意义

开馆以来

清华艺博面向校内师生及社会公众开放

共接待海内外观众近200万人次

举办各类学术及公教活动200余场

集收藏、展览、研究、教育等功能于一体

以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学科建设

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

致力于打造一座广大师生身边的艺术殿堂

是中国高校进行艺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

重要场所之一

清华艺博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导赏展览

“艺术沙龙”活动现场

清华艺博副馆长苏丹在“第二届中瑞建筑对话”学术活动中发言

拂去疫情阴霾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

已使得全球8.5万余家博物馆“停摆”

更有数千家博物馆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倒闭

然而,清华艺博却化“危”为“机”

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建筑门户受到限制的时候

窗依旧是自由的窗

为了留住2020年春天的珍贵记忆

清华艺博发起针对疫情的“窗口·档案”征集活动

成功举办“窗口2020——疫情时期图像档案展

成为中国文博界

第一个有关疫情主题的实体展览

4月26日清华109周年云校庆当天开幕

吉祥圣域——藏传佛教绘画与造像艺术展

更是带你尽情“云游”艺博

窗口2020——疫情时期图像档案展

作为清华大学的国际化文化艺术窗口

今年清华艺博灵活应变

克服疫情所带来的重重困难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持续推出7个展览50余场学术及公教活动

以艺术所承载的生机勃勃传递乐观信念

为人们拂去疫情带来的“阴霾”。

2020年下半年

期盼已久的清华艺博恢复对社会开放

陆续推出“蔡斯民镜头下的吴冠中”

“立象尽意——白雪石中国画作品展”

“童思妙笔·耕绘奇境——西方插画师作品展”

“东瀛的钟声——井上有一作品回顾展”

“东张西望三十年:程昕东当代艺术收藏”

等7个展览

展现了清华艺博的责任和担当

吉祥圣域——藏传佛教绘画与造像艺术展
蔡斯民镜头下的吴冠中

立象尽意——白雪石中国画作品展

童思妙笔·耕绘奇境——西方插画师作品展

东瀛的钟声——井上有一作品回顾展

东张西望三十年:程昕东当代艺术收藏

传递艺术之火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由于疫情,很多人

无法前来艺博现场亲自感受和体验艺术之美

清华艺博公共教育致力于构建

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高校博物馆美育体系”

为开展清华艺术教育与服务社会公共美育

发挥重要作用

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先后策划开展学术讲座、手作之美

云讲解、云导览、云朗读、云征集

艺博微视、艺博映话、主题夜场、专题参观等

10个系列共56期教育课程与活动

展览之外

清华艺博持续推进展教结合

将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通识类课程等

引入博物馆空间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

同时积极探索与中小学校的合作机制

邀请清华附小50个班级走进艺博开展艺术实践

并与北京卫视卡酷少儿频道合作

研发面向7至14岁学生的博物馆视频课程

“云讲解”展厅直播

《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

“学术讲座”活动现场

“手作之美”手工创意坊

清华艺博与北京卫视卡酷少儿频道

共同研发拍摄7-14岁儿童博物馆视频课程

清华附小50个班级走进艺博开展艺术实践

承担社会责任

以“艺”抗“疫”,化“危”为“机”

疫情期间

清华艺博志愿者团队持续践行志愿精神

年度服务时数达3800小时

并开展了“江城樱花·水木清华——

44小时爱心抗疫行动”

支援8家武汉医院

江城樱花·水木清华——44小时爱心抗疫行动

清华艺博公共教育团队(含志愿者)

先后获中国博协颁发

《抗击新冠肺炎“团队特殊贡献奖”第一名》

“2020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

一、二等奖以及

“最佳组织奖”第一名

清华艺博藏珍系列文创产品获

“2020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第一名

并获“优秀文博新促进奖”

清华艺博荣获2020年

中国博物馆海报设计年度十佳海报奖

中国博物馆协会颁发获奖证书及奖杯

清华艺博党支部以

“追求卓越、尽善尽美”为支部文化

通过艺术支教——灌溉艺术萌芽特色活动

2020年共与北京朝阳区同心实验学校

开展6次线上、5次线下艺术课堂支教

把优质的文化艺术课程带到中小学课堂中

美育传递给更多学生

启迪心灵智慧,感受艺术魅力

清华艺博副馆长、党支部书记李哲带领艺博党支部支教北京朝阳区同心实验学校

2020是非比寻常的一年

在挑战与机遇中

高校博物馆始终肩负着

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

未来,清华艺博将继续探索

艺术素质教育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新形式

融汇古今中外文化与艺术精华

展现百年清华深厚的人文底蕴

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博物馆不懈努力

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高的追求

清华艺博将首次在春节假期向公众开放

诚邀您新年初一至初七到清华艺博过大年

开启春节艺术之旅

清华艺博,欢迎你!

参观须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手相应—白明陶瓷与绘画作品展”亮相法国尼斯亚洲艺术博物馆
上海公布首批15个“美术新空间”
风筝永远不断线|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今日亮相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融合与创新丨2023中央美术学院教师造型艺术展(第一回)开展
应该在教师节发点东西
第二届博物馆中小学美育课程创新奖申报通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