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有眼不识泰山
二千多年前,四明山山脚下有个年过半百的老汉。妻子早已亡故,只留下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靠给人家编一些粗筐度日。怎奈这孩子生来有个胎里疾,走路有点跛,站立都不大稳当。父亲盼孩子早日病好,特地给儿子取了个名字叫泰山。希望孩子长大后,站得象泰山一样稳当。
泰山家门前有一片竹林,每当春暖花开之际,小泰山看着一株株竹笋破土而出,节节向土,变成一株株竹子,感到很神奇。逢到父亲到竹林里去,他也跟着进去,将那些不能成材的嫩竹砍下来,用这些又鲜又软的嫩竹子做成小竹筐、小鸟笼、小竹屋、小竹马玩。父亲见孩子心灵手巧,想让孩子早点学手艺,便对儿子说:“泰山,你愿意跟我学编竹筐吗?”
“愿意!”泰山天真地回答说,“但我不喜欢编粗筐。”
父亲为难地说“到哪里去学细竹工呢?走遍天下也没有呀!”泰山说:“那么,就让我去学木工手艺吧。”
父亲打算给儿子找个好师傅,打听来打听去,打听到鲁班是一位高手名师,便千里迢迢地领着泰山前往山东。上路时,泰山还随身带了一捆竹子准备有空就琢磨编竹手艺。
鲁班见泰山右脚有些跛,便有三分不悦,又见他随身带来一捆竹子,心里更觉纳闷。倒是泰山乖觉;见了鲁班立即口称师傅行跪拜大礼,他不顾右膝盖不便,跪下时,痛得右额上的筋脉也牵动起来。鲁班见了,也为泰山干里求师的诚心所动,才勉强收下了这位徒弟。
泰山限鲁班学手艺,干活勤快,人也聪明,但鲁班对他总不大欢喜,更讨厌他平时一空下来就摆弄那捆竹子,因此很少把技艺传授给他。亏得泰山观明好学,一看就会,不到一年工夫,就暗暗地把锯、斧、刨、凿等基本功学会了。他又用这些木工工具来加工竹子:用斧子把竹丝劈得更细,用刨把竹片刨得更光,用凿把竹竿上的圆洞凿得更圆。这样他制作出来的竹椅、竹箱、竹篮更为精细,竹器表面还用篾青篾黄交叉编织出各种花纹来。
一天夜里,泰山待师兄们睡下后,就在窗前,借着月光,用竹篾编织竹篮。恰巧鲁班从工场回来,他见泰山未睡,便信步走了过来。泰山一见师傅来到面前,慌忙撂下手中的竹篮,站了起来。鲁班见泰山又在摆弄竹子,便板着脸说:“泰山,你跟我学艺一年,不用心钻研木工手艺,却搞这些歪门邪道,以后恐成不了大器。这不仅对你没有好处,还会损坏我的声誉。明天你就回家去吧!”
泰山一听,着实吃了一惊,正想分辩,鲁班却把手一拂,径自睡去了。
第二天,泰山含着两行热泪,艰难地跪下,拜别师傅回家了。
日子过得很快,四明山下的梅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不知不觉地三年过去了。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鲁班到杭州西湖边建造凉亭,造好后,他顺便到四明山一带观光风土人情。在一个富有江南风味的小镇上,他细细品味着江南隽永的建筑艺术,忽然看到爿竹制店铺前,围着一群人不知争买什么?鲁班抱着好奇心,便信步走了过去。
他一看那店铺是用大小竹竿交叉成人字形图案,巧妙地镶接在一起的竹屋,既精雅别致,又轻巧牢固。鲁班不禁频频地点头赞许。当他踮起脚尖,往里一看后,不禁发出了“啊”的惊叹声,原来里面出售的都是竹子制作的工艺日用品,既有竹篮、竹盘、竹罐、竹盒等小件物品,也有竹椅、竹箱、竹床、竹柜等大件物品,制作别致平整,精巧玲珑和竹屋建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别具一种风采。
鲁班再看看卖竹器的老人,感到有点面熟,可又一时记不起来。便挤进人群,来到老人面前,深深一躬:“老大爷,请问这些精美的竹制品出自那位名家高手?”
老人边做着生意边答道:“这是我儿子所作,称不上什么高手。”“啊!是您儿子所作?!他在哪里?我想见见他。”“喏,就在里屋,我要照顾这里的生意,请你自己进去吧。”
鲁班谢过老人,便走了进去。见一位年轻的师傅正低头专心编织着一只精致的竹篮,双手灵巧地变换着竹丝,身旁放着木工用的斧子、凿子和刨子。年轻的师傅见有人进来,慢慢地抬起头来。鲁班一看,不禁呆了,啊!
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他是三年前被自己辞退的徒弟泰山。
泰山见师傅来到自己面前,又惊又喜,一面将手中的篮子偷偷藏到背后,一面口称师傅,一拐一拐地迎上前来,很艰难地朝师傅跪了下去,右额上的筋脉又在激烈地跳动着。
鲁班慌忙过去,扶泰山起来,摆摆手说:“我不配,我不配当你师傅哪!”泰山张大眼睛,惶惑不解地看着鲁班:“师傅,您是我的师傅,怎能说不配呢?”
鲁班面带愧色,摇摇头,重复说:“我不配哪,我不配哪……”
泰山忙请鲁班坐下说:“师傅,尽管您辞退了我,但您传授给我的木工手艺,我都应用到竹子的制作上了,这手艺虽然为师傅所讨厌,但您……”
不待泰山说完,鲁班就连连说:“不,不,这些竹编手艺很好看!”鲁班拿过泰山刚才在编的一只竹篮,“编制得多么精巧,它比我的雕刻还工整精细,经片、纬片,拼合得天衣无缝,这可是真正的手艺啊!”
泰山的眼中饱含着热泪,惊喜地一把拉住鲁班的双手:“师傅,这些竹编手艺您真的喜欢吗?”
鲁班紧紧握住泰山的双手,内心责备自己只有做手艺的匠心,而没有识别人才的眼力,他连声说:“我有眼不识泰山,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哪!”
从此以后,泰山的竹编手艺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后来,竹编艺人越来越多,他们又在篮、瓶、罐、盒的基础上,编制了屏风、动物、人物等等,这些精湛的竹编工艺之花,不仅盛开在国内,还香飘海外,深受国外友人喜爱。
直到现在,在竹编艺人聚集的嵊县一带,仍象木工尊奉鲁班为自己的祖师一样,把泰山作为竹编的创始人呢!
每天不断更新古今中外小故事,有喜欢此类文章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或者点赞收藏;您还可以长按点赞,这样就可以强力推荐此文。
多谢观看,谢谢您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亲不认”指的是哪“六亲”呢?
文学知识故事集•鲁班“有眼不识泰山”115
竹编艺术作品大全
【浙江】《家乡的竹编工艺》||四年级 余焱艳​
闽南竹编:薄薄篾片编就“古早味”
指尖上的诗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