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秀才赶考,接连遇难题,最终收获美妙姻缘
清代乾隆年间,在河南洛阳的王庄里,有个砍柴烧炭的秀才王照和。这一年,他到省里赴考,不久天色逐渐变黑,恰逢他看到路边有家客店,于是就进去了。

进去一看,发现客已经满了,王秀才便央求店主的女儿说:“小店家,我是要上省城赴乡试的秀才,赶了几十里路,实在有些累了,麻烦您再想想办法,让我将就歇一夜。”
店主的女儿才十七、八岁,出落地十分漂亮,性格也十分大方。于是她故意拿王秀才开玩笑,一边把王秀才迎进门,一边笑着对王秀才说:“你也是个秀才啊,我还以为你是个烧炭的,看你一脸黑乎乎的,哪里像个读书人?”

王秀才说:“是的,我是个砍柴烧炭的穷秀才,乡下王庄人。”
“哦,你是王庄人,那好,我的母亲也是那里人,你们那个村里的王三爷爷现在还在卖饺子吗?”
“还在卖,王三爷爷身体硬朗,饺子皮薄馅多,附近的人都喜欢吃,生意可好了。”
店主的女儿笑着说;“既是这样,你说你是秀才,我就出一个对子让你对,对得出又对得好,我宁愿到灶房角去蹲,也要让个所在给你歇,还要给你端水洗脚。若对不出,那就莫怪了,我可要赶你出去啦。“
王秀才答应了。
店主的女儿出了对:“王庄岭顶日日冬至。”
王秀才一时被难住了,怎样想也没法对出来.他只好走出店门,慢慢走到一个山头,回首一望,山脚下是一片星星点点的农家灯火。他触景生情,马上联想到洛阳桥上天天夜晚点亮的桥头灯.他赶紧三步并作二步,跑来对店主的女儿喊着:“小姐小姐,我对出来了,对出来了。你听——洛阳桥畔夜夜元宵。”

因为出对和对对的都是本地的风物,众人连声喊好,店主的女儿,也佩服他对得好,就赶紧去腾出客房给秀才住,又真给他端了热水洗脚。
她又问了秀才:“秀才啊,你大名贵姓?”“我姓王名照和。”店主的女儿笑着说:“哦,秀才王照和,手足如炭,来日登科,好看好看。”
王秀才知道她又在出对为难他,就反问说:“请问小姐的芳名?”
"我姓李名洁儿。”
王秀才笑道:“小姐呀,我下面对的恐怕会比较失礼粗俗些,不知当对吗?”
“尽管来对,我不会怪你.”
“那好,请听——娘子李洁儿,身心似玉,今夜同房,有趣有趣。”
店主的女儿听了,羞得满脸通红,跑了。
第二天,王秀才继续赶路了,当天晚上歇在一家私塾馆内。私塾馆里的一个书僮对他讲,说教书先生近几日好像有点不正常,他整日一直念着一句“口含笔尾唇点墨”,原来这个教书先生出了这句“口含笔尾唇点墨”让一个学生应对,这个学生调皮地对上:“粪篮捡粪唇沾屎”,先生气了,用教鞭打了他一下,他没服气,哭着去吵缠他父亲来闹事。

不久,学生父亲来了,对先生说:“我儿子将你的嘴给对到粪篮去,这不对,过分粗野,该打,那么,该用什么文雅的句子去对呢?请先生当面指教。”
先生被问得哑口无言,他自己也对不出来。
王秀才听了,知道出对对不出是常有的事,就动起脑筋要对对。忽然他的手一动,不小心将桌顶的油灯碰了一下,灯芯溜落碟中,火熄了。王秀才赶紧点火照着将灯芯拈上来;又点燃起来。王秀才望着自己沾满灯油的手指头,心里一动,叫了起来:“啊!我对出来了,手拔灯芯指沾油。”

教书先生知道王秀才巧对对子,很高兴,心情立马好了。
而王秀才接连对出妙对,考试信心也大增。后来,王秀才中了举人,又中了进士,做了官。后来,他特意回到老家,将李洁儿娶为夫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子出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秀才下联,女子又气又羞
民间传说:娶了一对姐妹花
才女出上联:“洗青菜,去黄叶,不要先生”,书生的下联绝了
女子出上联:一人一碗一口锅,秀才巧对下联,姑娘听了又羞又气
才女上联:朝朝暮暮,进进出出,秀才下联让她又羞又喜,马上出嫁
才女出上联:天子出头为我夫,秀才脱口而出对下联,牵手成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