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6岁红军旅长黄克功枪杀女友,众人求网开一面,主席:必须处以极刑

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在谈及黄克功案时,曾预言:“它为将来的新中国建立了一个好的法律榜样”。

而事实上,这样一桩轰动一时的案件,无论是对于代表公检法的相关人员,还是对于中央而言,如何处置行凶者黄克功都是极其棘手的。

一方面,黄克功作为一名老红军、老革命,曾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但另一方面,黄克功强迫少女,残忍杀害少女无疑罪大恶极,对于党规国法的破坏也是极其严重的。

于是,在如何处置黄克功上也就有了两派鲜明且对立的看法。一方认为对黄克功应当处以极刑,以正视听;另一方则为其“鸣不平”,认为黄克功有功,可以让他戴罪立功。但无论是如何对立的看法,却也总要为案件画上一个句号。

最终,在毛主席了解了案情的经过缘由后,毛主席断然地拒绝了不少人免其死罪的求情,黄克功也被判处极刑。

那么黄克功又是为何会枪杀女友刘茜,毛主席为何要坚决处决黄克功,李公朴又为何说它会成为一个好的法律榜样呢?

这一切还要从黄克功与刘茜的相遇相交说起。

相遇抗大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得爆发,日本的全面侵华让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加深。而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攻击之下,建立全民族统一抗日战线也成为了全民族的共识。最终,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统一抗日战线建立。

而延安也因为毛主席等人的存在以及马列先进思想的传播成为了无数有志青年的革命圣地,一时间纷至沓来。

当时出生于1921年,年仅16岁的刘茜便是其中之一。刘茜原名董秋月,山西定襄人。董家乃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其祖父董崇仁是一方枭雄,外祖父高步青则是前清进士,还历任多地的高官。

这样的家世门第让董秋月见识颇广,而在友仁中学读书时,虽然年龄尚小但她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行径也是深恶痛绝,此间更是多次以刘茜笔名在报纸等先进刊物上发表文章,号召人民抗日救国。

如是,刘茜还成为了解放先锋队的负责人。而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刘茜"愤暴日侵凌,感国难严重"来到了延安。

初到延安,刘茜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第十五队学习,被革命气氛感染,刘茜努力学习工作,很是上进。

可也正是在抗大第十五队时,她认识了黄克功。当时26岁的黄克功担任抗大第十五队的队长。

黄克功是江西南康人,16岁便参加了革命,19岁入党并成为了红军战士。而在加入红军后,黄克功历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数次反“围剿”战役,两万五千里长征,可以说黄克功就是一名老红军、老革命。

在作战中的黄克功雷厉风行,身先士卒,也赢得了一致的好评。在长征途中的四渡赤水中,黄克功更是一马当先夺取了娄山关。这些赫赫战功不仅让黄克功有着不错的名望,也让他从一名红军战士一路走来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红军师团级干部。

在到达陕北后,他也进入了有林帅、刘帅、罗瑞卿、刘亚楼等人坐镇的延安抗大学习,并出任第二期第十五队队长,后又任第三期第六队队长(这自是后话)。

26岁,英俊潇洒,年轻有为,这样的资历任谁也足以自傲,黄克功自然也不例外。可恰恰是这份自傲却最终害了他,害了刘茜。

矛盾重重

在第十五队期间,作为队长、队员,黄克功与刘茜自然也认识并熟络了起来。而在当时,延安思想开明,也并不反对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就这样,在双方彼此的通信往来之后,两个年轻人开始恋爱了。可就在一个月后,陕北公学成立,抗大十五队全体人员被调回了陕北公学,刘茜也不例外。而黄克功却被调回了抗大出任第六队的队长。

由于聚少离多,原本处于热恋期的二人感情也迅速出现了问题。刘茜深受革命氛围影响,加之年龄尚小,因此并不想过早结婚。可对于黄克功而言,二人的聚少离多以及刘茜在结婚上的态度,却让他十分狐疑。而随着彼此的交往,双方在思想、性格等方面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不可调和。

例如,黄克功曾将自己的钱送给刘茜,这在黄克功看来似乎是应有之意,并无问题;可在刘茜看来,这样物质的给予试图换来爱情,不仅是对她刘茜本人的不尊重,更不如将钱捐给前线的战士来得有用。

显然,刘茜属于理想主义,她希望的爱情是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物质上的给予、索取;黄克功则属于现实主义,他更加直率。而在这样的对话之间,彼此的关系实质上也走到了尽头。

可对于刘茜的“委婉拒绝”,黄克功却不依不饶,甚至还想着逼迫刘茜尽快与他完婚。

而在陕北公学刘茜与男同学有来往,并加之一些闲言碎语后,黄克功敏感的心更是直接让他写信责备刘茜对爱情不忠,并再次要求立刻结婚。这样无休止的纠缠以及歇斯底里的抱怨,也让刘茜拒绝结婚,并明确要终止恋爱关系。

战场上骁勇杀敌,屡战屡胜,恋爱中却遭遇被甩,无疑让黄克功心有不甘。

"失恋是人生莫大的耻辱"。

他为此又向刘茜写信求和,奈何刘茜心意已决,并没有回信。眼见刘茜不回信,1937年10月5日晚,黄克功终于按捺不住内心他来到陕北公学要找刘茜谈谈。

刘茜被害,黄克功伏法

随后二人来到河边散步,黄克功一再向刘茜表明心意,希望公开宣布结婚;可刘茜显然早就死了心,并不答应。就在争吵之中,黄克功情绪失控,失去了理智,他拔出了腰间的手枪朝着刘茜击发,这一枪让刘茜倒地但却并未击中要害。刘茜随即呼救,而此时早已失了心智的黄克功眼见如此,随即朝着刘茜脑袋补射一发,就这样年轻韶华的刘茜殒命。

黄克功则迅速回到学校宿舍将外套鞋子脱下掩藏,自己的手枪也进行了擦拭。而在刘茜外出不归后,她的好友董铁风曾直接找黄克功询问刘茜下落,黄克功则搪塞不知。

可很快便有群众在河边发现了身中两枪的刘茜尸体,有关部门随即展开调查,线索直指黄克功,而黄克功自然难逃。

最终在多人谈话后,黄克功承认自己杀害了刘茜,并将行凶经过和盘托出。同时,自觉劳苦功高的黄克功还特意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声称是枪支走火。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就在黄克功被收监,准备依法审判之际,黄克功案也被国民党以及当时在延安的外国观察团记者报道,一时间舆论声音极大。对待黄克功的处理上,也就出现了我们篇首的那种对立看法。

对于中国百姓而言,“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是自古的通理,是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规矩。可对一些黄克功的“支持者 ”而言却不尽然,黄克功功劳巨大,可抵几十、几百个刘茜的声音都甚嚣其上。

甚至就连审判大会上,黄克功本人都诡辩是想拿枪吓唬她而已,最终也导致枪支走火;而作为审判长的雷经天还特意问黄克功可曾受过伤,挂过彩。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眼见黄克功后又表示希冀能够给他一挺机关枪,战死于敌阵之中,人群一片无声。而就在众人不知所措时,有一匹马赶来,毛主席终究还是下了决定,他做了“恶人”。

在给予雷经天以及黄克功的回信中,毛主席肯定了黄克功的功劳,但同时对于其不容赦免的大罪也表示批评,黄克功不杀显然无法教育红军、革命,无法面对群众;毛主席在信中还告诫共产党员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

如是,黄克功被枪决。而在临死之前,黄克功还高喊"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打倒国民党!"

事实上,对于黄克功的处决,毛主席又怎会不惋惜。但其行径无疑是自绝于人民和党,显然也是难以容忍的,这也才让毛主席“挥泪斩马谡”。

这样从严治党,取信于民,毫不偏袒的毛主席,无疑也真正地赢得了群众的心,也保证了我党的纯净。

毛主席的精神也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学习!

参考资料:《黄克功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7年,毛主席爱将被判死刑,行刑前,一人骑马赶到:毛主席来信
毛主席心腹爱将被押赴刑场,行刑前,一人赶到:信,毛主席来信
1937年,红军将领残忍杀害女学生,行刑之际一人赶到:毛主席来信
毛主席心腹爱将被押赴刑场,千钧一发之时,一人高喊:主席来信了
毛主席心腹故意杀人,枪决前主席来信,心腹听后高喊: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心腹爱将被判死刑,行刑前,一人赶到:毛主席来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