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5年毛主席接见山东一地委副书记,得知职务后问:你可曾贪污过?

1955年11月2日,山东德州的火车站内,停了一班非常神秘的列车。

之所以说这班列车神秘,是因为列车一进站,首先下来了一批警卫人员,快速等距离在站台上沿着列车排出队形,并面向着候车室入口的方向。

而整个火车站台,也不再允许其他人工作人员与旅客进入。

不过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却是例外

图1

他不仅进入站台,而且还在接待人员的引领上登上了列车。

在男人的对面,坐着一位身材魁梧的老人,微笑地看着他。

“你可曾贪污过?”

男人的神情,越发地紧张起来。

短时间的发愣之后,连忙一边摆手、一边摇头:“贪污?我从未想过,也绝不会!既然党和国家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我要对得起人民!”

对面的老人看着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着后续谈话的展开,看得出来,显然这并不是一场审查。

那么,这两人分别是谁?为何会在列车上会面?这场会面的目的又是什么?

见正职还是副职所展现的领袖智慧

这火车上的两个人,一位是当时山东德州的地委副书记朱永顺,另一位则是开国领袖毛主席。

按理说,只是山东省下面的一个地委,还是副书记,为何会被毛主席在临时停在德州的列车上约谈呢?

图2

刚开始,在火车由北往南,即将进入山东的时候,毛主席并没有想在山东停留,而是准备一路南下,前往杭州。

可进了山东地界不久,他突然问身边的工作人员:“你们谁知道山东有什么特产吗?”

“德州扒鸡啊,主席难道没听说过?”

工作人员想都没想,就回答了出来。

“听到是听说过,不过没吃过。”

毛主席点了根烟,哈哈一笑。

“要不咱们在德州站停一会车,我出去给主席买两只尝尝。”

图3

工作人员马上凑了上来,还禁不住咽了口吐沫。

“我看是你想吃吧,哈哈。”毛主席抬手指了指他:“既然这德州扒鸡这么有名,咱就在德州站停一下。”

“那敢情好。”

工作人员禁不住摩拳擦掌,似乎只要列车一停,就能马上冲下去。

“列车停在德州站,可不是为了吃扒鸡。”

毛主席神色郑重起来,吩咐一路随行的机要秘书叶子龙道:“小叶,你帮我联系一下德州地委,让他们安排一个人过来,我要了解一下德州的农业合作社的问题。”

叶子龙连忙答应下来,转身准备去工作车厢,安排联系德州地委事宜。

“不要叫正书记,我要见副书记。”

毛主席随后专门叮嘱了一句。

叶子龙转过身,看着毛主席,满脸问号,还没来得及张口。

图4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为何我不见正职,非要见副职?”

毛主席微微一笑,接着道:“很多正职不愿说、不敢说的话,副职反而愿意说,也敢说。至于原因嘛,你可以好好体会一下。”

叶子龙跟着毛主席工作多年,可以说经验丰富、见识广博,仔细品了品毛主席所说的话,心中对主席更是多了一份钦佩。

毛主席的智慧,有时真的超出很多人理解的范畴。

按正常的逻辑,既然要了解当地的情况,一般肯定会约地委书记见面,但毛主席偏偏要见一位副书记。

图5

作为地委书记,那可是一方要员,是地委里的一把手。

正是因为是一把手,就要承担地方工作的所有责任,这种角色与身份定位,让地委正书记在面对毛主席这位中央领导时,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潜意识,会本能地只说好的一面,而不会说坏的一面。

这样一来,毛主席所获得的信息,就难免失之偏颇。

而副职,则不一样。

一方面,他不是地方工作的首要责任人,对于暴露出地方工作上的不足方面,副职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甚至有些副职,还会专门挑刺,指出自己所在地方工作的不足与疏漏之处。

另一方面,副职往往才是负责工作落实的人,他们对基层与一线的情况更加清楚,反映的问题也更加客观而符合实际。

这也正是毛主席只见副书记,不见正书记的原因所在。

图6

已经深刻了解毛主席深层想法的叶子龙,在联系德州地委时,专门要求他们安排一位地委副书记过来。

德州地委便指定了任地委副书记的朱永顺。

于是,才有了这次在专列上朱永顺与毛主席的面对面谈话。

毛主席为何会问朱永顺有没有贪污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挂在毛主席嘴边的一句话便是:“一定要防止干部队伍的贪污腐化!”

而且在政治工作与干部管理中,最令毛主席担心的,也是这个。

因为饱读历史的毛主席清楚地知道,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王朝,之所以最终总逃不过灭亡的命运,主要就是因为朝廷与官场的腐败。

图7

官员一旦腐败堕落,他们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与民争利,就会将自己置于人民的对立面,这将极大地破坏政府的权威与公信力。

即便这种腐败,看起来只是极少数人、极个别现象,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道理谁都懂。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本身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更不应该出现领导干部贪污腐败这种事情。

所以,毛主席一方面不断向广大的干部队伍频频提出警戒,一方面对于出现的干部贪污腐败之事,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但他也知道,很多领导干部都是从艰苦的革命斗争中走出来的,但这群人却难免会走向两种不同的方向,产生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图8

绝大部分人,深知革命不易,他们不但不会追求个人享受,反而会更加投入与忘我地工作,以便在革命成功后,将新中国建设得更好,让人民过上越来越幸福的日子。

这种历史的责任与使命,经过多年的革命斗争的洗礼,已经深深扎根在他们的血脉之中。

但也有极少数人,进入了和平环境之后,抵制不住本能的诱惑,开始滑向追求安逸与享乐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而且,这种人,往往会产生一种居功自傲的心态,认为自己有功于社会、有功于人民,就应该享受更多的权利与财富。

再加上手中掌握着权力,一旦脱离了民众的监督与制约,自然会为所欲为。

这种事并非只是担心或猜测,而是实实在在地发生着。

其中最为轰动的便是刘青山与张子善特大贪污案

图9

1952年初曝出来的这件大案,可以说震动全国。

刘青山与张子善两人的职位之高、贪污之巨,令人咋舌!

二人分别任职天津地委书记与副书记期间,联手贪污重大项目工程款、救灾款,甚至还非法骗取银行贷款等,累计高达171亿元。

这种贪污行为竟然从1950年初就开始了。

那一年,新中国才刚刚成立几个月,一切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不仅政府财政艰难,老百姓也都勒紧腰带过着苦日子。

这种情况下,刘张二人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封建社会的开国功臣一般,觉得自己应该到了充分享受的时候了,把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力,最大化地用在了谋取私利上。

图10

当毛主席得知此事后,愤怒地几乎拍碎了桌子。

“这种人,罪大恶极,就该枪毙!”

身陷囹圄的二人,本以为自己于革命有功,必定会得到宽大处理,却没有想到毛主席对待此事的态度如此坚决。

正是因为毛主席对干部贪污腐败的痛恨,以及零容忍的态度,让刘青山与张子善二人,在宣判当日,就被立即执行死刑。

这件事既给各级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也让毛主席对干部队伍的经济作风问题更加重视。

所以,当他听到朱永顺介绍自己是德州地委副书记时,他突然便想起了同样是天津地委书记与副书记的刘青山与张子善的事。

图11

那么,一向言谈稳健的毛主席,为何一开口就问朱永顺有没有贪污呢?

他明知道这样可能会吓着朱永顺,甚至会让这次会面的开场有些尴尬,却偏偏将这句问话当成了开场白。

在旁人看来,或许只是毛主席无心地一问。

但就是这句平静中却隐藏着惊涛骇浪的问话,其中却大有深意,并充分体现了毛主席的英明与智慧。

首先,毛主席并不了解朱永顺,他突然问出的这句话,很明显也在测试朱永顺的反应。

正是在对方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问出,几乎让朱永顺没有思考应对的余地。

如果朱永顺真的有贪污,那么这种情况下,他的神色与言谈肯定会露出马脚,目光敏锐的毛主席自然就会有一定的判断。

图12

如果朱永顺有任何心虚的表现,即便毛主席当场也无法判定他是否真的有贪污行为,那么,这后面的谈话也就没必要了。

跟一个可能有问题的干部了解情况,又怎么可能会得到毛主席想要的真实而客观的答案呢?

这是毛主席的第一层用意。

其次,毛主席他在面对干部时,除了正式的工作交流与了解外,他还希望对更多的干部进行警示,尽可能地消除干部的贪污行为与想法。

工作与干部队伍的管理,都是毛主席的重点工作。

但毛主席知道,他此次约了朱永顺过来,不是为了给他上干部思想教育课,即便上了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

但他需要表达出来这层意思。

图13

他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直接告诉朱永顺以后不要贪污,另一种则是采用更有震慑力的方式。

于是,毛主席选择了第二种。

他用问话的形式,实际上也是更加直接、更加严厉的警示与劝导。

这是毛主席的第二层用意。

毛主席与地委副书记朱永顺聊了什么

在这个奇特的开场白之后,毛主席与朱永顺的谈话氛围便轻松了起来。

一落座就被震了一下的朱永顺,看到毛主席平易近人的态度,也慢慢走出了高度紧张。

图14

毛主席此次约见德州地委的干部,他是有着明确主题的。

但为缓解朱永顺的紧张与压力,还是用了他百试不爽的正题前的闲聊模式。

先是问及朱永顺的年龄与履历,给了朱永顺向毛主席介绍自己的机会。

“你这年龄不大,原来也是老革命、老党员啊。”

听了朱永顺的介绍,毛主席止不住地赞赏。

当时的朱永顺不过34岁,参加革命却已经整整16年。

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年仅18岁的朱永顺,就投奔了革命,而且还在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仅参加过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还历任过寿光县委委员、渤海区党委青委书记等多个重要的地方领导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先任山东省盐山县委书记,后调任德州地委副书记。

图15

而且,在各个工作岗位,都做出过骄人的成绩,有着优异的表现。

这次,德州地委接到中央领导指出要约见一位副书记时,地委领导班子首先想到的就是朱永顺。

因为,朱永顺不仅是长年在山东工作,人熟地熟,工作业务能力更是首屈一指。

安排朱永顺去向中央领导汇报工作,是最稳妥的,也可最可靠的。

毛主席也暗暗点头,看来自己这误打误撞,找来了这位地委副书记算是找对人了。

因为考虑到朱永顺不仅对德州的工作熟悉,对整个山东省的情况也有着深入的了解,他就可以通过与朱永顺的交流,从德州切入,以管窥豹,从而掌握整个山东的大致情况。

“还没进山东,就听说山东最出名的特产是德州扒鸡,是不是真的像传闻的那么好吃?”

毛主席话题一转,又引到了德州扒鸡上。

图16

“其实山东的特产还有很多,说起知名度,德州扒鸡应该最高,味道也确实不错。”

朱永顺接着又给毛主席介绍了德州扒鸡,从养殖到宰杀,再到加工的全过程,其中不乏一些令毛主席也十分感兴趣的细节。

但显然,毛主席的目的并不在这儿,他只是想从德州扒鸡的话题,引到农业合作社上。

“照你这么说,以前的德州扒鸡的原料鸡,都是农户散养的鸡,如今国家在推行农业合作社,有没想过这德州扒鸡的原鸡来源怎么办?”

毛主席终于把话题引到了他此次会面的主题上,就是农业合作社的问题。

“成立了农业合作社,这养鸡的事不但不耽误,而且还会快速上一个台阶。”

朱永顺显然对此事已经有自己的考量,回答的时候,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说来听听。”

毛主席出顿时来了兴致,向朱永顺的方向倾了倾身子。

图17

“以前是农户分散养殖,规模小,也浪费人力。按主席您的指示,农业合作社的目的,就是提高生产力,那么农业合作社成立之后,由集体统一进行养殖,规模大了,同样的养殖量,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可以说一举两得。”

听到朱永顺如此说,毛主席赞许地竖起了大拇指:“你对农业合作社理解得非常透彻,说明你这个地委副书记是相当称职的。”

说到兴奋之处的毛主席点了根烟,站了起来,一边在车厢过道上来回踱步,一边看向朱永顺,说道:“我们之所以搞农业合作社,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提高效率。就拿养鸡为例,一个农户好几口人,顶多也就养个几十上百只鸡,如果由农业合作社来搞,就算养个上万只鸡,估计也用不了十个人吧。”

“这样一来,养鸡的人力省下来了,这就是生产力的解放。而省下来的人力,又可以干其他更多的事,这就是集体的力量。”

图18

一直听到这会,朱永顺才意识到为何毛主席明明是找他了解农业合作社工作的,却偏偏聊起了德州扒鸡的事。

连旁边的叶子龙,都不由不佩服毛主席的高超谈话水平与细节上的大智慧。

结语

有着德州地委副书记朱永顺与毛主席面谈一事,既是一桩历史,又成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我们从毛主席乘坐专列全面巡视调查,不难发现毛主席对新中国建设的辛苦操劳与付出。

而从这段历史或者故事中,更能发现毛主席不仅在大的宏观战略上,有着超乎常人的高度与智慧;而且,在一些工作的小细节中,也处处透露出令人叫绝的英明才智。

这种毛主席特有的智慧,可以说表现得无处不在。

找人汇报工作时,不找正职的德州地委书记,而是选择副职的德州地委副书记。

谈话的开场白,不是问好,而是直接问朱永顺是否有贪污行为,以此进行测试与警示。

明明农业合作社是他想本次调查了解的主题,可他偏偏从德州扒鸡切入,并以此进行举例,让朱永顺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农业合作社的价值与意义。

之所以一桩历史会成为故事,正是因为毛主席的智慧,让历史变得如故事般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5年毛主席视察山东德州,得知地委副书记职务后询问:你贪污过吗
1955年毛主席到山东听朱永顺汇报工作,问朱永顺是否有隐瞒?
55年毛主席接见山东一地委副书记,得知职务后问:你有没有贪污过
1955年毛主席外出视察,一句话吓坏“娃娃书记”
1955年毛主席到山东视察,得知朱永顺职务时问:你有没有贪污过啊
德州扒鸡正宗配方揭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