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延含冤死后,杨仪踩其头颅怒斥7个字,刘备若知必定气得呕血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古代史书中往往都有单独的“奸臣传”或“罪臣传”,虽然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没有明确定名,不过有一篇传记其实是专门记录蜀国罪臣的。其中既有丢掉上庸的刘封,也有出言不逊的彭羕、廖立。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曾为蜀国立下赫赫战功的魏延,也在这个“罪臣列传”之中。唯一合理的解释,恐怕就是魏延的谋反事迹。
事实上,魏延谋反乃是三国时代最大的一场冤案。尽管陈寿将魏延与刘封等罪臣并列,但他却在《三国志·魏延传》中提到:“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如此看来,魏延其实没有谋反之心。不难发现,魏延谋反这件事,是先由其政敌杨仪给扣上叛逆的大帽子,然后经过罗贯中的杜撰演绎,才变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那么问题来了,罗贯中此举意欲何为呢?其实这还是为了凸显诸葛亮这一核心人物的正面形象。结合相关史料,在魏延和杨仪的内斗中,背后有诸葛亮的推波助澜。当然,诸葛亮此举也是为了自己的接班人能更好地贯彻执行北伐计划。据《三国志·杨仪传》记载,“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不过诸葛亮虽然知道杨仪心胸狭窄,但他生前对杨魏两人的斗争却视若无睹。后来诸葛亮自知大限将至,却依然将军权交给文官出身的杨仪,其中用意不言而喻。
不曾想到,杨仪的报复心实在是太强,他在杀死魏延后,不仅派人夷灭了魏延三族,还踩着后者首级泄愤,并怒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倘若刘备知道魏延的这般下场,恐怕也会气得吐血——毕竟魏延是他的心腹爱将,而诸葛亮却放纵杨仪这般作恶。
虽然魏延的结局有些凄惨,不过仔细想来也似乎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魏延从始至终,和诸葛亮都不是一个阵营中的。蜀主刘备东奔西走大半辈子,穿越半个中国才建立蜀汉政权。正因如此,蜀国内部的官员也按照出身分为荆州系、东州系、益州系和元老系等。诸葛亮是荆州系的领袖人物,蒋琬、马谡都是诸葛亮的老乡,也都是他看好的大臣。
反观魏延,他则是刘备嫡系,“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所谓部曲,可以理解为刘备的私兵,魏延凭借这一层关系,自然是刘备最信任的部将。正因如此,刘备在取得汉中之后,才会令魏延镇守汉中长达十余年。可以说,魏延若不被诸葛亮算计,没有陷入内斗风波,陈寿极有可能将其与五虎上将并列做传。
魏延之死,令蜀国痛失一员大将。然而这场政治斗争的胜利者杨仪,最后也没能善终。前文说过杨仪性子狭隘,因此他不服蒋琬、费祎等人的职位高于自己,愤然道:“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没多久,便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然而杨仪仍然不知反省,居然继续上书诽谤,言辞更加激烈,最后被捕下狱,随即自杀身亡。
参考资料:
《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超临终时将马岱托付给了刘备,后来马岱在蜀国有什么表现?
魏延受诬去世后,杨仪踩其头颅怒骂7字,刘备若知必会气得呕血
诸葛亮一直器重魏延 曾亲手提拔其为蜀汉高官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只为杀一人,令蜀国晚30年灭亡,此人是谁
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为什么会被灭三族?
诸葛亮为何要杀魏延?拨开云雾我们发现这一个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