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去世19年后,姜维为何才大规模的北伐曹魏原因其实很简单
南聚网络建良昨天20:13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494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姜维,字伯约,是天水人氏,原属曹魏阵营,不过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无奈投奔了蜀汉,自此成为了蜀汉的忠臣,并在蜀汉灭亡之后,一计除三贤,其结局堪称悲壮。不过,提到他,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不是他的能力,也不是他悲壮,而是他身上,一个抹不掉的标签,那就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从他后期的表现,我们也不难看出,他对北伐一事,非常有执念,为此甚至不惜穷兵黩武。
可是,说到此处,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个疑惑,那就是作为诸葛亮北伐的接班人,他为何在诸葛亮去世近二十年后,才开始行动呢?《三国志》记载:“(延熙)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这是姜维第一次,独立统兵大规模北伐,而延熙十六年,是公元253年,此时距诸葛亮去世,已有十九年的时候。在这之前,姜维干什么去了呢?他为何不早早开始北伐呢?其实,姜维不是不想早北伐,而是有心无力。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虽然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对他的评价就非常高,而且一直大力提拔他,但他并非诸葛亮的直系接班人。在他之前,还有蒋琬、董允、费祎。而这些人都主张休养生息,并不赞同拼尽全力北伐。尤其是费祎,曾在姜维请求出兵北伐的时候,说丞相如此大才,都不能北伐成功,何况你我呢?我们还是休养生息,选择固守吧,不然如果北伐不能一举成功,后果非常严重,到时候再后悔就晚了。
于是拒绝了姜维的提议,并紧紧控制着姜维的兵权,分给姜维的兵马,不足一万人。这么少的兵力,姜维如果不管不顾的去北伐,那与送人头无异。所以,他不是不想北伐,而是没有权力。《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曰:“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幸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三国志》则记载道:“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再者说,姜维虽然在这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未能像诸葛亮一样,大举北伐,但是他也并非一事无成——延熙元年,他随大将军蒋琬,一起驻守在汉中;延熙十年,他平定了汶山郡的叛乱,同年他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军在洮西开战,之后他也一直准备着,凭借自己熟悉西凉等地区的民俗一事,诱降当地的羌人、胡人,并多次与魏军小规模交锋。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姜维虽然是诸葛亮北伐的接班人,但他并非诸葛亮的直系接班人,在他之前还有蒋琬、董允、费祎等人,他就算想要大举北伐,也做不到,毕竟不管是论资历,还是论地位,这些人都稳稳地压他一头。所以,他只能等,等这些主张休养生息的人去世,才正式开启了北伐的脚步。另外,在大举北伐之前,他虽然手下兵马较少,无力与曹魏展开大规模的斗争,却也不是完全没有北伐,而是一直在与曹魏的西线守将,进行小规模的较量。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刘蜀后期人物三论
《三国》刘蜀后期人物三论(中)
「名家讲经典」沈伯俊: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
姜维:凉州上士,才不亚诸葛亮,丞相初见一语,蜀亡80年字字应验
公元253年的一场刺杀,成为蜀汉政权走向灭亡的标志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何失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