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宰相问高僧,自己寿命有多长,高僧:吃到一万只羊,就是你的死期
2021-06-23 16:16

他自幼熟读经史,对《左氏春秋》和《西汉书》尤为精通,虽胸有大志,但是却不愿参加科举,最终因父亲门荫而如朝为官,经历了宪穆敬文四朝,一路升迁最终官居要职,后因受排挤而离开京都长安。

唐武宗继位后复为宰相,在短短五年时间里,他却功绩斐然,被封为公。宣宗年间因功劳甚高而引起皇帝忌惮五次被贬,死后被懿宗追复官职。

是谁有如此大的能耐,能够经历五朝风雨虽屡有沉浮但两次拜相位极人臣?他就是被李商隐誉为“万古良相”的李德裕。很多人对他很陌生,但其实其在历史上有很高的评价,梁启超将他列入封建时代六大政治家之列,里面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比如王安石、诸葛亮。

能够与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相提并论可见李德裕贡能力之大。

一、“牛李党争”影响政局

作为“牛李党争”李党的领军人物,在与牛党这场持续了四十年的漫长斗争中,给中晚唐时期的政治格局及文学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两派你方唱罢我登台,在你来我往的斗争中始终未能彻底消灭对方,最终引得文宗不禁感叹“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可见两党之争对朝廷带来的影响之大。

“牛李党争”起源于唐宪宗在位时的一场科举考试。当时还是考生的牛僧孺和李宗闵在策论中批评了李德裕的父亲也就是当时的宰相李吉甫,主考官极为赏识。

但是因主考官与李宰相平日里有矛盾,所以李吉甫就到皇帝那申诉说主考官与考生联合起来诽谤自己,且有徇私之嫌。后以宪宗将主考官贬职和不录用牛、李两人收场。自此,双方结怨。

而到了穆宗年间时,李吉甫已经去世了,儿子李德裕已进驻翰林院,恰好李宗闵也在朝中为官。因为两人一个是士族出身靠门荫当了官,而另一个是靠科举一步步考上来的,所以两人互相看不对眼,加上之前的恩怨,双方关系不睦。同朝为官双方虽心有罅隙但也平日里相安无事。

而有一年因李宗闵的亲戚考中而大臣段文昌举荐的人没被录取,遂段文昌向皇上检举主考官作弊。而李德裕此时也因考官与李宗闵是朋友,所以也附和了段文昌。于是,主考官和李宗闵均被贬。这一事件将两派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但此时牛僧孺却深受穆宗赏识,他刚当上宰相,李德裕就被贬到了浙西,而与此同时李党纷纷遭遇排挤。敬宗时,牛僧孺离开京城去往地方为官,这时与牛党向来不和的裴度当了宰相,李党得到重用。

敬宗被杀后,文宗即位,李德裕复为宰相,而李宗闵也应宦官帮助当了宰相,两年后和牛僧孺一起把李德裕赶出了京城。后来,牛僧孺被贬,文宗重新将李德裕招至朝中。李德裕当上宰相后大力提拔李党成员引起文宗不满。

武宗时期,牛党成员均遭到贬嫡。唐宣宗继位后,将武宗旧臣——李党成员悉数贬到远离京城的荒蛮之地海南,自此“牛李党争”结束。

持续四十年的“牛李党争”深刻地影响了中晚唐时期的政治格局,作为统治阶级内部各派势力的斗争,直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并使这些矛盾趋于白热化,最终间接导致了唐王朝走向覆灭。

而这一场长期斗争不但深刻影响了晚唐政治格局、政治文化的走向和变化,也决定了那一时期的诗风,在斗争中衍生出了极具攻击性的文学作品。

二、三领浙西功绩斐然

深陷“牛李党争”的洪流中,作为李党领袖的李德裕曾数次遭到贬嫡,而其中有三次都是被贬职浙西为官。在此为官期间,他勤于政务,移风易俗,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政治局面和文化生态,形成了别样的文化景观。

初到浙西时,当地因屡次战乱而使得财政空虚,他首先整顿军队,稳定住局面,而后恢复生产,使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长庆年间,王国庆叛乱,前任官员虽已倾尽所有府库银两仍无法平息叛乱。因为自唐朝中期以来军队跋扈,经常干涉地方的政事,给当地政府造成了极大威胁。而李德裕却从自身做起,勤俭节约,将所得俸禄和当地财政收入都拿出来慰劳,虽然钱财不多,但是士兵们并无怨言。

这一举动极大地缓解了地方军队和政府之间的矛盾。为了恢复经济,

缓解了地方军队骄横的局面。为了恢复地方经济,李德裕将本地非寺庙祠堂的房屋毁了千余间,又撤了私人宅院和山中的房屋四百余间,致使当地的土匪强失去了盗藏身之所。在上书皇帝的《论丧葬踰制疏》中讲到:“由于当地百姓有厚葬的习俗,所以生产所得钱财均应丧葬而耗尽。但是这样的习俗由来已久,所以谁都不敢废除,这直接导致了当地老百姓的贫困”。

为了整治此种风俗,他规定:不许以金银锦绣作为装饰品,陪葬及音乐有严格的规定不得僭越,并要求官员随时查访,对于处理不利的官员同样严惩。

撤淫祠和禁厚葬两大措施的实施,不但有效地革除了由来已久的陋俗,使地方更加开化,而且还鼓励节约,起到了节流的作用,有效地打击了贼寇,使社会更加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敬宗继位后,要求浙西进贡银,李德裕以当地生产还未完全恢复为由拒绝了。后又以汉文帝和汉元帝拒绝轻纤服饰,唐太宗和唐玄宗拒绝进献的明鸟等事迹劝谏皇上。因为要进献必定需要筹措银两,而这必定要加重当地百姓的税赋。

经过几年的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当地经济逐渐恢复,仓禀充实。

在浙西为官期间,虽远离京城,却仍然兢兢业业、励精图治,既体恤天子,为君分忧,又善待百姓,平定叛乱、稳定秩序,懂得开源节流,政绩斐然。

面对当地巫蛊之风盛行的局面,李德裕利用行政手段强制干预,改造了当地百姓的民间信仰。此外还通过一系列提倡儒学的方式加快了当地的开化。加上前文提到的去淫祠、禁厚葬等清除积弊的方法,使得王权得到强化。

三、宿命如此岂能更改

而与李德裕有关的一件事似乎流传更广,也留下了诸多谜团。

宣宗年间,由于皇帝排斥武宗旧臣,李德裕一直得不到重用,经常闲赋在家,过着闲云野鹤般的自由生活。他非常喜欢吃羊肉,在他的餐桌上每顿饭必少不了羊肉,而且他必须要吃新鲜的羊肉。

李德裕对于羊肉的喜爱几乎到了痴爱的地步,让旁人无法理解的是每餐必吃羊肉并不会让他感觉厌烦。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每天出现在他餐桌上的羊肉会是决定他宿命的东西。

在唐代,江湖术士很受欢迎,这是当时的一种风气。遇到技艺超群的术士时,定会请他为自己占卜,以求个心安。

有一天京城里来了一位得道高僧,相传此人道行极深,恰好当时李德裕得了一场病,吃了很多药都不见好转,于是他就想请高僧为自己卜上一卦。

李德裕派人把高僧请来府上,一番客气之后,他请高僧给看看自己的寿数几何?这位高僧上下打量了李德裕片刻,沉思了一会说道:你吃到第一万只羊时就是你生命终止之日。”

这令周围人和李德裕都很诧异,因为他并没有向高僧透露自己爱吃羊肉,而且高僧提到的羊的数量又如此精确。

高僧走后,李德裕急忙派下人前去清点一下自己吃过的羊的数量,虽然他自己觉得没吃多少,但是下人数完之后前来汇报到,他已经吃了9500只了,想到还差500只就到了高僧说的一万只了,那时候自己就性命不保了。

于是,他决定不再吃羊肉了,想必这样自己也就不用死了。但之后不久,李德裕曾经的一位朋友来京城办事,因为对他爱吃羊肉早有耳闻,于是临行前精心挑选了500只上好的羊给他带上了。

李德裕看到这500只羊心里顿时觉得自己大限已到非常焦虑和害怕,特意去请教高僧,询问如果自己不吃这五百只羊,是不是就不会到一万只,自己也就不会死了。但是高僧却说,不管你吃不吃,这五百只羊现在都属于你了,既然命运如此,又何必挣扎呢?

过了没多久,李党在党派斗争中受到牵连而被贬嫡到遥远的海南,当时候海南远不像今天旅游胜地般,当地落后凋敝,由于舟车劳顿,再加上本身年龄大了,病情家中,不久之后就死了。高僧的话得到了应验。

小结:

作为一代名臣,李德裕为李唐王朝鞠躬尽瘁。在与牛党的斗争中,虽屡有起落,但仍然影响了这个中晚唐的政治生态和格局。

在地方为官时他励精图治,恢复生产,大力发展经济。并开化百姓,革除鄙俗,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就是这样一位经历宦海浮沉大起大落的良相,最终竟然以这样悲剧的结局收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首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宰相:我能活多久?高僧:吃完一万只羊时,就是你死的时候!
宰相:我能活多久?高僧:吃够1万只羊便会死,后来事实果真如此
宰相问高僧:我还能活多长时间?高僧:1万只羊吃完,死期就到了
宰相问高僧能活多久? 高僧: 吃完1万只羊, 是你死期, 结果灵验了
宰相问高僧:我能活多久?高僧:吃完一万只羊,就是你的死期!
唐宰相李德裕食万羊的故事 李德裕最后结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