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远方】山东 《记忆老学校》 作者•方圆 朗读•君子兰 枫韵

作者: 方圆

主播:君子兰  枫韵

编辑:小鹿    

记忆老学校

温暖宽敞的教学大楼,窗明几净的教室,平滑板正的课桌椅,勾起了我童年的记忆。

五十年前,我们是在村小读小学。学校是生产队组织劳动力盖起的土房。后来,学校几经迁徙,老校址早已没有了痕迹。               

记得那时学校是春季招生。入学那天,天气干冷干冷的,走进教室就暖和了许多。火炉里牛粪火烧得通红,灰暗的教室里烟气缭绕。老师微笑着迎接我们,让我们到大火炉前烤烤火暖暖身子,然后安排我们上了座位。这些座位都是老师和大同学自己动手制做的,简直“土”得不得了。桌子是用泥土搭建的一个个土台子。虽是土台子,但筑的很精巧,两端“桌腿”是用土坯砌成的两面窄墙,在墙的上端用秫秸或柳条搭成桌格和桌面,再抹上白碱泥便做成了桌子。这样的桌子在那个年代简直是一个创举!既经济又实惠。凳子是用河淤柳做的,很粗糙。两只叉巴拉朝下的柳木上面钉上刨扁的圆木,就成了板凳。看着虽然很粗劣,坐上去却很牢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桌凳上读书写字的。

入学第一节课,我们向高挂在黑板上方的毛主席像敬礼,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读课文:“毛主席万岁!”“人民公社万岁!”我们跟着老师读几遍以后,就自己咿咿呀呀地读。我们互相攀比着,谁都想表现自己,课堂读书声此起彼伏。争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学习热潮就从此开始了。

 “当,当——”犁铧铁做的简易吊钟发出悦耳的响声,下课啦!同学们一窝蜂跑出教室。尽管外面天寒地冻,教室前檐墙下“挤香油”的同学还是玩得热闹。同学们分成两队,背靠土墙,肩一顺儿朝对方用力,口中叨念着:“挤呀,挤呀,挤香油……”如果谁被挤出了行列,谁就马上回到自己队尾继续挤。一会功夫,同学们的棉袄里已是热气腾腾了,额头上真的冒“油”了。现在想来,在那时温饱还没有解决的偏远农村,孩子们的这个游戏也算是一种有效的取暖方式吧!

在放假的日子里,生产队常常给学校派出四套大牛车,搭上跨杆,装上八块笆片子,载着我们几个男生到山上去捡牛粪。我们一路歌声一路欢笑,很快就满载而归了。就这样,解决了教室和办公室冬季取暖的燃料。

随着天气渐渐转暖,我们的课外活动已经不满足于挤香油、打冰尜、撞拐等游戏,我们玩球会抢到草原去。因为学校没有围墙,离开学校的小院,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这也是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坪。进了草原,远点近点就没有了界限和限制。玩得尽兴,玩得没完没了。为此常常发生上课迟到而被老师责备的事情。

后来,为了不被老师责罚,我们只能在学校附近玩。学校附近有一处防空洞,其实就是深不足一米,宽不过八十厘米弯弯曲曲的露天战壕。那时,我并没有看见解放军战士或是民兵在这里演习。现在却成了我们小学生的“战场”。几个同学粘上大鼻子,我们戴上红五星帽子,游戏就开始了。摸爬滚打、卧倒匍匐、跨越战壕、奋勇冲杀。那时,我们俨然就是解放军战士。“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这种气概就是当时整个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也在我们的游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那个年代,一个一穷二白的民族,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后,面对当时国际紧张局势,腰杆子依然那么硬,挺得那么直,真了不起!

现在老学校已经无迹可寻了,但是老学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却保留了下来。也正是这种精神,它鼓舞着我们一代代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老学校的学生现在都已经变老了,可老学校的故事和精神却鲜活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成了不老的记忆、珍贵的精神财富,融入了人们的血液,在血管里永不停息的奔流着------

作者

主播

远方诗歌文化传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博尚文苑】打开尘封的记忆/作者:刘明岐/主播:枫韵
惊了:1978年的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
“我心中的四中”征文:文||刘雪玲||永不褪色的记忆(原创散文)
童年记忆
【潇湘小作家】卢硕钰 童年的记忆
枫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