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6章庄子有哪些自然辩证法思想

关注

庄子是文学家、哲学家、养生家,他继承、丰富和发展了老子自然辩证法思想。

庄子指出对立事物之间,或者一种事物都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转化是对立双方发展、变化的结果,是自然法则所致

《庄子 齐物论》:“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没有事物此的一面,也就没有事物彼的一面;没有事物彼的一面,也就没有事物此的一面,对立双方互为前提,缺一不可,这是事物的同一性

《庄子 知北游》说:“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腐巧物转化为神奇,神奇物转化为腐朽。可见对立面的事物,或者对立的双方互相转化。

《庄子 德充符》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生死、得失、穷通、贫富、 好歹、毁誉、饥饱、寒暑等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是事物变化的结果,是自然法则使然。

《庄子 刚阳》:“安危相(互转)易,祸福相(互滋)生,急缓相(互变化)摩,聚散相(互生)成"。庄子说“穷则反,终则始。“对立事物或一个事物的对立双方发展到极点,就要向各自相反方向转化,旧事物终止就是新事物开始。

庄子自然辩证法中,含有两点论成分

《庄子 人世间》列举了山上生长的树因有用结果被人砍伐,膏脂可用来照明而被人燃烧,桂树因能食用被人砍伐,漆树能生漆被人割皮等事例后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之无用之用。”庄子告诉我们: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存在着已知和未知的两个方面、存在着无用和有用的两个方面。庄子的话让我们感到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应当坚持两点论;不能只看到已经认识事物的一面,而且还要研究不认识事物的另一面;不但知道有用的事物,而且还应当认真研究不知道有用的事物;有些看视无用之物,恰恰相反却是有用之物,或许是有大用之物。

庄子认为宇宙中的时间、空间以及万事万物都是无极的

《庄子 在宥》:“彼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宇宙的空间是无极限的,时间是无极限的,事物是无极限的,而人们却认为空间、时间以及万事万物都是有极限的。

《庄子 秋水》:“夫物量无穷,时无止。”物的数量无穷无尽,时间永无止境。

《庄子 田子方》:”生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所穷。"生有开始的时候,死有归宿,始和终相反,没有终端,没有穷尽。

《庄子 则阳》:”吾观之本,其往无穷;吾求之未,其来无止”。我观察万物的本源,过去没有穷尽;我寻求事物的未端,未来也无止境。

庄子认为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庄子齐物论》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刚刚产生的东西,接着就死亡;刚刚看似死亡的东西而后又死而复生;刚刚认可的东西又不认可,刚刚被否定的东西随即又被肯定,刚刚被肯定的东西然后又被否定。

庄子提出用不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运用对比的方法和采取宏观、微观等思想方法观察认识万事万物

庄子说站在不同的角度认识贵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庄子 秋水》:"以道(自然常理)观之,物无贵贱;以(自身的角度)观之,(均认为)自(己)贵而相(它物)贱;以(通)俗(的观念)观之,贵贱不在(自)己。可见,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庄子主张采用对比、宏观与微观的方法观察、认识事物

《庄子秋水》:“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如果把几个不同大小的物放在一起进行差距比对,因某物大而它则为大,如果把某物与万物放在一起比较,某物不是最大的。采取同样的方法比较,小的物因其小所以为小,如果把小的物与万物比较,它不是最小的。人们知道天地最大,但比起宇宙来说就像一粒小米;人们知道毫毛之细小,如果与更小的东西相比则好像高大的山丘,如果采用这些方法认识客观事物,就能清楚地认识事物的大小、多少等问题。

子认为人的习性是在出生、成长过程中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庄子 达生》说:一天,孔子来到吕梁观赏高悬二三十丈的瀑布,见到冲刷而下的激流远达40余里;扬子鳄、鱼、乌龟等大型水生动物都不敢在激流中游水,孔子看到一个壮年男子游在水中,以为他是有苦难想寻死的,于是,派弟子顺着水流前去救助他;而后,看见那个壮年男游出数百步后露出水面,还披着头发边唱边游到堤岸下;孔子紧跟在他的身后说:我还以为你是鬼呢,仔细一看你是人。请问游水有什么特别的门道吗?壮年男子回答说: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我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绩在于自然;我跟水里的漩涡一块儿下到水底,又跟向上的涌流一道游出水面,顺着水势而不做任何违拗,这就是我的游泳方法。孔子问:什么叫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呢?壮年男子回答:我生于山地就安于山地生活,这就是故常;长大后又生活在水边安于水边的生活这就是习性;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这样生活着,这就是我的命。

庄子借助孔子和善游泳者壮年男子的对话,指出什么是习性?习性是如何养成的道理,让我们得知习性是自己出生、成长的自然环境熏陶的结果,是自己适应自然,顺其自然锻炼游水而养成的结果。

庄子认为做事不能违背事物的本性,如有违背则会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

《庄子 在宥》:“物之质也”,即物的本质,本质是指事物固有的根本属性。

《庄子 天运》:“夫鹄不日而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天鹅不是因为天天洗澡,才有洁白的羽毛;乌鸦不是因为天天日晒,才变成黑色的。

《庄子 骈拇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庄子认为野鸭的腿虽然短,如果把它的腿变长,会产生忧患;天鹅的腿虽然长,如果将其截断一段,是很可悲的事。

《庄子渔父》说:“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顺其自然法则行事,则会成功,违背自然法则办事,则会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

庄子主张做事业要有相应的能力,主观要符合客观情况,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能像螳螂挡车那样不自量力

《庄子 逍遥游》:“且夫水之积而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没有一定的深度,就不可能有负载大船的浮力。庄子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业应当主观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干大事业必须要有相应的承受能力。

《庄子 人世间》:“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挡车辙,不知其不胜也,是其才之美也。”你没有见过螳螂吗?它愤怒地举起手臂妄想阻挡车轮前进,它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胜算的可能,总觉得自己的能力很大。

庄子上述告诫我们做事业主观要符合客观实际,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能超出个人的承载能力,否则很有可能闹出螳螂挡车的笑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易传·系辞译文(下)
15个字,了解中华思想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诸子百家最精华73句,每一句都值得背诵下来!
《易经》原理
为什么要学《庄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