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颜氏祭侄稿行书第二帖/单凌寒 文、图

图:故宫博物院藏宋人仿颜真卿《湖州帖》

汉、唐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强大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发展到空前高度。诗、书、画是唐代艺术主要领域。成长于盛唐时期的颜真卿的书法,代表了恢弘豪迈、雍容华美的大唐气象,世称“颜书”、“颜体”。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祭侄文稿》帖,是流传至今最珍贵的颜真卿手迹。据帖上元代收藏家张晏题跋,这帖在宋代收入皇家内府,宋徽宗时经过米芾、米友仁等当时权威书画鉴赏家鉴定,编入钦定的《宣和书谱》。元初到了著名书法家、收藏家鲜于枢手中,他题跋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二,余家法书第一”。从此便与书圣王羲之《兰亭序》并列。明朝经收藏家吴廷等收藏,收藏家张丑编入其《清河书画舫》。清代重新归入皇家内府收藏,编入乾隆皇帝钦定国家书画总目《石渠宝籍》,此后一直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因为它是手稿,而且是草稿,书写于不经意之间,书写、历史、文学等各方面信息自然流露,极为难得。

安史之乱 一门英烈

此帖书写在唐代白麻纸上,画心纵二十八点三厘米,横七十五点五厘米,文字二十三行,二百三十四字(另有三十多字涂抹)。全文如下: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这是颜真卿安葬在安史之乱中抗敌牺牲的侄子颜季明时的祭文。文中简述了安史之乱发生之后,身为平原太守的他,和身为常山太守的堂兄颜皋卿,起义抗敌平叛,侄子颜季明往返联络,不幸落入敌手,惨遭杀害的过程。在这场战争中,颜氏一门三十馀人为国捐躯。其时作者心潮激荡,义愤填膺,顺手拿起一管微秃之笔,一挥而下,根本不在意书写的工拙。行文走笔之间,但觉胸臆郁勃,情绪跌宕起伏,故不时涂抹改动,文思、笔意,浑然一体。中国传统的艺术,从来不是单纯的艺术,书品、人品相联系。人们敬重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更敬重他忠贯日月的崇高品德。

平原首义 忠贯千古

安史之乱之前,颜真卿任平原太守,故书史称之为“颜平原”。平原郡属河北道,归安禄山管辖。此时安禄山反状已明,颜真卿暗中预备,加固城墙,疏通壕沟。天宝十四年(七五五年),安禄山与史思明率所部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族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由范阳(今北京市)造反,史称“安史之乱”。河北二十四郡望风而降,只有颜真卿一面派人上奏朝廷,一面派人持秘牒联络附近诸郡起义。叛军目标洛阳,河北属于后方。颜真卿招募兵勇万人,率先举义。于是河北诸郡纷纷响应,与平原颜真卿彼此呼应,并共推颜真卿为盟主,身为常山(今河北正定一代)太守的堂兄颜杲卿亦在其列,共合诸郡兵力二十馀万。颜真卿派卢逖到常山联络,颜杲卿派其子颜季明(即祭文里的季明)至平原联络,以期切断安禄山归路。在两人调度下,河北诸郡有十七郡复归朝廷。此时本打算攻打潼关、长安的叛军,闻后方已乱,于是掉头进兵常山。常山告急,颜杲卿紧急求援太原尹王承业,岂料王承业拥兵不救,于是颜杲卿坚守数日后,弹尽粮绝,被叛军俘虏,押至洛阳。这就是祭文里“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颜杲卿被俘拒不投降,至死骂声不绝,被截断舌头后,仍发出含糊的骂声,最终殉国死节。颜杲卿之子季明、外甥卢逖等颜氏一门三十馀人,或牺牲、或被杀害。常山陷落后,之前重归朝廷的郡县大多又被叛军占领。朝廷任命颜真卿为户部侍郎兼本郡防御使,与李光弼一道重夺常山,叛军气焰甚嚣尘上,后来还是攻陷了首都长安。

两京收复后,唐肃宗与唐玄宗还京,皇帝大赦天下,封赏功臣。颜真卿平原首义,但入朝为官不足一年,即遭贬谪,出任同州,又改任蒲州刺史。就是祭文开篇的头衔。颜杲卿被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忠节。其子泉明在洛阳求得父亲尸体,与其弟季明断头,棺殓以归,就是祭文里说的“首榇”。至蒲州见叔父颜真卿,颜真卿派其去河北,求访战乱中失散的亲朋故旧。泉明一女及颜杲卿妹所生一女皆流落河北,泉明辗转访得二人下落,但因赎金不足,于是忍痛赎出姑母之女,等赎金筹够,再去求赎自己女儿时,已不知去向。泉明又尽力寻访,辗转带回父亲旧部三百多口,相携至蒲州。颜真卿对这些人均周济散给,足见颜氏忠厚家风。

圣人高足 书生本色

乾元元年(七五八年)九月,颜季明首榇安葬,颜真卿于是作《祭侄文稿》。元代书法家张晏收藏此卷指出,自书告命(类似今履历表)不如书简,书简又不如起草,皆是因为告命是官方格式,有下笔作文的限制;书简则相对私人,一时兴起,相对放纵;而起草则完全流露作家天性,信手拈来,心手两忘。此帖是激于义愤之作,完全无心于笔墨之间。

颜真卿(七○九至七八五年),字清臣,号应方,祖籍山东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在为父所撰碑文中自叙家世称,其远祖为春秋时代孔子“贤人七十二”之首的颜回。真卿于唐中宗景龙三年(七○九年)生于长安,兄弟七人,堂兄弟五人,总排行十三,故《祭侄文稿》中自称“第十三叔”。他三岁丧父,少时因为家贫买不起纸笔,就以黄土涂墙习字。青少年时恰逢开元盛世,成长于长安通化坊,北距皇城仅一坊之隔,坊内时贤云集,唐开国功臣殷开山、初唐书法家欧阳询等人的宅第均在此地。十三岁时,随母亲投奔在苏州的外祖殷子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江南灵秀的山水清晖,孕育着一代书家青少年的心灵。

至开元二十二年(七三四年)二十六岁时,颜真卿进士及第。此时张九龄为相,政治清明,二十四年(七三六年)吏部铨选,受任秘书省著作校书郎。天宝元年(七四二年)应博学文辞秀逸科,制科由唐玄宗亲试,策试上等,授京兆醴泉县尉,任满后迁长安县尉。又在此时得以师事草书名家张旭,后把张旭传授的用笔精髓,记为《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此后历任监察御史等。四十五岁时出任平原太守。安史之乱平定后,短暂在京城任职,即遭贬谪。至代宗朝回京历任户、吏两部侍郎,后遭宰相元载排挤,外放吉州(今江西吉安)别驾,转徙南方十馀年,至六十九岁始返朝。

这期间公务之馀,寄情山水,勤于书艺,大多自书刻石,精品叠出,如《麻姑山仙坛记》、《颜公大宗碑铭》、《送刘太冲序》。大历七年(七七二年),他与草书大家怀素相会于洛阳,畅谈平生书艺所得,以一句“学古钗脚,何如屋漏痕?”传为书坛佳话。尤其大历八年(七七三年)贬谪湖州期间,优游于文词,继续编撰《韵海镜源》,文士往来频繁,诗酒唱和,皎然、陆羽、张志和、皇甫曾、钱起、吴筠等人均交游互动频繁。这段时间的书法作品也较多,楷书碑铭敛规矩于变化,行草书更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现存作品有《刘中使帖》、《李含光碑》、《湖州帖》、《干禄字书》、《竹山连句》等。《竹山连句》就有茶圣陆羽的诗句。德宗朝,颜真卿任礼仪使。其间整理家谱,立家庙,作《颜氏家庙碑》,请篆书名家李阳冰撰额,又将之前为其曾祖所撰《颜勤礼碑》刻石,这是颜书晚年代表作。

建中二年(七八一年),河北藩镇连兵抗拒朝廷,颜真卿作为宣慰使,赴许州招抚李希烈,后遭扣囚,于贞元元年(七八五年)被叛将李希烈杀害,时年七十七岁。

大唐雄风 书法时代

唐代书坛璀璨,初年书法承袭隋朝,至贞观年间国家进入繁荣局面,即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雅好书法,使人重金搜集魏晋法帖,藏入内府,理政之馀君臣共相赏玩,尤其推重王羲之,亲撰《晋书‧王羲之传》,并称“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初唐研习王字,蔚然成风。与此同时,朝廷注重书法教育,模仿北周于国子监设立书学,为六学之一,培养书法专门人才。此外,于其他诸学也开设书课,并兼习字书,地方的府学、州学、县学、村学也同样将书课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科举也把书试作为重要科目或重要条件,贡举有明书科,铨选又有“身言书判”四居其一的选择条件。

以书育人,藉书入仕,爱书之风愈笃,遂使习字之风蔚然。随后高宗、睿宗、武后、玄宗前后绍继,并重书法,然爱好不同,风格各异,玄宗尚古,偏重隶书,于是翰林院、集贤院名家云集,如贺知章、史惟则、徐浩、吕向、卫包、韩择木等。开元、天宝年间,馆阁书家尤盛,崇文、弘文两馆,集贤、翰林两院及史馆、广文馆,均不乏善书之人。

叙事抒情 文追六朝

从《祭侄文稿》文章本身,还可以看到颜真卿作为文学家的素养。颜真卿作文远多于作诗,且以碑文为主。韩愈之前的古文大家李华、萧颖士与颜真卿均为好友。从文章体裁看,表现出唐人崇尚六朝文学的时代风尚。全文采用传统的骈文、诔文句式,四字一句,虽是悼词,而不失华丽气象。唐朝中期,以韩愈为旗帜的古文运动如火如荼,在很多私人书写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影响;论文、信札等文体,散文大行其道,波澜至北宋。而诏册、上书、谢表、碑文等庄严肃穆的文体,骈文依然盛行,直至清代。

文中回忆侄子季明成长经历:“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连续使用华美的典故,有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馀韵。幼德,出《仪礼.士冠礼》:“弃尔幼志,顺尔成德。”是上古成年加冠礼的祝词。宗庙瑚琏,出《论语.公冶长》,孔子夸弟子子贡是廊庙之才,堪当大任。阶庭兰玉,用唐人最喜欢的六朝典故。东晋太傅谢安问子侄们:“你们知道我的心愿吗?”大家都不说话,只有谢玄回答说:“就好比高洁的芝兰玉树,您总希望他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谢玄长大后成为“车骑将军”,统帅晋军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前秦苻坚军队,保家卫国,名垂千古。戬谷,即福禄,出《诗经.小雅.天保》: “天保定尔,俾尔戬谷。”颜真卿以长辈身份,连用这么多美好的故事形容侄子,说明自己对其寄予厚望。接下来“何期”之后,情况急转直下,拥有大好前程的季明不幸被害,更增加了人物生平事迹的悲剧气氛。可见这是一篇寓抒情于记事的好文章。

更成功的是,如此悲伤遭际,在为文中却不失盛唐气象。“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这样的气势,是只有盛唐才有的气度。 (作者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博馆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杀气悲愤激情!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书法《祭侄季明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看似凌乱潦草,为何是天下第二行书?
深度解析| 《祭侄稿》:无心作书化血泪(配高清图)
颜真卿《祭侄文稿》高清放大,令人如痴如醉,却有网友评:丑书
颜真卿书法中的儒家精神
祭伯父文稿(原文及注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