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隋唐五代|楷书四大家之一颜真卿《李玄靖碑》

《李玄靖碑》又称为《玄靖先生李含光碑》,全称《唐茅山此阳观玄静先生碑》。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八月十四日刻,由柳识撰,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碑石原在江苏句容玉晨观,明世宗明嘉靖三年(1529年)毁于火,传世拓本甚稀,未见整纸本,字共八百三十五,原碑行数已不可知。

有唐茅山

元靖先生

廣陵李君

碑銘並序

金紫光祿

大夫行湖

州刺史上

柱國魯郡

開國公顏

真卿撰並

先生姓李

氏,諱含光,

廣陵江都

人。本姓弘,

以孝敬皇

帝廟諱改

焉。廿一代

祖宏,江夏

太守,避王

莽,徙居晉

陵,遂為郡

人。高祖文

嶷,陳桂陽

王國侍郎。

曾祖榮,

皇朝雷州

司馬。祖師

龕,隱居以

求其誌,徙

於江都。父

孝威,博學

(好古,雅修彭聃之道,與天台司馬練師子微為方外之交,尤以篤慎著於州裏,考行)議諡,曰正

隱先生。母

琅琊王氏,

賢明有德

行。先生孩

提則有殊

(異,晬日獨取《孝經》,如捧讀焉。羈丱好靜處,)誦習墳典。

年十八,誌

求道妙,遂

師事同邑

李先生,遊

藝數年。神

龍初,以清

行度為道

(士,居龍興觀,尤精《老》、《莊》、《周易》之深趣。執喪)過哀,口不

嚐甘旨之

味,食惟穬

麥而已。封

植膳,羞,皆

出其手,號

毀骨立,親

族莫不傷

之。開元十

七年,從司

(馬練師於王屋山,傳受大法。靈文金記,一)覽無遺,綜

核古今,該

(明奧旨。玄宗知先生偏得子微之道,乃)詔先生居

王屋山陽

台觀以繼

之。歲餘,請

居茅山,纂

修經法。頻

(徵,皆謝病不出。天寶四載冬,乃命中官齎)璽書徵之。

既至,延入

齋沐。他日,

請傳道法,

先生辭以

足疾,不任

(科儀者數焉,)玄宗知不

可強而止。

先生嚐以

茅山靈跡,

翦焉將墜,

真經秘籙,

亦多散落,

請歸修葺。

(乃特詔於楊許)舊居紫陽

以宅之,仍

賜絹二百

匹、法衣兩

(副、香爐一具,)禦制詩及

序以餞之。

(又禁於山側采捕魚)獵,食葷血

者不得輒

入。公私祈

禱,鹹絕性

牢。先生以

六載秋到

(山,是歲詔書三至,)渥澤頻繁,

暉映崖穀。

初,山中有

上清真人

許長史、楊

君陶隱居

(自寫經法,曆代傳寶。)時遭喪亂,

散逸無遺。

(先生捧詔搜求,悉備其跡,而進上之。先時元宗將求大法,請先生為師,先生竟執謙衝,辭疾而退。洎七載春,元宗又欲受《三洞真經》。其年春之三月,中官齎璽書云:「其月十八日,克受經誥。是日,於大同殿潔修其事,遂遙禮先生為元師,並賜衣一襲,以伸師資之禮。因以元靖為先生之嘉號焉。」仍詔刻石於華陽洞宮以誌之。是歲夏五月,隱居先生合丹之所,有芝草八十一莖,散生於鬆石之間。詔俾先生與中)官啟告靈

仙,緘封表

(進。夏,又詔以紫陽)觀側近二

百戶,太平、

(崇元兩觀各一百戶,)並蠲其官

徭,以供香

(火。秋七月,又徵先生,既自請居道觀以養疾。九載春,辭歸舊山。其年夏六月,前生靈芝之所,又產三百餘莖。煌煌秀異,人所莫)睹,先生又

圖而奏之。

是歲冬,又

徵先生,於

紫陽別院

館之。十載

秋,先生又

懇辭告老,

禦制序詩

以餞之。十

有一載,先

生奉

詔,與門人

韋景昭等,

於紫陽之

東鬱岡山,

別建齋院。

立心誠肅,

是夜仙壇

林間,遍生

(甘露。因以上聞,特)詔嘉異。初,

隱居先生

以三洞真

法傳昇玄(先生,昇元付體元先生,體元付正一先生,正一付先生。自先生)

距於隱居,

凡五葉矣,

皆總襲妙

門大正真

法,所以茅

山為天下

(道學之所宗矣。於戲!是非可齊也,我物均)焉;生死可

忘也,覺夢

(同焉。如此者,何域心)於變化之

際哉?先生

以大曆己

酉歲冬十

一月十有

四日,遁化

(於茅山紫陽之別院,)春秋八十

有七。其(年)十

(二月八日,門人赴喪)而至者凡

數千人,號

奉冠舄,遷

窆於雷平

山之西陲。

遺命以鬆

(棺、竹杖、木幾、水瓶、香奩、香爐奩置於藏內,門)弟子等仰

奉嘉猷,克

(遵儉德。先生識思真)淳,業行高

古,道窮情

(性之本,學冠天人之際。所以優遊句曲,鬱)

為王者之

師;出入

明庭,特寵

肩輿之貴。

(是知順風而問,昔稱於黃帝;望山而請,今見於元宗矣。又)博覽群言,

長於著撰。

嚐以《本草》

之書,精明

藥物,事關

性命,難用

(因循,著《音義》兩卷。又以《老》、《莊》、《周易》,為潔淨)之書,著《學

記》、《義略》各

三篇,《內學

記》二篇,以

續仙家之

遺事。皆名

實無違,詞

旨該博。初,

先生幼年,

頗工篆籀,

而隸書尤

妙。客或賞

(之云「賢於其父」,因投筆不書。元宗詔山人王文,強請先生楷)書上經一

十三紙,以

(備楊,許之闕。先生能)於陰陽數

術之道,而

不以藝業

為能;極於

轉煉服食

之事,而不

(以壽養為極。但冥懷素樸,妙味元津,非夫)博大之至

人,孰能盡

於此?真卿

乾元二年,

以昇州刺

史充浙江

西節度。欽

承至德,結

(慕元微,遂專使致書於茅山,以抒誠懇。先)生特令韋

煉師景昭

復書於真

卿,恩眷綢

繆,足勵超

然之誌。然

宗師可仰,

望紫府而

非遙;王事

不遑,寄白

雲而攸遠。

洎大曆六

年,真卿罷

刺臨川,旋

舟建業,將

宅心小嶺,

長庇高蹤。

而轉刺吳

興,事乖夙

願。徘徊郡

邑,空懷尊

道之心;瞻

望林巒,永

負借山之

記。而景昭

洎郭閎等,

以先生茂

烈芳猷,願

銘金石,乃

邀道士劉

明素來托

斯文。真卿

(與先生門人中林子、殷淑、遺名、韋渠牟嚐接采真之遊,緒聞)含一之德,

敢強名於

巷黨,曷足

辨於鴻蒙?

其詞曰:

抱一混茫,

人之紀綱。

先生以之,

氣王神強。

乃啟元旨,

玄門以彰。

乃為帝師,

帝道惟康。

甘露呈瑞,

靈芝效祥。

上士雲感,

高風載揚。

鶴返仙廟,

雲辭帝鄉。

退歸而老,

妙識行藏。

德本無累,

道心有常。

實曰形解,

孰雲坐忘?

伐石表墓,

勒銘傳芳。

穀變陵遷,

厥跡彌光。

大歷十二

年夏五月

建,

渤海昊崇

休鐫。


关于作者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颜师古五世从孙 、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曾四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唐肃宗即位后,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为河北招讨使。至凤翔,授宪部尚书,后迁御史大夫。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凛然拒贼,终被缢杀。颜真卿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后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创“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颜真卿楷书《李玄靖碑》欣赏(三)
茅山道士《李玄靖碑》楷书
大清御史钱南园楷书墨迹临《玄靖碑》
颜真卿楷书大字《李玄靖碑》,雄浑壮美,高古苍劲
@颜真卿| 李玄靖碑
颜真卿《李玄靖碑》(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