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事2
問如是五事。幾有漏幾無漏。答相通二種。二唯有漏。二唯無漏。真如漏盡所緣義故名無漏。非漏盡相義故。正智漏盡對治義故名無漏。

問如是五事。幾有為幾無為。答相通二種。三唯有為。真如唯無為。諸行寂靜所緣義故。非諸行寂靜相義故。

問如是五事。幾有諍幾無諍。答相通二種。二唯有諍。二唯無諍。如有漏無漏此中道理當知亦爾。如有諍無諍如是。有愛味無愛味依耽嗜依出離當知亦爾。

問如是五事。幾世間幾出世間。答三是世間。真如是出世間。正智一分唯出世間。一分通世間出世間。真如一切言說戲論寂靜所緣義名出世間。非超過言說戲論相義故。如世間出世間。墮攝非墮攝當知亦爾。

問如是五事。幾內幾外。答相通二種。名唯是外。分別生所攝故通二種。真如非二種。如分別。正智亦爾。

問如是五事。幾麁幾細。答三通二種。真如唯細。難識義故。非相漸減極略義故。正智唯細。行細義故。

問如是五事。幾劣幾勝。答三通二種。真如唯勝。清淨所緣義故。非從下劣勝進相義故。正智唯勝。真如為所行義故。

問如是五事。幾遠幾近。答一由處遠時遠故俱通二種。名分別正智由時遠故皆通二種。真如由二故俱非二種。以無為故。

問如是五事。幾有執受幾無執受。答相通二種。名分別正智無執受。真如俱非二種問如是五事。幾同分幾彼同分。答相通二種。餘非二種。唯依有色諸根建立同分彼同分故。

問如是五事。幾因幾非因。答四是因。真如非因。如因非因。果非果有因非有因。有果非有果當知亦爾。

問如是五事。幾是異熟幾非異熟。答相通二種。名非異熟。分別通二種。真如俱非二種。正智非異熟。

問如是五事。幾有異熟幾非有異熟。答相通二種。名非有異熟。分別通二種。真如俱非二種。正智定非有異熟。問如是五事。幾有所緣幾無所緣。答相通二種。名無所緣。分別正智俱有所緣。真如俱非二種。如有所緣無所緣。相應不相應。有行無行。有依無依當知亦爾。

問如是五事。幾有上幾無上。答四有上。真如無上。無為清淨所緣義故。

問如是五事。幾去來今幾非去來今。答四通三種。真如非三種。

問如是五事。幾欲界繫幾色界繫。幾無色界繫幾不繫。答欲色界繫三無色界繫亦爾。正智一種若唯出世間是不繫。若世間出世間通繫不繫。真如俱非二種。

問如是五事。幾善幾不善幾無記。答相及分別通三種。名唯無記。真如唯善。清淨善巧所緣義故。非能攝生可愛果相義故。正智唯善。問如是五事。幾聞所成聞所成境。幾思所成思所成境。幾修所成修所成境。答相及分別是三種是三種境。名是聞思所成是三種境。真如唯是修所成境。正智是修所成是三種境。

問如是五事。幾是空是空境。幾是無願是無願境。幾是無相是無相境。答相通三種。亦三種境。名非三種是二種境。分別通三種是二種境。真如非三種是空無相境。正智通三種是空所行境。若無差別。總說為空無願無相。當知此中通聞思修所成為性。若唯以三摩地名而宣說者。當知此中唯修所成為性。通世出世。若唯以解脫門名而宣說者。當知此中唯出世間修所成為性。

問如是五事。幾是增上戒增上戒眷屬。幾是增上心增上心所行。幾是增上慧增上慧所行。答相是增上戒增上戒眷屬。是增上心慧亦心慧所行。名是戒眷屬。亦是增上心慧所行。分別是增上心慧亦心慧所行。是增上戒眷屬。真如是增上心慧所行。非三種。正智是增上心慧亦心慧所行。是增上戒眷屬。

問如是五事。幾學幾無學幾非學非無學。答相及分別通三種。名唯非學非無學。真如亦唯非學非無學。是無為故。正智通學及無學。問如是五事。幾見所斷幾修所斷幾不斷。答相通一切。名唯修所斷。分別通見修所斷。真如是不斷。正智亦唯是不斷。

問緣相為境修幾念住。答四。問緣名為境修幾念住。答一法念住。問緣分別為境修幾念住。答三。謂受心法念住。問緣真如為境修幾念住。答一法念住。又思惟身相真如。亦修壞緣法念住受心法相。當知亦爾。問緣正智為境修幾念住。答三。如分別說。

問緣相為境。當言能捨已生未生惡不善法。當言不能捨耶。答當言伏斷故捨。非永害隨眠故捨。如相名分別亦爾。緣真如及正智為境。當言亦由永害隨眠故捨。

問是五事中。思惟幾事能入世間初靜慮定。答思惟欲界所繫及初靜慮所繫相名分別。如是思惟下地所繫及第二靜慮地所繫相名分別。能入世間第二靜慮。如是所餘靜慮無色如其所應當知亦爾。

問是五事中。思惟幾事能入出世初靜慮定。答即思惟欲界所繫及初靜慮地所繫相名分別真如。如是乃至無所有處如其所應當知亦爾。非想非非想處。本性法爾唯是世間。問非想非非想處所繫相。當言是相耶。答當言無[1]想相。亦名微細相。

問是五事中。信等諸法用何為自性。以何為所緣。於何為增上得根名耶。答分別為自性。名相為所緣。於真如正智為增上故而得根名。如根名。力名亦爾。問於何位中得力名耶。答即信等根非不信等之所陵雜。若成不雜法時轉名為力。如根及力如是。若得菩提支名為覺支。此是世間覺支。以分別為自性。若依菩提支名為覺支。此是出世[2]間覺支。以正智為自性。真如為所緣。於覺悟安立諦為增上。又正見等諸道支若是世間。如前應知。若出世間。以正智為自性。除諸戒支。安立非安立真如為所緣。於所證得一切漏盡。現法樂住為增上。如諸道支。行迹法迹。奢摩他毘鉢舍那等當知亦爾。此中行迹依鈍根利根現法樂住已得未得差別建立。若諸法迹依能任持世俗勝義正法差別建立。謂由任持增上戒世俗正法故建立初二。由任持所餘增上心增上慧勝義正法故建立後二。又由於所緣境不散亂義故。及觀察彼義故。建立奢摩他毘鉢舍那。

問依能解脫相及麁重二種縛故立八解脫於五事中。用誰為自性。以誰為所緣。於誰為增上。答用世間出世間正智為自性。初及第二[3]於諸色中以顯色相及真如相為所緣。第三即諸色中以攝受相及彼真如相為所緣。次四種各以自相為所緣。及彼真如為所緣。最後無所緣。於能引發一切聖神通功德為增上。又修觀者於諸色相及無色相。為自在障之所障故。為斷彼障起此觀行。諸勝處中。前四如初二解脫。後四如第三解脫。由諸色相難可勝故。於此事中能勝伏時。於無色相亦得勝自在。又此中言勝知勝見。謂諸聖者由正作意思惟諸色真如相故得勝知見。若諸異生即不如是。問若爾異生云何名勝。答由三種想故。謂於淨不淨色由展轉相待想展轉相待故。於淨不淨色由展轉相隨想展轉相隨故。於淨不淨色由清淨一味想。此最後勝。異生聖者二所共得。又十遍處由勝處所緣力應知其相。此中差別者。亦以大種相為所緣。及彼真如相為所緣。又空識無邊處相為所緣。及彼真如相為所緣。若不爾者。由所依止不遍滿故。能依不應得成遍滿。由彼所緣真如之相所緣境界極遍滿故得名遍滿。由勝遍滿二種勢力。令諸解脫亦得清淨。又能引發一切眾聖神通功德[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阿含经》第10章 十上经
十上经
通明禅
E14 經教行法
意识对意根的熏染力
大智度论 白话译(8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