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峨眉系列武术器械

  峨眉系列武术泛指云贵川渝藏等西南地区民间群众性武术健身活动项目,通称峨眉武术。峨眉武术器械的发展,也是随着社会的前进而不断变化,经初步统计,目前尚在使用中的峨眉派武术器械有:峨眉枪、峨眉剑、峨眉刀、峨眉棍(棒)、峨眉刺、峨眉镰、峨眉十三钗、金刚降龙鞭、金刚伏虎方便铲、峨眉双头枪、闹堂锏、拐子、点血碑、三股叉、峨头钩、铁尺、拦门钯、春秋大刀、乾坤圈、板斧、绳镖、箭、拦马厥、飞挝、铁筷子、铁弹子、梅花针等。 

  峨眉刀:峨眉刀术在四川范围流行甚广,具有各种风格,其中,夜行刀、反手滚战刀、余门刀、禅林刀、红毛桃刀、步下刀、无极刀、青风刀、蟠龙刀、八步龙形刀、罗汉刀、追风刀、白鹤单刀、七星刀、八卦刀等颇具影响。主要刀法有劈、扎、缠、裹。因风格不同,刀法的表现不尽相同,有的以反手握刀运用撩、挂、云、穿、劈、扎各种刀法形成独特的风格;有的则用大劈大砍使风格勇猛骠悍;有的使用小抹小削刀花相视,风格则表现出轻灵柔顺。 

  峨眉刀法在演练技巧和难新技术方面有独到之处。如夜行刀以轻柔活变为其艺风,动作柔中寓刚,缓中有快,高低结合,突出在添黑的夜间通过观、听、摸、杀,使进攻刀法凌历,防卫密不透风,故夜行刀颇具四川地方拳械风味。峨眉派刀术,除单刀外,还有双刀、春秋大刀、荷叶刀、鬼头大砍刀、牛角尖刀、解腕刀等等。各种刀有各自的使用特点。如双刀,其特点是:双刀看步走,防腿须护手,缠头要裹胯、劈撩连成串,若遇混战时,滚堂加天旋,贴身抢与砍、刀花竞争艳。其风格不同一般。 

  明吴殳著《手臂录》云:“西蜀峨眉山普恩禅师,祖家白眉,遇异人授以枪法,立机空室,练习二载,一旦悟彻,遂造神化,遍游四方,莫与驾并。枪法一十八扎,十二倒手,攻守兼施,破诸武艺。”枪法中包括:治心、治身、宜静、宜动、攻守、审势、形势、戒谨、倒手、扎法、破诸器、身手法……等篇,至此,“峨眉武术”方成为我国武林中一大流派。它是集道教、佛教的养生练功方法和医学治病强身原理,以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创编成各种徒手的或器械的攻防格斗功夫、套路,通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形成的峨眉武术。据《峨眉山志》记载,明代山中武僧甚多,个个技艺惊人,如崇祯年间,永庆寺僧月朗,以其头坚实如铁,人呼铁头。

  吴殳概述峨嵋枪的用法为:“和暴制刚”、“如行云流水,雷射风飘,恍惚变幻,乍潜乍现,或有或无,与神消息求之,莫得其端,视之不见其迹”。“和暴制刚,即敬岩所谓脱化也,不脱化,游场多败,胜亦牛斗耳。”现在流传于川渝云贵等地的双头枪、游龙枪、花枪、缠闭枪、流云枪、峨嵋枪、七星枪、二十四枪等都不同程度继承了吴殳枪技的特点。

  吴殳十分注重枪技实战,他说:“游场(校场对练)要能脱化,即将对手劲力引至落空而巧妙制敌,不能牛斗(比蛮力)”。峨嵋枪的用法,以现今的眼光来看,峨嵋枪的战术应是典范型的内家枪法。吴殳既然精通各家枪法,又如此推崇峨嵋内家枪法,视峨嵋内家枪法为天下第一,又对峨嵋内家枪法研究如此深入,我们当然可以肯定,吴殳游场实战所使用的枪法,也必然是属于峨嵋枪法之同型枪法,或许吴殳的技巧要比峨嵋枪法有过之而无不及。

  峨眉剑:“峨眉剑”至今不但客观存在,而且历史悠久,技术成熟,是峨眉派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陆游在《剑池诗》中说:“我壮喜学剑,十年客峨眉。”至清代,已有剑谱、剑法专书传世,如光绪三十四年出版的《剑法真传》三卷本。长期以来,峨眉剑术广传于民间,至今仍流行的套路有峨眉剑一、二路、巴式剑、战国剑、猿公剑、玄门剑、柳叶剑、龙星剑、白猿剑、子午剑 、紫刚剑、梅花剑、青风剑、青龙剑、蟠龙剑、子云剑、二龙剑、混元剑、白鹤剑、仙鹤剑、促林剑、二指剑、判剑、刺虎剑、醉剑、奇门十三剑等等。 

  峨眉派剑术,因其使用方法不完全相同,则分为单用剑、双剑、大剑、短剑等等。峨眉剑术刻意于舞剑陶冶情操、防身御敌,因此剑艺优美、身灵步活。峨眉剑术,继承了古剑术的运动形式、内容和特点,发展了剑击的风格并形成了新的剑艺,如蟠龙剑剑路活发、动作飘洒、剑姿优美、击法细腻、节奏明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子午剑起似闪电、穿云如风雷、绞刺如放箭、挥剑似流云,故多吞吐浮沉,其势“剑似游龙飞凤,动则奇妙无穷”;如龙星剑,佩剑袍、舞动生风、好似流星超月,浮沉轻灵更像碧波寒彻;而醉剑则是醉形醉态脚飘然、败势催力藏惊险、醉势之中摧击法、虚实变幻人难测、剑法奇特神自然。 

  峨眉剑击法明快,撩挂划圆,翻如闪电,云穿转圈,上惊下取,剑法多变,剌如猛虎,劈斩如山,抹截拦扫,虚实相间,以活为主,以法为本,以快为上,以巧取胜。峨眉剑歌诀曰:“峨眉剑击放光辉,燕子绰水显奇能,太公钓鱼多奥妙,霸王脱盔呈英豪,青龙摆尾扫一片,黄莺扑蝉劈面行,饿虎下山威风抖,滚肠破肚显圣手,童子送书往上闯,白蛇吐信见奇功,金鹰扑雀跟上去,鹞子翻身不放松,反身走转手中落,如下金钩钓玉河;迎面直剌要取胜,仙人脱衣定干戈。”峨眉剑充分体现了峨眉派拳械“刚、柔、脆、快、巧”的特殊风格。 

  峨眉棍:峨眉棍是峨眉派武术中主要器械之一。据《风俗通》记载:“刘邦作汉中王时,募其人(指川人)充士卒而定三秦”。可见早在两千年前,四川棍法已经用于军事战斗中。峨眉棍的历史记载远比唐代才弛名天下的少林棍法早一千多年。至明代巴子拳棍与少林棍、青田棍齐名了,而白眉棍、五行子午棍、巴子刀等也都见诸史册,这证明峨眉派棍术历史悠久。其中巴子棍是从古代巴人上山砍柴时挑柴禾的担子演化出来。这种担子两头是尖的,插入柴禾捆,担在肩上便于行走。后演化成兵器,两头接上枪头的叫双头巴子枪,两头安装刀锋的叫巴子刀,两头无铁尖头的巴子棍俗称杄担,很多农家用以劳作健身,闲时舞动起来挑架挡砸、拦拿击刺,川东练家子也叫三拦棍。现今和平时期习练以健身为主,两头已经除尖磨平以求演练安全,是非常具有巴人生活、劳动特点的武术器械。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明言“巴子拳”即“八极拳”之母拳。 

  清代以来,峨眉派棍术有了很大发展,棍术套路较多,有:巴子拳棍、白眉、四门棍、风火棍、余家左手棍、赵门单头棍、五行子午棍、黄荆棍、蟠龙棍、烟云棍、七星棍、青风棍、缠闭门短棍、青龙棍以及白猿棍、猴棍、醉棍等等。峨眉棍术,总的特点是:其势劈似泰山压顶,戳棍如万箭穿心,大抢尤如朋蟒翻身,扫如秋风扫落叶,舞动风弛电击,其劲打一大片,似翻江倒海、如饿虎扑羊,快如流星赶月,急中有巧,刚而不僵,活而不乱,招式独特,故为中华武术之精粹。

  明清时期统治阶层为维护“太平盛世”,一定程度限制普通人带兵刃出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限制过),不少武林门派刀剑枪棍因而都有相关隐蔽的演练方法产生,如缠闭门的无极单刀衍化出了无极掌;白猿剑衍化出来二指剑;五行子午棍衍生出了无形子乌棍上乘功夫;峨眉缠闭枪演化出了一指箭绝学(北方的形意拳据说也是由枪而来)。并形成了峨眉械手门(亦称剑手门)的拳法,为峨眉武术矮桩拳路之一,川人读音中器械的械字与剑字相近,故常混杂。传久传远了,渐以剑手一词之言简意赅道其技击搏杀之妙。剑手有剑指、剑掌、剑拳之分,由古传剑法、刀法和棍法衍化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实的江湖:少林峨眉五台在晚明已成武学圣地|少林寺|武术
峨眉派武术短穗双剑 中国武术双器械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日本拍摄的峨眉派武术和器械表演
中国武术古籍
一座江湖 | 三尺铁入万众中:英雄无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