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访金华书院 探浙学之源②|丽泽“朋友圈”:朱熹遣子求学金华 鹅湖盛会名震江湖

  五百滩公园是婺江的“江心岛”,早晨的公园是热闹的。沐浴在晨光中的人们三五成群,跑步、舞剑、吹拉弹唱。吕祖谦的雕像便竖立在这一派勃勃生机中。他手执书卷,神情淡然,目光深邃。一刀一凿之间,婺学宗师的风范显露无遗。

 

五百滩公园内的吕祖谦雕像

  “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宋史·吕祖谦列传》中的描述道出了吕祖谦的“出圈”场景。朱熹、陆九渊、陈亮、叶适……这些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均与吕祖谦有着密切关联。可以说,在当时的南宋学术界,吕祖谦活跃于顶流而高雅的庞大文人朋友圈,风光无限。

  书院既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思想碰撞、文化交流的平台。博采众长,融会众家之长的学术态度,让学者们都很愿意来到吕祖谦这个讲学会友的场所。不同学派间的交流碰撞推动了学术繁荣发展,学者间的频繁互动也给丽泽书院注入了蓬勃发展的绵绵动力。

  在吕祖谦所主导和参与的学术交流中,他主持的鹅湖之会堪称古代学术史上的盛事。这场驰誉史册的学术辩论会,进一步奠定了吕祖谦学术上的“江湖地位”,也为丽泽书院带来莫大声誉。

朱熹称“父”为挚友

  在南宋学术界,吕祖谦是“交友大户”,他常邀请当时的知名学者来丽泽书院讲学,与师生探讨学术,交流思想。这其中,包括永康学派的创始人陈亮和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薛季宣、陈傅良、叶适,有的一来就会住上十天半个月。

  在一众友人中,吕祖谦与朱熹之间的交流互动最为人津津乐道。朱熹(11301200),理学集大成者,他尊称吕祖谦为“东莱吕祖谦伯恭父”。伯恭,是吕祖谦的字;父,是古代男子的美称。

  朱熹与吕祖谦相识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那一年,18岁的吕祖谦随父亲吕大器到福州,并拜师习孔孟之学。年底,25岁的朱熹跟随父亲拜访吕大器,由此迎来两人的首次见面,也开启了双方长达一生的深厚友谊和频繁的学术探讨。

  吕祖谦与朱熹持不同学术观点,私交却甚好。朱熹写好文章有时先寄给吕祖谦审阅,吕祖谦也会详细阅读并提出修改意见。两人还一同完成《近思录》,作为理学入门教材。

  由于通信和出行的不便,吕祖谦与朱熹见面次数并不多。据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黄灵庚考证,两人共有3次会面,平时主要靠书信联系。目前可考,朱熹私信吕祖谦达104封,吕祖谦私信朱熹有66封。两人通过书信相邀聚会,探讨学问。

  朱熹认可、欣赏吕祖谦的学识和人品,写给吕祖谦的第一封信就称“老兄不忘一日之雅,念之过厚”,后又叹服“学如伯恭,方是能变化气质”。

  朱熹是理学大家和教育家,学识渊博,门下弟子众多,但他把自己的长子朱塾送到吕祖谦门下学习,叮嘱“事师如事父,凡事咨而后行”。

  那是乾道九年(1173),朱塾20岁。朱熹来信,称“欲遣儿子诣席下”。吕祖谦欣然同意,回信说:“令嗣欲见过,幸甚。但裹十日粮,其他皆不须办。”吕祖谦特意安排朱塾就寝于门生潘景宪舍旁书室,学习上还有潘景宪的弟弟潘景愈为伴,并妥善安排每日课程。后来,朱塾娶了潘景宪的女儿为妻,成了金华女婿。

  淳熙六年(1179),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邀请吕祖谦为书院作记。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称“嵩阳、岳麓、睢阳及是洞为尤著,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字里行间是对朱熹书院办学的高度评价。

  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原主任吴远龙认为,正是这种紧密的个人私交和通信往来,促进了不同学术的交融和发展。

学术交往领风骚

  南宋,浙江历史上文化繁盛的高光时期。当时,浙学引领风骚,和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之学并驾齐驱。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是构成浙学的重要一支。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说,“乾、淳之际,婺学最盛。东莱兄弟以性命之学起,同甫以事功之学起,而说斋则为经制之学”。

  同甫即陈亮,他对吕祖谦的学术水平和思想境界很是推崇:“三四年来,伯恭规模宏阔,非复往时之比,钦夫元晦已愿在下风矣。”钦夫、元晦分别是张栻和朱熹的字,在陈亮看来,淳熙三四年时,吕祖谦的学术地位已经在张栻和朱熹之上。

  除了与朱熹密切交往,吕祖谦与张栻、陆九渊也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往来。张栻在严州任太守时,吕祖谦是严州州学教授,两人相当投机。在张栻的支持下,吕祖谦大力整顿严州书院,制定学规,各倾所学。

  对于知心莫逆之交陆九渊,吕祖谦还有“伯乐”的知遇之恩。当年,陆九渊考进士,吕祖谦是考官之一。他看了陆九渊的答卷后赞叹:“此卷超绝有学问者,必是江西陆子静之文,此人断不可失也。”事实证明,陆九渊不仅为官有政绩,其哲学思想亦对后世有极大影响。

  温州永嘉学派的学者与吕祖谦亦交往甚密。永嘉学派先驱人物郑伯熊与吕祖谦曾是同僚,学派代表人物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都来拜访过吕祖谦。

  薛季宣是永嘉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吕祖谦挚友。薛季宣为官时,将自己对田赋、兵制、水利等研究与吕祖谦商榷。吕祖谦称他是个脚踏实地的人。叶适是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体现其思想精华的《习学记言》提到了不少关于吕祖谦的思想内容。黄灵庚认为,叶适虽不是和吕祖谦最亲近的人,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永嘉学派里接纳传承吕祖谦思想最多的人。

  淳熙八年(1181)的夏天,吕祖谦与世长辞,在他离世前不久,还在关心永嘉学派的动向。那年梅雨季节,永嘉学派代表人物组织了一次聚会,陈亮赴会后带回了学术探讨的情况,这让病榻上的吕祖谦倍感欣慰。

鹅湖之会调争议

  淳熙二年(1175),看似一个平常的年份,而在古代的思想史上,发生了堪比“华山论剑”的重大事件,开我国书院会讲之先河,这便是赫赫有名的鹅湖之会。位于江西上饶的鹅湖寺也因这场旷世之辩而载入史册。

  鹅湖之会的发起人和主持人正是吕祖谦,起因源自他的一番好意。

  朱熹主理学,陆九渊主心学。站在消除学术分歧的中间立场,吕祖谦希望调和朱熹、陆九渊两家的学术观点,于是出面邀请陆九渊兄弟俩与朱熹会面,地点在江西铅山县鹅湖山麓的鹅湖寺。

  虽然直接参加辩论的是朱熹和陆九渊兄弟,但列席旁听者不少。鹅湖寺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地,闻风而至的学者们将小小的鹅湖寺围得水泄不通。

  鹅湖之会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朱熹强调通过外物的考察来启发人的潜在良知;陆氏兄弟则主张“先发明人之本心”,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功夫。观点相左,双方的辩论异常激烈。

  要主持这样一场辩论会,难度可想而知。那一年,吕祖谦年仅38岁。辩论中,他充当调解人的角色,认真听取两方意见,不时从中沟通、斡旋。

  鹅湖之会持续了十余天,并未分出高下,但精彩的辩论和思想的碰撞让观会者获益匪浅。会后,吕祖谦作了简要总结,但这并不是给鹅湖之会画上句号。之后,吕祖谦又从长计议,分别向朱熹和陆九渊兄弟做了大量耐心的沟通工作。陆九龄后来拜访吕祖谦,表达了自己往后要多看书讲论的想法。三四年后,朱熹与陆氏兄弟开始互相拜访、交流讲学。

  “鹅湖之会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以来所未有之佳话,体现出极为开放兼容的学术态度,也展现出吕祖谦博采众长的学术特长和宏大气魄。”黄灵庚研究吕祖谦多年,主编了900多万字的《吕祖谦全集》,他感慨说,“鹅湖之会向后世学人昭示,学术研究需要时时与不同学派交流切磋,在比较中不断求进步、求发展,还需要宽和容众的学术氛围和求同存异的博大胸怀。”

  如今的金华,城市以北有名为丽泽花园的小区,婺江以南有名为东莱路的街道,还有直接叫作丽泽书院的中学。浸润在丰厚的历史人文土壤里,金华人自然而然地将吕祖谦和丽泽书院的影响融入生活、出行和求学,更将兼容并蓄的精神气质印刻在为人品性中。

                              文史链接
为何取名“丽泽”

  在大部分关于丽泽书院的介绍中,普遍认为“丽泽”之名取自《周易·兑·象》:“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嘉靖《金华县志》记载:“宋吕成公作书堂于城西,观前二湖,悦焉,取易兑象之意,以'丽泽’名。”也就是说,吕祖谦看到屋前临二湖,两泽相连,其水交流,相互滋养。他觉得,这不正如君子通过讲会而交流学说吗,因此将自己讲学会友的地方取名“丽泽”。类似这样的解释,朱熹也曾说过,“两泽相丽,互相滋益,朋友讲习,其象如此”。

  据黄灵庚研究,吕祖谦最早提“丽泽”二字是在乾道四年,他在《祭徐尧臣文》中写有:“丽泽之会,子复来居。”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金晓刚则认为,书院取名“丽泽”,还有另一种与金华地理地貌情况有关的解释。丽泽堂位于当时的一览亭北面,地势较高,南面双溪美景尽收眼底。双溪交汇,正合两水相连之意。清初丽正书院山长张祖年,也主张吕氏命名丽泽是“悦所居西流带水,仿佛洙泗,取易兑象义,以丽泽名其堂”。婺江水是自东向西流的,流经曲阜孔子故里的洙水、泗水也是这样,这在我国并不多见。金华民间也多认为金华得名“小邹鲁”,除名儒辈出外,亦与双溪向西流的独特地理特征相关。

鹅湖今何在

  铅山县地处武夷山脉北麓,建县于南唐保大十一年(953),距今已逾千年。辛弃疾晚年寓居铅山,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鹅湖书院位于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山麓,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占地8000平方米。鹅湖书院曾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等人的鹅湖之会,成为中国儒学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人们为了纪念鹅湖之会,在书院后建了“四贤祠”。宋淳熙十年赐名“文宗书院”,后更名为“鹅湖书院”。2006年,鹅湖书院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鹅湖书院,四周林木葱茏,风景秀丽。这座红白相间、错落有致的古建筑,前有石山作屏,左右两侧山势合抱,重峰叠峦,苍翠欲滴。书院里,古木参天,曲径流泉,幽静无比。院内设有“鹅湖之会与鹅湖书院”“辛弃疾与铅山”等固定的展览。

  (摘编自铅山县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学术顾问

黄灵庚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

吴远龙

金华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原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宋四大理学门派与书院发展的贡献(上、下篇)
吕祖谦与金华学派1487
遥远的绝响:绵延数百年的婺学
陆九渊:六经皆是我注脚(5)
谒访鹅湖书院随笔
鹅湖书院 朱子之路上的“论辩唱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