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渔谈行乐】生财之地万物皆荣,退运之家群生不遂


李渔曾经说过:“能以草木之生死为生死,终可与言灌园之乐。”就是说草木也是有生命的,只有把草木之生死当作人的生死来看待,才有可能体会到浇园之乐趣。

这也是他在隐居兰溪夏李时得出的行乐经验。那个时候,他把自己叫做“识字农”,在一片荒坡之上几间茅屋依势而建,谓之“伊园”,种了满园的花,满坡的树,俨然一个“世外桃源”。而伊园之外,正值乱世风云,盗匪横行,民不聊生,不要说视草木为菩提,就算是人,也是视生命为草芥的,一有不慎便刀起头落、血流成河,可谓屠人如屠猪。李渔纵有报国之志,亦恨无立业之途,从此居于伊园,不问政、不经商、不著书,回归到一个农民的初心,浇好花、种好地。他日日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伴着远处的北山,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坐看云起,卧听云舒,终于悟出了三个道理。

一是惟静。尤是处在乱世之际,内心能否沉静下来,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乱世之人,皆如无头之苍蝇,乱飞乱撞,趁机发财者有之,趁机上位者有之,趁机泄愤者有之,内心之邪念如罂粟花绽放。但纵观历史之发展,乱世正是产生伟大思想家的最佳时期,如孔子、毛泽东、李渔等等。大道之行,始于乱世,内心清静方可在乱世之中“明明德”。李渔曾在村口大路边建“且停亭”,告诫世人“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此处名写“溪山清静”,实指内心。处乱世者来往匆匆,内心浮躁,一心想着逃离乱世,却不知何处是归途。而李渔深知,惟有内心清静方可知归途。

二是惟实。“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这句话以前总把它理解成名利皆空,随着岁月增长,过了不惑之年方才理解李渔对名利之彻悟。李渔并非不言名利,曾有官员站在兰江边上问他,这江中来来往往到底有多少只船?李渔答道,有两只,一只为名,一只为利。在李渔看来,凡世间之人都离不开名利之求。那何谓名?何谓利?李渔在四十岁离开夏李时写的《卖山券》中给出了答案。他说世间之名不是靠钱能买的,也不是刻块碑就能传世的,而是要靠一个人的修行之实留传于世的,诸如苏东坡之赤壁、严子陵之钓台、王羲之之兰亭、诸葛亮之卧龙岗,皆为实名传世,别人再无能替代。李渔将伊园建于伊山祖茔边,视生死如寻常,苦百姓之苦,乐百姓之乐,为村里设计水系、修筑堤坝、倡建凉亭等等,做了很多利民实事,又写了大量的诗词赞美此山,所以李渔夸下海口说:“他日过此者曰:是即李子之山也。”哪怕你钱堆得比山高,力气比山大,终换不走我李子之山的名号。近四百年过去,果如李渔所言,伊山的主人几经更替,后人只知是李子之山矣。因之,名不可徒有虚名、名不符实,要扎扎实实、实实在在。利也是同样,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利他利人利天下。惟有求实利人之名利,方是名利传天下。

三是惟爱。天下之爱,无非爱己、爱人、爱物三种。爱己是守。守住自己的底线,守住自己的道,守住自己的德,守己便是爱己。爱人是仁。从字的结构上看,“仁”字从人从二,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他人。仁者爱人,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来看,列于“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首。爱物是善。李渔说世间万物皆有生命,人爱万物,万物才会爱人。哪怕庭院中的一草一木,只要爱惜它,它就会为你增添瑞祥之气。他说:“生财之地万物皆荣,退运之家群生不遂。”一般的风水先生只知道改门窗、移物件,却不知让主人家善待庭院中的一花一草也是旺家风水之紧要事。

因此,爱己者谓“正人”,爱人者谓“君子”,爱物者谓“圣人”。李渔身处乱世却能做到爱己、爱人、爱物,乃圣人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丨我行过草木炎凉,山高水远,岁月柔长
大同书 壬部 去類界愛众生
苏轼的物观
固守一份清静
仁爱与和谐:万物一体,人与自然和谐
同情的限度_王阳明万物一体说的哲学诠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