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竹雨:狂草写幽兰竹雨洗尘世
近日,读陈永柯兄微文,一篇原浙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王义淼先生写的文章《胡竹雨画兰试评》,追读后,让我对竹雨先生有了个新的认识。结合多年拜读竹雨先生的《胡画胡话》系列,今特辑专刊,以飨读者——





胡竹雨画兰试评

王义淼

2019年1月5日,胡竹雨先生作品收藏者聚集其所藏作品,在永康紫薇明珠大酒店举办展览。此后,藏家们欲将这次展品编印成册,嘱我写几句评论。

胡竹雨先生作品以画兰、竹为主。在兰竹作品中,尤以画兰用功最多,最具特色,成绩最显著。

兰,在国人心目中是一种高尚精神品格的象征。所以历代文人墨客借兰叙志言情,咏兰画兰者不计其数。

画兰,题材简单明确,看起来似乎画面笔墨也不复杂。可是实际上这是一个高难度的绘画门类。因此从古至今,画兰的人很多,留下的作品很多,而真正能登上艺术高峰的却不多。

看胡竹雨画的兰,笔迹自由舒畅,其长短虚实,斜正倚侧,肥瘦刚柔,变化多端。画面上,有时仅只一笔两笔,有时多到千笔万笔,无论笔迹多寡,皆能神完意足,十分难得。

胡竹雨画兰,用墨用水非常讲究。浓、淡、干、湿,积墨、焦墨、破墨、宿墨等都有精彩表现,以致画面墨彩绚烂,容光焕发。尤其应该一提的是,他用淡墨表现之兰,气质不淡,精神不减,反而饱满、厚重而有力。朦朦然,浑浑然,特别有韵有味,似乎能让人看到“王者之香”的内美世界。他的兰,往往在这种难以到达之处赢得奇效,令观者赞赏叹息。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先生观后题他的画“以没骨法写兰石淡雅而富韵,雨竹极具文士之趣。”王伯敏先生用一个“富”字,再加一个“极”字,送给胡竹雨,是他老人家对胡竹雨作品最准确的奖赏。

笔墨之外,画面结构很重要。画面结构今称“构图”,传统叫“经营位置”。一幅画,有没有新意,会不会引起观者的兴趣,画面结构的优劣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历来凡是有成就的画家,都在画面结构上煞费苦心。胡竹雨画兰,其画面结构常能出人意料,与前贤常用之方法拉开距离。他的画面结构,或大疏大密,或大黑大白,其栽花运石,题款盖印,致黑布白,穿插呼应,常常出奇制胜,别有新趣,颇具现代感。这也是他画兰登上艺术高峰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几十年,中国画界关于创新的问题,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要中西融合;另一种认为要在坚持传统中出新。胡竹雨画兰,与中西融合的观点关系不大。他走的是在坚持传统中出新的道路。走这条路,一定会遇到的大致有三个问题:一是题材;二是笔墨;三是画面结构。画兰,是一个上千年的老题材。虽是传统老题材,其表达的具体内容也是要有新意,才有可能被社会认可。胡竹雨在借兰言情叙志这一点上,努力寻找突破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在笔法、墨法研究和画面结构研究两方面狠下工夫,寻求突破。笔法墨法方面,尤其是关于用淡墨方法的研究,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笔墨更加精到,更加富于韵味,向更加具有表达芝兰内在精神品格之美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而在画面结构形式问题上,他从姐妹艺术中汲取了可以为己所用的营养。比如,他的画面有一点平面构成和版画之类艺术的因素,也有山水画里积墨方法的因素。这些因素进入他的画面,与他总的创作构思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突破了一些旧的结构形式,诞生了画兰画面新的结构形式。

胡竹雨先生的画兰作品之所以能登上艺术高峰,还有一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胡竹雨先生有很坚实的文学功底。这是他能够很好地把握画面的笔墨状态、形式结构状态乃至题款及总的画面意境状态的基本功夫。有了这个基本功夫,所以胡竹雨先生在传统出新的道路上努力向上攀登的时候,足底下很坚实。



《胡画胡说》:大画与小画,加法与减法

胡竹雨

  早先,画展作品尺寸不计大小。如今,画展作品二米计方己成定格。真可谓到了画大画年代!連国家画院招聘画师,条件之一'要会画大画″。有人对我说他写了一百多米长的一个'龙'字,我看他倒是可以去争取入选的。

    我不喜欢画大画,也就与各类画展绝缘了。记得几年前,金华书画院办画展要求作品六尺整,我没送,结果我这剛受聘不到半年的顾问给开除了。啊㖿!这亊还真是难为情的,真不好意思与人言的。

    其实只要会画画的,也能把画画大。但我总感到大画不及画小点的精美。只要看看历来名家大师的作品,以他自身比,往往小画比大画更精妙。齐爷爷、黄宾虹那张小画会亚于大画的?无它,中国画深受工具的制约,毛笔有一个最佳状态的极限,画大画不得不在极限之外,自然笔情墨趣就相对减弱了。中国画离开了笔墨情趣,不知要逊色多少!一张中国画中的笔墨意趣对人的审美感观,岂是能用数字可计算的!

   几年前有人定要我画张大画收藏,没兴致,不想画,只顾画自己喜欢的,常道:'别人越画越大,我越画越小″。

  我行我素,无需傍顾,自得其乐!

    今天不知那来的兴,画了张大的。画完后又犯傻了,想想画这样大的画有什么用?又不去参展,家中又没这么大的墙壁可挂,存放麻烦反成累赘,画画人就是这么自讨苦吃,不可理谕,无怪郑板桥先生自嘲,这都是'我曹之贱相也″。他说'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

    看来画画原本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石涛说'无法之法乃为我法'。画画人很多,各人各法,看似很多法。依我看只有二法:加法与减法。人生也如此,加法累,减法难。人的欲望无穷,都拼命去做加法,然而许多人的英年都夭折在加法上。任伯年为吸大烟、为买田产,拼命画画卖钱,56岁累死了;徐悲鸿一身多职,分身无术,58岁忙完了;陈逸飞又画画、又拍电影、又办公司当老总的,结果五十出头也走了。加法真的很累!

      画大画不得不用加法。千笔万笔加足为止,岂不累乎?如今画展上的作品几乎都用加法,画得比照片还要照片,繁文缛节全都画上,真是累死了。说是这可以感动评委。累点尚好说,往往吃累不讨好,评委还不一定䏻看中。这大画本是冲参展而来,结果选不上,这岂不徒劳哉。

    我总在疑思,展览为何非要大画不可?画画的终级目的难道是仅为参加展览?

     做减法很难!人们往往教诫别人要舍得要放下,然世上有几人能做到?我看八大是个例,他的画可谓达到至简。因为他的江山都丢了,还有什么舍不得的?郑板桥有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揮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板桥先生学会'舍弃',花了四十年,可证减法之难。

    我等非圣人,都在加减法之间讨生活,苦哉!苦哉!

画家链接


胡竹雨:又名雨竹,八十后称“老竹”。号“雨竹居”、“无求斋”、“白云山人”。作品在《广东画报》、《广东文艺》、《工农兵画报》、《富春江画报》、《中国广告》、《文汇报》、等20余种报刊上发表。电影宣传画《为什么生我》获华东六省一市联展二等奖,《离骚魂》入选第二届全国花鸟画展,《山龙出水》入选全国四届体育画展。另有《胡竹雨作品选》、《竹雨墨兰集》、《竹雨国画墨兰》及《国画名家大范本一一兰竹篇》画集出版。

作品赏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心入境 墨雨滋山——关尚卿
清新雅致∣画家张利兼工带写山水画作品欣赏
论写生与创作的转换-刘立勇
陈兆康:中国画是一辈子的功夫,永无止境
阿岛和他的“岛”
刘运君“田园·诗韵山水画展”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