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年03月15日今晚报《日知录》察举制与眼镜蛇效应
山 水

王东茂刻
  察举制始于汉代,与先秦的世袭制相比,可说是较为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它意在打破贵族士大夫阶层对官位的垄断,让各级官员推荐一些有品行学识俱佳的人为官。察举制原则上用人不论出身门第,这让下层寒门子弟似乎获得了上升空间,但结果又如何呢?

  举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举孝廉,顾名思义,就是要选拔孝顺廉洁的人在朝为官。但是,举孝廉制度实行的最终结果,却未能如制度制定者所愿;被选中者,还是士大夫阶层的亲属,而德与才则放在次要位置,甚至根本不予考虑。官职被当权者垄断的情况,依旧没有太大改变。

  说完举孝廉,我们再看一看殖民时期的印度。当时,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眼镜蛇泛滥非常挠头,因此制定一项政策:对消灭眼镜蛇的人,按消灭的数量给予奖励。很明显,这个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这一措施却让印度人感到有利可图,于是很多人开始养起了眼镜蛇。英国人发现后,随即取消了这一政策。养蛇人发现,眼镜蛇已经无法给他们带来财富,遂将大量的眼镜蛇放生。由此,眼镜蛇的泛滥,不但没得到有效治理,反而愈演愈烈。

  纵观历史,很多政策制定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只有好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对所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时人的基本素质与品性予以深刻的了解,即便再好的政策也难获得想要的结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个著名的故事是这样的。当年英国人占领印度,觉得德里附近的眼镜蛇太多了。英国人提出了一个激励政策,让...
在很多年前英国人在印度的时候,印度遍地都...
只要能自拍,作死又怕啥~
印度人摆弄多条眼镜蛇,失误致场面失控!看得心里发毛
注意!维也纳出现剧毒眼镜蛇!看到请立即报警!
印度“蛇王”抓住眼镜蛇显摆,称自己不惧毒液,结果“翻车”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