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敬文的魔幻人生

时下的娱乐圈,若有艺人获国家级大奖,那可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然而,早在一百多年前,滦县就有位叫韩敬文的魔术师,荣膺过此殊荣。不过,他得到的不是证书、奖状,而是一领黄马褂,一领大清皇帝赠予有功之臣的黄马褂,算上国家级大奖了吧!尽管那时媒体不甚发达,但韩敬文与黄马褂的故事还是口口相传,传遍京城,传遍滦县,传扬至今。

世家起新秀

韩敬文生于1874年,是滦县麻坨乡韩家哨村人,系魔术世家。何为世家?是指那些凭一技之长求生于社会,并以社会为依托,传承、传扬一技之长的家族。在魔术世家成长的韩敬文自然懂得其生存之道:要想在那个封建社会里立足,就得把家族的魔术接过来;要想把日子过得更好些,就得让魔术魔法夺人。从承接家族魔术那天起,韩敬文就树立了这样的人生理念。

不否认魔术世家给韩敬文学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不否认父辈们的言传身教对韩敬文学艺大有裨益,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石头无论如何也孵不出小鸡。韩敬文不是石头,他是个通达事理的孩子。他知道成功的奥秘不在于有没有人帮,而在于自己肯不肯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才是至理名言。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学艺时”。韩敬文做到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韩静文做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韩敬文也做到了。皇天不负苦心人。俟韩敬文十八九岁时,他已是韩家班的台柱子。文武魔术无不拿得起,放得下。在韩敬文的演出名录里,文魔术有《仙人摘豆》《大碗飞水》《金盘托火》《刀铡席卷人》等;武魔术有《吞宝剑》《上刀山》《耍盘子》《顶人》等。他还熟练搬运魔术,大到百余斤的缸罐坛,小到盘碗碟,运动自如,存乎一心。众目睽睽之下,能准、稳、快地撕、采、择、解这些光滑器物。韩敬文的魔术深受群众喜爱,其足迹遍布京东。韩敬文问鼎唐山小山杂技城后,更是火了他和他的韩家班。

声名动紫禁

1904年,韩敬文35岁,年富力强的他俨然已功夫在身,羽翼丰满。他像时下的“北漂”一样,怀揣更大的梦想,率韩家班跻身京城,图一方自己的天地。那时北京的天桥一带,确是魔术艺人的荟萃之地,也是魔术师由此走向全国的跳板。然而江湖险恶,天桥水深,魔术艺人没两把刷子,谁敢到这来,可谓人人捧灵蛇之珠,个个抱荆山之玉,且帮派林立,新来乍到者很难涉足分一杯羹。对此韩敬文听说过,也思考过,但他不怕,他非要闯进去不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躬下身段,韩敬文拜访天桥魔术大佬,在恳谈和技艺切磋中博得对方好感,更重要的是他在演艺上不吝汗水和智慧,献真功夫。无论场地大小,人多人少,他都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到家做到位。没有故弄玄虚,没有天桥把式——光说不练。有的是真诚,有的是真功。魔术中你无我有,你有我精,无形中赢得同行的认可。韩敬文在京城站住了脚根,在掌声与赏银的碰撞中,撞出了韩家班的名声。官差慧眼识珠,将韩家班推荐到朝廷,光绪皇帝特谕韩敬文进紫禁城献艺。

凝眸台上,韩敬文那出神入化的表演,聚焦他那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光绪皇帝龙颜大悦。可不嘛,韩敬文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可能变成了现实,咋不令光绪皇帝暂时忘却了内忧外患而神飘意荡。欣喜之余,光绪皇帝遂命人赠韩敬文黄马褂一领。黄马褂不是赏给有功之臣的吗?不错,但在光绪看来,韩敬文的魔术所给予他的宽慰,也许远远超过了哪些末世能臣,姑且不去猜度。 黄马褂加身对韩敬文来说,却意义非凡,陡使他声震紫禁,声震京城,声震魔术界,并为日后走出京城,走向全国,乃至更广阔的天地,铺平了道路。

打开一扇窗

韩敬文没有陶醉在成功里,何况事实上也不允许他这样做。魔术属视觉艺术,再好的魔术也有看腻的时候。要延揽观众,做舞台上的长青树,就得让魔术有新亮点,让观众有新感觉,而要实现这一良性互动和循环,就得打开视野,融贯中西,扬长避短,推陈出新。

在对中外魔术的分析比较中,韩敬文开阔了眼界,敞开了思路。中国魔术以小型道具和身上功夫见长,但气度不够;西方魔术虽欠精巧,但无拘无束,道具可大可小,并把声光色彩现代科学运用其中,气势恢宏,夺人耳目。若把二者结合起来,岂不能让中国魔术如鱼得水,更上一层楼。

打开心门让阳光进来,打开窗户让风进来。1912年,韩敬文一行起碇西行。他们先后赴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巴西、瑞士、波兰等国,与国外同行坦诚相见,交流技艺,互论短长,互帮互学。在美国,一位同行老艺人看了韩敬文的表演后,感佩异常,递上名片,邀请到家中做客。老艺人在向韩敬文探究东方魔术奥妙的同时,也不吝赐教,热心讲解西方魔术的精要,泄露“天机”,并把自己设计的道具赠给韩敬文。

1919年,韩敬文回国定居沈阳。此间,他结合西方魔术特点和中国人的视觉习惯,仿制了几十种中西合壁规格各异的道具,第一次把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锯拉活人”“炮打活人”等大型魔术搬上舞台,令观众耳目一新,叫好不迭。

对传统魔术的更新改造同样使韩敬文赢得了观众。一次韩敬文演出《吉庆有余》,空手变出一条活鱼。一位观众说:“我想看你如何把这条鱼变回去。”韩敬文深谙此为魔术难关,非同小可。他沉吟有顷,答道:“三天以后来看。”韩敬文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平添几根白发,终于琢磨出结果,定名为“大海回托”。再登台表演,鱼既能蹦出来,也能“游”回去,观众无不为韩敬文的绝活喝彩。《大海回托》久演不衰,成为保留节目。

魔术的魅力也给韩敬文带来不菲的收入,这些收入多来自打赏和门票。观众给的钱不多,但积腋成裘。当然不乏豪门贵族的赏赐,他们出手豪爽,倒也物有所值。1921年,张作霖为母亲祝寿,邀韩敬文一行前来助兴。台上韩敬文将一只空箱和一块毛毯示众,然后以毯覆箱,旋即揭毯开箱,竟窜出一只猴子,摇摇摆摆向张母祝寿,唯妙唯肖,可人可意。张母大喜过望,赏光洋五十元。韩敬文借题发挥,手持钢棍起舞,每舞钢棍一下,即弹出一块光洋,刹那间,满台大洋耀眼夺目,预示张家财源滚滚,世代不竭。张作霖喜不自禁,亲书“奇妙无穷”巨匾相赠。

艺德炳千秋

无庸讳言,在清末社会腐败,多数人贫穷的境况下,韩敬文靠魔术攒下万贯家财,实属佼佼者。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但有了钱的艺术家如何花钱,则是判别其职业道德高下的分水岭,是悬壶济世,还是私欲横流?

韩敬文懂得没人看魔术魔术师就得饿死的起码道理,懂得魔术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民众之滋养,懂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花钱之道。除个人生活用度外,韩敬文的钱大多花在了国家和百姓身上。

1910年,辛亥革命前夕,韩敬文在新加坡演出,适逢黄兴等革命党人组织海外华侨募捐,为国内推翻清王朝统治筹措资金。韩敬文闻讯后,义演三天,所得全部捐给革命党人,受到华侨热烈欢迎。一位华侨感叹:“来南洋群岛获胜者,唯韩氏一家。”

1918年,韩敬文与徒弟在武汉组建亚西亚艺术团,打开南方市场。次年,武汉附近暴雨成灾,难民涌入市区,沿街乞讨。韩敬文甚为同情,他与京剧大师梅兰芳、谭鑫培同台义演,将全部收入资助灾民。

1923年,韩敬文在日本为东京地震罹难灾民义演,日本当局授予他“日本赤十字社勋章”。

韩敬文曾先后在家乡榛子镇和韩家哨办基督女子小学校及韩氏自立小学,还在沈阳捐款办一座孤儿学校。国家每遇灾害,他必义演。

就是这样一位忧国忧民忧天下苍生的艺术家,在旧中国统治者的眼里,也不过是个玩偶而已。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的关心过他、爱护过他、帮助过他,而是对他呼之即来,挥之而去,任其生死荣枯。

1928年,一位老乡开办的商行与东北军发生纠纷,韩敬文代赔两万元大洋,几乎倾家荡产。次年8月,韩敬文一行在沈阳小河演出时,不幸失火,价值万元的行头和道具化为灰烬,难以为继。韩敬文叫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就在他为天灾痛不欲生时,又传来东北沦陷的噩耗。国破家亡的双重打击使韩敬文抑郁成疾,卧病不起。1935年,韩静文与世长辞,时年61岁。

百姓感叹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在追悼会上,一位友人悼词写道:“旷观寰宇,芸芸皆人,唯谦修者,鲜有如君……君之品行,宏毅深沉,济众成美,不避劳丰……”悼词道出了韩敬文的高风亮节,也悼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魔术:这个魔术如此神奇,最厉害的是无需任何道具!
一秒学会做魔术道具
光绪皇帝过正定轶事
皇帝赐的黄马褂如此难得,为何大内侍卫人人都有?原因是这样!
夜听|​“黄马褂”到底什么来头?
黄马褂不是随便赏赐的 有四种人才可以享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