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介入栓塞在低级别脑动静脉畸形

研究者认为对于低级别脑动静脉畸形,尤其是手术切除比较棘手的深部及功能区AVM,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摘自文章章节

【Ref:Baharvahdat H,et al.AJNR Am J Neuroradiol.doi.org/10.3174/ajnr.A5988】

研究背景

手术切除是低级别脑动静脉畸形(Spetzler-Martin I-II)的一线治疗方案,治愈率可达到94%-100%,并发症率约为0-6%。ARUBA研究提出的针对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首选保守治疗,存在很大争议。为了评价介入栓塞在治疗低级别脑动静脉畸形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来自法国巴黎罗斯柴尔德基金会的H.Baharvahdat等人,收集其中心从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24例低级别AVM患者的资料信息,进行回顾性研究。

研究方法

从其中心前瞻性收集的病理资料数据库中,提取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完成治疗的低级别脑血管畸形患者资料,剔除仍在治疗或失访的患者。临床症状采用改良RankinScale评估,影像学包括血管畸形的位置、大小、血管构筑及Spetzler-Martin分级。畸形完全治愈后行6个月脑血管造影随访。新发神经功能缺损根据持续时间定义为暂时性神经功能缺损(<1个月)和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1个月)。mRS评分在3-6分者定义为预后不良、0-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连续变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和U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采用单因素分析评估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对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变量进行多变量分析,设立P<0.05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224例患者纳入该研究,影像学随访时间为9.7±11.9个月。其中205例(92%)患者获得治愈性栓塞,未治愈的19例患者中,8例行手术切除治愈,9例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愈,2例未接受进一步治疗。皮层和皮层下AVM,深部AVM或幕下AVM的栓塞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11个病人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5例发生严重脑梗死。32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20例患者30天内症状缓解,12例(5%)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179例(80%)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13例(6%)患者较术前mRS评分增加,死亡率0.4%。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介入手术预后不良与既往出血史,术前mRS高评分(2-5分),功能区及幕下AVM有关,与年龄、性别、SM分级、单侧AVM、深静脉引流、合并动脉瘤、治疗次数、Onyx用量、NBCA的使用、动脉栓塞数量无关。但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仅术前mRS高评分与预后不良相关,其他因素均无关。

研究结论

因此,研究者认为对于低级别脑动静脉畸形,尤其是手术切除比较棘手的深部及功能区AVM,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而与颇具争议的ARUBA研究结果相比,该研究中未破裂AVM88%完全栓塞率,6%预后不良的结果令人欣喜,但与保守治疗结果相比仍需要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献快递】国内脑动静脉畸形的多模式治疗:国内多中心前瞻性注册的设计、原理和基线患者特
8月病例回顾之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手术1例
《神外资讯》2018年鉴(Ⅸ):脑血管病诊治新进展
脑AVM的临床特点和DSA脑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方法
脑动静脉畸形手术的基本原则--The Neurosurgical Atlas系列
脑动静脉畸形综述摘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