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去饮茶(曾应枫)

●曾应枫

在广州,在珠三角,人们见面招呼时喜欢说一句:“去饮茶?!”既是搭讪,也是问候,不用回答或解释,会心一笑,分手时说:“得闲去饮茶”。说这些话就如说“你好,再见”一样,轻松、随意,或是表示此间惜别,或是表示余言后叙,反正蕴含了一种交情,留给了人际沟通一个空间。

广州人,广府人,包括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人都有一种共同的爱好与习惯——去饮茶。有的每天一早,习惯上茶楼里沏上一壶茶,点上两件点心(习惯称“一盅两件”),打开一份报纸,便可以在此悠闲半天;有的人喜欢热闹,找人“倾计”(聊天),熟悉的半熟悉的坐落饮茶就成老友,天南地北,海阔天空一“倾”就大半天,甚至会“直落”到中午。当然这多是闲人,“去饮茶”比起旧时蹲在榕树头下乘凉要丰富惬意得多。渐渐地,生客变熟客,茶客变朋友,坐列有序,真率为约,不用标签,酒楼的茶位便固定下来,茶楼服务员待老茶客就像待家人般熟络自然。

关于去饮茶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笑话,说起来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事。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好些外地朋友都来广州看看,有朋自远方来,最好就是请他们去饮茶。外省朋友以为,请饮茶就如上他们家乡的茶馆,饮杯清茶,吃点花生瓜子,聊聊天而已,所以,第二天一早他们用过早餐,恭候朋友请“饮茶”。谁知,当广州的主人带他们一上酒楼,哗,环境富丽堂皇,名茶美点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他们这才知道,原来广东人的“饮茶”,丰则美点香饼,廉则“一盅两件”,绝对不会只饮一肚子清茶的。他们不知道,广州人饮茶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饮茶是岭南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要不,何来“食在广州”之说!那年代,不要说外地人不识广府饮茶,就连老父亲这类广州人也为香港人“请饮茶”的丰富多彩而感叹。由于粤港澳三地久别重逢,来往的亲戚朋友都会请饮茶,饮早茶,下午茶,有时晚上10时,还有打来电话约去饮茶消夜。

“饮茶粤海未能忘”,从1949年毛泽东和柳亚子的诗中可看到,当年的毛泽东对粤式饮茶的印象是何等深刻。广式茶楼是熙熙攘攘,以人气为贵。饮茶的礼仪十分周到,以茶待客,不管地位、身份、性别、长幼,尽显热情。民间传说的乾隆皇帝微服前去饮茶而产生的“揭盖续水”“叩手茶礼”流传至今,并传至大江南北。而让人们喜爱的饮茶美点则是不断推陈出新,老字号茶楼的千种美点,星期美点传为佳话。饮茶保留了以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和蛋挞为“四大天王”的传统茶点,又兼收并蓄,创造了各式老少咸宜、中西结合的美点。就连百年老字号的“陶陶居”茶楼,也可交给外来的能者经营,将传统的广式饮茶搅得风生水起。

“饮茶”是广州人性格的体现,是广州城市特征的一道风景线。“饮茶”是叹茶是享受,是货真价实的生活所需,它成了务实的广州人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个具体体现。无论是亲朋好友或是久未见面的朋友,不管是需要帮忙,或是只见面交友,都可以唤声“去饮茶”。

(“广府饮茶习俗”入选广东省第八批非遗项目)

在互相斟茶间,在享受美味的茶点中,人们的亲情、友情相融一体,持续地渗透进饮茶中。广府饮茶习俗已经成为一种人际沟通常用的交际方式与维系亲情关系的纽带。

如今广州的“饮茶”习俗流传到全国了,连广州人到外省,外地的朋友也会“请饮茶”了。

特别到了近年,“饮早茶”成了广州老人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人的、家族的、同学的、战友的、朋友的各种约会都安排去酒楼饮茶。前些天,广州的防控疫情一好转,便约了朋友去广州酒家饮茶。哗,在大门就感觉一种久违的温馨,茶客们排队量体温时,像熟人般互相点头招呼,保安员请茶客扫码时微笑地向人们致意问候,就像家庭聚会般的愉悦。是呀,老茶客也成熟人亲人了。

2022年,“广府饮茶习俗”列为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脑海中不觉蹦出老父亲经常对我们子女儿孙说的:“几时得闲去饮茶呀!”其实,包容、平和、勤恳、享受生活的广州人的特性,早已不经意地就被定格在茶楼里的饮茶习俗上了。

广东省文化学会何媒工作室(作者授权发布)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责编:何金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人叹茶小史
广州人的饮食文化——早茶
各地饮茶习俗
老茶楼里的百年广州【上】
南粤风韵 ▍百年前广州人到底有多爱饮茶?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
得闲饮茶,不舍昼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