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篇纪实《1994:南方的河》连载(1):南方的河哗啦啦
文/周建平
(作者为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中国晚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学博士、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994年,我作为“战地记者”与制片,随大型电视文献片《南方的河》摄制组,在全国各地采访写下纪实文稿。当年一边采访,一边发回稿件,南方日报编辑蓝洁明在报上开了专栏《第三只眼睛看广东》予以连续报道。广州日报以《八千里路云和月》两个整版推出。后来汇集成书《1994:南方的河》,于2008年6月第一次出版,2008年9月第二次印刷。
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当年,为拍好这部大制作,摄制组以广州为始终点,走出五岭山脉,沿黄河上下而求索,从天山脚下到东海之滨,历时八个月,采访金国各阶层人士数百人,拍摄资料带近百小时,终于完成电视片《南方的河》这部力作。
重温这段特殊的经历,回味这段文字,思绪万千,感慨万分。我亲眼目睹并记录下该片制作中的种种艰辛动人场景,讲述的愿望油然而生,愿将《1994 南方的河》部分内容系列推出,以飨读者。
《1994 南方的河》2008年6月第一次印刷
《1994 南方的河》2008年9月第二次印刷
引言:南方的河哗啦啦
(一)
打开记忆的尘封,有时犹如秋叶般落入温暖的厚谷,有时犹如春天的惊雷轰响在地表深处。遥想1994年,那是洋溢着热气腾腾岁月,广东看外界,外界看广东,一时间,南阡北陌,关于广东的神秘复杂,斑驳陆离中的种种猜想与眺望,形成一种意蕴幽广的现实景观。
为什么聚焦1994?1994年有什么特殊的历史内涵?1994年广东发生了什么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件?产生过什么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1994年的珠江——这条南方的河,卷起过怎样影响中国历史的波涛和巨澜?
1994年,《春天的故事》唱响中华大地,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第16个年头,广东开始描绘“九五”规划的雄伟蓝图,进入蓄势腾飞的重要历史关头,正朝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
——1994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占全国比重,从1978年的全国第六位上升至第一位。广东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名列全国第一,标志着广东经济进入工业化发展新阶段。
——1994年,我国第一趟准高速铁路——广深准高速铁路147公里全线开通,广深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广州地铁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广、梅、汕铁路开通。
——1994年,广东文化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话题。人民日报发表《岭南文化:另一种视角》。广东再次成为议论的焦点。广东在内陆的影响削弱的“广州消失”论,“文化沙漠”、“广东文坛静悄悄”、“经济北伐”、“文化北伐”等各种议论,众说纷纭。
——1994年,广东电视剧《情满珠江》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达5亿人次,在全国产生的巨大影响。继电视剧《外来妹》之后再创央视收视新高。与此同时,广东已经完成另一部重头力作电视剧《和平年代》的文学本创作,《英雄无悔》进入剧本创作,这两部作品在94年、96年相继在全国打响。流行歌曲《弯弯的月亮》、《涛声依旧》、《小芳》等传唱大江南北。一大批知名音乐人聚集广东,星光熠熠。音乐流行榜,流行音乐会盛况空前。《片片枫叶情》等歌曲同时在城乡卡拉OK中回荡……
——1994年,广东一批重要的文化设施悄然崛起,全国最大的广州购书中心落成,广东文学艺术中心大楼、广东美术馆、星海音乐厅、红线女粤剧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设施拔地而起,广州芭蕾舞团成立,深圳“世界之窗”文化旅游景区隆重开业……。
——1994年,广东党政军民战胜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南粤大地传诵着有关广州人与军嫂韩素云、广州人与新疆娃阿不都尼亚孜的故事。
——1994年,一批“首届”大型文艺活动蓬勃开展。首届广东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开始实施,首届广东文学节、首届秦牧散文节,首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首届粤剧大赛等大型文艺活动陆续举办,珠江三角洲雨后春笋般涌出近万支群众合唱团,重点文艺项目《珠江大合唱》已经完成创作,《迎接新世纪音乐会》上演……
——1994年,广东文坛热闹非凡!开展前所未有的大总结、大讨论。“广东文艺改革回顾与前瞻座谈会”、“岭南文化与民族精神研讨会”、“广东现代文化建设研讨会”,“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研讨会”、“首次广州流行音乐研讨会”等一系列研讨会召开。延续前些年广东关于“文化圈”,“珠江大文化圈”,“岭南文化”,“新批评标准”,“文化坐标”的讨论,各大媒体纷纷展开讨论。与此同时,广东提出“文化北伐”、“经济文化时代”观点和理论,引起全国的广泛关注。
也许,对于整个社会发展而言,这些还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但是从广东的文化建设而言,它却是一个关键的历史枢纽,事实证明,这股汹涌激荡的文化建设浪潮,对后来广东文化的繁荣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广东时装、广州家电产品、广州发型、生猛海鲜、音像制品继续旋风般“北伐”,粤语班开到了北京和西安。有人断言,“风从南边刮起,成气候必在北方”。“八十年代看广东,九十年代看山东,二十一世纪看浦东。
(二)
为什么要写《1994:南方的河》这本书?我想,灵感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思考, 1994年,是邓小平同志南巡后广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一年,那是广东文化建设充满活力、热流涌动一年,那是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一段激荡人心的历程,那是一段个人与国家和民族奋发图强的历程。历史之所以成为历史,总有其承前启后的“这一个”的特点。历史的长河,有浩瀚的豪迈、凝重的平缓,有汹涌澎湃的波澜壮阔, 有高歌猛进的奔涌洪峰,也有荡人心魄的瀑布飞流,还有九曲回肠和急流险滩……只要真正你深入的洞见和发现,每一段历史都会有其精彩与震撼的一面。
二是节点。我作为大学教师在1992年参加了一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在各地的所见所闻,令人惊喜和振奋,强烈感触到广东这块热土的巨变,希望的田野那清新的气息和勃勃生机。从学者到机关公务员这一角色的转换,从讲坛和书斋走向社会,得以用学者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兴趣和理性关注和思考广东;得以用区别于学院的方式在政策层面、学理层面、实践层面三个方面对社会发展进行调研和分析。
三是契机。最为重要的契机,就是在1994年,由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小丹指派,作为重点创作项目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南方的河》摄制组制片、协调,同时跟进采访,及时向南方日报发回最新采访消息与纪实性报道。参与该片拍摄制作的全过程,“纵横数万里,上下五千年”,大量的调查、采访、考察、座谈、研究,得以多方面考察广东,这是形成该书的关键。
1994年,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策划拍摄电视专题片《南方的河》,立足于大思路、大视野、大气魄、高境界。聚焦于文化,从文化软腹部切入,采取纪实性、思辩性、艺术性三位一体的创作构想。操作上,采取拉大背景,拓展视野,走出广州看广州的拍摄路径。纵横数万里,上下五千年,现实与历史相交织,纵横捭阖、深度推进,力图滚出一个亦主亦客、水乳交融的大制作来,以充分反映广州改革开放十五年来的历程与所取得的成就。
我有幸从大小讲堂参与到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项目,这对于澄清对广东各种议论,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的特定历史时期,广东先行一步的意义,对于深入了解岭南文化,南北文化的现状与交融碰撞等,从实地调查采访、比较研究、文化分析三个层面进行思考和探索,对于人生体验和积累,无疑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
(三)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人生体验,这是一程意味深长的文化苦旅,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味的创造。
对笔者,它是一个刻骨铭心的聚焦点,记忆点,思考点。参与拍摄电视专题片《南方的河》,得以聚焦广东改革开放伟大历史性的主题,把握全方位审视岭南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契机;“八千里路云和月”的采访拍摄,得以亲眼目睹热流涌动、生机勃勃的中国社会现实和改革历史性宏伟画卷;大量的珍贵的采访、座谈、研讨和实地考察深化了对岭南文化奥秘的思考。
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阅读上千万字的典籍、有关文件、文史资料、有关报告文学和新闻报道,翻阅改革开放以来的文件,有关评论,研究成果,充分掌握资料,提炼观点思想与发掘主题;观摩数十部国内外专题片精品,拓宽视野,借鉴先进表现手段,拟订跳出广东看广东的拍摄方案;组织专家、学者、文化名流、“新客家”、“流浪一族”、“土著”等十多个关于广州话题的研讨会,多角度、多层面、大范围了解广州印象,从学理层面、政策层面、实践层面等全面总结、深度分析广东改革开放的历程。
八千里路云和月。从天山脚下到黄土高坡,从齐鲁大地到长城内外,从壶口梦寻到珠江漂流,再挥师浦东……历时8个多月的艰苦拍摄和制作。拍摄的素材带200多盒,3000张照片。采访各级官员、外国市长,北京、上海、西安、广州著名学者,各地、各行业、各阶层人士达200余人。
戈壁滩上的烈日。黄土高坡的大风。泰山顶上的云雾。珠江口上的台风和惊涛。上海外滩的七彩霓虹。溢光流彩的南方都市。青山白云下的静谧与空灵,古老的民谣应和着的现代步履……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在脑海里闪现。
广州、广州、广州,说广州论广州的各种声音不断在耳边回响。
于光远、厉以宁、刘心武、余秋雨、顾晓鸣、陈忠实严良堃、乔羽,刘斯奋、黄伟忠、黄树森、谢望新、蒋述卓、叶显恩,黎子流、贝兆汉、茹斯丽、成浩、陈小奇、刘洋、阿静……
不同的口音,不同的层面,不同心理,不同的情绪,不同的体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却围绕着同一个广州的话题,北京上海人看广东,新疆、陕西、山东人看广东,新客家看广东,土著看广东,外国市长看广东。种种议论,构成审视广州的一个重要参照。
从寻找广州辐射的亢奋,到感觉“广州消失”的困惑,逐步再到认识广州的从容与豁达。广州的每一幢楼宇,每一条街巷,一草一木,都从原来的熟悉——陌生——再走向亲切的熟悉。
晨曦中,夜色里,阳光下,烟雨中,听到她那生命的呼吸,感到她那充满生机的搏动,领略到她那迷人的风韵和无穷的魅力。
(四)
1994年那些日子,我沉浸在一种强烈的灵感迸发与激情冲动之中,身怕漏失一丝一毫!
于是,抓住这个大好机遇,把所见、所闻以及所思所感记录下来。
于是,力图从文化的角度,透过所有的采访和体验,探寻广州辐射的感觉,国人和世界看广州的眼光,珠江独特的情韵。
凭什么,珠江在中国百余年的历史中,能够一再成为社会转型的先行之地,搅动起黄河、长江、乃至中国的大潮汐?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史册中,珠江,你到底是怎样一条江河?
就岭南文化而论,她的内在构成及特色,她与中原文化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地位,她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契合关系,她在各种文化观念冲撞中所展现的应对姿态等等,都在我的视野之中。
珠江,作为生动的象征物,广州,作为理性的阐述点,就这样走入我们的镜头,走进我的笔端:
走出五岳山脉,踏遍千山万壑,我们在探询,我们在思索。
北国的江河湖海在脚下流淌,一条南方之河在心中激荡,所有的艰辛,所有的困惑,所有的智慧,都在赤县神州的版图上,都在炎黄命运的转机中融汇与沟通。
于是,我们就不得不认真地端详这条古老而年轻的南方之河;
于是,我们就选择了一座珠江乳汁哺育的南方都市——广州;
于是,我们就真诚地与所有的中国人一起探究,关于这条南方之河的奥秘……
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颁奖晚会现场(中央电视台演播厅)
(五)
德国史学家泰奥﹒索梅尔说过,“一年是一个随意的时间段,历史的发展不是从每年的1月1日开始的,也不是在每年的12月31日结束的,历史发展有可能追溯到过去的根源,也有可能影响未来的结果”。
因此,我的叙述有时也会跨过一年的界限,为了叙述的圆满,有时会说到年前的事,有时会说到年后的事,甚至延伸说到1996年的事。
我没有期望想描绘一幅1994年的无可挑剔的图画,描绘一幅广阔的全景虽然是应该的,但是,条件所限,我只能把这段亲历的历史——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记录下来,以管窥豹。
当年本书的部分内容在南方日报“第三只眼睛看广州”专栏连续刊登了十多篇,在广州日报以“八千里路云和月——电视专题片《南方的河》拍摄纪实”为题发了两个整版。一些篇目在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以及一些文学刊物发表后,随着工作的变化和热点话题的转移,书稿逐步淡忘,一放就是13年。期间,这段经历总象一个不安分的幽灵不时在我脑海里掀起涟漪,在夜深人静时、在梦里、在旅途中、在老朋友的聚会中、在偶然的信息中……不时会触动那根敏感的历史神经,有时竟然会让我心潮澎湃、彻夜难眠。
2008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回首往事,感慨万分!这次,思绪象缺堤的洪峰,一发不可收拾,终于促成我让这段见证和经历走进读者视野的愿望。就让它出来吧!让有兴趣的读者共同解读和回味那段特殊的历史,共同体味或分享当年那份青春激情和思想热流吧!
在当年,中国的每个角落,有关广东的话题,常常就是有关中国改革的话题。那么,在这那段改革开放风风雨雨的历程中,中国人经历了怎样的社会变迁?也许,所有与共和国有着相同履历的人都会刻骨铭心。
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我们必须用新的姿态去迎接中华民族腾飞的明天。
1994年,是广东热流涌动的一年,是广东积聚腾飞的力量的一年,是勤奋的广东人夜以继日地拼搏进取、勤奋工作的一年,是英雄无悔的一年。
这段历程对于今天而言,也许——肯定——也是值得特别记忆、值得骄傲和敬佩的!
左起:周建平、张积慧、牛金瓶、唐跃生于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颁奖晚会现场
电视片 《南方的河》完成后,当年在中央一套节目播出了三次。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提名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本文特选用当年新华社记者邵建武报道电视片 《南方的河》的题目,《南方的河哗啦啦》。有着当年的激情、力量和希望。
图文来源:广东省文化学会(何媒工作室)
联合发布:何媒矩阵、《时代中国》杂志
责任编辑:何金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历史上的边缘地带,如今举世瞩目
20世纪的广州,繁华的珠江码头,云山珠水,古色古香,迷人的荔枝湾
广东人里官最大,政绩平平,文章烁千古,修路泽千年
【旅途推荐】大美桂林之岭南古镇
五岭之南,山海文明间的光辉岁月
一园、两山、三馆,一文带你逛遍羊城广州 (上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