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不能养我一辈子,为何从小娇惯我”震撼无数中国父母!

01

70、80后的这一代人,是伴随着“劳动最光荣”理念长大的一代。

从小吃苦的人一旦自己做了父母,内心就常常发誓,要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

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不忍心让家务事剥夺和占用孩子们的学习和娱乐时间。

孩子到了十几岁,问题渐渐暴露出来:

家里的椅子倒了不扶;

让帮着倒垃圾一脸不乐意;

晚饭晚点吃就骂骂咧咧;

在学校不主动帮老师拿教具;

不当值日生的时候绝对不会擦黑板……

不爱劳动,没有责任感的孩子们,长大后如何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有使命,有担当,独立自主的成年人?

而我们某一天也终将会退出孩子的生活,他们终将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与其那时候让孩子冲你喊“你不能养我一辈子,为何从小如此娇惯我”,不如现在狠心对孩子说“我不欠你的”!


02

前些天电视中有一则新闻:一个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很快就有了工作。

可是,他每每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总是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两年了,儿子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要么上网打打游戏,要么用妈妈不多的工资去社会上消遣时日。

对于妈妈的指责,他振振有词地说:“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这个节目播出后,很多家长陷入了深思,自己家里有没有这种潜在的危机?

小时候,老人们跟我们说:“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

孩子在小时候,吃一点苦,遭遇一些困难,这实实在在是一件好事。

如果父母怕孩子吃苦,如果父母承担起孩子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虽然孩子在成长中会少些哭闹和纠缠,但父母却剥夺了孩子培养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

这对孩子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是巨大的潜在伤害。

03

有个美国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

所以美国小孩从小就会自己努力,等继承了父辈祖业,也会如此传承,几代过去,就成了百年企业。

有个中国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咱家有很多钱,等我死了,这些就都是你的了。”

中国的父母大多太宠爱溺爱孩子,只要自己有的,全都给了孩子;自己没有的,也总想为孩子创造。

孩子小时候为他遮风挡雨,把一切都安排好,将他保护在自己的翅膀下面;

孩子长大了,甚至成家了,父母仍然里里外外帮孩子操持着;

父母的一生似乎都在为了子女而活,全然不见自己生活的踪影。

孩子不仅仅需要我们的宠爱,更需要我们放手的爱!

我们的子女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有能力独自去创造更好的生活,或许他们自己找到的未来,比父母提供的更好。

04

我们总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事,可是却不知道是因为我们保护的太好了,不让他们懂事。

要想让孩子从小明事理能为他人着想体谅父母,就应该从小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们识得人间疾苦,懂得珍惜懂得体谅。

现在的孩子大都很聪明,但他们大部分最后都没能获得意料中的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意志力,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

儿童和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基础阶段,父母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有必要。

“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

父母要有让孩子吃苦的意识:

节日里让孩子洗洗马桶,知道臭和脏是生活的一部分;

培养孩子各种生活技能,让他们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孩子高中的寒暑假,要他在家里或到外面打工,锻炼自己,接触社会,培养吃苦精神。

父母要引导和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见。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志,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人生之路要靠他们自己走,困难也得靠他们自己解决。

总有一天,他们要自己面对这个社会,担负家庭的责任

尤其是男孩,吃苦耐劳是他的立世之本。

吃点苦,受点折腾,将来的人生旅途才能走得平稳顺畅。

不是劳动需要孩子,而是孩子需要劳动。

今后我们不要觉得扫地、擦桌子、端碗没什么了不起,这些都是生活的教育。

日常小事做好了,长大之后才可以担当大事。

孩子需要学会独立自主的能力,父母们则需要学会放手。

自理、自立、自强——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生存于世的能力,孩子成人后才不会抱怨父母的娇生惯养!

是的,我们不欠孩子的。

来源|网络

整理|学习控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LA BLA TIME

( 互 · 动 · 时 · 间 )

父母和孩子,

谁亏欠了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你是上天给我的礼物,谢谢你!
曾仕强:孩子和妈妈吵架,聪明的爸爸都是这样做,对孩子很受用!
今天要请父母们放下手中的“鞭子”,看看15篇孩子挨打的感受作文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家长分享:我家孩子是这样培养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