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姜查禅师12个智慧语录,启智明心,拿走不谢!

佛家言: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世间万物,因果相应。世有佛陀,乃人间有苦海,需撑船人拨桨,带登船人驶离。

禅诗云: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佛家一句话,胜读十年书。在诸多文化中,佛家文化独占鳌头。它所蕴藏的智慧往往能开启人的内在,一语点醒梦中人,让我们在纷扰的尘世、繁忙的社会应对中看到自己的本心,见到自己的真性,进而不受制于外物和外境。为了更好的认识和学习,请看哲学诗画为你整理的——阿姜查禅师佛家智慧心语,开启智慧法门,了悟见性之道。

1,面对扰人的事物或听见不顺耳的言论,不是避开离得越远越好,而是要用心面对,增加自己的觉知。

2,面对人生各式各样的情境,要及时改变调整自己,比如不执取,不求多。在倾听和观察中,求得智慧,了悟放下。

3,人不能一直耽溺在理想里,尤其是虚空的理想。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地为这世间创造更多利益。这是在为自己、为他人,也为今生与来世创造利益。这是使心平静的成果。新上映的电影

4,修心是渐进的过程,一点一点,慢慢地,人们就会对修行与寡欲的生活方式逐渐熟悉,此间能能让佛在心中开花结果。要经常启用善念,看护并指导自己的心。

5,对于修行人,坚定自己的心非常重要,对自己的作为一定要具备坚定的信念,不受外人言语影响。这需要一些智能!之后,智慧将得以增长。我们必须在旧习性显露时,好好审视并将它们清除干净。

6,真正的平静得自于正确的见解。拥有正见才是领悟平静的所在。如果没有正见,不论我们所在何处,都无法止静下来,智慧也不得而生。痛和扰也就不请自来。

7,想要在修习中产生平静,就要练习修定。之后,心便可从了解事物的真相中获得智慧,并在知晓恶行的情况下,时时戒慎恐惧。一旦有了智慧,它就会让你的体悟更加深沉,令戒持变得更精严。

8,在解脱法上,是不执善恶两边的。我们借世间法之用,区隔了善恶及修行的不同层面,这无可厚非,但不是究竟法。如果我们能明白世间法的用意,就能明白解脱法。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明了:各种不同的名相,其实只是在指点人们同一个道理。

9,眼睛不见其色,耳朵不听其声,鼻子不嗅其味道……只要不去听、不知道,就能安住平静中。当六根(感官)面对不顺心的六尘(外尘)互相纠葛,导致智慧无从产生。原因在于:人总认为是外在条件使他无法平静,其实不平静的原因并非源自外在因素和状况,而是内在的妄见所造成。

10,经验里的经验,只是经验。有东西使我们愉快时,我们就认定它是好的;有东西让我们不悦时,我们就说它是不好的。这不过是我们的分别心对外在对象(外尘)所下的定义。

11,禅修中带有平静时,是不需太多思维的,因为寂止的心自会产生某种觉性的敏觉力。这种觉性的敏觉力是不受经验或根尘接触所扰的。一旦我们认清它们的真相时,平静就会变得一切皆备了。眼见色、耳闻声、鼻嗅味的那一刹那就认清了它的底细。我们就能做到,心如止水、不生波涛。

12,佛法说,智慧从定中生起。“知”来自于“无知”,心是从无知的阶段以及学习这样的审察中逐渐了知的。一旦同时具备了止(定)和观(慧),不论何时何地、从事任何活动,都能洞彻事物的真相。我们明了,所有在心中生而又灭的一切经验也只是如此而已,所以也就无须有所为,无须更正或解决什么;没有臆想、无有去处、无须闪躲。透过智慧、如实觉知并超越它们,才是我们得以跳脱的唯一途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家禅语大全
佛家禅语 总有一条打_公共主页_手机人人网_3g.renren.com
佛家类古籍——《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阿姜查大师的经典语录
首愚长老:“慧日孤悬融命门”统摄三纲九要
佛家经典禅语语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