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山公派祖源—莆田阙下林

老母衰年苦病侵,

福唐作尉思难任。

还家未久慈亲没,

不尽当时反哺心。

白乌绕墓重回旋,

甘露瀼瀼降自天。

试看莆田林孝子,

门闾烜赫姓名传!

  明成祖御制诗二首赐阙下林家

林氏忠孝传家,代有闻人,良好的家风家教,是林氏历经千年,逐渐发展成今日全国第十七大姓的基础。 

俗语说“潮州人,福建祖”即潮州地区的人大多由福建迁徙而来,潮州地区林氏则基本来自福建莆田。

华山公派长房裔孙桐坑古寨大门联为“桐自福建流传千古,坑由莆田垂远万年”可见华山公派与莆田的渊源。


华山公(林则祖)派源自阙下林家宋九牧


华山公(林则祖)为阙下林家宋九牧后裔阙下林家发源于福建莆田,可以说莆田也是我们的祖地之一。   

                   

   尊公及夫人合葬墓远景,甘露白乌祥瑞之地

《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始祖比干公因为劝谏商纣王而死,孔子称之,是林氏“忠”于国家人民的代表。

华山公十八世祖欑公,孝感动天,唐德宗赐阙旌表门闾世称“阙下林家”,事迹入载《新唐书》,是林氏“孝”顺父母推己及人的代表。










韬公
北螺村迁澄渚
阙下祖
尊公
迁乌石山下
阙下始祖
欑公

露乌之瑞,赐阙旌表

里称“孝义里”,

门曰“义门”,

时号“阙下林家”

阙下二世祖




韬公后代

 


                韬公像

晋安林十五世祖高平太守万宠公生三子:韬公(阙下林家祖)、披公(唐九牧祖)、昌公(游洋林祖),三位祖公后代成为今日林氏三大支系。

华山公派为长房韬公之后。   

          
莆田西天尾“三台拱曜”正中韬公墓

韬公,字茂复,唐代谏议大夫,迁礼部侍郎,由莆田北螺村迁澄渚。
                  

今日乌石山一角(图源《阙下林家》) 

韬公子尊公,字志高,户部郎中赠朝请郎,从澄渚迁乌石山下,生三子松公、栩公、欑公。

                                 

  唐旌表孝子欑公像

欑公,字会道,生长在簪缨世家,受父祖影响,精通书经礼仪,一心为国。长辈希望他早日出仕,继承父祖的功业,但他事亲至孝,怕无法奉养父母,故无意仕途。

随着父亲的去世,母亲不忍他先辈的遗志无人继承,就叮嘱他好好参与科举,完成先人未尽的事业。
孝感动天


唐贞元四年(788年)欑公授福唐县尉,到任的时候还没来得及接母亲来团聚,就听说母亲生病了,急忙弃官归家照顾,无日不守在床边,时时祈祷母亲能痊愈,恨不能代替母亲受苦。  

  

后人绘制的《欑公孝行图》

贞元八年(792年)他母亲病逝,更是伤心欲绝,日日垂泪,一想到母亲辛劳付出与自己尚未报答之恨,更是滴水不沾、粒米不食,扶棺就父坟营葬。 

                

   尊公及夫人合葬墓

没有做过粗重活的他还亲自和泥垒砖,与兄弟一起营建坟墓,尽心尽力,三年才完成,并建草庐在右侧与兄弟守着,沉痛的打击和连日绝食加上营建坟墓的劳累,让他身体虚弱接近死亡。

守孝期满,但他还是独自坚持,不肯离开,经常痛苦念诵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乡人邻里无不动容。
甘露白乌昭孝义


过了几天忽然有奇怪的似雾非雾、似烟非烟,散发光彩、充满香气的瑞气自天而降,从早到晚都不消散,绕着坟墓种植的松柏枝叶都挂着梧桐子大小的露滴,还有象征祥瑞的白乌飞翔其间。

欑公和来吊唁慰问的亲友、乡邻感觉很奇怪,于是有人尝了那露滴,发现甘美异于人间滋味,大家纷纷效仿,更神奇的是太阳渐渐升起,露滴不仅不干不销,还变得越来越坚固明亮,像珠子敲起来还有玉石碰撞的声音。

连续三日如此,看到的人争先取下,或拿来尝,或拿来把玩。                

  《新唐书》相关记载

阙下林家莆田义门祖地


今日莆田义门一角(图源《阙下林家》)

事情很快传到朝廷,观察史李若初派人来查验,正好遇到那瑞气与露滴消散,欑公伤心大哭说:“孝顺父母,是人子的本分,能有天降祥瑞本就是不敢奢望的,之前降下的祥瑞是天降福还是降祸呢?现在朝廷使者快到了,如果查验不符合传闻,不是我怕自己会受罚,是怕由此牵连到传此异像的乡邻啊!”

唐甘露林保护碑
朱熹门人、丞相陈俊卿之子、书法家陈宓榜书“甘露山”碑

忽然阴云四合,馨香之气再度传来,甘露再次降临,白乌回翔,整个府县的人都看到了。

从此这座山就叫“甘露山”,葬在这里的尊公及夫人墓、欑公墓都称为“唐甘露林”(林有陵墓之意),后子孙亦多祔,此地也称“林葬”。

    
   唐代欧阳詹为欑公事迹写 的《甘露述》

根据记载,甘露前后降临了三次,县府朝廷官员每次都有核验,与传闻并无差异,当时参与吊唁的有号称“闽南第一进士”的欧阳詹,他特别为此写了《甘露述》记述这件事,与欧阳詹齐名的翰林院崇文馆校书黄璞写了《林孝子传》。

                 

欑公墓照(为宋代陈宓书)


甘露三降

唐贞元十二年(796年)二月四日,墓松遍降甘露

唐贞元十二年(796年)十一月十七日再降

唐贞元十三年(797年)正月二十五日又降



赐阙

           2022阙下林家祭祖活动

唐德宗知道后大为感动,贞元十三年(797年)降下诏书,在他父母墓前立双阙,在大门前立牌坊赐匾额,整个家族都不用再服徭役。

   尊公及夫人合葬墓视频(来源:虎哥走乡村)

孝子公所在地称“义门”,其里称“孝义里”,世称“阙下林家”,这是林氏第一个载入正史的家族名号

欑公是第一位且唯一被皇帝赐立双阙的林氏孝子。入泉州府忠孝祠等受万代香火,历代朝廷都派人祭祀,文人墨客更是称赞不绝。

     华山公派部分辈序

想知道自己是阙下林第几世,可以用华山公X世 17世=阙下林X世

例如:根(宇)字辈(华山公26世 17世=阙下林43世)                 

   2022年阙下林家祭祖大典视频(莆田林龙锋宗长提供)
子孙以欑公之父尊公为阙下林家一世祖欑公二世祖。每年农历九月初四日举行祭祖活动。
唐甘露林(阙下林家祖墓)位于今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林桥村甘露山。

孝子祠

林氏祠堂又称“林孝子祠”,主供
阙下林家二世唐代旌表孝子欑公

今日所存“林孝子祠” 

位于莆田新度镇阳城村

  



双阙及祠堂原在义门,元代毁,明重建乌石山下,又毁。

2002年重修双阙于尊公墓附近,2018年重建成今日规模。

朝廷为欑公在乌石山前建“孝友坊”,明代弘治时废。 

还入祀泉州府忠孝祠(明代改称乡贤祠,今不存)、莆田城关的孝子祠等。

义门今在莆田市荔城区东圳路一带。

(孝子林欑公像)

阙下林家历代文献资料选录

  1. 唐代榜眼、四门助教欧阳詹《甘露述》

  2. 唐代进士、名儒、崇文馆校书郎黄璞《林孝子传》

  3. 《新唐书》孝友传

  4. 北宋进士、史学家、知制诰吕夏卿《重修旌表门闾碑记》

  5. 南宋进士、名相陈俊卿《绍兴重修孝子林欑阙门记》

  6. 南宋状元王十朋《兴化军林氏重修旌表门闾记》、《题莆田林氏双阙》

  7. 明成祖皇帝御制《孝顺事实》诗二首赐阙下林家

  8. 明代进士、理学名臣、翰林学士、尚书丘濬《阙下林氏孝友祠堂记》

  9. 明代进士、尚书、太子太保林俊《孝友祠重增祭田记》

    ......

宣传册《阙下林家》
祖墓重修工程
     因历史原因,阙下林家祖墓唐甘露林被当地侵蚀破坏,加上年久失修,不免破败,近年在莆田阙下林氏委员会的发动下,各地宗亲纷纷捐资出力,逐渐重修扩建,祭祖活动也逐年扩大。
    近日,莆田林孝子祠、孝子墓相继展开重修工作。
           林孝子祠重修(莆田林龙锋宗长提供)


        孝子欑公墓扩修中(莆田林龙锋宗长提供)

   孝子公是林氏孝道的典范,他的孝行孝举流芳史册,开创了林氏历史上第一个载入正史的家族名号——阙下林家,是我们后代应该铭记的先贤。



排版|林萍

图片|《阙下林家》第一期、

莆田林龙锋宗长

文字|林萍

审订:丰顺戏潭启雄天祖叔、东畔寨志达曾祖叔、

桐坑敬思叔

参考文献:《新唐书》、

唐代欧阳詹《欧阳行周集》

唐代黄璞《闽川名士传》、

宋代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

宋代王十朋《梅溪王先生文集》、

宋代杨万里《诚斋集》、

宋代陈俊卿《陈正献集》、

明成祖皇帝御制《孝顺事实》等

莆田阙下林家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林氏支派】之阙下林家(附详细史料出处)始于公元797年
阙下林氏源流
林氏家谱
阙下林家简介
2000万人一个姓,发迹于济南,兴盛于莆田,女儿被奉为“神明”
【九牧碑记】《捐修九牧祖祠墓碑记》(清同治十二年 187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