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这么多美炸天的玉兰是天上掉下来的么?

说起玉兰,你想到的也许是这样的~~~



紫玉兰,白玉兰,二乔玉兰都烂大街了

不是不好看,只是太熟悉

已经无法刺激兴奋点


可是你见过这样的玉兰么?


红的像宝石的~~



穿蓝色外套的~~



还有各种黄的,粉的和紫的混搭



或者上白下红,里白外红



有的像白莲花



有的像菊花,八爪鱼还有郁金香



更有华丽的千重瓣莲花型花蕊



或者披头散发的花瓣



有的大得像脸盆



有的小的像硬币,可以种在阳台上



有的瘦得跟铅笔似的



或者像被踩扁了的

(我发誓这不是仙客来)


以及春天开到夏天再开到秋天的超级开花机器



以上所有

有没有被圈粉?

如果你依然保持理智,请出门左拐不送

如果你已经两眼放光,请跟我一起走进

——200年玉兰变身的全过程




            

好看的宫斗剧一般是类似于甄嬛传前期的那种人物设置, 每个娘娘都有招招致命的必杀绝技,也有分分钟领盒饭的致命弱点。这种设置下剧情才会高低起伏险象环生。如果大女主是十全十美所向披靡,那整个电视剧就会沦为后宫玛丽苏传。杂交也类似。如果存在一个鼠尾草原生种能满足我们的所有期待,那还杂交个什么劲?但是反过来如果所有鼠尾草都是差不多的花期,花色,抗性和株型,那杂交的意义也不大,因为再怎么跳也跳不出爸妈的基因库。


最能体现杂交优势的植物,是那些存在着一定差异性,且各具优缺点的植物,比如——玉兰这里说的‘玉兰’是隶属于木兰属玉兰组的落叶小乔木(灌木)。在中文语境下,‘玉兰’和‘木兰’这两个词界限模糊,大家别太纠结,怎么顺耳怎么用。


国际木兰协会认定的玉兰原种有16个(包括两个变种),从分类学上看这可能有点过时了,很多人会跳出来说这个分类有问题。但是这两百年来玉兰杂交的亲本是早期被植物猎人带回欧洲的标本,跟这个分类如出一辙。所以单纯梳理杂交历史的话这个分类没有问题。按照染色体组数,玉兰原种可以分为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三个类型。



~二倍体原种~



二倍体原种存在感最强的是分布在日本的星花木兰(M. stellata)。 它有细长的花瓣,株型矮小,极度耐寒,适合小型庭院, 在欧美广为栽植。中国有花型类似的景宁玉兰,但发现时间较晚,基本没有参与杂交。其次在杂交中用的比较多的是日本辛夷(M. kobus),它的抗逆性非常好,很多欧洲苗圃用它做砧木。而分布在中国的天目木兰 (M. amoena),望春玉兰 (M. biondii)和宝华玉兰 (M. zenii) 在欧洲的杂交种基本没有被用到。西安植物园的王亚玲教授把这三个种并为一个种处理。据她说这三个种的优点是树形好,抗性好。这貌似跟日本辛夷的优点基本相似。



~四倍体原种~



四倍体原种在现代杂交中的作用是最大的。分布在北美的尖头玉兰(M. acuminata)有独一无二的黄色花朵,以它为核心发展出了黄色,粉色和双色的一系列品种。分布在中国的紫玉兰(M. liliiflora)株型小,花期晚,在杂交种是最受欢迎的母本。另外紫玉兰有一个暗红色的变体叫‘黑美人’(Nigra),这是目前玉兰花里最深的颜色。新西兰的育种者以它为核心杂交出来了一系列深红色的品种,是现在园艺市场里的当红炸子鸡。



~六倍体原种~



六倍体原种除了光叶木兰以外,其他五个种都在杂交之中被反复使用。尤其滇藏木兰(M. campellii)和凹叶木兰(M. sagentiana)的花朵巨大,可超过35cm+, 是近几十年的焦点关注对象。不过这些六倍体种植株也普遍很高大,需要进行矮化才能适应城市环境里比较狭小的空间。


以上这16个原变种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不断杂交变异,产生了超过1000个的园艺园艺品种。下面我们就到后台去看一下美少女变身的全过程。



白玉兰 M. denudata × 紫玉兰 M. liliiflora


19世纪初, 欧洲被拿破仑搅得天翻地覆。一个叫 Étienne Soulange-Bodin的骑兵军官跟着不靠谱的拿破仑将军从俄罗斯晃荡到了埃及,累的苦不堪言。在行军途中他看到了维也纳美泉宫里丰富的植物收藏,一霎那就被深深震撼。战争还没结束他就退役了,回到法国后定居在巴黎附近的一个小镇,并开始成为园艺圈的活跃人物。1820年,他用白玉兰(六倍体)和紫玉兰(四倍体)相互杂交,播种后于1827年第一次开花。这就是第一个玉兰种间杂交,后人以他的姓氏命名为M. × soulangeana——二乔玉兰。



媒体经常报道北京潭柘寺有棵四百年历史的二乔玉兰。按照这个时间算,肯定是早于法国人杂交的这棵。不过从新闻图片上看那棵玉兰一点都不像二乔玉兰。日本人也说杂交出二乔玉兰的时间比法国早,但也拿不出确切的记载。



白玉兰和紫玉兰是非常值得杂交的一个搭配,因为这两个种简直就是阴阳对立面:白玉兰花瓣宽,紫玉兰花瓣窄;白玉兰是中型乔木(25米),紫玉兰是矮小灌木(3米);白玉兰花期早,碰到倒春寒霜冻花就冻成了屎黄色,而紫玉兰花期晚,花期极大限度避开了霜冻,偶尔夏秋能再开一次;最后,白玉兰开白花,紫玉兰开紫红色花——光这一点就值得杂一杂,交一交。亲本相差很大,后代肯定是千差万别,这200多年里出现的二乔玉兰栽培种超过了100个,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有十多个。



这些品种覆盖了从纯白到深紫的过度色,每个品种被保留下来都有特殊的理由,比如花型特别大,花期特别晚,花色很深,株型非常小等等。其中对于杂交影响最深远的品种是应该是'Lennei' 和 'Picture'。


‘Lennei’


'Lennei'是1830年左右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总督花园里杂交的,比法国人的杂交只晚了一点点。这个品种外面是深紫红色,里面则是纯白色,而且花瓣上方格外宽,几乎没有了尖尖的角,像个大勺子。许多后来的二乔玉兰品种是'Lennei'的籽播苗里选育出来的,同时它也被很多育种家作为亲本跟其他品种杂交,很多现代品种都可以看出它的基因影响。另外一个重要的二乔玉兰品种‘Picture’是日本育种家Kochiro Wada在一个横滨的称名寺里发现的, 花型超级大,常被英国和美国东岸的育种者用作杂交亲本。但是这个品种现在已经非常少在园艺市场出现。


以上这些品种只经过了一次杂交,后代不可能满足非常具体的期望。比如有人想要白玉兰的花型和尺寸,紫玉兰的花期和株型,花色还得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淡粉色。但杂交不是在白纸上画图,遗传都是随机的,可能你提出十项期待只命中六个。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得拿一次杂交的后代跟亲本再次交配,然后从后代中再去选择更符合期望的个体。以下就是两个二乔玉兰就是二次杂交后产生的。



'Lennei Alba' 是1905年在瑞士苏黎世杂交的老品种,母本是'Lennei',父本是白玉兰。这个杂交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得到一个白色版本的'Lennei'。育种家经常用'Lennei Alba'作培育白色品种的亲本。


'Old Port' 是1992年在新西兰由Vance Hooper杂交的,母本是紫玉兰的变型'Nigra',父本是M. soulangeana 'Sweet Simplicity'。Vance Hooper想要一个足够矮小的开双色花的品种,于是从二乔玉兰里选出了一个相对矮小的品种,然后重新跟紫玉兰杂交。最终得到的这个品种株高只有2-3米,枝条很短,但是花苞很多。2011年被英国Caerhays的木兰城堡投票为最佳新品种。 


两代杂交并不是终点,还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但是紫玉兰和白玉兰终究是太寻常了点,育种家还在寻找更加吸引眼球的元素,而1885年第一次在英国开花的滇藏木兰(M. campbellii)如深水炸弹一般炸出了很多不冒泡的潜水玩家。



白玉兰 M. denudata × 滇藏木兰 M. campbellii


滇藏木兰分布在不丹,缅甸,尼泊尔以及中国西南地区,是最华丽的原生玉兰,种群里有形态各异的个体,花色从纯白到深紫红色,最大花朵直径能达到35CM,英国的植物猎人描述初次在山间见到它犹如是一个异域公主。


M. campellii 'Darjeeling'


不过,公主嘛十有八九都有公主病。滇藏木兰从种子繁殖,大概要15-25年才开花,就算是嫁接苗也都要10年才开花。你得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寿命)。另外滇藏木兰不耐寒。星花木兰耐寒区可以到4区(-34℃),其他大部分玉兰耐寒可以到6区(-24℃),而多数滇藏木兰只能到8区(-12℃)。它对于霜冻非常敏感。1926年Caerhays城堡种下了从印度大吉岭采回来的滇藏木兰的种子,14年后的冬天这棵树遭遇了一次冻害,隔年春天便第一次开花了,不过下一次开花是又过了12年之后。为了得到一个没有公主病的公主,1907年英国的Peter Veitch用白玉兰(六倍体)与滇藏木兰(六倍体)杂交,得到了5棵实生苗。其中4棵都是白色的,只有第五棵显出的是滇藏木兰的基因,最后被被保留了下来,并且被用Peter Veitch的姓氏命名为 M. × veitchii,推入市场。我们现在很少可以见到Veitchii杂交种。受滇藏木兰基因影响,Veitchii杂交种树形巨大,而且长势超级快,就是不开花(嫁接苗六七年才开)。现如今盖个几十层的楼都只要七个月,为了看你开个花要等七年啦?BYE BYE 不送。


又要大花,又不想等——这是所有人的心声。所以杂交还得继续下去。不过紧接着两次世界大战就到了,物资紧缺,Peter Veitch被号召去种菜了,也没啥心情和时间去杂交了。时光飞逝,半个世纪以后,美国加州的Drury Todd Gresham拿过了接力棒。1955年他分别用紫玉兰'Nigra'和二乔玉兰‘Lennei Alba’为母本, 用Veitchii木兰为父本杂交,得到了超过3000多棵后代,这就是影响深远的Gresham Hybrid。



~以紫玉兰为母本的后代~


'Royal Crown' (M. liliiflora X M. veitchii)


'Sayonara' (M. liliiflora X M. veitchii )



~以二乔玉兰为母本的后代~


M. soulangeana 'Lennei alba'  M. veitchii

中间四个花瓣没有打开,这是典型滇藏木兰的基因


这几个品种是Gresham系列里比较受欢迎的品种。看图好像没什么惊喜是不是?那是因为小S跟林志玲要是不站在一起你也看不出来谁高谁矮。白玉兰紫玉兰的花直径不超过20公分,但是这些带有滇藏木兰基因的杂交种花径可以达到30CM. 同时他们还继承了紫玉兰和二乔玉兰相对矮小的株型,而且小苗开花需要的时间也大大缩短——这就是杂交的意义。





日本辛夷 M. kobus × 星花木兰 M. stellata 


星花木兰(M. stellata)是极其耐寒的小型灌木,非常适合私家庭院种植。加上花型辨识度高,19世纪中期引入西方后星花木兰就迅速走红。现在美国和欧洲有几十个选育的栽培种,看照片没什么差别。按照我对中国花友审美的了解,株型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花瓣多。那么Centennial(30片,白色)和Chrysanthemiflore(40片,淡粉色)应该是最适合中国花友的。



如果你对花瓣不是那么的执念,那我要强烈推荐一个品种叫‘Alixeed’。它有一股非常强烈的柑桔加茉莉的香味。闻闻它的花香,再去闻Jo Malone的星花木兰香水,天哪,Alixeed绝对就是这款香水的muse。



国内能买到的星花木兰好像只有两种,其中一个粉色的品种叫'Rosea',但是用的商品图不是‘Rosea’这个品种。原因是有好几个星花木兰的品种都带了'Rosea'这个词,编辑商品的小二可能一搜就出来了很多别的品种的照片。


日本辛夷 M. kobus


星花木兰本身非常耐寒,但是却不适合北方种植。它花期太早,花朵非常怕霜冻,碰上稍微强一点的风雨都会影响开花。为了让星花木兰更适应倒春寒,1914年左右,德国人Max Löbner把日本辛夷 (M. kobus)和星花木兰(M. stellata)进行了杂交。日本辛夷是星花木兰的近亲,但是在园艺表现上却有很大差距:日本辛夷是直立生长的乔木(8-15米), 星花木兰是矮小的灌木(2-3米);星花木兰花瓣多,但是花很脆弱,而日本辛夷花瓣少,但非常耐霜冻。一句话,这是一场门当户对,取长补短的联姻。这个杂交被称为 M. × loebneri,用来纪念这个杂交的先驱者Max Löbner。我们来看下婚姻的结晶:


M. loebneri 'Leonard Messel'


‘Leonard Messel’是1955年在英国Nymans花园里发现的一个偶然杂交,被认为是最优秀的现代玉兰品种之一。它花期比一般的星花玉兰稍晚,而且继承了日本辛夷的基因,花苞非常耐霜冻。我在板鸭买过一个春末大减价的扦插苗,相当于人民币16块钱的样子,是一个十几公分高的一年扦插苗。我也就是贪便宜,反正我也不着急。但受宠若惊的是第二年它就开了两朵花,我从此对这个品种刮目相看。它之所以受欢迎也跟Nymans花园的主人有关系,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故人故事. 现在去Nymans花园仍然可以看到那株原始的Leanard Messel。


M. loebneri 'Wildcat'


'Wildcat'是美国田纳西州在一堆日本辛夷籽播苗里选育出来的,花瓣比星花木兰更宽,多达52片!更棒的是它的花期格外长,尤其在北方能达到四个多星期(一般星花木兰花期不超过两个星期)。Yummy Yummy Yummy


Loebneri杂交木兰现在可以买到的有二三十个品种(国外),它基本已经取代了星花木兰。不过Loebneri杂交也并非是完美的。首先是颜色非常寡淡,只有白色和淡紫色,其次是星花木兰的矮小株型很多都被日本辛夷带偏了,长得有点大。怎么办?星花木兰需要换个恋爱对象再次交配。




紫玉兰 M. liliiflora  × 星花木兰 M. stellata 


对于紫玉兰大家多有误会。在国内的园林绿化中紫玉兰远少于白玉兰和二乔玉兰,你看到的紫玉兰多半是紫色的二乔玉兰。紫玉兰的花期晚,通常是发叶的同时一起开花,花量远少于星花木兰,整体观赏效果是这样的 ↓


M. liliiflora 'Nigra'


另一方面,星花木兰虽然花量大,但是花小的可怜。。。别看有的花瓣多得像菊花,但是其实还没有菊花大,标准尺寸也就是6-8CM的样子。真寒酸!所以紫玉兰(四倍体)和星花木兰(二倍体)的杂交也算得上是年轻小蜜嫁丧偶老企业家,绝配。


‘George Henry Kern’


最早的紫玉兰和星花木兰之间的杂交不知道是谁做的,但是最早是被美国怀俄明州的Carl Edward Kern发现的。他是二战前移民去美国的瑞士人。他的儿子George Henry Kern是美军的海军军官。跟所有父亲一样,他天天都盼望着战争可以早点结束,儿子可以平安回家。1945年,日本和纳粹接连投降,他也终于松了口气。可惜天不随人愿。逃过战火的George Henry Kern在回故乡的路上遭遇了一起火车事故,最终没能回家。后来心碎的父亲用儿子的名字命名了这棵他意外中发现的品种,并且申请了品种保护。起初大家并不知道具体亲本,后来经过研究对比才发现应该是最早的紫玉兰和星花木兰杂交。


'Susan' 


'George Henry Kern'尽管推出市场的时间更早,但是却被后来者盖过了风头。五十年代,美国国家树木园的两位育种者William F. Kosar 和 Francis de Vos 分别用不同的紫玉兰和星花木兰栽培种进行杂交,之后从后代中选育出来了8个品种,分别是‘Ann’, ‘Betty’, ‘Jane’, ‘Judy’, ‘Pinkie’, ‘Randy’, ‘Ricki’ 和 ‘Susan’。


‘女孩系列’品种在颜色,花期等方面有细微差别


这些品种的大多继承了父母的优点,比如跟星花木兰一样耐寒,可以到4区(-32℃),花量跟星花木兰一样多,花型像紫玉兰一样大(20CM左右),而且花期比较晚,避开了霜冻。品种名全部来自杂交小组成员的妻子和女儿的姓名,因此这个系列被称作是‘女孩系列’(The Girls Series),现在算是美国最常见到的玉兰品种了。



如果大家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英国的很多品种都是以名人,皇室成员的名字命名的,但是美国很多以育种者自己的名字,生活的地方或者是亲人的名字命名。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就是会从这些地方体现。



虽然‘女孩系列’是小型庭院的完美选择,但是来来去去就是一个色系一个花型,时间久了人是会产生审美疲劳的。大家想要更多的花型,更多的颜色。不过育种者发现很难以‘女孩系列’为起点继续杂交。因为四倍体紫玉兰和二倍体的星花木兰的杂交后代是高度不孕不育的'三倍体(4+2)÷2=3。怎么办呢?解决方法之一是把二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变成四倍体后再参与杂交。美国育种家August Kehr把星花木兰用秋水仙素进行了染色体加倍,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威斯利花园的研究人员也对二倍体日本辛夷做了同样的处理。



变成四倍体后株型会变大,花瓣也变宽了,但重要的是它让杂交系统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停留在F1代。可惜August Kehr本人在得到四倍体星花木兰的时候已经年迈,没有办法继续杂交。2001年他去世了,之后谁来继续这项杂交仍然未知。



未完,待续~~~




为了配合明年的交流活动宣传,关于玉兰的推送会是一个半月一次,别催我啦。另外,已经联系了新西兰和美国的两家资源圃提供种苗,明年秋天应该可以引种超过1000个品种。大家不要抱怨只能看不能买哦,很快就会在国内流通的。散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食普887期: 玉兰三姐妹
木兰?玉兰?你分得清么
何為木蘭?何為玉蘭?
北方常见木兰属植物的简便识别
紫玉兰是易危物种,皇家才能养?紫色玉兰更有可能是……|花博士小课堂
三月踏春 | 2019年上海地铁赏玉兰精选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