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丽的错误

美 丽 的 错 误

[日期:2010-05-07] 来源:  作者:宝坻区方家庄镇杨家口中学 蒋玉萍 [字体: ]

那是一次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按照学校要求,除了各班班主任主持家长会以外,各课任老师均被安排在各班。我当时任九年级全部的政治课,被分在3班。在班主任主持例行的内容后,建议有问题和老师沟通的家长可以留下。当时很多家长排在了数学和外语老师的面前,我作为一门开卷考试科目的老师,这种情况我早已习惯了,就在这时一位家长向我走来并和我攀谈,我了解到这是我课代表孙晓东的妈妈,我随即向家长介绍了该生在校的表现:认真、勤奋、热爱劳动,更主要是有责任感。当时这位家长还说:“这孩子在学校这么懂事,真没有想到。可是他在家却没有这么好。”我说人在不同的环境里扮演的角色不同这是很正常的,您今后在家要多信任他,多支持他。

家长会过后,班里有个学生很明显对我又好,他叫孙晓彤,有什么事都愿意找我,有一天大风,他中午没有回家,便找到我问我借了5元钱吃饭。当时,他的班主任也在场还说,孙晓彤同学好像特别喜欢我。我说,这我也感觉到了,特别是这段时间,他的学习状态特别好,成绩进步也特明显。期末考试孙晓彤考进全年级前30名,确切的说是27名,根据学校对九年级学生的提优补差促中常的工作要求,对前30名同学进行老师一带一帮带活动,我负责带孙晓彤同学。之后我们的接触更多了,而且他对我的话也一直是“言听计从”,成绩在稳中前进。春节我收到他贺新春的信息,其中也感激我在上次家长会中骗他的妈妈。我愣了,骗他的妈妈,我没有明白。过后我把电话打过去才明白,我错把孙晓彤的妈妈当成了孙晓东的妈妈,没有想到我的一次错误却换来了一个孩子的新生。后来,孙晓彤以全校第九名的成绩考入宝坻一中,那年我校共考入一中十七人。

一次错误却演绎出美丽的花朵,在学校中教师明目张胆地对学生进行体罚的现象已不多见,但是教师一些恶言恶语同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危害着他们的心灵。所以我认为教师如果去刻意制造一些美丽的错误,只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有什么不可呢?正所谓“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点评:

蒋老师的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那个几乎成了经典的故事:一个家长在儿子求学生涯中去学校开了无数次的家长会,然而在每次的会上都会听到老师对她儿子的批评与抱怨的声音.几乎没有听到表扬与激励,给家长的感觉她的孩子是没有希望的.因为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确实让老师分担了很多的精力.从职业性格来说,有时老师的心情是焦急的,为了学生的进步,他们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那样爱着,要求着......就孩子本身的问题而言,老师向家长如实交流沟通是必要的,这一方面无可厚非.但她反其意而用之,将老师反映的问题换作老师对孩子的期待,回到家,每当孩子很担心地问起老师在学校都说了他什么话时,母亲总是深情地对孩子说,老师表扬了你,老师在某某方面夸奖了你,老师对你寄予很大希望......这些很策略的回答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唤起了孩子的自信,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形成了自我激励的内驱力,激发了孩子的潜能,表现出了少有的自强.从而使他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和各方面的不良行为表现逐步得到校正,并获得了良性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人才.尽管实现实质性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由于孩子处于持续的激励与肯定之中,所以孩子的变化也在持续进行着.从哲学上说,就是从量变到质变过程.形成这一变化过程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长的激励作为外因为孩子提供了良性变化的客观条件,通过孩子内因作用发生了变化.我们讨论的不是哲学问题,但这个事例却很好地说明着我们教育学生、教育孩子的工作离不开哲学理论与方法指导.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过程,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事物发展变化又是有条件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变化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内因,也可以通过改变外因而获得。从家长教育孩子的事例看就是要强调变化的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同时,突出了改变外因而使得孩子获得发展的道理.

不知这位家长是否学过哲学,但她的方法却体现着哲学思想.如果说家长的方法是使用谎言,是在欺骗,那么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是对孩子成长的期待,是尊重与激励,是刻意为之,这里我们就要为之赞叹了,因为这是善意的谎言,是为了给孩子一点自尊,唤起孩子的一点自信,促进孩子有一点进步,这一点点的做法,这持续的力量,化作了阳光、雨露、养分,滋润着孩子的心田,遮挡着"凄风",躲避着"苦雨",小心呵护,细心观察,耐心修剪,专心扶持,使一颗将要倾倒夭折的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我们都爱学生、爱孩子,我们对他们的期待都是饱含真情的,对他们的要求都是较高的.但往往存在急躁、粗暴、简单化倾向.有时不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不考虑学生的"面子",有爱心却无耐心,有瞬间爆发却缺乏恒久的耐力、有热情却无科学的方法,渴望被人尊重但缺少尊重对方.所以在教育生涯中,我们还需要在热心之余研究教育对象和工作方法.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曾经令人振奋并使人面对教育对象信心百倍,一些老师的"有意栽花花不开",家长的"执意欺骗"成就英才,蒋老师"无心插柳,柳却成荫"的故事不知给了有心人什么启示.起码,蒋老师对我说起这个故事时已经收获了许多.她开始做有心人了.

                                                     宝坻区教研室 杨春国

                    2010年5月7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殊家长会:前半句的掌声和后半句的沉寂
老师难当
解读世界最伟大的25个教育法则
又到高三家长会
自己的锅得自己背
学生的成绩不好,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家长的责任?你怎么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