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山四十九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唐山四十九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时间:2011-11-10 21:37来源:知行网www.zhixing123.cn 编辑:麦田守望者

一、 指导思想:

为了落实学校“树一代名师、创一流名校,育世纪英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实施 “三名工程”,发扬我校的优良传统,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大骨干教师、名教师的培养力度,构筑学校发展新优势,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方法灵活、成绩优异、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队伍,在不断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已有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制定本规划。

二、创建缘起:

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发展或教师专业成长,它是指教师具有的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能力。指以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和成熟的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向专业人员转变的过程。它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设计,扩大教师的自主权,促使课堂教学合理化。在教育实践中提倡反思,提倡研究,形成教师反思运动以及教师成为研究者运动。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功。

我校始建于1976年初。76年唐山大地震后重建,校名为“唐山开平中学”。1978年9月更名为“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学”。建校3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几任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了一方名校。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激烈的办学竞争形势,面对生源和师资大战,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的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扬光荣传统,构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化校园,特色校园,如何构筑学校发展的新优势,建设教育强校,保持学校的先进性,成为学校面临的新课题。

自2002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教师发展学校以来,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围绕“教师发展学校”创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学习、研究和实践工作。通过几年的发展建设,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重心,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而教学质量在硬件建设一定的情况下,关键是生源和师资水平,同时生源水平的高低又受师资水平的影响,因此师资水平成为学校工作的关键核心。师资水平取决于师资力量的素质、业务能力、专业水平、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思想、方法等,因而如何保证学校有一批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成为重中之重。围绕这一课题,学校近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如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进行暑期培训、岗位培训、实施“名师工程”、开展“高效课堂”培训、组织青年教师大奖赛、校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评比、公开课活动等,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在教师发展规划中,长远、宏观的目标逐步显现出了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这与学校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

此外,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自身发展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随着教育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专业化越来越显得重要。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是他们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学校的质量、人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因此教师素养结构的优化,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焦点课题。教师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师资高标准化已成为发展趋势。

三、校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具有30多年光辉历史、底蕴深厚的名校。学校现有教师193名,其中专任教师142名,中学高级教师25名,一级教师77名,本科学历100人,专科42人。拥有语文学科省骨干1人,政治、历史、学科市级骨干2人。教师队伍优秀。

2002年9月,我校在上级领导和首都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教师发展学校”正式挂牌,创建工作开始启动。一段时间以来,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加深了“教师发展”含义的理解。在首师大教科院宁虹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创建“教师发展学校”的工作思路也逐渐明晰。通过借鉴北京太平桥中学、北京十六中学、北京广渠门中学等有益经验,并在校内展开了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我校第一个“教师发展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明确了我校进创建工作的主要任务。

四、发展目标:

学校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设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学校文化,通过启动教师专业发展方案、深化校本培训、实施校本科研、名师工程、改进教研组等措施,整合教师专业知识,实现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个人独特性的统一,造就一大批名师,使教师不断自我更新、自主发展、自我实现。使年轻教师成熟,使中年教师优化。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受优质教师的教育。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力争三到五年内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方法灵活、成绩优异的科研型专家型教师队伍。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是

①在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的基础上,力争使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名师占任课教师的比例由现有7%提高到20%;

②使15%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90%的教师有指导中考的经验,20%的教师成为校级以上骨干教师;

③培养5-10位市级学科带头人,促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占教师比例由目前的2%提升到10%。

④每个教研组有2名以上的研究生或研究生学历教师。

⑤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力争每年在省级以上学术研究会或省级以上学术报刊上交流或发表论文的教师达教师总数的10%以上。

⑥每位教师都有自主命题、编题能力。

⑦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比赛中获奖的比率达到15%。

五、实施措施:

(一)制定、实施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完善教师“电子档案”。

学校各教研组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让教师主动构建个人成长历程,激发内在成长动力。学校全体专任教师人人要制定一份详实的《教师个人发展计划》,此计划既是学校“教师成长档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指导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依据。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分近、中、远三期目标,近期为三年,中期为五年,远期为10年。是为实现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而设计的一套基于教师个人自我职业设计的自主专业发展体系,包括教师的个人发展基础、发展目标(教师应重点关注专业发展的目标),该目标与学校目标的相关性、为实现该目标个人的措施、以及需要学校提供的帮助等方面。

个人发展计划的修订要在认真分析以前自我发展计划制定以来进展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应包括个人取得的成绩、目标未能实现的方面、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个人发展的新目标、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和需要学校提供的帮助等方面。

(二)加强校本教育科研

教师参与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1、 以科研带动教研

学校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教研组为研究基地,提高教师搞好专题研究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几年来学校还承担了河北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实践研究》、省电教馆《信息技术与初中各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体系研究》子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数理化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研究”;学校要求各组教师,在总课题的带领下,每个教研组都应有自己的子课题。每个子课题都有一群成员在实践、在研究,从而在全校形成了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的教科研景观。使科研贴近课堂、贴近师生、贴近学校,从而带动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应大力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努力创新,鼓励教师申报各级课题进行研究。并设立校级课题,引导教师走教育科研之路。

2、科研成果的收集整理

鼓励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积极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在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不断的总结提升经验,每学期结束时,教务处收集整理教师们一个学年来的科研成果。实现三个上交。即每位教师每学年上交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整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创新的1篇教学设计和1篇教学反思或心得体会上交教务处。期末开展优秀论文等的评比,学校对教师论文、反思进行编辑并整理成册。

三、建立教师学习、反思制度。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落实教育创新。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其专业发展的实践和能力。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养成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促使教师较快地成长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反思型教师。反思能力的养成是确保教师不断再学习的最基本条件。教师在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的过程中,可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提升水平需要机制,也需要主动长期的学习和积累。在全校教师中要开展“边教边悟”活动,要求老师们把自己平日里所教、所悟和所感写下来,教中悟,悟中学,学而后教。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生的、整体的、全面的、个别而又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和合理的规划。自觉反思和合理规划将使教师专业发展道路更顺畅,成功的机会也会更多。

四、 强化以校本培训为核心的各类培训。继续开展假期教育培训,强化平时以校本培训为核心的各类培训。如:带教培训、基础性培训、发展性培训。专题培训。

五、加强骨干教师、学科组长的培养力度,实施名师工程。

(1)每学年安排6学时,组织教师参加校内组织的新课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及时让教师获取教改前沿的经验,使教师少走弯路,快速提高。

(2)每年学校通过组织评优课、说课、课件制作、教学设计、教学叙事等评比活动,通过青年教师汇报课,年轻教师特色课、资深教师示范课,全方位出击,推出一批校级优秀教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出市级及以上名师,扩大现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营造人才培养的氛围,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以名师带名校,以名校带名生。(责任编辑:麦田守望者)


标签(Tag):教师专业化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本研修
《数学教师专业素养与教研能力发展》
在校本研修中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有效路径--
交流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