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教育实验姜堰实验区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典型材料

江苏省姜堰市新教育实验

先进个人(陈志峰)推荐材料

第一部分、被推荐人简介

网名:陈志峰,实名:陈志峰,男,中共党员,197811月出生,大专学历。1999年分配至姜堰市实验小学,同年8月,响应教育局号召,到姜堰市顾高中心小学任教,2001年回实小工作至今。多次面向全市开语文、综合实践示范课,曾被姜堰市教育局、人事局表彰为姜堰市“优秀班主任”。多篇论文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发表。在新教育在线建有主题帖“在风雨中行走”。


第二部分、被推荐人事迹介绍

我是一名老师,语文老师,一名很普通的语文老师。我没有什么先进的事迹,如果问我做了点什么,我借用王国维的名言,描述一下我的三个阶段的教学人生。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觉得这是说人生目标要专一的。我是一个老师,我的人生就是为桃李满天下而奋斗。做教师者能够做到这一点不容易。由于自己不求什么名和利,一心扑在教学上,我提出了大语文,小语文的教学模式,并对之进行了研究。语文理念超前,教学思维灵活。语文教学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我认为,语文的学习在课外。要想把语文学好,可以说不容易。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再不容易也得学好。初到姜堰实小,我有幸作为卫红迎校长的被辅导对象,他对工作兢兢业业的精神感染了我。对我敢于提出大语文小语文这个观念很是赞赏并给与应有的支持。我对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增添了信心。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问伊哪得人憔悴。我觉得这是说人要持之以恒的,课堂小世界,世界大课堂。为了世界的大课堂,我不惜牺牲一些虚无的东西。把课堂的小世界作为敲开生活大世界的敲门砖。如课堂前的三分钟说话,就是我自己的一种实践,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为活跃课堂的轻松气氛打下基础。说身边的事,讲感兴趣的,说学习,说生活,也是高雅的朗诵时间。学生对此很满意。

我经常注意研究语文教学方法。我认为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我觉得语文教学的创新,从这三方面入手比较好。凡事不可超之过急,也不可慢慢腾腾,要继往开来。对于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集合我们自身的情况,认真去研究,否则抓不到西瓜,也把芝麻给丢了。

我重视平时的讲课,因为我觉得,我们的许多公开课,有的时候是唱大戏,让评委和听课的老师看的成分比较多。为了配合学校的课题研究,我重点搞了一下导入新课的研究。我觉得一节课的开始是个关键,所以我就从导入新课入手。在教研会上,我总是积极发言。各项工作都走到了前头。由于本人对教学的研究热心。学校还让我负责了语文方面的教研工作。

纸上谈兵不英雄,灵活运用方是真。有一次,我讲陆游的诗《示儿》时,我说陆游是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人。有学生反对,说是乾隆,我把问题推给大家研究。一石击起千层浪。经过大家的辩论和我的点拨。大家终于明白,乾隆做诗多,可惜都是应景诗,而陆游的诗忧国忧民。有的同学说陆游的诗看过不少,可是乾隆的诗一首未看过,说明大家不喜欢他的诗,有的说一定找几首乾隆诗来对比一下。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特别是学习的方法,思想的认识,达到了我小语文走向大语文的效果。

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许是不经意,我的课讲的好,我并不清楚,直到上了示范课,我才明白,我的成功来自于平时;直到成绩优异了,我才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功。近年来,我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发表,参与了多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多次指导同事上公开课。当然,仅有的这些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与其他先进个人相比还差之甚远,但庆幸的是,我还年轻,有了年轻这一宝贵资源,我想一切都会有的。


第三部分、被推荐人(陈志峰)帖子选录

帖子之一:谨 防 另 一 种 灌 输

(该文已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

[课例]:

以下是一位老师执教《落花生》的一个片断:

师:读了课文后,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小明:第1小节中作者说:“买种,翻地,浇水,播种,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一般说来,把种子种下去,就应该有收获,为什么这里要用“居然”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帮他解决呢?

(全班有几个同学陆续举手了)

师:(指名其中的一个学生)你说说看。

生1:这块地本来是块空地,长满了杂草,杂草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所以土地并不肥沃,花生能有收获,出乎“我”的意料。

(师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示意另外两名学生继续补充。)

生2:文中的“没过几个月”说明花生种下去的时间并不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有收获,“我们”根本没想到。

生3:我爷爷住在农村。我知道一般种子种下去之后,还要施肥、除草、灭虫,最后才能收获,而这些作者都没有写,说明他们把花生种下去后就没有管理,最后能有收获确实没想到。

(大部分学生都在默默地倾听,师表扬了回答问题的学生,然后转向小明。)

师:听了刚才三位同学的回答,你明白了这里为什么用“居然”吗?

(小明点了点头,坐下了)

[反思]:

从表面看,以上教学过程似乎无懈可击: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发挥了学生这一主体。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对话中有序进行。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效果也比较明显。

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以上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一种灌输,只不过是这种灌输比较“巧妙”而已——它由原来的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转变成了学生(优秀生)向学生灌输。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多次阐述了“阅读实践”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可是,以上教学案例对于小明及其他未举手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最终明白了为什么要用“居然”,但并没有亲自去与文本亲密接触和探究。而是一直在听别人怎么说、老师怎么评,所以他们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者。固然,“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但是仅仅提出问题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让学生自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且,这一教学案例中,对于小明这样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所提出的问题并不是太复杂的。如果让他自己把课文多读几遍,再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一番,应该能够解决。如确有困难,这时教师再稍作提示或请其他学生帮助,他们一定会明白为什么用“居然”。虽然两种方法学生都会理解“居然”的含义,但学生学习的过程却完全不一样:一种是被动的接受,是听别人讲懂的;一种是主动的读书、思考,是自己学懂的。我想学生通过后一种方式学习,不但能真正地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了。

帖子之二: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应越位

(该文已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师》)

案例:

其一:人教版《丰碑》

(下课前10分钟左右)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们觉得军需处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1:我觉得军需处长是一个不怕牺牲、关心集体的英雄。

生2:军需处长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

生3:军需处长是一个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好战士。

……

生7:我觉得他是一个不合格的军需处长。因为人最重要的是生命,他连自己都保护不好,怎么能去保护别人呢?

(教师感到这样理解不妥当,但又觉得有点道理,于是点点头,示意其坐下)。

师:刚才同学们对军需处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家谈得很好。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其二:人教版《放弃射门》(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

师:你觉得福勒是不是一个优秀的球员?

生1:我认为福勒是优秀的球员,他的踢球技术比较高超,带球突破,行云流水般晃过几名后卫直插对方禁区。

生2:我认为福勒是优秀球员,他几岁就成为世界级的球星。

……

生6: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我认为福勒并不是优秀的球员,球员的职责是把球踢进对方的球门,而他放弃了一次进球的机会,更何况罚点球时漫不经心,故意将球踢飞,他给本队带来了损失,他不负责任。

(学生相互争论)

师:那么什么样的球员才算是优秀球员?

生1:品质好,技术好。

生2: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

生6:给本队带来利益,不顾一切进球。

师:自己的观点可以保留,觉得福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写一句话。(生动手写,汇报)

生1:处处关心别人。

生2:有职业道德的人。

……

生6:技术好,但工作不负责任。

师:课文学完了,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最后,老师送你一句话(面向生6):“一场比赛的胜利重要,还是一个人的生命重要?”

反思:

由于学生的个性、价值观、人生观、生活体验的不同,上述两个案例中都出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独特体验”,这对学生来说是“言者无罪”,但由于教者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不同理解而出现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孰是孰非,很有剖析的必要。

案例一中,教者把“尊重”等同于“迁就”。所以,当学生认为“军需处长不合格,连自己都保护不好怎么能去保护别人”这样明显错误的理解也不加以引导、纠正,致使课文内容的价值导向丧失殆尽,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难以形成,

案例二中,支老师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巧妙处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支老师的高超支出就在于总结是送给学生的一句话。面对学生的错误理解,他没有一味地迁就,也没有生硬的说教,更没有强行纠正,而是让学生自行反思,自行纠正,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是学生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虽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仍然是哈姆雷特,并不会变成李尔王、罗密欧。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并深入思考新课标中关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论述就不难发现,新课标中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离开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这个大的方向,任何“独特的体验”都需要加以纠正。

帖子之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该文已发表于《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

《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这是否成了学生不同见解的保护神?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笔者不敢苟同,现提出如下思考。

一、未必所有的形象都像“哈姆雷特”一样丰富

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多达37部,他塑造的人物形象更是数以千百计,而哈姆雷特是个性最丰富的形象之一。因为他出身在王室却又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面对父王被杀,自己身负复仇的重任而困难重重时,他感到茫然、忧郁、失望、烦恼……但是,为了复仇,他仍然孤军奋战,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哈姆雷特自身形象的丰富性使得有不同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生活经历的读者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独特体验。这就是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课本中并不是每个形象都如此丰富。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的董存瑞就是一个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英雄形象;《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就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设法吹捧别人的狡猾的形象,而乌鸦则是一个喜欢听奉承话的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并不会引起读者的独特体验。即使是一万个读者,他们心中仍然只会有一个“哈姆雷特”。

二、形象丰富的“哈姆雷特”仍然是哈姆雷特

世界文学中的著名人物形象数不胜数。但每个形象都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投机取巧的守财奴形象;海明威笔下的老渔夫桑提亚哥是一个永不服输,坚持与命运抗争的“硬汉”形象,鲁迅笔下的“阿Q”又是一个精神胜利的代表……这些人物形象并不会因为有不同的读者而发生根本变化。就说哈姆雷特,绝不会有任何一位读者把他与阿Q或葛朗台等同起来。否则,哈姆雷特这个艺术形象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因此,我们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时,千万不能脱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道德所宣扬的真善美。否则学生的独特体验不但不能认为是“独特”,而且要加以修正。当我们听到学生认为《丰碑》中的“军需处长是一位不合格的军需处长,因为他连自己都保护不好,怎么去保护别人”的观点时,会认为学生的理解独特吗?当学生将一段气势磅礴、激昂有力的文字读得有气无力时,我们还要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理由来认同吗?

三、自主感悟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都有道理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可爱的草塘》时对同学们说:“你们喜欢读哪一小节就读哪一小节。”满以为学生的朗读会囊括课文的主要段落。可出乎教者意料的是: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捉野鸡这一部分。对于草塘美景几乎无人问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否就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跳过这部分内容呢?显然不能。之所以学生不喜欢草塘的美景是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没有真正感受到草塘的美。所以我们在面对学生的独特体验时,应该慎重地分析他们思维的出发点,切不可为了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而忽视文本的内在价值。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在于他们的不成熟性,如认知上的肤浅,思维上的偏激,情感上的冲动,经验上的欠缺等等。所以我们可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能一味认为一千个哈姆雷特都有道理。

帖子之四:“好心”办了“坏事”

该文发表于《关心下一代周报》

邻居大刘的儿子小伟从幼儿园放学回来,手上拿着一架纸折的飞机,迫不及待地跑进房间:“爸爸、爸爸,老师说我折的飞机最好看。”也许是因为兴奋过度,小家伙的脸红通通的。大刘接过飞机,并没有看到飞机美在何处,亲切地对他说:“爸爸帮你折一架更美的,好吗?”说完,就准备拆掉儿子的飞机。小伟见了,忙抢过飞机,藏在身后。“不行,不行,我这架是最美的。”说着又高兴地跑到姥姥面前。后来,趁小家伙出去玩的时候,大刘悄悄地拆掉了原来的飞机,重新折了一架更“美”的,准备给儿子一个惊喜。谁知,小伟回来后,发现自己的飞机变了样,顿时大哭起来,对大刘大声嚷道:“你赔我的飞机,你赔我的飞机……”不管大刘怎么说新折的飞机多漂亮,小家伙就是不听,反而越哭越伤心,还将飞机摔到地上,使劲地踩了几脚……大刘坐在那儿,一脸的茫然。

显然,大刘是“好心”办了“坏事”。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卢梭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

帖子之五:己所欲,勿强施于人

有这样一则案例,某班师生乘车外出看电影,临出发时,又上来了两位老教师,可车上已没有座位了。这时,班主任主动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其中一位老师,然后又问学生:“谁愿意给这位老师让个座?”听了班主任的话,大部分学生都纷纷起立。可是,就在班主任的身旁,一位小男孩却依然坐着,对班主任的话似乎无动于衷。这时,班主任低下头对那个小男孩说:“大部分同学都愿意,你不愿意吗?”小男孩儿沉默不语。“看那位老师年纪那么大,你不应该让个座吗?”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那位小男孩终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

案例中,那位班主任的做法似乎毫无不妥之处。他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人伦风尚。在榜样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都纷纷效仿。而对那个“无动于衷”的小男孩,教师则以“大部分同学”为参照物,以“那位老师的年纪那么大”为事实,让小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站起来让座。乍一看,这简直是一堂生动的德育课。

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位班主任对那位小男孩的教育方式是欠妥的。

“己所欲”就可以如此“强施于人”吗?我们不妨替那位小男孩想一想,此刻,他或许身体很不舒服;或许心中正有委屈;或许正静心地思考着什么,压根儿就没听见老师的提醒……即使没有这些理由,当我们要求小男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时,难道就可以漠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吗?遗憾的是,在班主任心中,似乎只有一面“公德”的大旗,而没有“个人”客观原因的立足之地。

无庸讳言,教育实践中,我们过多地把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来看待,而漠视他是独立的、与众不同的“这一个”人;过多地从社会的需要来规范和限制学生的行为,而忽视了引导学生从自身的需求来塑造其高尚的情操……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于是,一些学生迷失了自我,成为别人的影子。在他们身上找不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冒险精神,感受不到“童言无忌”的纯真与灵动。这种教育方式导致的负面影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沉默、顺从的外表背后可能隐伏着学生内心的无奈甚至不满。因为他们经常被动地压抑着自己正常的欲望,不时地去揣度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本身已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学生之所以为学生,就是由于他们的不成熟。为了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要求他们遵守社会规范无疑是必要的,但这种遵守不应是在教师强制下的遵守,也不应以牺牲自己的自由和快乐为代价的遵守。过多的限制与防范,这也“不该”,那也“不能”,有时从表面看是在引导孩子们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实际上却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自主行事的权利,剥夺了他们从失败、挫折、错误中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机会。只有充分地给予他们思想和行动上的自由,并不因为他们的不成熟或可能会出现错误而加以责罚与诱导,他们才有可能成为个性鲜明、人格健全、才思敏捷、情性通达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发展更是为了人的发展。只有合乎人的发展规律,顺应人的成长需要,走进人的心灵深处,教育才会取得“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效果。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我们不但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情怀,更要有“己所欲,勿强施于人”的胸襟。

帖子之六:思想与行动——新课改的双翼

新课改以来,“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成了教坛上的流行语。越来越多的教师专注于教育理论,钟情于专家讲座,热衷于教学研究动态……他们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也不断作出理性反思。确实,理论的浸润和深入的思考丰富了教师的思想。对于一些现象的剖析,他们总能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教育思想的繁荣似乎形成了“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局面。

毋庸置疑,这些新思想、新理念对教育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但也不必讳言:时至今日,我们的新课改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是缺少有力度的行动,或者说缺少持之以恒的行动。

谁都知道“把语言转化为行动要比把行动转化为语言难得多”,再加上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在我们周围出现了不少“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们的论文、讲座、报告确实给人启迪,发人深思。然而,就一些作者本人而言,也仅仅是说说而已,很少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果新课改的一切成果仅仅停留在纸上或嘴上,那只能是竹篮打水。

思想和行动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我们只有在掌握了厚实的理论的同时,静下心来,用理论指导行动,用行动实践理论,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渐入佳境。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地处偏僻的农村,条件简陋,无法触摸那些新思想、新理念,怎么行动?”确实,中国地域辽阔,课改之风很难吹遍每一寸土地。但是没有新思想,新理念,我们的教学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吗?否!早在新课改之前,斯霞、李吉林、霍懋征、于永正等人就已名满天下。今天看来,他们的理念依然前瞻。

作为一名教师,并不是时时处处都需要那些“全新的”、“截然不同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因为教育的智慧不可能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些古老的教育智慧,在经过了岁月的充分洗礼,经过了实践的反复证明后,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了。今天,乃至将来,都将闪烁着璀璨的光华,但又有多少人能切实践行呢?

其实,无论是对新课改理念的认同,还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唯有落实到行动中,才能开出鲜艳之花,结出累累之果。正如西方社会的一句名言所说,“行动高于一切”。

新课改,需要思想,更需要行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语文课堂绽放个性光彩
【名师频道】狄永兴 ┃真正的语文课要回归文
在诵读中形成自己的阅读认知
20210831教学手记——让语文在“不确定”中前行
深度:巧借电影备考语文(附示例)
原创的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