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天村教师研修导航]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的决策权力逐级下放,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议题。学校和教师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自行组织教材,灵活机动地进行教学,既实现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又兼顾了每一个体的积极发展,达到了社会与个体的和谐统一。校本课程开发,受学校、地域、文化及经济环境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地方性,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也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存在着普遍性和共性。
 
一、挖掘人文资源 
 
构建校园人文环境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隐形课程,对学生良好情感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形式有:(1)环保为主题:通过植树、种草,动物模型的合理放置,形成一种氛围,让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2)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为主题:学生平常饮用水、洗手器械等方面,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人性化服务;(3)名人名言为主题:教室内挂名人名言条幅,走廊、过道作一些经典格言渲染,让学生耳濡目染;(4)实现学生自我价值主题:如艺术长廊(学生习作)、学生手抄报、黑板报、学生成长影集等;⑸其它主题:如司时播放音乐铃声、开办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有条件的学校制作雕塑等。这些形式都从不同层面反映着一种人文精神,突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的人文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方面。
 
二、多渠道采集信息 
 
构建校本课程资源库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资源的共建和开发利用非常重要,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设者、实践者,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并按学生的需要设计相关的校本课程内容。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形成具有校本特性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潜在意识的能力,注重搜集和整理教学中的优秀课例,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本教学案例资源;再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活动:如小型研讨会、新闻发布会、模拟法庭、班长竞选等形式,丰富校本课程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形成具有校本意义的资源库,再通过校园网,达到资源共享。
 
三、利用社区资源 
 
构建校本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具有弹性,很容易融进最新出现的相关课题,而且鼓励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表达他们的教育观念和要求”,使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和乡土化。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校本课程的多向畅通的交流渠道和民主开放的教育氛围,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才会真正成为“以校为本”的课程,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其方法有:(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利用烈士墓、纪念馆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2)利用地方名士的影响:请地方名士畅谈人生、漫话家乡变化、搞科学讲座等,培养学生了解、熟悉、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感悟人生哲理,反对迷信,崇尚科学;(3)利用社区人才资源:主动赢得社区的支持,组建学校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的相关兴趣小组,提高辅导质量,使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长得到彰显;(4)建实践活动基地:利用当地的工厂、企业、动物园和植物园等特色资源,建立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总之,校本课程适应了学生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责任心和创造性,使学生合作意识、实践能力、思维品质得到提高。校本课程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是课程改革追寻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当然,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体现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层次化和一体化。要充分发挥学校管理、教师、家长、学生、社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积极作用,使校本课程真正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没头绪?可以参考这五大途径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魏益永、李涛: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教育微思考: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
[原创]浅谈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及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