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有效教学的基本教学行为的分类研究

对有效教学的基本教学行为的分类研究

 

李洪山

 

 我们在开展海南省新课程有效教学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在对国内外有关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实验教师所提供有效教学课例的实证经验,从广义的教学概念出发,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课前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实施、课后教学延伸三个阶段。为此,我们根据实验教师所提交的实验研究报告和各类课例等,将有效教学的基本教学行为分为三段十六类。

(1)课前教学行为,五类:

课程目标与学情分析行为。有效的教学必定是源于对课程标准与课程目标的研究和对所教学生学习基础、情感体验、已有经验的调查和分析。这是教师的初始教学行为。

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行为。在分析课程目标和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本节课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选择、组织课堂教学各类学习内容,是课前一项最为基础而核心的工作。

教学流程与方法设计行为。在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确定后,设计一节课的40或45分钟的教学流程,清晰地划分每一个大的教学环节和具体的教学细节与行为顺序,是一项具有很高科学性、艺术性的工作,优秀教师、有效地教学必然具有科学、合理、细致的教学流程。同时,对各类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也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哪些教学方式方法,如讲述、提问、讨论、竞赛、辩论、表演、小组研讨、自我练习、评价检测、实验演示、媒体展演等方法的选择,是课前准备的关键。有效的教学一定是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机、合理、艺术的选择与整合。

课程资源与教学媒体选择行为。针对不同地域和学校,不同生活、知识经验的学生,所具有的、需要运用的课程资源会有很多不同,教学技术手段与教学媒体的选择也会有很大差别,也需要教师课前做好认真准备。

教学评价内容与方法设计行为。有效的教学,在课前,教师要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思考怎样评价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设计相应的练习及测评内容,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2)课堂教学行为,八类:

学习动机激发行为。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一个班级几十位学生,如何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是教师首要的教学行为。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很难说教学会有效。

学习情境创设行为。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讲,都是对自己已有认知、情感、行为结构的自我建构,建构与其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背景相似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中去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如何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是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学习内容讲解与演示行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有效地组织与讲解、演示学习内容,让学生清晰、明确的理解、思考、探究相关知识与问题,是教师最基本、最常用、最主要的教学行为。

提问与对话行为。设计有意义、有启发、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处于愤悱状态,积极回答问题,是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有效与精彩的关键行为。和学生平等、民主、智慧的对话是课堂教学长期吸引学生学习与高效的教学行为。

答疑与指导行为。课堂上对学生存在问题的解释与拓展,对不同学生学习问题的具体指导,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有效的教学行为。

评价与激励行为。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连续的评价,对知识学习效果的巩固、测评是教学有效的重要保证;及时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激励,特别是正面的激励是教学长期有效的根本措施。

课堂氛围营造行为。有效地课堂教学必然是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谐、民主、自由、平等、心理安全、竞争与合作、紧张与活泼等现象的发生是良好课堂学习氛围、良好班级学习生态环境的主要标志。优秀教师都非常重视设计与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

课堂纪律维护行为。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科学合理、既严格又宽松的课堂纪律,形成文明的班规、班风,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对课堂纪律的维护与合理和情的把握,更是一门教育教学的行为艺术。

(3)课后教学行为,三类:

作业批改行为。课后对学生作业的认真批改,首先是教师一种最根本的敬业行为;同时,能否设计合理的作业,在批改中有效地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时一种重要的教学技能。

辅导矫正行为。能否根据课堂反馈及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发现学生学习情感品德等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辅导和矫正,是优秀教师很重要的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行为。课后经常对自己教学行为与效果的反思与总结,加强与同伴教师的学习交流,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提高自己各种教学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在下节课不断完善,是优秀教师不断成长的关键行为,更是有效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评价一堂课
优秀教师的100个好习惯
外出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好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都有的规范
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