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请你谈谈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这三者的关系如何?

请你谈谈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这三者的关系如何?

答: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这三个目标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只有掌握基础知识才能以此为基础发展健全的人格。过程与方法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掌握学习的方法,此目标的落实有助于其它两个目标的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重在体验与感受,它贯穿于前两个目标之中。在过程中体验,在体验中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时,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目标的实现单单有了知识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独立传授的,只有与知识、能力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能力本身要与知识的学习、训练联结在一起。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具有奠基性作用,离开了知识的习得,也谈不上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力和素质是在知识的掌握、建构、内化、运用的活动中铸就的。能力不过是内化了的知识的综合体现,而素质则是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和升华。
         与旧课程标准相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一大亮点。在新课程的课堂上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责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1、教师备课,不能再一味地考虑自己该如何教,而是思考学生会怎样学。教学方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兴趣来设计,要根据《标准》提出的目标整合的要求来设计,要考虑教材与本校学生的适应性,要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教学设计要坚持时代性和科学性结合,激发情感共鸣。教学设计非常的关键,它关系着整堂政治课能否真正的让学生喜欢,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比如,我在设计《这是我的责任》这个课例的时候,就充分的把握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从中国如何成功的举办了无与伦比的奥运会的讲到了近几年,全球环境恶化,恶劣天气不断。在这个课例的设计中,我就充分的运用了当年当时的例子,这些例子离学生很近,学生能够感受到政治课的时代性,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政治课要生动起来,合适的具有时代感的实例是最能打动学生的。
下面以《神圣的宪法》为例,设立教学目标,加以说明。
1 知识目标                                                 
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历史知识和学过的内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如何通过和制定的?                                       
2)通过合作探究由学生理解我国宪法的序言和各个章节的内容;                                      
3 通过学生辩论的形式分析我国宪法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的。        
2 能力目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学习宪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我国对人权的维护”为题,组织一场辩论赛,对我国的宪法产生认同感,使学生认识到宪法是维护每个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要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该目标的设计, 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辩论的形式形成知识,在形成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无形中也产生了对我国的法制制度的认同感,增强了自觉维护这一制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坚持三维目标的统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8台阶
“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目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