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鞅为何被杀?犯了一个常人爱犯得错误

商鞅变法插图

众所周知,秦孝公时代,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大。“商鞅变法”是一次相当成功的变法改革,他让秦国走出了当时的困境,明确了依法治国的思想,他让秦国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也为后来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为何秦惠文王却要杀掉商鞅呢?是因为他反对变法吗?可是秦惠文王杀掉商鞅后,并没有废除之前商鞅制定的立法,而是继续实施推广之。那么秦惠王这么干,目的究竟是什么?

徒木为信

从《史记》中探寻商鞅人物性格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传》里对商鞅的人物评价是“天资刻薄而少恩”,同时还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一个叫赵良的人,对商鞅说过这样的话:“君又南面而称寡人,日绳秦之贵公子,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懽,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事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

商鞅插图

赵良的意思正是说,商鞅为了让大家遵从他的法令,而有点不讲人情,已经伤害到了许多有势力的人,当年被商鞅处罚的公子虔,已经八年闭门不出了。现在商鞅的权势越来越大,已经和秦孝公差不多了,可每次出门后面都要跟着十多辆车,车上都是全副武装的卫兵,要是没有这样的保护措施,商鞅都不敢出门。

商鞅第一条原罪“功高盖主”

根据前面《史记》中的记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信息。商鞅变法之后,在秦国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到了秦惠文王执政的时候,商鞅在秦国的影响力,足以和他分庭抗礼。

《思美人》赢泗剧照

秦惠文王嬴驷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十九岁继位的他,高瞻远瞩,胸怀国家大义,坚持变法和国家统一,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有作为的帝王。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成为秦国第一王。从后来的作为来看,他是一个有抱负的君主。对于这样一个君主来说,他需要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所以商鞅有威胁到秦王地位的实力,就成了秦惠文王眼中的一条原罪。

商鞅的第二道“催命符”

至于商鞅的第二道“催命符”,还是和史记《商君传》里提到的一个人有关——公子虔。

公子虔是秦惠文王做太子时候的老师,古时称”太傅“。商鞅变法后,很多触犯法令的人都受到了处罚。可有那么一次,当时的太子赢驷也犯法了,不处罚,法令没法继续推行,若处罚,那可是太子。为此,秦孝公有点为难。于是商鞅出了主意,把这些过错都推到了太子的两个老师身上,以没教导好太子为由,处罚了这两个老师。其中,公子虔被割掉了鼻子,对商鞅的仇恨就此积下。

公子虔

商鞅的变法过程中,剥夺了贵族们的权力,把权力逐渐集中在了国君的手中。公子虔身为旧贵族的领袖,首当其冲,被剥夺了许多特权,再加上之前他代赢泗受过。这两件事加到一起,公子虔对商鞅是恨之入骨。在秦孝公死后,自己为之受过的学生当上了秦国之主。公子虔开始反扑,他联合了几个人,向秦惠文王告状,说商鞅要谋反。

车裂商鞅

公子虔是一个有实力的贵族,是秦国贵族里的领袖,是为了贵族反抗商鞅受过刑的人,是商鞅变法受害者的代表,所以他在秦国贵族很有影响力。刚刚上台的秦惠文王在杀商鞅和得罪贵族之间,要做一个选择题。他没有过多的犹豫,选择牺牲商鞅,以求获得国内贵族的支持。于是在公元前338年,商鞅被捕,并被施以车裂之刑,也就是五马分尸,是死刑中最残酷的一种。

如此看来,杀掉商鞅是秦惠文王的需要,作为一国之君,他要大权独揽;作为一国之君,他要用商鞅的头来缓解王权和宗室贵族之间的矛盾。杀掉商鞅是商鞅自己的性格缺陷所致,作为臣子,他不应该功高盖主;作为臣子,他应该学会人情世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商鞅之死,看朝堂之上的帝王权术
“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商鞅并非车裂而死,他死的冤不冤,后世历代秦王为何不给商鞅平反
商鞅作为外人,为何敢削掉公子虔的鼻子,进入真实的历史一探究竟
商鞅为什么会被车裂?你觉得他死得冤吗?
商鞅变法是一把双刃剑 商鞅死于自己的新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