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376:要换种思维,你才能理解!

我站在山坡上看到桃花正迎风怒放,目光所及处是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那金黄的花海层层叠叠。不远处的竹林随风摇拽着,时不时发出一阵阵沙沙的声响… 此情此景,就如同辛弃疾的那首词描绘的那样: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多年以来,我们早已习惯了掐着分秒安排日程的北上广深的节奏和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所有的便捷都是为了提升整体的效率。因此,时间的刻度就被切的越来越精确,人的精神结构也会被渗透的越来越深。当人类第一次从伯明翰出发的列车以分秒不差的准点按时抵达伦敦的时候。人类社会的分工协作的精度被提升到分秒这样的刻度。由此带来综合效率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内让更多的个体按照这个刻度统一行动,从而组织起更大的共同体并控制更多的资源。当人作为个体被卷入更大的共同体之中,不仅会被各种内部约束所控制,还会被内部具有导向性的牵引力所驱赶。

对于那些跟不上激励机制的节奏,无法形成正向循环的个体而言,这种裹挟力会不断拆解其精神结构中的抽象自我,从而会在其精神结构中持续的引发冲突。要在人群中引发剧烈的竞争,首先就需要统一目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才会形成相互之间的挤压,而剧烈的挤压就必然形成泾渭分明的层级结构。而层级结构的固化虽然会让整体更加稳定,却会让身处下层的个体进一步失去独立性并彻底被简化为工具。因此,所有的抵制方式都是从否定目标的指引开始的。譬如,为自己的行为赋予自定义的价值和意义。除此之外,就是打乱节奏并降低分工协作在一致性上的精度。

而我当下所置身的环境却很容易让人忘记时间。在这个接近于静止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并不会精确到分秒这样的刻度,只是在早中晚一日三餐或者四季更迭这样的刻度上保持同步——如果你每天都重复同样的事,你就根本不需要知道现在是几点。我早上睡到十点起来,依然有早餐吃。这就意味着连一日三餐按时吃饭这种程度的一致性的协同都被我破坏掉了!

人在不急迫的时候才会思考一些更长远也更本源的事。当我们经历的事越来越多之后,内心就会越发的沉稳。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才会懂得拒绝。否则,你会觉得任何东西都是机会,任何人都不能得罪。到头来搞的处处被动,不断的重复着掉进坑里又拼命从坑里爬出来这种毫无意义的事。

人到了一定年纪,最宝贵的性格就是情绪稳定——正因为什么阵仗都见识过了,所有没有过不去的坎,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事——在自己成长过程的某个阶段,你会把某件事或某个人看成不能有任何闪失的存在——似乎你错失了,之后整个人生就再也没有意义。然而,当你经历过足够多之后,你才能宠辱不惊的在岁月的门后把一切都当做笑谈说,才会为自己当时的心境和行为感到幼稚和可笑。生活中的真谛无非两点:一是看开,二是看透。前者是一种缓解,后者则是一种选择!人只有能一眼看透,才能从一开始就拒绝。也只有看透了,才能义无反顾的选择。所有的患得患失都源于既看不透,又看不开。

绝大多数人的一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普通人不仅仅自己普通,而且父母也普通。这种普通还不仅限于匮乏和窘迫,还包括视野和性格,内在的缺陷往往比外部的条件更像牢笼。因为人的所有行为、观念、心态、判断、选择都源于此!一个自身就匮乏和狭隘的父母,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生活反复的揉捏。各种迫在眉睫的刺激让他们应接不暇,他们又哪里会有多余的能量去为你的长远考虑呢?他们反而会把你当做一根救命的稻草牢牢的抓住,以便能稍微缓解一下自己的匮乏、窘迫和无力。

在电视剧《安家》里面,我们非常心疼房似锦,也无比的讨厌她的母亲对她一味的索取。然而,她母亲有一句自言自语的肺腑之言却无比的真实:家里面个个都不中用,但是这个家又要我维持下去,除了你我还能找谁呢?!我想她内心是清楚对女儿的索取无度是不对的,甚至是内疚的。然而,她只能加大对女儿的恨意,一条道走到黑,才能在索取时理直气壮。这就是生活中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恶。判断一个人,需要洞察其生存结构和精神结构。一个生存结构和精神结构都很糟糕的人,所有的信誓旦旦都不可信。因为那种自我消耗会困住这个人——就如同一个人举债对你好,但有一天你需要帮他还债。你今天所收获的所有浪漫和偏爱都从一开始就标好了价格,只是当时太年轻,察觉不到这些!一个人20岁吃苦是有尽头的,但一个人40岁吃苦是没有尽头的…

普通人看电视剧或者电影,其实是在以上帝视角看别人演绎的人生,从中获得的感受和借鉴是为了更好的为自己的生活做指引。更高阶的人则通过阅读历史上的治乱和兴亡,通过一个跨越时空的立体生活场景为当下的判断和决策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见得失!这几天听了太多家长里短的故事,我就如同看完了一部又一部关于亲戚们整个人生的纪录片。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不幸,而有些事却尤其狗血。然而,所有出乎意料之外的东西又在情理之中。人的许多行为轨迹其实早就在很久很久之前自己的某个选择所决定——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吧!然而,在做判断和决策的当时却是那么的草率和无知!

有亲戚让我跟他的儿子聊聊,我拒绝了。如果是十年前,我或许会去尝试,但今天的我不会对一眼就看到底牌的事做任何不必要的尝试。人自身的缺陷和匮乏会让你做出一些急于补偿和掩盖它的偏向性选择——比如说,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会选择一份更稳定的工作,而放弃更有成长空间的机会。一个缺爱的女生会选择一个条件更差,但让自己没什么压力的男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和责任的增多,在扑面而来又无能为力的生活压力下,持续不断的相互嫌弃和埋怨逐渐成为日常状态。人的认知、心境、判断和选择最终会编织起一道又一道的网,不管你称它为作茧自缚还是叫画地为牢,其实就是那么回事——被困住了,出不来。斩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如一群太监上青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所遭受的一切苦难和纠结,都是自作自受呀!

我以前总是看不上自己唯一的亲妹妹,从小到大,我以自己为标尺去丈量她,放眼望去,满眼的嫌弃!我记得她刚刚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艺术类的专业,一位毕业于美术学院的长辈亲戚来到家里,我妹就兴冲冲的让人家看看自己画的素描作品。他看完之后默不作声,突然指着另外一面墙上的一张人体素描的草图说:这张画的不错,功底很好!我妹很不好意思的说:这是我哥画的,他不是学这个的,他学的是计算机… 这不是凡尔赛,这是事实!她这个专业的还不如我这个业余的,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我又如何做到不嫌弃她?太难了!

最近这几天让我改变了持续了二十多年的看法:外婆现在行动不便,她一辈子都不落人后,现在连吃喝拉撒睡都需要人伺候,心理落差肯定很大,而且人到了80-90岁,情绪方面就会变得有点像婴幼儿一样——这是花多少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古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因为那种非正常的情绪满足真的很让人崩溃。所以,母亲和她的姐妹们协助舅妈轮流照顾外婆。我突然发现,我的父母也是60开外的人了。最多20年的光景,这一幕就会摆在我面前!这个时候,我才猛然发现:有个妹妹真好!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女生在结婚的时候,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能与你父母同住。这个时代的人,以及彼此之间如此的生疏,你能指望她们像上一代人那样照顾婆婆的吃喝拉撒,并且一个晚上起来五次?做梦去吧!至于保姆那就更扯淡了。保姆是拿钱干活的,非亲非故,没有任何长远利益和感情基础,凭什么要照顾老人的情绪并不厌其烦的满足其各种需求?养老院里不仅冷暴力,而且直接虐待老人的事层出不穷。旧病床前无孝子,你们自己家的血亲都受不了,人家一个拿钱办事的外人,凭什么呢?!

下午散步的时候,我与老爷子谈论起了生和死,谈起了人一辈子必然的经历和绕不过去的责任。我说:“最近这几天似乎给了我不同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自己熟知的一切。我听了许多故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所有的冲突都围绕钱展开,所有的事都顺应着生老病死这条河流。我们家今天的父慈子孝,是因为我能够把你们安顿好,而我们兄妹之间的和睦则源于没有匮乏到需要去计较。但是,我突然看见了一个无法通过花钱能搞定的事,这个时候我才发现那个我从来就看不上的妹妹原来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老爷子笑了笑,伸开他的右手对我说:“你看这五个手指头,长短都不一样,你只要能把它们攥紧,就是一个拳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秒争人仙
爱的徒然
夫妻不吵架,其实更可怕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下)
一眼看穿隐藏的倒数结构,均值不等式定值立现原形,5分秒到手
一见钟情这种事,浪漫不一定长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