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归堂】触摸文明一先秦金属铸币刍议
userphoto

2022.05.07 陕西省

关注

作者董瑞,斋号水归堂,在广泛收集实物的基础上,对先秦钱币的铸造工艺、铭文特征,从钱币学的视角提出许多很有启发的见解。他与黄锡全先生合著的《先秦货币汇览 方足布卷》为目前最权威的方足布类专著。本文收录于《戴门弟子藏泉与文选》第二部分“戴门弟子文选”,版面所限,择其片段,先睹为快。

触摸文明一先秦金属铸币刍议

一、何为文明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通过对当今世界各种文明的深入研究和剖析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之后出版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一时间,对“文明”概念的认知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文明”的定义和含义到底是什么?古今中外论及文明的著作汗牛充栋,但直到今天为止,“文明”一词的概念仍未达成广泛共识。即使同为西方文明的英法两国在对文明的理解上与德国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①看来对“文明”概念的理解,似乎也存在着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指出文明的观点是由18世纪法国思想家相对于“野蛮状态”提出的,亨廷

顿没有给出“文明”的确切定义,但他梳理了近代以来西方学者对文明的认知。他认为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

首先,亨廷顿关注到了单一文明和多元文明之间的分歧。文明社会不同于原始社会,因为它是定居的、有城市的和识字的。文明的概念提供了一个判断社会的标准,欧人根据它来判断非欧洲人的社会是否充分文明化到可以被接受为欧洲人所支配的国际体系成员。这种单一文明的论点事实上可能在多元意义上是相当非文明化的。

第二,亨廷顿关注到了各国对文明与文化概念理解上的区别,在德国之外文明被看做是一个文化实体。文明和文化都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的文化,它们都包括价值、规则、体制和在一个既定社会中历代人赋予了头等重要性的思维模式。

亨廷顿认为血统、语言、宗教、生活方式是区别文明的东西。根据文化特征把人们划分为不同的文明与根据身体特征把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种族,其结果有相当大的重合。然而文明与种族并不等同。同种族的人可能因文明而产生深刻的分裂,不同种族的人可能因文明而趋向统一。

第三,文明是包容广泛的,一个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文明是人类最高的文化归类,人类以此与其他物种相区别。文明是最大的“我们”,在其中我们在文化上感到安适,因为它使我们区别于所有在它之外的“各种他们”。文明的内涵和外延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各民族的文化既相互作用又相互重合。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也没有精确的起点和终点。尽管它们之间的界限难得清晰,但这些界限却是真实的。

第四,文明终有终结,但又生存得非常长久,它们演变着调整着,而且是人类最持久的结合。它们的独特性和特殊性是它们长期的历史延续性。文明是动态的,它们兴起又衰落,合并又分裂,它们也会消失,掩埋在时间的沙丘之中。

第五,既然文明是文化实体而不是政治实体,它们本身并不做政府做的事情。一个文明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政治单位。这些单位可以是城市国家、帝国、联邦、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这些单位可以有不同的政府形式。在一个极端上,文明和政治实体可能刚好重合。

卢西恩·派伊曾评论说,“中国是一个装扮成国家的文明”。②但亨廷顿认为使用

中华(Siic)文明一词更为精确,它超越了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中国。恰当地描述了中国和中国以外的东南亚以及其他地方华人群体的共同文化,以及越南和朝鲜的相关文化。③

那么中国人自己是怎样理解“文明”的呢?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太平洋歌》里写

到:“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及印度、埃及、小亚西亚是也。”中华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主要文明之一,是唯一个绵延不断、延续至今的伟大文明。

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易经·明夷卦》:“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太阳落入地中,光明遇到阻碍以致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内心有文采可是外表却服从和顺应,蒙受大难的周文王与此相似。“内文明”即内在精神,是物质文明的先导和基础。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日明。”“经天纬地”意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老子:“归根曰静,静日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把“明”视为宇宙的真常之道。《缘》贲卦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明规范人的行为,则是人的人文特征。观察自然界的外在特征,可以探知季节的变化;观察人间的人文特征,可以用教化来成就天下。这是汉语“文化”一词的出处。我国近代翻译家把西方学术中的civilization和culture翻译为“文明”和“文化”,其中就体现了中华文明对“文明”和“文化”两个概念的理解。

百度百科关于“文明”的定义,是这么解释的:文明是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等。由于各种文明要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产生了具有显而易见区别的各种文明,具体到现代,就是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东方文明,古印度文明四大文明,以及由多个文明交汇融合形成的俄罗斯文明,土耳其文明,大洋文明和东南亚文明等在某个文明要素上体现出独特性质的亚文明。

文明有三层意思。一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二是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三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第二和第三层意思与“文化”的意思相同,但在考古学和人类学中,“文明”和“文化”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文明的含义归纳起来主要有这几个方面,文明是与野蛮相对的,文明是原生的,有一定的地域性但不限于某个国家,文明是有价值判断的,标志着人类的进步。文明是动态的,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文明可以弘扬、发展、成长和融合,文明也可能衰落消亡。文明是“天下”的感念,可以跨越种族和国界,文明可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全人类共享文明成果。

在某一具体时期,文化与文明的含义趋于重合,又有微妙的区别。一个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文明有价值评判,比如法西斯文化就不属于人类文明的范畴。关于文化,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讲的还是比较清楚的,这里就不赘述了。此外,是否属于文明、文明的出现是有判断标准的。这也是东西方考古学家最大的分歧所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在2020年第二期的《求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的专业论述文章,提出“当前西方学术界比较流行的判断文明是否形成的标志是'三要素',即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出现。这是根据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北非的埃及文明归纳出来的。但是,世界上不乏并非同时具备'三要素’的文明,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被公认是文明社会,其特点十分鲜明,但该文明就没有制造和使用金属器,没有冶金术,辉煌的印加文明也是没有文字的文明。可见,这'三要素’并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根据对中国各地早期文明的考古发现,经过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认为中华文明的形成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提出了符合中华文明特质的判断社会是否进入文明的标准。

第一,生产力获得发展,出现社会分工。在农业显著发展的基础上,出现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并且部分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如琢玉、髹漆、制作高等级陶器、冶金等)。

第二,社会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出现王权。社会阶层分化显著,少部分社会上层精英垄断社会管理权(如军事指挥权、原始宗教祭祀权),出现最高统治者一王,形成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及维护社会等级制度规范的礼制。贵族、权贵控制盐、铜等重要的经济资源以及高等级手工业制品的生产和分配。出现埋葬王和其他高等级权贵阶层的专门墓地和随葬高等级礼器的大型墓葬。

第三,人口显著增加和集中,出现都邑性城市,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现反映王权的高等级大型建筑和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兴建的大规模公共设施。出现明显的城乡分化。

第四,出现王所管辖的区域性政体和凌驾于全社会之上、具有暴力职能的公共权力一国家。国家的产生是文明形成的本质特征。战争、刑罚和杀戮等暴力行为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祭祀等礼仪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上几个特征,并不包括以地中海和两河流域文明为基础所总结的、西方学术界常用的'三要素’中的两条文明判断标准,即文字和冶金术。这种差别,正是中华文明不同于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地方,恰恰说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历史的发展有其普遍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这些表述明确了中国对文明判断所采用的标准。看来我们耳熟能详的“文明”一词看似简单,其实是个复杂的概念,处在不同文明中的人们对它有不同的认知理解和判断标准,存在着意识形态方面的主观性。有没有办法让我们从实在的角度去感受它的形象、触摸到它呢?(略)

二、分形理论

(略)


三、中华多元文化与先秦铸币的起源与分型

(本章文字略,刊彩图一二供赏)

四、先秦铸币的演进

(本章文字略,彩图一二供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集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华文明)
文明和文化有什么区别?
用一点点的时间,搞清楚1万年来中华文明的审美历程
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
【祭拜黄帝赋】◎朱兴弟
什么是人类文明?人类文明诞生三大标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