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mounashanti

1、高水平的价值投资者经常是稳定盈利的,因为他们同时满足了交易盈利的两个必要条件:交易正确率和盈亏比。价值投资者在低估的时候买入,只要基本面不发生恶化,在高估的时候卖出,交易正确率极高(很可能高于90%),同时盈亏比极大,因为低估时的买入有较高的安全边际,亏损较小而盈利较大,所以长期交易下来是稳定盈利的。
2、交易的正确率和盈亏比需要大样本进行测试,一段时间内的交易成功不代表交易模式的正确。
3、任何符合交易正确率高且盈亏比较大的盈利模式在控制好回撤的前提下,长期交易下来都是稳定盈利的。
4、纯粹的投机交易者在正确的盈利模式下具有惊人的复利能力,尤其是在期货市场,因为价值投资者是按年计算复利的,而他们是按月、按周、甚至按天复利,在承担更小风险的同时获得了惊人的复利(年复利在10倍以上)。
5、任何高复利的交易模式都是受资金量限制的,否则用不了多少年就是世界首富了。

很多人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却无法获得应有的盈利,主要是无法做到知行合一。做到知行合一,离不开三点:
1、清晰的盈利模式。
2、平和而自信的心态。
3、执行力。

在交易中,最重要的还不是盈利能力,而是控制回撤的能力。控制回撤主要有两个途径:1、仓位控制,2、止损。正确的止损是在买入时就确定了亏损时卖出的价位,当价格触发时,执行。即使在期货市场,我也从来都是满杠杆操作,基本可以保证每天的回撤在3%以内。因为我的止损极小,只要在买入的位置没有出现快速脱离成本的情况,随时准备止损出局。当然,这对买卖点的把握要求极高,如果要保证足够的交易正确率。所以,在期货市场的交易成功者虽然复利最快,但成材率极低,如果不是热爱交易,很难坚持下来。其实交易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发现,交易就是在考验人性,把人性中的弱点一点点修正了,交易就做好了,所以,热爱交易的我发现其实成功的交易就是简单枯燥地重复正确的盈利模式,并没有太大的乐趣,所谓的热爱交易不过是因为它能刺激分泌多巴胺而已。
具体到股票交易上的止损,中长线我一般设置在8%-10%,短线我一般设置在2%—3%,如果止损设置过大,则无法保证足够的盈亏比,设置过小,则无法保证足够的正确率,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盈利模式因人而异。比如,如果设置10%的止损位,我一般预期未来有30%甚至50%以上的盈利空间,这样才有足够的盈亏比。当然,这只是预期盈利,不能避免出错,但只要盈利模式正确,总体上是可以持续盈利的,我的投资学老师就是在08年3次止损10%但保证了当年的盈利。我有一个不设置止损的例外情况,就是相对合理估值打5折甚至更低折扣的优秀企业,在基本面没有恶化时,在用本金买入时可以不设置止损,无论估值如何低,融资买入的仓位必须设置止损,因为只要发生极端的情况,就可能爆仓。
很多人买入股票被套后就说自己是价值投资,不止损,却没有分析,这只股票的合理估值是多少?是否有足够的成长性降低未来的估值?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续?因为既然不止损,就是做好了长期投资的打算,期望这笔交易未来能够盈利,未来能够盈利的核心逻辑是什么?而真正理解这些又很难,需要长期深刻的思考。所以,要么对一个企业又有足够深入的了解,要么设置止损位。

所以说,成功的交易者都有支撑其盈利的体系,而不是单一的看一个方面。如果止损不过关,那么在下跌的过程中就不敢买,万一继续下跌怎么办?涨了之后又不敢追高,万一套住怎么办?没有执行力的关键还在于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和自信的心态。所以很多小散会追随股评或大V的操作而不是自己分析交易正确率和盈亏比,为什么?因为没有自己的交易体系,错了,是别人错了,而不是自己错了,可以推卸责任,从而减少亏损带来的心理痛苦。

简单谈一下我的盈利模式,很简单,买入有翻倍预期的优秀企业并持有,如果发现更好的标的,换股。之所以有翻倍的预期,是因为市值相对于合理估值水平打5折或更低,恢复到合理估值就翻倍了,并且还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每股收益增长的利润和分红。交易的正确率长期来看应该可以达到95%以上,另外还有几个提高正确率的加分项:1、随着沪港通、深港通以及未来的MSCI,中国与全球资本市场的联通性越来越强,估值自然要向国际靠拢。2、随着注册制渐行渐近,优质企业的筹码越来越稀缺。3、随着养老金等长期资本的入市,资本市场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资本市场会越来越稳定。那么盈亏比呢?下跌的空间是很小的,而盈利的空间是翻倍的,所以盈亏比极大。所以,在我的盈利模式下,正确的交易就是简单枯燥地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能力圈内的优质稀缺筹码全部被价值发现,然后换一种盈利模式。我之所以说耐心等待小招的牛市,就是因为我找不到更确定的有翻倍预期的股票了。好的股票,最好在启动初期买入,因为涨的越高,交易正确率越低,同时盈亏比也越小,并且交易心态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宁可牺牲短期的利益也要完成长期的重仓布局。我不会考虑做T来摊低成本,因为低位的较重仓位的买入,随着股价慢慢地上涨,其较买入价的差价远较做T的利润高,与其每天小仓位做T劳心劳力,不如在低位重仓买入,当然,这样做就是把风险集中到买入的时点,就是所谓的风险前置,对买入点的位置要求较高。

接下来谈一下我的估值体系,这是定价的关键。估值的逻辑基础是现金流折现估值法,但现金流折现估值法要慎用,因为股价泡沫的产生一般都是源于现金流折现估值法盈利增速的线性外推。所以说,在实际的估值过程中,应该活学活用,我一般采用3年增速法(我自创的),即假设某企业可以继续目前的盈利增速3年(必须有一定的逻辑证明,业绩增速越高,越要谨慎),我的估值体系如下,下一个帖子讲一些具体的行业估值法:
1、业绩稳定的股票(业绩增速低于10%),合理的估值是12-15倍PE(对应7%-8%收益率),因为国债收益率或理财收益率(4%-5%)无风险,而股票有风险,需要有风险溢价。
2、业绩的增长,市场一般预期3年,谁能看得清3年以后的事情呢?
3、业绩增速大于20%的股票适用于PEG估值法,其实也是对应12-15倍PE,举例如下:
20倍PE,对应业绩增速20%,相对于本年的PE=20/1.2/1.2/1.2=11.57
30倍PE,对应业绩增速30%,相对于本年的PE=30/1.3/1.3/1.3=13.65
40倍PE,对应业绩增速40%,相对于本年的PE=40/1.4/1.4/1.4=14.57
50倍PE,对应业绩增速50%,相对于本年的PE=50/1.5/1.5/1.5=14.81
60%-100%的增长也符合,相对于本年的业绩增长都在12-15PE区间内,这就是PEG估值法的相对合理性。
4、对于10%-20%之间的业绩增速,合理的估值是15-20倍PE。
5、相对于无风险收益率4%-5%,4%-5%的股息率应该是合理估值,因为除了得到股息率之外,还有业绩的成长,但同时承担了风险,收益风险相互抵消了。
6、PE越高,收益越高,因为如果业绩增速符合预期,PE是不变的。比如30倍PE,如果业绩增长30%,第二年还是30倍PE,每年的收益是30%,50倍PE的收益是50%,当然也要承担估值不及预期的情况下,杀估值的巨大风险。
7、股息率较高的,会相应提高对应的估值水平,因为无论是用股息再投资带来的超额收益,还是相对于无风险收益水平,都会相应提高估值水平。

目前市场较为低估的板块有银行、保险、水电。简单谈一下我对这几个行业的估值方法:
一、银行业,我采用真实市盈率估值法,具体的估值法详见https://xueqiu.com/9673505162/78464906
这里就几个估值的有争议的地方解释一下:
1、为什么不用PB估值?净资产的大部分利润来源于前期利润,而银行是风险后置的,前期利润如果计算不准确,那么净资产就不准确,另外,同样的净资产盈利能力是不同的,所以要用真实ROE/PB或真实市盈率。
2、为什么不能用前N年平均ROE计算?同样的道理,如果净利润计算不准确,那么ROE的计算也是不准确的。所以应该用当期的ROE计算,同时预估未来盈利能力的变化做修正。
3、为什么经常融资的企业要折价20%以上?融资有如下弊端:第一,真实的潜在风险没有暴露,市场对银行业报表数据不真实的担心多源于所谓的“借新还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庞氏融资问题,如果一直不停的上规模,是否是为了掩盖之前的不良呢?第二,融资会对原有的股东权益进行摊薄。第三,说明银行管理层经营决策不是以股东利益作为导向。第四,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如果在净资产之下还不断融资,市场的投资者会怎么想?把股价拉起来,还是会继续融资,并且一般比市场价格低,所以总是摊薄权益的股票只能按PB估值,如果说1.5PB估值是合理的,那么以0.9PB增发不是坑投资者吗?
4、为什么要对招行给予30%的成长性和确定性溢价?昨天@绿树叶81 写了一篇文章很不错,https://xueqiu.com/1940213877/95297869 ,反应了市场上保守理性投资者的一些思考。

长电跌了,闲扯下水电的估值,前两天涨的太猛,怕误导别人,因为我目前不持有水电股,所以相对客观些。研究不深,仅仅是拍脑袋的粗浅想法。水电的估值方法争议不大,按自由现金流估值,即利润+折旧。打一个比方,假如是房产,房租10年回本,70年产权,10年后房子还是自己的,并且房租有上涨的预期,这样的房子你会买吗?所以10倍自由现金流是合理估值的下限,考虑到计算自由现金流时加回了折旧可能导致利润的虚增,而折旧是真实发生的(从现金流折现的角度实际影响很小),保守的估值12-13倍自由现金流应为合理估值中枢。
长电和两投估值争议较大,个人认为长电溢价30%以上是合理的。1、电改的因素,水电价格低,如果涨价,对业绩影响较大,这是成长性的因素。2、两投有两河口,长电也有资产注入预期,这样两者抵消了。3、长电距离用电市场近,这样价格上会有优势,这也是一个加分项。4、两河口的好处长电也能分享一部分,无论从来水上还是股权投资上。5、长电股息率较高。6、两投还有电价和消纳上的不确定性。

对于保险,我最担心的地方在于: 
1、资产荒,尤其是权益类投资的资产荒,同时伴随着地产景气周期的衰退。
2、和指数的相关系数太高,14年10月,平保和小招的配比在7:3,15年5月配比在3:7,就是担心指数的风险,结果发生了股灾,侥幸逃过一劫。现在虽然不是大牛市,但结构性牛市后,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在减少。
3、负债端久期太长,一旦发生风险问题较为严重。
4、权益类投资风险后置,同时债券类的投资,风险暴露不如银行充分,现在大家密切关注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那么保险的资产配置就一定没问题?
5、如果按照真实市盈率计算,小招的ROE高于平安的内含价值增长率,所以我的估值方式是,小招的市净率高于平安的市含率,基于保险业务更复杂,就干脆金融股只配小招了。

我是按平安集团总体内含价值增速15%-20%,计算出2-2.5EV的估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风策略】白马股批量调整的启示意义
我十年交易生涯的小结
高端白酒已经具备了三年一倍的潜力 本文非推荐股票,盈亏自负,观点仅供参考! 做个记号,3月23日收盘...
别老盯着指数蓝筹不放 耐心潜伏这些成长股!
雪球
三个月猛涨30%,腾讯股价登顶,什么在阻止你从腾讯身上赚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