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萎缩性胃炎
好文章共欣赏

萎缩性胃炎案
高齐民
 
1980年7月初诊: 45岁,北京人。
  自述在家排行最小,父母疼爱,从幼儿园起饮食就不规律,每天点心吃得多,三顿饭吃得少,从小学到高中,顿顿吃一点,用好听的话说还不如家里的大花猫吃得多。20岁那年,因贪凉吃冰棍导致胃脘痛,从此后每次翻吃的不合适胃就痛。30多岁时,不仅胃痛又开始反酸,酸多时胃有灼热感,空腹则止,灼热严重时,手脚心也热,但吃一根冰棍,胃中灼热马上轻一点,若多吃两根,则胃疼的直不起腰来;伴胃胀气,甚则两肋胀的厉害,饭后胃积气,若不排出,什么活也不能干,胃中气排出,才能刷锅洗碗;且大便秘结不畅,2-3日一行,体检做胃镜查出“萎缩性胃炎”。
诊其六脉细数,舌苔薄有齿痕。
我让四个进修大夫各自开个方,大家一齐讨论此案。
进修大天甲:认为是阴虚有实热,主张用增液汤加生石膏、知母,甘寒养明清热。我认为不妥,胃中灼热,实属脾气虚不运,胃脘谷气停滞发酵之热,即阴火内焚,此火宜温散,不宜甘寒清下
进修大夫乙:认为此实属热伤阴,当用半夏泻心汤。我认为不妥,患者餐后两胁胀满,气上冲,打出嗝胀满则消,不是“满而不痛为痞”,而是“满而痛”,不当用法半夏,燥更伤阴。
进修大夫丙:认为当养阴清热,用麦味地黄汤。我认为也不妥,此种是李东垣所说“饮食不节则胃痛,胃痛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当甘温除大热(胃中灼热),甘寒不对症。
进修大夫丁:认为当养阴清热,当用黄连阿胶汤。我认为也不妥,患者无心烦、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及舌质干红等实热证,黄连阿胶汤清的是实热,不是虚热。“雪中灼热”。实质是虚劳前驱证候,“手足心热”,已迫近虚劳;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中说“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用的是甘温除热法。
大家开的方都抓住养阴,只对了一少半。此病宜益气养阴,即甘温除大热,不宜甘寒养阴清热,用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均可。
处方: 炙黄莲30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lOg,灸甘龙草6g,大枣12枚,饴糖30g,(烊化)。六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二诊:服黄芪建中汤六剂,胃中灼热大减,脘腹胀气打嗝基本消失,大便已通。补中气,使大肠传输槽柏顺利,大便正常。继用上方15 -20剂。
三诊:胃中灼热消失,纳谷增加,体重也重了几斤,继服10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的重点,“胃中灼热”是胃酸太多,灼及胃黏膜所致,特点是食后即作、空腹则止,空腹时胃酸分泌减少或停止。黄芪建中汤的饴糖随药服下,在胃中形成一个保护膜,胃酸不能直接作用于胃黏膜,故药后,吃饭则“胃中灼热”消失。
热分实热和虚热,萎缩性胃炎之“热”属阴火内炽。《素问·调经论》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这里的“热”,指“胃中灼热”“手足心热”。仲景论虚劳,论及“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也是内热之象。治当甘温除大热,益气养阴,为正治法。
 
此案例告诉我们,治脾胃病当看看李东垣的《脾胃论》,对脾胃虚损的“ 热中证”“胃气热”“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才有深刻的理解,不再犯苦寒清热的错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67 讲 辨呕吐、辨预后、厥阴病篇小结
伤寒论(卷一至卷六)
运动治病论 .慢性胃炎,波段治疗,无不痊愈
吴茱萸汤-《经方100首》
《伤寒论》小承气汤
《伤寒论》试解No.27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