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肺癌亚型转化:液体活检时代的细胞学检查仍然重要!

首先给大家阐释本篇文章的这些名词

液体活检:也就是通过抽静脉血来检测血液里肿瘤细胞裂解释放的DNA片段(ctDNA),来了解肿瘤的突变情况,进而来判断如何选择靶向药物。

检测的技术有二代基因测序(NGS,高通量测序),还有数字PCR、ARMSPCR等,相比而言,二代测序可以同时检测很多基因的突变情况,但是灵敏度会低一些(1%左右)。而数字PCR和ArmsPCR灵敏度高,但只能检测有限基因的有限位点,数字PCR的灵敏度在万分之一。


亚型转化:也就是原本诊断的时候是某一种肿瘤亚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转变成了其他的肿瘤亚型,如本例中的肺腺癌转变成为了肺鳞癌。


细胞学检查:通过活检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癌细胞的形状,对特殊燃料的染色情况。由于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肺癌的细胞形状不同,因此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癌细胞的形状、染色情况进行区分。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一类可以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化合物,如肺癌的EGFR TKI,是指抑制肺癌中EGFR突变导致酪氨酸激酶活性过度活化的化合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


EGFR基因T790M:是指EGFR蛋白的790位氨基酸的一个置换突变,该突变导致肺癌患者对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耐药,但可以对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敏感。


PIK3CA p.E542K:PIK3CA基因位于EGFR基因下游,是指PIK3CA基因的542位氨基酸发生的一个置换突变,该突变导致EGFR靶点的靶向药物耐药,不管是第一代、第三代都耐药,需要同时联合PIK3CA的靶向药物,才可能联合控制。

背景

液体活检,也就是通过抽血检测肿瘤的基因突变无疑是一个进步,而且我们也都知道穿刺活检,对患者是有创伤的。我之前写的一个小说《癌战》专门论述了男主角在穿刺活检取样时,导致了严重的气胸。甚至部分患者还导致了严重的出血。


即便如此,确诊时取样仍然是必要的,一个是需要进行细胞学检查确定肿瘤亚型,其次是进行基因检测,看是否可以进行靶向治疗。

在患者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很多的科普平台都提倡不进行穿刺,进行液体活检可以达到较好的检出率,最重要的是抽一管静脉血,对患者几乎无创伤的。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通过外周血也可以检测到耐药的突变,如在第一代EGFR TKI耐药时,检测到了T790M等,但有时我们按照这个突变来使用对应的靶向药物,却没有产生预期的疗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今天的案例中,癌度为大家解读一篇文献报道,也就是虽然可以检测到耐药的基因突变,但其实组织的细胞学诊断发现,肿瘤的亚型发生转化


TKI耐药病情进展,腺癌转成鳞癌

一名67岁的女性患者因咳嗽就医,在2015年11月经CT诊断为肺部占位病变。经过穿刺活检,基因检测发现是EGFR基因19外显子缺失突变(频率为73.4%)。细胞学检查的H&E染色发现肿瘤细胞具有微血管和大血管的分泌性外观特点,免疫染色显示强的TTF1阳性信号,而P63染色为阴性,肿瘤细胞形态学和免疫细胞化学特征是肺腺癌。

图:初次诊断为肺部占位,细胞学诊断为肺腺癌,EGFR基因19外显子缺失突变

 

基于以上的诊断结果,患者开始使用EGFR靶点靶向药物阿法替尼治疗,每天一次,计量为40mg,治疗至6个月后。患者开始出现耐药,右颈淋巴结增大,超声检查初步确定为转移灶。


对转移的淋巴结病灶穿刺取样,细胞学检查显示强烈的P63阳性,而TTF1为阴性,确定是鳞状细胞癌。对转移病灶取样做的基因检测结果表明是PIK3CA检测表明是E542K突变(突变频率38.1%)。


基于以上检测结果,停止了阿法替尼治疗,改变使用铂联合长春新碱治疗,截止作者发稿时,患者病情稳定,获得了控制。

图:转移的颈部淋巴结确定是亚型转化为鳞癌,存在PIK3CA基因突变

 

这个患者的有效时间仅有6个月,不算是特别长。而且本篇文献中患者停止了阿法替尼的治疗,改用铂联合长春新碱化疗。


那么这里有几个问题,癌度与大家一起探讨和思考一下,如您对这几个问题有新的思考,也欢迎留言参与。


1

颈部淋巴结是鳞状细胞癌,那么肺部原发是否还是肺腺癌,最初患者就是肺腺癌和肺鳞癌的混合型癌种类型,只是穿刺取样的样本小,而误判为纯的肺腺癌?


这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再次对肺部原发病灶进行再次穿刺活检诊断。而且最好是多个位点的取样才好。

2

患者使用了阿法替尼治疗6个月,文献没有报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时候,原发灶的控制情况,是目前稳定状态,还是病灶增大了,或者是缩小了。如果原发病灶被阿法替尼控制的很好,停止阿法替尼治疗是否合适?

3

患者使用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做的病历细胞学染色和基因检测,为PIK3CA基因突变,那么这个耐药的转移灶是因为PIK3CA的这个耐药突变而对阿法替尼耐药长起来的,还是因为肿瘤亚型转化,腺癌变成了鳞癌而长起来的呢?

4

如果患者使用外周血做基因检测,假设检测结果很好,也检测出来了PIK3CA基因E542K突变,当然因为穿刺取样没有病理细胞学结果,按照基因检测报告解读的逻辑,是会推理使用阿法替尼联合PIK3CA下游的mTOR抑制剂联合治疗,也就是阿法替尼联合依维莫司、替西罗莫司治疗,这种治疗会不会有好的结果,至少控制住病情呢?

 

癌度编译这个案例主要是想去阐明一个问题是肿瘤的复杂性,肿瘤本身的异质性,不只是表现在基因突变的变化,肿瘤亚型转化也是一个问题。


因此癌度提醒病友,在基于基因检测结果进行靶向治疗时,如果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那么则建议取转移灶或者增大的原发病灶进行细胞学染色,或者使用组织样本进行再次检测基因突变。也就是对于癌症这个疾病,从来没有一个什么所谓的高大上的技术可以给我们所有的真相,我们只能尽可能使用合适的方法逼近真相,进而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获得对肿瘤的较好的控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腺癌国际多学科病理分类:概要
【文章发表】基于大样本数据:携带EGFR 20ins突变的中国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
液态活检,哪些是我们不知道的?
肺腺癌到底有多少种?
【CJLC】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一) (2016年版)
如何系统性地研究药物敏感性?这篇高分文章给你模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