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帛书《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夫唯弗厌 是以不厌
(本文由“原文译文”和“详细解读”两部分组成,“原文译文”可了解经文大意,“详细解读”可深入理解经文含义。)
原文译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毋闸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译文:知道自己不了解事物的本质,值得崇尚。不知道自己不了解事物的本质,是有危害的。所以圣人之所以不会受到危害,是因为他把危害当作危害,所以不会受到危害。而人们不把危险当作危险,则更严重的危险将会发生。
不要脱离所依据的本性,不要远离所依赖的本质。就是因为不远离事物的根本,懂得遵循道,所以人们才不远离他。所以圣人,懂得了解事物的本质,而不执着自己的见解。懂得遵循事物的本性,而不执着自身的方式。所以去彼取此。
详细解读: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毋闸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不知”表示不了解事物的本质,不懂得遵循道。“病”表示损害、危害。这两句的意思表示:知道自己不了解事物的本质,值得崇尚。不知道自己不了解事物的本质,是有危害的。
“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不病”表示不受到危害,“病病”表示把危害当作危害,就是把偏离道的行为当作危害,前面的“病”为动词,后面的“病”为名词。这句的意思表示:所以圣人之所以不会受到危害,是因为他把危害当作危害,所以不会受到危害。
“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畏”表示危险、损害,“不畏畏”表示不把危险当作危险,就是不把偏离道的行为当作危险,前面的“畏”为动词,后面的“畏”为名词。“大”表示严重的意思,“大畏”表示严重的危险、损害。“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这句的意思表示:而人们不把危险当作危险,则更严重的危险将会发生。
“毋闸其所居,毋厌其所生。”“闸”表示阻拦、脱离,“居”表示依据,“厌”表示满足、远离,“生”表示依赖。这句的意思表示:不要脱离所依据的本性,不要远离所依赖的本质。
“夫唯弗厌,是以不厌。”这句的意思表示:就是因为不远离事物的根本,懂得遵循道,所以人们才不远离他。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自知”表示懂得了解事物的本质,“自见”表示执着自己的见解。“自爱”表示懂得遵循事物的本性,“自贵”表示执着自身的方式。这两句的意思表示:所以圣人,懂得了解事物的本质,而不执着自己的见解。懂得遵循事物的本性,而不执着自身的方式。所以去彼取此。
总结:这章主要讲述圣人了解事物的本质,懂得把危害当作危害,所以不会受到危害。人们不了解事物的本质,不懂得把危险当作危险,所以会导致严重的危险。所以不要脱离所依据的本性,不要远离所依赖的本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帛书原旨——德篇三十七、民之不畏畏
一九合十谈《道德经》第74章~不要把百姓逼上绝路
深度解读庄子的9句名言, 让你更懂道家思想
鬼谷子译文
《庄子》天道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_第24页_国学经纬_中医村论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