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Earl 二八轮动还好吗?优化的三个新方向
userphoto

2022.09.17 湖北

关注

“Earl 二八轮动”,很多人对于我分享的这个模型应该不陌生,尤其是在且慢当年将其做成了可跟投的组合策略之后。

当然,也有不少跟投者,对于 “Earl 二八轮动” 这些年的疲软表示不解甚至不满。虽然伴随投顾新规,高频轮动的原始二八轮动策略必须退出投顾舞台,但是作为一个私人组合策略或者说 ETF 策略,其依然可以执行。

如何在新时代对其做合理的优化,也是我近期在思考的问题,这里分享一下我的优化心得和未来我自己将采用的新策略。

二八轮动的七年回顾

优化之前,当然对于二八轮动的过往业绩要做一番回顾。

Earl 二八轮动,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轮动 + 择时策略,仅涉及沪深 300 指数和中证 500 指数两个品类,操作思路如下:

轮动。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临收盘前,比较一下沪深 300 指数和中证 500 指数过去 4 周 (含本周) 的表现,哪个更强,哪个就成为轮动的胜者。

择时。进一步看一下轮动的胜者,在过去 4 周 (含本周) 是正回报还是负回报,如果正回报,则模型下周持有胜者;若负回报,则下周空仓。

我已经记不清第一次谈及 Earl 二八轮动是何时了,甚至可能不是在网上,而是在我供职的报纸上。前几天翻了一下雪球旧帖,发现我在雪球上第一次谈及,是 2013 年。

所以,回测肯定必须从这之后开始,类似 2007 年 2008 年这样对 Earl 二八轮动极为友好的年份,还是要摈弃的。

所以,按照小雅老师提出的著名的基金经理 “七年评价期” 理论,我觉得也是从 2015 年开始回测 Earl 二八轮动模型比较好,迄今七年出头点。

虽然作为一个仅涉及沪深 300 指数和中证 500 指数的轮动择时模型,合理的评估基准应该是沪深 300 指数和中证 500 指数每周等权重持有的策略,不过考虑到如今主动型基金成为市场主流,所以这次回顾和优化,我都会将中证偏股基金指数作为一个对标对象。

好了,下面先来看 2015 年至 2022 年 5 月 27 日的回测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我用的是指数的周数据,所以最大回撤会忽略周间回撤,比实际回撤略小一些。

请看下表,“动量轮动 _二八轮动 _4_T” 代表的就是 Earl 二八轮动策略,这里解释一下说明,二八轮动代表就是在沪深 300 指数和中证 500 指数之间轮动,4 代表的是二八轮动用的 4 周回测期,T 代表是进行择时。后面诸位还会看到许多类似的模型,如果是 3 就是改用 3 周回测,如果是 NT 就代表关闭择时。

从数据来看,2015 年迄今,二八轮动其实表现还不赖,6.96% 的年化收益率大幅跑赢等权重的基准,相比同期偏股基金指数也差距不大 —— 更何况 Earl 二八轮动 33.44% 的回撤,比起偏股基金的 49.41%,好太多了。

当然,再看下面的净值曲线,就能发现问题,二八轮动明显后劲不足,和偏股基金的激情完全不能比。

所以,我进一步将回测周期收窄至 2019 年本轮牛市迄今,二八轮动可就惨淡了,7.67% 的年化收益相比基准都跑输,更不要说偏股基金同期 18.8% 的年化回报了。

虽然二八轮动最大回撤控制在 16.34% 只有偏股基金的一半,拿着安心许多,但显然许多基民更热爱的依然是更高的收益率。

尤其是考虑到下图中偏股基金指数一度出现的高收益,的确是让人羡慕的。

那么,二八轮动是不是就该寿终正寝告别历史舞台了呢?

作为一个经历过 2008 年、2015 年和 2018 年熊市的老股民,我对回撤控制的热情,其实是大过收益率的,所以哪怕是原始版的 Earl 二八轮动,在我自己的基金组合中,依然会有一席之地。

更何况,Earl 二八轮动,依然有优化余地。下面是我的三个优化思路。

三个优化方向方向一:增加中证 1000 指数

在 Earl 二八轮动推出之后,有许多朋友建议增加创业板。

不过当时我也解释过,增加创业板会有后视镜,而且还要考虑创业板公司行业分布的变化,不是个好选择。如果要我添加,我会选择增加中证 1000 指数。

在我个人看来,这些年二八轮动逐渐不尽人意,与中证 500 指数的弱化也有关系。

早年,A 股数量不多,中证 500 指数就足以代表小盘股的表现,大涨大跌很是生猛,而这恰恰是动量轮动模型所需要的。

但是伴随 A 股大扩容,中证 500 指数变成了中盘股表现,温和了太多,就制约了动量效应。

所以,这一次优化,就如约将更能代表小盘股的中证 1000 指数加入,变成 “三五十” 的组合。

先看 2015 年迄今的表现,加入中证 1000 指数之后的三五十 4 周轮动择时,年化收益 15.18%,回撤也更小了 —— 仅仅加入一个品种,就有如此效果,难得。

从曲线看,也很生猛。

当然,这次优化,更值得关注的还是 2019 年迄今的表现。

从下表可以看到,三五十轮动,12.39% 的年化收益率,略不如偏股基金。

从曲线来看,在 2020 年核心资产最疯狂的年份,显然是大幅跑输的,但 2021 年开始差距有所缩小,2022 年的大跌,更是拉近了两者的距离。

而且三五十轮动不过 14.29% 的回撤,持有体验还是让人体验好许多的 —— 毕竟你不能确保你一定是在 2020 年初偏股基金最爽的年份买入,大多数投资者往往是在高位杀入,回撤有时候更重要。

方向二:放弃择时

二八轮动,包含了轮动和择时两部分。这就意味着,犯错的来源是双份的,一旦同时出错,就比较惨。

这些年,许多主动型基金经理,放弃择时,也是为了避免双输。

那么在之前三五十轮动的基础上,我们也放弃择时会如何?

先看 2019 年之后的表现,三五十轮动的年化收益率提升了 2 个多点到了 14.59%,与偏股基金缩小了。但同步,回撤控制的优势也近乎消耗殆尽。

从曲线可以看到,相比偏股基金在 2021 年初就出现高点一路向下,三五十轮动不择时后续依然不断新高,直到 2022 年初。这就是大中小盘轮动的好处,不需要知道市场格局,但总能站在胜利者这一方面。

其实 2019 年和 2020 年轮动的疲弱,很大程度上在于轮动最强的武器只是沪深 300 指数,而当时 300 成长和 300 价值表现差异极大,所以 “三五十” 在那段时间无法完全跟足市场风向。这是纯粹大小盘轮动先天的弊端,未来笔者要寻找合适的标的,看看能够实现大小盘 + 风格的轮动。

值得注意的是,放弃择时,是有代价的。如果将回测周期放回 2015 年,策略的收益就只有 4.75%,和不放弃择时版差异极大。

毕竟,不择时的话,2015 年的股灾,就得硬抗了,60.31% 的回撤真是要吓死人的。

方向三:微调参数

其实在最初介绍二八轮动时,就对于回测周期的参数选择有过犹豫,当然感觉 3 和 4 都不错。

不过最后因为 4 略好,再加上 4 周对应 1 月,更具有美学,所以就选择了 4 周。

这次,且来看看用 3 周回测,会如何。

依然先看 2019 年迄今的数据,先来一个择时的,相比偏股基金还略差一点。

再来一个不择时的,2019 年迄今竟然跑赢偏股基金了,当然考虑到回撤太大,其实我还是偏好上面一个择时版。

那么将回测周期放回到 2015 年迄今的长周期,这两者如何?

可以看到 3 周参数 + 择时的年化收益率依然能跑赢偏股基金,就是最大回撤会大一些。

从曲线图看,这波回撤应该还是不错的。

大人不做选择

在探索了三个优化方向之后,那么未来的二八轮动 (姑且还是保留这个旧名) 应该如何定型呢?

笔者看来,除了加入中证 1000 指数是板上钉钉无需考虑的事情,是不是择时,是不是变成 3 周,都是有利有弊。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都要。

其实对动量模型的长期探索让我知道,参数的表现,都是有高潮和低谷的,当下的最佳参数可能是未来的最惨参数,所以多个参数均衡,比单一参数会好许多。

所以最简单的就是将二八轮动由单参数模型,变成多模型并行—— 这其实是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模型常态。

所以,我选择了将 3 周和 4 周,择时和不择时合计四套模型同时并行,不求收益率最强,但求稳定。

下表的 4in1 就是四套参数并行 2015 年迄今的数据。

这是 2019 年迄今的:

下图是 2019 年迄今的净值走势图。

是的,新版本的二八轮动实际有 4 个仓位:

  1. 4 周回测 + 择时
  2. 4 周回测 + 不择时
  3. 3 周回测 + 择时
  4. 3 周回测 + 不择时

每个比重 25%,独立运作,不求追求收益最强的组合,但求长期安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Earl二八轮动”投资答疑,第3部分解答不可错过
周应波终于发威了!Earl 基金组合一周盘点 2020-11-07
反弹看似形式大好,该离场时依然要离场
“Earl二八轮动”投资者交流会
关注黄金,关注A股
Earl二八轮动半年度回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