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会有人把诗词格律拒之门外?

为什么会有人把诗词格律拒之门外?

张小笨

诗词格律作为格律诗词的规范化写作模式,在中国已流传千年。有了格律的规范,使诗词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韵律之美。大凡创作格律诗词者,无不谙熟诗格,词谱,平仄韵律。中华诗词学会为了方便广大青少年学习格律诗词,特意编著了《中华新韵》,《中华新韵》共分十四部韵,每一步又分平,上,去,入四声,完全按照汉语普通话的标准区分,比《平水韵》要简单的多,也宽泛的多了。但是真正写作中华诗词的基本上不用《中华新韵》,我就是其中之一。但就如此简便快捷的评测,韵律区分却有人心生恐惧,将其拒之门外。

究其原因不过有二:

第一,取决于自己的懒,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的碎片化阅读已成常态,人心浮躁,急功近利。根本没有谁能坐下来静静的用心读两个小时的书,对所有的事情仅仅是一知半解,求知欲望变得浅薄,已经有很少人能静下心来去求得真谛!更别说让他去背韵书了,更多的人连什么韵律,什么是平仄都不懂,只是依葫芦画瓢,把28个字排成四行,就称其为诗。其实你要把你写的东西称作是诗,也没别人反对你。但是你别附庸风雅的在你的所以大作前面冠上七律,七绝等名头儿,因为那样非但不能为别人所称道反而会招来诟病,同时也丢了自己的人!那又何苦呢?

至于词,我劝你最好别去碰它。因为你连最基础的平仄韵律都没学会,又怎么能认识词谱呢?并不是拉个词牌来填够字数就是词的。因为诗有诗格,词有词谱。况且,词谱还千变万化,有正体,有变体。至于什么平韵,仄韵,叠韵,叶韵,换韵,减字,添字,领字,偷声,摊破等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会让你晕头转向。没有一定的功夫,你绝对不会掌握这些东西。

原因之二就是知识储备量太少。因为有些人没接触过韵书,连每个字在哪个韵部都不知道,更不知道一个韵部里有多少字,甚至即使你接触韵书,但有些韵部里的字你并不认识,不知道此字为何意,不敢贸然应用。况且一句诗里有平有仄,你连平仄都分不清,还谈什么写诗啊?

虽然如此,但有些人无知而不自知。偏偏来了一句什么,不要因律害意。写诗要以意境为上,我想说,大哥,你连诗词的框架都不会插,你懂得什么叫意境?虽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开篇就说,词以意境为上,有了意境,便自成高格,自出名句。但那是对熟悉诗词格律的人来说的,所以你就不要照猫画虎了,有时反而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自找难看。

还有人说,诗词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这话说的是不错,但并非要你打破格律啊!所谓推陈出新,是在诗词格律的框架下推出新的语境。记得深圳有一位女诗人叫张和平,她的诗的语境那绝对是让人耳目一新。以下举几首为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张和平诗选八首

望春

梅窗远隔晚风频,香透珠帘一屋春。

人在冰封天地里,山川又启画图新。

行途

沿路峰峦黛色匀,岭南过后远芳辰。

中原飞雪飘然至,冷热心头一段春。

原野徐行即景

布谷声留旷野痕,风摇枯苇掩黄昏。

转身侧耳荒原寂,却见春芽柳上蹲。

闲居

春光浅淡拂帘时,忽见西园嫩柳姿。

许是重门深闭久,隔窗雨滴惹相思。

读诗友美文

和风渡口解迷津,默诵珠玑已涉旬。

渐悟飞红花落处,清香可染一溪春。

归途

愁人风雨又催花,可接斑斓岭外霞。

春染红笺题一字,两三羁客正还家。

题图

向晚一枝入鹤庭,院墙幽隐几分青。

斜阳不老门前树,隔与尘嚣作障屏。

庚子年滞留淮北

原上流光冷寂时,金黄芦苇压枯池。

一心静等春消息,孤宅江淮读柳词。

行文至此,我也不想说的过多。总结那些总把诗词格律拒之门外的人,最多也就三个字就可说明全部问题。

无非就是懒,浅,装!

懒,人懒,心懒。浅,知识储备浅薄。装,假装附庸风雅。就好像这年头不说自己是个诗人都不好意思出来混似的,其实细想想大可不必,像中国文学体裁这么多,你何必跟一个诗较劲呢?小说,散文,现代诗,散文诗。杂文,报告文学,写什么不行啊,非得写诗吗?写什么都能写,关键是你得有那两把刷子。所以,没有金刚钻就别去揽那瓷器活儿,还不如好好搬砖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格律》要句
诗词入门概念
了解诗词和诗词的差异
(8583)问候亲友2022年5月2日早上好!(8583)
转俢禅静土贴 第一部分山西唐踪
诗词曲赋联简易教程——入门篇(第一次修订,拟國學堂内部参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