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波慈溪民间故事-004

小锣的传说

从前慈北洋山殿戎家有兄弟俩,阿哥已经讨了老婆,是个为富不r的 财主,阿弟是个穷人,靠下海捕些鱼虾度日。

 一天,阿弟正在浅海上推圆捕鱼,他圆到了一条金黄色的小鲤鱼,十分可爱,他捧在手里仔细观察,发现小鲤鱼的眼里掉出几滴眼泪。阿弟心中不忍,便把小鲤鱼放了生。小鲤鱼同到海里,它一连三次跃i出水面,看看这 个好心的后生。不一会儿,阿弟捕到很多鱼虾,鱼篓装满了,便走上岸来。他跋上泥涂走到沙滩边,见地上有面狗叫锣,便拾了起来,这时他的耳旁响起一个姑娘的声音:“这面小锣是我送给你报恩,你在敲锣时,只要说一声,要什么,要金有金,要银有银。”原来这条小鲤鱼是龙王三公主变的。 阿弟同到家里,藏好小锣,卖掉鱼虾,籴了些米,买了些菜。到了晚上, 他想:“我用这狗叫锣要什么呢?金子银子虽好,我无福享受,贼要偷,强盗要抢,不如我多要一些鱼虾,我生活便有了保障。”第二天,他带了狗叫锣去捕鱼。到了海选,他敲响了小锣,说:“快帮我多捕一些鱼虾!”说也奇怪,他推圆,圆圆有鱼虾,不一会就捕了满满一鱼篓。这样一来,阿生的生活慢慢富裕起来,也盖起了一间新瓦房。阿弟生活好,阿哥看了眼红,他假装好心到弟弟处送吃的。问阿弟是怎么富起来的。阿弟知道阿哥的为人,便不把真相告诉他,只说自己每天捕到不少鱼虾,才积的钱。阿哥不相信,便化装成渔民,偷偷地跟在阿弟后面盯梢。到了海边,阿哥便躲在芦柴蓬里,阿弟一看左右无人,便取出狗叫锣,“当、当”地敲了起来,一边敲一边说:“狗叫锣,快帮我多捕鱼虾。”说完藏好小锣,下海推圆 只推了三圆,鱼篓便满了。阿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想:如果用这面小锣要金子、元宝,我不是可以发大财了吗?不过阿弟如此精明,问他借一定不肯,怎么办?还是偷。于是阿哥趁阿弟在卖鱼虾,就赶到弟弟的新屋门口,用刀子撬开了门闩,东翻西找……后来终于在枕头下找到这面小锣。

阿哥赶快跑同家,取出小锣,对妻子说:“我得到一件要啥有啥的宝贝。”说着就用根小棒敲了起来,一边敲一边说:“小锣,小锣,快帮我运一车金子来!”再敲一再说,一块金子都没有看到。妻子说:“你太贪心了,让我来敲。”她接过小锣边敲边说:“小锣,小锣,快来一斗元宝。”可是小锣不肯帮为富不r的人做事,金银说什么也没有敲出来,妻子火了,一边敲一边骂:  “甭嬉你爹的大丫卵!”话音未落,海里窜上无数的大海参,躺在屋里屋外满地都是。阿哥也火了,夺过小锣,边敲边骂:“甭嬉你妈大所话(女阴)!” 结果许多大淡菜从海上飞上来,连门口也塞住了。阿哥阿嫂慌了,便一边敲锣一边说:“小锣,小锣,你别光火!”“火”字刚出口,室内就燃起熊熊大火,把这对为富不r的夫妻俩烧死了。狗叫锣也从此消失了。

 人们听见阿哥、阿嫂敲锣骂人的事,又见地上有许多海参、淡菜,便说这是阿哥他们要来酌“大丫卵”、“大所话”。这就是海参、淡菜的来历。

阿六嫂的故事

从前,三北有户人家,只有夫妻两人,丈夫阿六嗜酒如命,游手好闲,妻 子帮人洗补衣服,收入无几,一年到头欠债累累。

转眼到了腊月,讨债的不断登门。廿四日这天,他们把讨债的打发以后,妻子劝丈夫说:“阿六,你老糟小妥吃了!” 阿六蛮横地说:“你开口'阿六’,闭口'阿六’,我们的家道都被你喊落 了,还会有好日子过?”阿六嫂说:“喊嘁怎么会喊落呢?我们家境之所以不好,都是你老酒吃 的。”阿六讲不过妻子,又气又恼:“如果你不喊'阿六’,我就不吃老酒!”阿六嫂说:“只要你不吃老酒,我一年到头讲话就不带'六’字。如果带 '六字’,老酒随你吃!”  于是,夫妻俩发誓赌咒,话落算数。廿五日那天,阿六一天没吃老酒就着急。晚上他半夜都没睡着觉,想法让妻说出六字来。

第二天一早,阿六问妻子:“今天是几日啦?”阿六嫂早有提防,同道:“你做人做得连日子都忘记了,今天是廿四零两日。”不管阿六想啥办法,阿大嫂时刻小心,不说出六字。廿七、廿八……一直过了大年初一,阿六也没吃上老酒。初二早上,阿六一个人到阿六嫂弟弟家去做客。阿舅知道姐夫喜欢喝  老酒,就给他斟酒,阿六坚持不喝。阿舅追究戒酒原因,阿六便把与妻子相赌的事说了。阿舅说:“你在我家喝些酒,只要我不说出去,阿姐是不会知道的,你何必如此认真!” 阿六说:“这不行,我们发过誓赌过咒,你阿姐不说'六’字,我就一辈子 也不喝酒。”阿舅想了一个办法,说只要依着他的话办事,明天姐姐一定会说“六”字。阿六同意照办。吃了晚饭,阿舅叫姐夫宿在他家里。到了二更天,他叫姐夫起床,二人一同到阿六家去。来到门口,阿舅捏着鼻子喊:“阿六嫂,阿六嫂!”阿六嫂早已关门睡觉了,听到有人喊,问:“谁呀?” “我是阿六的朋友,也叫阿六。 “你来做啥?”“我来找你家阿六。”“你找他做啥?”“你家阿六欠着我铜钿。昨天大年初一没来讨,今儿来讨。” “他欠你多少?”  “欠我六百六十六个铜钿。” “这钱是什么时候欠你的?”“去年六月六。”“我丈夫不在家,明天我会给你传话的。”阿舅拉着姐夫走了。路上,阿舅说:“这许多六字,明天你回家问阿姐,她真能一个六字都不讲?”第二天上午,阿六同到家里。 阿六嫂说:“昨晚有人来找你。”“来的是啥人?”“名字跟你一样。”“他来做啥?” “向你讨铜钿。”“他说我欠他多少?”“你给他一千,他找你三百三十四,”┃“我啥时候欠他的?” “去年黄狗猫儿洗浴(南方习俗,六月初六狗猫洗浴)的那一天。”┃

由于阿六嫂坚持不说六字,阿六从此戒了酒,夫妻勤俭持家,很快富起┃来了

陈雍金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清朝雍正十三年六月廿八那天上午,杭州北关门外瓶窑 镇附近路上,来了一个卖布客人。此人叫陈雍金,家住慈溪掌起桥陈家,他 早年父母双亡,今年二十四岁,以买卖土布为生。

那天,他卖掉土布刚刚要  同杭州客栈去,不料天色起变化,东北角扯(升起)起雷云,西北角动雷声 雷碰雷,云碰云。“轰隆隆……”瓢泼大雨“哗哗”响。陈雍金急忙撑开纸伞, 不料一阵狂风,一顶纸伞只剩根柄。雍金拔腿就奔,浑身衣衫被淋湿,心里真正急煞,总算前面有一座庵堂,就走到山门头避雨。等雨过再走,没想到雨却一直落个不停,到中午还在落,陈雍金抬头一看,见山门的匾上写着王姑庵三字,心想,这是一座尼姑庵,进去多有不便。他只好等呀等,雷雨变成了时雨,看看雨一时不能停,陈雍金想想难以动身,这里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离杭州还有三十里地,而天色却渐渐暗下来了,怎么办呢?这时,一个小尼姑来关山门。她说:“客人,你好走了,找要关山门了。”陈雍金一听就急了,说:“师父,你们是否可以行行好心,让我在庵堂里过上一夜,我是慈溪来卖布客人。雨伞被风雨刮掉,山门口避雨避了大半天……”小尼姑叫客人等一等,进内问过当家的师太。当家尼姑姓林,对这个遭雨淋的卖布客人深表同情,就让小尼姑把他领进庵堂,在灶前烤火,给他吃了些素菜米饭,再陪进一间客房让他宿夜。

再说庵里有一个刚刚出家的年轻尼姑,今年20岁,名叫王秀英,她的父亲叫王绍春,做了宛平县县官,后被奸臣谎奏一本,说他私通外国,亏空皇粮,将他满门抄斩。王绍春得知风声,便让奶娘带自己的独养囡王秀英带了金银珠宝,逃难到余杭,在王姑庵当尼姑作隐蔽,以后找个合适的郎君,有出头之日,再为父亲报仇。因为王秀英出身名门闺阁,知书达理,当家尼姑很喜欢她,想让她以后接自己的班,便在二月廿九观音生日时给她落了发。王秀英是刚刚出家心勿定,瞧见窗外双双对对同娘家的青年夫妻 心里十分羡慕,悔不该,懊不尽,不该落发做尼姑。

今天听说庵里来了个年 轻的卖布客人,便偷偷来到客房的纸窗前,用指头捅了个洞,仔细观看,发现这个卖布客人年轻英俊,便端来一碗茶,轻轻叩门。陈雍金开门,见是一个年轻的尼姑送茶,便连声称谢。王尼僧便问他姓名、年龄,家住哪里,有无妻室,陈雍金一一作了回答,说自己叫陈雍金,是慈北掌起桥人,今年24 岁,因为家境贫困,尚未配婚。王尼姑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他,并表示愿意终 身相许。

雍金见王尼僧楚楚动人,并了解她是官家后代,身边还有金银积 蓄,哪有不喜之理,便答应王的要求,二人跪在地上对天发誓,雍金说:“如果我有负心,将来拖牢洞死(死在牢里)!”于是姑两人就同床做了夫妻,  其中恩爱就不用说了。 夜深了,二人还在商量,王尼僧说:“我把积蓄交给你,你回家后挑檐楼 屋砌两进,我在庵堂蓄发。到明年三月初八来接我人,好像一个在家人,回到慈北别人不会过口(揩责)了。”陈雍金满口答应,约好三月初三给王一封信,三月初八来带她人。当夜王尼姑送他一包金银珠宝,并把一张写好自己年庚八字的书帖交给了他,作为订婚的凭证。

第二天早上,陈雍金吃过早饭,王尼姑又送给他十八根晚稻米年糕当点心,雍金告别王尼姑和当家师太,背起沉甸甸的包袱就动身了。他走了三十里到杭州,i出了杭州小凉亭,一看左右无人,便打开包袱一看,见里面 有二十四锞马蹄金,珍珠玛瑙足足三官升,还有几百块银元,不觉大喜过望,连忙把包袱背起,快步来到钱塘江边,乘上渡船。陈雍金想:“我发了财,现在是大财主了,荷花女子多得紧(多的是),何必要你光头尼姑做老婆?”于是,他从怀中取出书帖,把它撕得粉碎,扔进滚滚的钱塘江,并发誓永远不到杭州城。不久,雍金同到慈北陈家,他穿着簇新的绸衣到宗长(族长)太公地方讲造话(谎话),说自己在客栈得了一梦,梦见一位自胡子老人,说我可以发财了,赶快同家。我醒来后记忆忧新,匆匆上路,路上绊了一跌,我原以为是砖瓦石块,没想到竟是一包金银,我现在要买田砌屋。宗长阿太听了信以为真,便同意他的要求。

不久雍金便在大泽桥南首东隔壁造起了三进大屋和雍金门头,并挽媒说亲,娶了乐家金山老板的阿兰大妯娘当老婆,这时候陈雍金在陈家算乡绅中的大拇指了,后来陆续生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的名字分别叫:茂良、茂史、茂五、茂英,矮墩墩的小囡叫陈雅玲,后 来嫁到范家,儿子们都在杭州等地开店做生意。

不讲陈雍金买田砌屋,讨老婆,再讲瓶窑镇外的王姑姑的尼僧王秀英,她是日日盼,夜夜等,等到第二年三月初三,不见陈雍金的来信,等到三月初八,仍旧冷冷清清。不见陈雍金来接,而自己却怀了身孕,肚子渐渐大起来了,只得躺在床上装生病。王尼姑几个月不出房间,其他小尼姑起怀疑:为啥她房间里有青铜镜?为啥她头发长了不肯剃?后来又发现她肚子大了,便嘲笑她的肚子生鼓胀病。小尼姑将发现的情况告诉了师父,师父勿相信:我们王姑庵六根清净,怎会有这种事情?于是便来盘问,王尼僧知道瞒不住了,便把去年六月二十八慈北卖布客人陈雍金来宿夜,二人私订婚娴的事一一说了。师父说:“秀英啊,你既然想做在家人,应当跟我讲一声,我也可以给你留意,拣个忠厚老实的小官人。现在这个姓陈的路远迢迢,人心难料,难道他会不变心吗?”王尼姑郁郁寡欢,觉得无颜做人,她叹了一口气说:“陈雍金啊陈雍金,你这个冤家!我就是做鬼也要寻着你的!”她心一横,便在房里悬梁自尽了王尼僧吊死后,气无处出,房间里响动很多,害得王姑庵尼姑们六神不安。当家尼姑就到房门口去骂:“王尼姑啊王尼姑。你失足寻死都是你自取的,谁害你了?你难道珂以怪我们吗?”却也奇怪,老尼姑骂过后,王尼姑的房里从此没有响动了。尼姑把这间房锁起,从此无人住了。

三十六年后,也是六月二十八这天傍晚,天又下起雷雨,这时有个家住 山南洪塘郎家坪的卖布客人郎阿金也到王姑庵来避雨,要求宿夜。尼姑们听说他也是卖布客人,心里顶赳寸(最讨厌),叫小尼姑打开锁,让他在王尼僧的房间里过夜。郎阿金用蜡烛一照,房间灰尘足足有半寸厚,看看马桶里面倒是干燥的,知道这是一间多年不住人的房间,心想换个房间,但门已被轧牢,喊喊无人理,只得勉强上床。过了一会儿,房内“嘘溜溜”刮起一阵阴风,烛光慢慢变绿变暗,房内出现一个吊死鬼,原来吊死鬼王尼姑到一定的时辰要到老地方吊过,吊过以后再上床咽觉。当她发现床上有人,便发怒地问:“你是什么人?为啥睡在我床上?”郎阿金怕得要命,只得硬着头皮回答。

王尼姑听说郎阿金也是慈北的卖布客人。便问:“你认不认识慈北的卖布客人叫陈雍金?”郎阿金说:“人是没见过,听是听说过,现在他财发不尽了。”王尼僧便把陈雍金怎样 负心,自己怎样屈死的情况告诉了郎阿金。郎阿金深表同情,王尼姑请郎 阿金把自己带到慈北去,郎只得答应,但不知怎么带法?王尼姑说:“你只要是iL门、进门、土船、过桥时都说一句'师父跟我来’,我就可以跟着你走 了。”郎阿金答应照办,王尼姑告诉他:“床下有一只脚炉,里面还有二锞马蹄金和一些碎银子,给你做谢礼。”说完就飘然而逝,烛光复明。第二天天亮,郎阿金爬进床下,摸到了一只装有金银的脚炉,知道此事是真,便收了 这笔小财,动身时便轻轻喊了声“师父跟我来”,便离开了王姑庵,直奔慈 北。一路上,他进门、出门、过桥都这样喊。在杭州饭店里,郎阿金特地为王 尼姑做了忌日,他暗暗祈祷:“师父啊,你我是阴管阴,阳管阳,不可管我的账!”说得王尼姑也出了眼泪,心想:这个郎阿金良心这样好,如果在三十六 年前碰到他,我总归许配他。晚上,王尼姑还来托梦,郎阿金哀求王尼僧不 要来托梦,我一定会把你带到慈北的。动身后,朗阿金在下船、上船、过桥时都说“师父跟我来”。

从杭州到慈北一共有一百多座桥,过桥时,他都喊的,一直喊到大泽桥。船靠岸,郎阿金说:“请师父上岸!”他问清地址,来到雍金门头,郎阿金想:这个王尼姑不知灵不灵,便说:“师父,你究竟有没有随着我来?如果你有灵性的话就请现一现身!”话音刚落,郎阿金眼前出现个拖着血麻绳的吊死鬼,吓得他连连叫喊:“你快去寻着陈雍金,不可寻着我郎阿金。”说着便拔腿问山南方向跑了。后来他也砌了五间屋,发了小财。王尼郎的鬼魂想进大门被门神挡住,想钻狗洞被黄狗拦住,她进不了陈雍金的大院,就在路上痛哭不休。土地公公看见了,问清了原因,便对门神说:“她是雍金的正夫人,你不该拦阻她。”这样王尼姑的鬼魂就进了陈家大门。从此以后,雍金屋里就不太平了,夜里各处有响动!第二天,王尼姑的鬼魂来到内堂,见雍金的妻子乐阿兰正在上横头坐着,心里越想越气:你是在享谁的福?没有我的金银,你怎能做太太?便上前撩起“啪”的一记耳光,打得乐阿兰得了大头风,不久便死了。王尼姑的鬼魂便进了大厨房,厨房里多的是鱼肉虾蟹、腊鸡、腊鸭、香粳米饭。王尼姑也开荤了,经她动过,鱼肉鸡鸭和米饭都馊臭了。

 一天午后,六十岁的陈雍金背朝里睡午觉,忽听房门口有个女人声音喊:“陈雍金!”陈雍金觉得奇怪,谁好大的狗胆,竟敢直呼我陈老板的姓名?他转身一看,不见有人,便又朝里睡了,他刚合上眼,突然又是一声“陈雍金”,陈雍金发怒了,坐起一看,房门口根本就没人,便又重新躺下。但是刚睡不久,突然又是一声“陈雍金!”这凄厉的女人喉咙好像很熟悉,便回头一看,这一看吓得陈雍金面如土色,浑身发抖,作啥?原来他朦胧中看到吊死鬼王尼妨,伸着舌头,头颈上还拖着血淋淋的麻绳,正站在门槛上盯着他呢,陈雍金吓得六神无主,只得跪在地上磕头求饶。王尼姑骂道:“你这个负心的贼子,污了我的清自,害我怀孕,得了我的金银,把我忘了!你!你还我的命来!”说着气冲冲地向雍金扑来,但雍金命 不该绝,王尼僧的冤魂被土地公公阻住了,他出面讲和说:“王师父,雍金阳寿未满,更何况乐氏已被你错杀了,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王尼姑道:“难道饶了他不成?”土地说:“你想想做鬼好还是做人好?我看你这世当不了夫人,下世就投胎他家做人吧!”王尼僧勉强依顺。这时陈雍金的大媳妇吴氏正怀孕,王尼姑就投胎出生,出生的女孩子取名叫依顺,依顺生落,陈家屋里太太平平,一点响动也没有了。陈雍金知道依顺是王尼姑的转世,十分珍爱,满月、周岁时多少热闹啊,陈家办酒庆贺,人客来去,车水马龙,这也不在话下。

依顺七岁那年,她爹茂良得病身亡,吴氏悲痛万分,后来她安心守寡,养育女儿。依顺十岁那年,陈雍金已经七十岁了,他觉得他自己身力很好,他照着镜子自叹:“我不该留着胡须,不养胡须还可以充后生啊!”大媳妇吴氏十分贤惠,她端茶给阿公吃,雍金动手动脚想扒灰,大媳妇不肯,叫“公公自重”便转身走了。二媳乐氏,人称檀树榷板,因家里大人生病,娘叫她回家去,她特地到帐房向阿公来说一声,雍金正在唉声叹气,乐氏便问原因,雍金说:“大媳妇不孝顺,我看她寡孀守得伤心,心想跟她亲热亲热,没想到她不识抬举,真是气死我也!”二媳檀树榷板是个浪荡女予,因丈夫在杭州天德堂大药店,觉得太冷静了,便说:“公公,这种寿头(愚蠢)女人要她作啥?公公若怕冷清,到我房里来好了。”于是陈雍金就与二媳通奸,往来密切。

一天午后,吴氏端茶给公公吃,发现一双小鞋藏在公公的大鞋里,便吃了一惊,喊也不敢喊,便把茶碗轻轻放在床柜上,悄悄地走了。陈雍金与檀树榷板事后见床柜上放着一碗茶,一看茶碗,认得是吴氏的嫁妆货,料想他们俩的鬼事已被大媳妇发觉,一旦张扬开去,叫自己如何做人?便想法谋害她。

一天吴氏患病卧床,陈雍金请来郎中,头帖药吃下无事,二帖药吃下死了。依顺见娘死了,哭得死去活来,她想:“郎中乐进堂,好比活阎王!我娘早上还是好好的,怎么下午就突然会死呢?”怀疑娘是被别人害死的。于是,她找到那个煎药的陶罐,发现里面还有亮晶晶的水银痕迹,便把这个药罐偷偷地藏在娘房里十八只笼箱最兜底的一只,以便日后为娘报仇。不出所料,吴氏确是被陈雍金和檀树榷板害死的。

陈雍金从再玉堂买了砒霜,说是药老鼠的,自己是个有名望的乡绅,不用寻保人。他把砒霜和水银放在药罐里,吴氏吃了药,当然被毒死了。这时,依顺年已十六,已许配洪家洪金来的儿子洪阿颜。依顺失去亲娘,十分伤心,她日日哭,夜夜哭,哭樗喉咙嘶哑,眼泪流干。洪阿颜得知岳 母身亡,便来吊孝看望依顺。他从依顺的哭声中听出岳母是被人害死的, 但觉得依顺尚未过门,自己也不便详细盘问。依顺的舅父见甥女悲伤过度,便劝她到邱吴童去住几天。

这时正是五 月黄梅天,檀树榷板叫范家小姑给依顺母女晒霉,檀树榷板把一只只笼箱 都翻过,结果依顺藏在兜底箱子的药罐被她翻着了。檀树榷板知道依顺想为娘报仇,便同范家小姑商量如何害死依顺,只要把依顺害死,情愿把依顺一半嫁妆分给范家小姑。小姑不要嫁妆,她发现吴氏有件珠衫,便说:“只要把这件珠衫给我,我全力帮忙。”檀树榷板满口答应,小姑满心欢喜,便说:“就说洪家发聘来了,要办酒,这依顺就得同家。”檀树榷板一面雇了个叫阿法的木匠,给他一百块洋钿,革起(做好)一口自皮棺材,一面在家里造谣,说“依顺做人勿正经,阿娘在世她像个人,阿娘死后勿像人。她与高洪道作头有私情,无人看见就咽石凳,有人看见假装拍蜻蜓!”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作头高洪道喜欢赌博,铜钿输掉问依顺借,依顺在后花园给他一串钱,因为串钱的红花头绳断了,高洪道和依顺就翘着屁股在拾铜钿。这件事刚被檀树榷板看到,她就无中生有,讲依顺的坏话,她还答应给高洪道二十亩大阳,叫他一口咬煞与依顺有私情。

当依顺同家后,檀树榷板经过陈雍金同意,带着麻绳和范家小姑一起上楼,责问依顺为啥与高洪道有私情,依顺说:“你自己是'自日撞’说人家'收晒郎’!”植树榷板恼羞成怒,骂道:“你这个小妖精,如果你与他没有私 情,怎么借给他赌本,现在高洪道已经承认,你想赖也赖不掉。今天非做做你规矩不可!”说着就抓住依顺,叫范家小姑拿来一条三股麻绳,勒住依顺的头颈,依顺拼命挣扎,但她人小力乏,被二人拖下楼梯,“蓬”地摔在石板上,人昏死过去。檀树榷板勒累了,把依顺扔在天井里,准备叫人把她装进棺材,没想依顺却缓过气来。嘁“救……”这“命”字还没喊出,檀树榷板赶紧勒紧麻绳,范家小姑捞起一把富阳石灰,把依顺的眼睛擦瞎,依顺又昏死过去了。过了一同儿,依顺又缓过气来,檀树榷板便用七枚绣花针钉没在依顺囱门,两只耳朵用竹钉敲没,后脑门再钉上银针。二人害死了依顺,出钱雇来两个“大好佬”一个叫野山水牛,一个叫吴阿宝。

陈雍金叫他们把依顺的尸体丢进棺材,钉好,抬到海边,扔到海洋里。陈雍金和表兄弟叶配清提着灯笼在前面带路,然而棺材抬出村子后越来越重,野山水牛和吴阿宝抬得冲冲动(跌跌撞撞)。这是为啥?原来是依顺的多娘在阴间告状了阴状,阎王派小鬼们来作梗,小鬼们压在棺材上,使棺材分量增加千斤重。这时天快亮了,东方露出红光,棺材已无法扔到海洋里去了,只好抬进后巴田的义冢地。

陈雍金等从义冢地走出来时,刚好碰到起早出门捕鱼的空手人洪发,洪发见雍金慌慌张张,便问;“雍金老板,介早啥事体?”雍金做贼心虚,便说:“洪发,甭讲了,我给你五十块洋钿吧!”洪发嫌少,要讨六百块。叶配清说:“甭给他,六百块洋钿不会给了衙门啊!”洪发敲不到竹杠,就到慈溪县衙门去首告,他哪里知道,衙门里上上下下已被陈雍金塞倒(买通),洪发被判诬告,被捆打四十记屁股。洪发只得讨饶,承认自己是诬告好人。洪发挨打后,气勿i出。他一跛一拐路过洪家,破口大骂:“洪家死乌龟、 活乌龟,丈母、老婆被人害死假装勿得知!……”洪家赶出一班冒冲罔(冒失的后生),把洪发痛打一顿。洪发同到陈家,便到后巴田义冢地找到依顺的自皮棺材。由于夜里做事性急慌忙,还有三寸血麻绳露出在棺材外面。洪发便在依顺的棺材横头做忌日羹饭,叨念依顺到洪家丈夫、阿婆地方去托梦,各吐一口红痰作证,要他们到衙门去告状,为母女俩报仇。这时洪阿颜的娘正在洪塘烧香,她得了这个奇怪的梦,看见踏床上的红痰,赶紧坐轿回家。洪阿颜也做了个同样的梦,第二天早晨也看见踏床上的红痰。母子一对头,觉得事有蹊跷。正好遇见洪发第二次来骂,便把他进请进屋子,盘问情况,洪发把自己如何发现血麻绳、做忌日、嘱咐托梦的事说了,激洪阿颜去首告。

淇阿颜约了十八秀才、五举人,都备轿翻过长溪岭,到县衙门去告状。洪发恐怕陈雍金毁尸灭迹,便把依顺的棺材背到芦苇丛中藏好,后来不放心,又将它背起藏到自己家里,这时棺材分量变得很轻!再说秀才洪阿颜等赶到县衙门问县官王金康讨妻子。王金康受了贿,劝说洪阿颜身为秀才,不该要破头(名声不好)姑娘当老婆,洪阿颜说:“譬如抬个回头人(就当娶个二婚的人)。”但县官推说:“口说无凭,不肯受理。”洪阿颜同来后就请讼师刁金光做状纸,洪发话一句,刁金光写一句,状纸写好,洪阿颜就到宁波府去告。宁波知府说:“这是无头案,可性急不得,缓缓来。”洪阿颜急了,便到省府衙门去告,省抚台老爷的娘与洪阿颜的娘很要好,状纸递上,抚台一纸公文,命宁波大府办理这桩案件。

宁波知府老爷特地与鄞县、镇海等县官到陈家来私行察访,终于了解到:陈雍金扒灰,谋死长媳和孙女的情况。于是宁波知府和三县并审,把陈雍金、檀树榷板等都抓起来了,并把吴氏和依顺的棺材打开,进行验尸。由于是冤枉死的,二人的尸体都没有烂。仵作验明吴氏确被砒霜、水银毒死。依顺被勒死,头上钢针、竹钉等俱在,并验iLH依顺是个处女。陈雍金和檀树榷板等在 事实面前只得招供画押。接着一应人犯和丙口棺木由水路运到杭州,由抚台衙门再审。檀树榷 板判作剐刑,因肚子里怀着公生子,待产后处决;陈雍金判作永年牢监(无期徒刑);次子茂史知情,熟视无睹,判为斩刑;只有范家小姑被丈夫保释,便宜了她的一条狗命。

不久陈雍金悔悔闷闷,病死在牢监里,尸体从牢洞中拖出,葬了。檀树榷板生下公生子后被绑到剐场,剐了三十六刀,这也是作恶的报应!药店老板、叶配清等都判了罪。

呆头阿宝的故事

从前,三北沈师桥有两个异姓兄弟,一个叫赵老大,一个叫钱老二,两人从小很好,是出屁股兄弟。日子慢慢过去,两人都已长成人,都准备娶亲讨媳妇了。

一天,赵老大和钱老二在菜馆店闲谈,讲老婆是床头鬼,万一我们被床头鬼鬼倒了,我们兄弟悄小要好了,可怎么办?赵老大说:“讨老婆会生小 人,只要我们一家生男,一家生女,女的嫁给男的。我们就变成朋友加亲家,那床头鬼就鬼不散我们了。于是两人决定就这样做。 过了一年,赵、钱二人都结婚了。又过了一年,他们的妻子都怀孕了。

一天在酒席上,赵、钱二人指腹为婚,凡是生的女儿就嫁给儿子。不久,赵老大生了个女儿,钱老二生了个儿子。后来,双方都长大成人,赵老大便把女儿嫁了过去。钱老二的儿子叫阿宝,是个不求理解的死读书。赵老大认为钱老二这 样聪明,儿子也不会笨,于是也不放在心上。钱老二自从娶了儿媳后,门槛越来越精明,他问赵老大借钱、借粮,并在春耕季节把赵者大家仅有的一头耕牛也借来了。

几年下来,钱老二借了几百块洋钿、几十担谷物和一头耕牛。他把赵老大的耕牛出租赚钱,家里存着许多洋钿、谷米,故意不还。赵老大有个嗜好,就是好朋友要经常见,讲讲笑笑,但钱老二心中有 鬼,害怕大哥来讨钱、讨谷、讨黄牛,便故意避而不见。赵老大一连三次上门,钱老二都避而不见。赵老大火了。他写了一封信 给钱老二,信是这样写的:钱老二啊钱老二,我与你出屁股兄弟这么多年,多少要好,如今我几次 上门来看你,你都避而不见。明天初五,我上门来找你,请你切莫同避,不管 有什么事都要在家等着,接待我,否则我就要跟你一刀两断!下面署上名了。钱老二收到此信,便着急了,若去接待,洋钿、谷米、老黄牛都要讨还;若要再回避,老大说到做到,两人断绝关系,钱、粮、黄牛还是要还的,这,这可怎么办?钱老二思来想去,便叫出儿子明天去接待丈人。儿子不肯接待, 钱老二用鸡毛掸子威吓,自己假扮丈人,一句一句教儿子,教得儿子背得滚瓜烂熟为止。钱老二说:“我家朝大路,你丈人来了,我会推你出去,丈人走到门口,你要猛一抬头,说原来丈人到此,小婿有失远迎!里面请坐!你丈人坐下后,你千万要站着,如果你丈人要你坐,你就说岳父大人在此,哪有小婿的座位。如果你丈人硬要你坐,你也不能整个屁股放上去,也只能坐三分之一。丈人开口必然会问,你阿爹到哪里去了。你就回答上山跟老和尚下棋去了。丈人问什么时候回来?你就说,胜则归,败则与老和尚同榻安眠。第二问什么呢?你丈人一定会问,我家的老黄牛在哪里啊?你可说老畜生上山吃草去丁。你丈人若问:你家帐薄拿出来让我瞧瞧,你可说此系家父所管,小婿一概不知。如果你丈人问起堂上挂的是啥图画?你可回答唐伯虎的古画。”死记硬背教会了儿子阿宝,钱老二才一块石头落地,放心了。

第二天上午,钱家的大门洞开着,钱老二见赵老大宽步走来,便把儿子拉出去,威胁说:“若是说错一句话,我就打断你的狗腿!”阿宝走出大门,便抬起头说:“噢,原来是岳父大人到此,小婿有失远迎,里面请坐!”听到女婿说得文质彬彬且有礼貌,赵老大心里多少欢喜,心想女婿真聪明,真是传来言语不可听。便说:“贤婿,不必客气!”两人进了厅堂,赵老大在上横头坐下,阿宝在下首笔笃(笔直)站着。丈人说:“阿宝你坐下,好说话。”阿宝说:“岳父大人在此,哪有小婿的座位?”一听这句话,赵老大更高兴了,便说:“阿宝,你一定得坐下!”这时阿宝嘴里面轻轻念叨:“坐三分之一。”丈人听见了,着实赞叹阿宝的聪明,心想钱老二平时不会这一套,莫非是他母亲教的,一看阿宝的脸庞,圆圆的脸庞、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像他母亲,便开口问:“阿宝,你的姆妈到哪里去了?”“上山和老和尚下棋去了。”老大闻听,吃了一惊,又问:“什么时候回来?”阿宝答到:“胜则妇,败则与老和尚同榻安眠。”老大一听奇怪了,怎么钱老二连老婆在偷和尚做了乌龟都不知道,他在十什么?于是又问:“你阿爹到哪里 去了?”“老畜生上山吃草去了。”怎么钱老二变成阿宝的老畜生了,这份人家还会好,于是他想起来自己的女儿,不可尚问题,便问阿宝:“阿宝,你老婆呢?”“此系家父所管,小婿一概不知。”赵老大生气了,便斥责道:“这算什么话?”阿宝不慌不忙地同答:“唐伯虎的古面。

夫妻猜谜的故事

 一对识字的夫妻俩在猜谜,一个鲜货行贩在旁边听着。丈夫说:“老婆,阿拉来猜字谜好伐?”“好的,你说说看!”丈夫说:“有头无脚。”妻子抓抓头皮说:“由字。”丈夫说:“不错,有脚无头。 妻子说:“刮搭掉头,甲字。丈夫:“有头有脚!” 妻子:“申字。” 丈夫:“无头无脚 妻子:“田字丈夫称赞妻子聪明,两人哈哈大笑。 鲜货行贩觉得猜谜很有趣,同到家里也跟老婆一起猜谜。行贩说:“老婆,阿拉猜谜来伐?”“猜啥谜?”“猜字谜。“我不识字,可否猜鲜货?” “那也行!”“你就出题吧!”丈夫说:“有头无脚。”妻子头皮挖挖:“乌贼。”“不错,不错。有脚无头。”妻子想了一下说:“毛蟹。”“晤,对!有头有脚。”妻子猜道:“是你!” “怎么是我?”妻子:“乌龟嘛!”“无头无脚。” 妻子说:“我。”“怎么是你呢?”“河蚌啦!” “哈哈哈哈”,行贩夫妻俩大笑不已

光棍借宿的故事

过去,有个光棍上山砍柴。到了下午,天突然下起阵雨来,光棍便赶紧 挑着柴几步赶到山脚下一间小民房的檐下避雨。可是雨一直不停,阵雨变 成时雨,天渐渐暗下来了,今天同不了家了,怎么办?光棍便去“笃笃笃”敲门,心想借宿一夜。屋里是个寡妇,她听到外面是男人的声音便不肯开门。而光棍就是要借宿,不住地敲门,要求借宿一夜。寡妇说:“借宿就借宿,只许檐下宿。”光棍一听火了,便囔道:“借宿不进屋,山刀砍毛竹。”说着就用山刀背砍起毛竹来。寡妇一见急了,便说:“借宿就借宿,只需灶前宿。”说完开了门,让光棍进了门,寡妇关好门,一指灶沿便说:“你就睡在这里吧。”说完,走进房里关上房门。光棍一看,这灶沿又脏又小,怎么睡觉呢?他一想,便囔道:“借宿不进房,扁担拷神堂。”他举起扁担对着神堂便“砰砰”拷起来。寡妇一听急了,便说:“进房就进房,只许踏床躺。”她开了门让光棍入内。寡妇上了床把帐门捏任。光棍一心想偷寡妇,便说:“进房不同床,嫁妆掼侬光。”说着捧起一只行食桶要掼。寡妇一看急了便说:“同床就同床,只许脚后躺。”光棍上了床,坐在脚后头心想,我一定要把寡孀女人偷到手,便说:“同床不同头,俯身咬脚头。”他捞起寡妇的脚,把她的大脚趾头塞进嘴里。寡妇慌了,就说:“脚头勿可咬,做头来困觉。”于是光棍愿望实现,他与寡妇做了夫妻。

黄小毛找玉玺的故事

从前,三北某村有个穷孩子叫黄小毛,家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根两头通的吹火筒。他平时给人家放牛,长年忙丁,不论天冷、天热,他身上总是一件破棉袄。这件破棉袄是件宝贝,能预报晴雨天气。棉袄夹里还潮了,天就妥f、巾。棉袄夹里起燥了,天就会放晴。村里的农民对他的话很相信,认 为他能未卜先知。

一天他发现南山有一头走失的牛,同村后知道牛是财主家丢的。他拿起吹火的竹管筒跟财主开玩笑,说这是千里镜,一照就能找到牛。财主央 求他照一照,黄小毛故意东西南北一照,便说:“牛在南山上,快派人去牵吧!”财主赶紧派长T去南山找牛,这头牛果然找回来了。财主很高兴,奖 给他几斤米。又一天财主带了两个官差和一张皇榜来找黄小毛。原来皇帝丢失了 玉玺,贴了悬赏皇榜。财主把黄小毛推荐上去,于是官差来接黄小毛。黄小毛没法,只得带着吹火筒上了路。到了县衙门,县官亲自出外迎接。他请“黄仙师”沐浴更衣,并护迭他进京。到了京城,县官上殿一奏,皇帝召见了“黄仙师”。皇帝看到来人是一个黑不溜秋的小子,不相信他是什么法师。便叫他猜果匣中藏的是什么东西。黄小毛一听着急了,他自言自语地说:“黄小毛啊黄小毛,你今天可没命了”。县官在他旁边听见了,便启奏万岁,说仙师猜果匣里藏的是黄小猫。果匣中果真是皇帝藏的黄色小猫,见“仙师”猜中了,便半信半疑他有些本事。接着,皇帝问:“仙师,玉玺怎么找?”黄小毛说:“要搭三丈三尺高的高台,准备宝剑、符印、香烛、令牌等用具。”皇帝答应命礼部和T部去办好。皇帝又说:“如果三天里面找到玉玺,寡人重重有赏。如果三之内找不到,你就有欺君之罪,得红头落地!”黄小毛一听,这可愁死了。他同到偏殿歇息,吃过晚饭,他坐在桌边默默地计算日子,今天是十二,过了三天自己必定要被杀头了,他自言自语地说:“你真是该死,不是十五就是十六。”过了一会儿,他又恨恨地说:“你逃不了一死,不是十五就是十六。”这时忽然门外有人叫喊:“仙师,饶命!”黄小毛打开室门,见两个太监进内,跪地磕头求饶,二人说:“我们是十五、十六,玉玺是我们偷着玩的,万望仙师救小人一命。”黄小毛说:“我早已算出来了,你们把玉玺藏在哪里?不得说谎,否则本仙师饶不了你们!”两个太监不住磕头谢罪,说他们把玉玺藏在“正大光明”的匾后。黄小毛再三盘问是实,便把二人放了。

第一天,高台造好了。黄小毛头戴羽冠,身披鹤氅,手执绳拂,焚香画符,舞剑烧纸,然后拿起吹火筒,东南西北一瞄,便说:“启奏万岁,玉玺已经发现,它在'正大光明’的匾后,是五通神通过去的。”皇帝命卫士到“正大光明”匾后去找,果然在“正大光明”匾后找到了玉玺。黄小毛因此得到重赏,他风风光光地回乡来了。

“懒汉阿林找痛快”的故事

懒汉阿林十什么事都嫌苦,无论在什么时候他总是愁眉苦脸的。他看见慌张三一天到晚都是喜孜孜、乐呵呵的,便来找慌张三帮他找“痛快”。 慌张三表示愿意让阿林找到两个“痛快”,以阿林亲口喊出为准。但必须是慌张三做什么,阿林也得跟着做,不许调皮捣蛋,不许中途停歇,否则要重重责打,阿林点头同意。 寒冬腊月的一天,慌张三带着一些丁具,叫阿林跟着去找“痛快”。慌张三在岭路上走,阿林跟在后面瑟瑟发抖。走到山上,阿林骨头都冻酥了,但慌张三却在前面笑眯眯地向他招手。阿林耷拉着脸问:“三哥,'痛快’在哪里啊?”慌张三一声不响递给他一把柴刀,叫他跟着砍柴。砍了一会儿,阿林的手掌冻红了,手指冻僵了,而张三身上却是热气腾腾的,觉得奇怪。阿林冻得实在吃不消了,只听张三大喝一声:“快用力砍,不然你会冻死在山上的。”怕死的阿林不得不用力砍着柴。砍着,砍着,他身子也发热了,后来头上竞冒出讦来。这时阿林不禁喊了一声:“真痛快!”

第二年初夏的午后,天气非常闷热,慌张三又欢天喜地走来对阿林说,今天又可以找到“痛快”。阿林就跟着张三来到稻田里。慌张三给阿林和自己脖子上挂了个推苗(指扎成束的秧苗两把,分别挂在脖子两边),便跪在稻行里用手耘田。阿林因有话在先,不得不照着张三样子做。天气真闷热,阿林热得几乎透不过气来,蚊子、蚊虫又飞来叮咬,脸上、颈上又痛又痒,双 手满是污泥,搔也搔不得。后来他忍不住用泥手搔了一下,头颈里粘乎乎┃┃的更难受了……好容易爬到田头,阿林难受极了。见慌张三跳进小河,他┃也跟着跳进小河。阿林洗着澡,连声喊着:“痛快,痛快!实在痛快

“清自”待客的故事

黄震做了官以后,有时也同家探亲。

一天,黄震正在老家,有个姓叶的 朋友带了一个书僮从鸣鹤到古窑浦黄家来登门拜访。原来他授了官,上任前特地向好朋友黄震来辞行的。黄震把他迎进门,亲自倒茶给他吃,可茶碗里连一片茶叶也没有,只是一碗自开水,那朋友倒觉得没什么,叶的书僮见了却心中不快。两人交谈好久,到了中午,黄震请叶某吃饭,叶也不推辞。然而小菜只有一碗生豆腐,上面撒了一点盐,连油也不浇一点。吃过饭,洗过脸,两人 又谈了一阵,叶某起身告辞,黄震也不强留,便起身送客,但送到门口他便止步了。 叶某走了几里路,书僮便开口了:“先生,你说黄老爷是您的知心朋友,我看不是的。”叶某问:“何以见得?”书僮说:“您远道到他家去辞行,他竞倒出一碗开水,连一片茶叶也没有,这像话吗?还有吃饭时,他竟这样吝啬, 小菜只有一碗生豆腐,连油也舍不得浇,这是好客的态度吗?他在送您时,走到门口就正步了,既然是知心朋友,他为什么不多送一程呢?” 叶某听了笑笑说:“僮儿,你不知:'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之间有啥吃啥,就是最好的待客。何况今天我是受了官去向他辞行的,先生以清茶、豆 腐向我示意,叫我做官要'清自’。我内心深受教益,你怎么能知道其中的道理呢?还有,先生送客送半程,我从黄家同到鸣鹤要走一个时辰,他必然会在门外站立半个时辰。”书僮不信,叶先生叫他同去看个明自。当书僮走近黄家,果然望见黄震还是仰着头毕恭毕敬地站在大门外呢。

洋山殿

从前,洋山殿戎家有个看鸭男孩,家里很穷,到了20岁还讨不起老婆。有位老人告诉他,只要到江西龙虎山去问张天师,什么困难都能够解决。于是,他带了一些干粮,向西走去。他走啊走,渴了喝河水、溪水,饥了吃些干粮,晚上就宿在人家的屋檐下或凉亭里。后来干粮吃完了,他就沿路讨饭吃。

一天傍晚,他向一户人家讨饭吃,这家的老人问他:“轻轻年纪为什么要饭?”他便讲述自己怎样穷苦,娶不上媳妇,准备去江西龙虎山问张天师,据说张天师能解决各种困难。老人说:“小哥,你见到张天师,帮我问一 问,我的十八岁女儿什么时候会开口讲话?”他答应了。于是老人把他带进吃饭,安排他睡觉,第二天送给他一些干粮,送他上路了。 看鸭孩走啊走,他跋山涉水,不辞辛劳,来到一处地方,见一个老农在竹园里发愁。看鸭孩便上前询问老农为何发愁?老农说:“小后生,你肩背 包裹匆匆赶路去做什么?”看鸭孩便把自己娶不起亲击江西龙虎山问张天师的事说了。老农说:“我的竹子种了三年,为什么总是不出笋,请你到张天师的地方帮我问一问好吗?”看鸭孩答应了,老农请他吃饭、洗脚、留宿。第二天,看鸭孩告别老农继续上路。一天,他到了一条江边,江很阔,无法渡过,正在为难之时,忽然见江边浮起一条大蛇,看鸭孩请大蛇帮他过江,大蛇问他到哪里去,去做什么?看鸭孩把情况说了,大蛇说:“我驮你过江,不过见了天师要帮我问问,我在此修炼了一千年,什么时候可以脱掉外壳上天庭?”看鸭孩答应了,大蛇便驮着他游过江去。看鸭孩千辛万苦到了江西龙虎山,这天刚好遇到张天师出关答话。看鸭孩上前跪拜,询问:“一条江里有条大蛇他已修炼千年,什么时候可以脱壳上天?”天师说:“蛇珠只一颗,不可心太贪。他若能把一颗宝珠送给别人,便可脱壳上天了。”看鸭孩又问:“一个老农种竹三年不出笋,这是为什么?”张天师说:“他的园于f、回有金子,掘出金子就会生笋。”“还有十八岁的姑 娘什么时候会开口说话?”张天师说:“她见到她丈夫就会说话了。“还有我自己……”“这里问三不问四,你同去吧!”张天师说完就进关修炼去了。看鸭孩只得怏怏地同来。他走到大江边一看,一条大蛇已在江边等着了,他背驮看鸭孩渡江,一边问他:“张天师说了什么?”他说:“张天师说蛇球只一颗,不可心太贪,你只要把一颗珠送给别人,就可以脱壳上天了。”蛇大喜,他把看鸭孩驮过江后,送给他一颗宝珠,然后升天去了。看鸭孩走啊走,走到老农那里,他把张天师的话一讲,老农欢喜不迭,拿出铁耙,二人挖地起来。不一会儿,掏出一瓮金子,老农分给看鸭孩一半。看鸭孩继续往同走,走到借宿讨饭的那户人家,便告诉他,张天师说你的女儿见到丈夫就会开口说话。这时,老人的女儿走出来,她开口问:“爹,这个 后生是谁啊?”爹真是太高兴了,便说:“他是你丈夫。”于是,看鸭孩就做了老人的上门女婿,他用金子盖了房,买了田地,生活过得很幸福。  

绣花大塘的故事

明朝嘉靖年间,我们三北没有一条像样的海塘,因此每年夏秋之间,经常海溢(就是海水涨到陆地上来),冲坏村舍,淹死稻禾。农民已经苦得很了,但皇帝老子不管这些,他只担心皇粮收不起,会影响自己的生活。

皇帝的心事被严嵩的奸党赵文华看出来了。当时,赵文华官封T部尚 书,家住慈城,因为对三北情况心里有数,便决定乘此机会捞上一票。

一天,他向皇帝奏了一本,声称:为了江山永固,并使三北百姓安居乐业,踊跃缴纳皇粮,必须在三北沿海造一条“绣花大塘”。那皇帝对赵文华本来就十分信任,加上这奏本对自己有好处,便准奏,命赵文华即日起程用宁绍一带的钱粮,督造这条大塘。赵文华捞到了一自力圆银子后,把造塘的事置之脑后,却在慈城大兴土木,建造官邸、花厅、楼台、园林,还造了走马楼、清道观,开掘了慈湖,开辟了东园岭、西园岭等等,供自己逍遥享乐之用。当皇帝问他“绣花大塘”是否完丁时,他一再推说丁程浩大,井说:“现老臣正在T地日夜督造,'绣花大塘’可于明年三四月间竣T'。但银子已经用尽,老臣家私也已贴进不少……”一派胡言,说得皇帝十分相信,于是又骗来了十万两银子。次年三月底,正是花红草绿的时节,皇帝派了一个姓王的钦差到三北来查勘“绣花大塘”了。

赵文华这一下吓得屁滚尿流,汗流浃背,马上与师爷商量。那师爷想了一阵,对赵文华如此这般地说出一番话来。赵文华听得顿时笑颜逐开,连声赞“好”。就让师爷拿了几两银子到外面雇下几个轿夫,软硬兼施,对他们作了周密的安排,然后单等钦差大人到来。 那一日,王钦差到了慈城。赵文华亲自出迎,并设宴款待。酒饮半酣,王钦差称颂着:“尚书大人营造大塘,劳苦功高!”赵文华连称:“老朽何能?全托主上洪福!”王钦差问:“想必'绣花大塘’已经竣T'?”赵文华答:“大塘 已全部建成,真是完美无缺,十分坚固。就是从这里到三北这条路不好走, 稍不留神,会跌破脑袋!”王钦差原是个胆小的,但此时不得不硬着头皮说:“下官钦命在身,即使赴汤蹈火也顾不得许多了。”次日,赵文华命师爷备轿。钦差在前,自己在后,一路鸣锣开道,直向三北而去。约莫走了两个时辰,轿子到了一条岭上,轿夫把王钦差坐的轿子抬得前高后低,叫王钦差仰躺在轿内,后脑在轿背上一碰一碰的怪不好受。好容易到了岭顶,轿夫放下轿子歇力。王钦差一边擦汗一边对赵文华说:“好陡的山岭!”赵文华却一本正经地说:“这叫'塌岭’,是这里最低的一条岭了。”王钦差吃了一惊,但还是装得若无其事。不一会,下岭了,这一次轿子又被抬得前低后高,王钦差只得双手用力撑住轿门左右的两根直柱,双足死命抵住轿门的下槛,才勉强下得岭来。他正想喘口气哩,不防轿向东 一弯,又走上了另一条岭路。这岭路越走越高,王钦差被颠簸得实在受不住了,便问:“这是什么岭?这么长!”赵文华随口答道:“这是长溪岭。”其实 这里哪有什么溪水长流?无非是他在捉弄钦差罢了。下岭时,王钦差的轿俯冲得更厉害,王钦差的额头不断碰在轿柱上,碰得肿块突起,还差点从轿内翻跌出来。抬到岭下,他已经精疲力竭,便问赵文华:“三北到了没有?”赵文华摇摇头说:“远着呢!前面还有好几条岭要翻。”接着命轿子又往一条岭路上抬。王钦差坐在轿里,头顶硬板,脚底朝天,好容易捱到岭顶,赶忙走i出轿来,用手抚摸着后脑问:“尚书大人,这又是什么岭?为什么这么 陡?”赵文华指着下山的岭路说:“不陡,不陡,前面那条'倒爬岭’才陡哩!老夫上次过岭时看轿夫实在辛苦,是背朝岭脚倒爬着下去的。”说到这里,又故意加了一句:“王钦差,你可要爬得小心,掉下去就没有命了!”王钦差 听了,吓得面如土色,连称:“尚书大人,下官从来不曾走过山路,更不会倒 爬,这可怎么是好呢?”赵文华说:“要到三北去,非过这条'倒爬岭’不可呀!不过它还不是最高的,翻过'倒爬岭’,还有'通天岭’,站在岭上可以摸着天 呢!”这一席话吓得王钦差战战栗栗,不知如何是好。不爬下去,到不了三北,看不到“绣花大塘”;爬下去恐怕性命难保。赵文华看在眼里,便乘势说:“其卖钦差大人去不去三北都是一样的。”他边说边从怀里拿出一个长长┃┃的圆筒来,“我这里有个千里镜,你拿它放在眼前往北方一瞄,'绣花大塘’┃就一目了然了!”王钦差闻听,喜出望外,马上接过“千里镜”向北眺望。果然,在茫茫的大海边上,黄的金黄,绿的碧绿,红的火红,五光十色摆着一条 又宽又长的“绣花大塘”。 各位,其实这黄的是油菜花,绿的是麦子、蚕豆,红的是紫云英。哪里是什么“绣花大塘”呢!而王钦差却深信不疑,翘起拇指称颂道:“呵呵,好好好!高,高,高!尚书大人功德不浅,下官定向万岁爷竭力推颂!”就这样,赵文华又得到嘉靖皇帝的封爵、赏银。

廿里路吃羹饭

三北某村的王先生十分贪心,如果有人请他吃饭,有廿里路好骗,所以留下“廿里路吃羹饭”这句俗话。

农历三十那天,王先生收到朋友的一张宴会请帖,他拆开封口,把请帖 抽些出来看看,上面写着初一,便把请帖放进信封。王先生想:“初一是明天,反正过一夜就可以大吃大喝了,今天的晚饭乐得省下。于是,他空着肚子上了眠床。第二天早上,王先生换上一件衣衫,正要去赴宴,乍一想,万一弄错了日子,要闹笑话,我得再看一下请帖。于是他拿出请帖,再抽出一些看看,一看请帖上写的是初二,啊,不是今天,是明天!反正已饿了一餐,就再饿三餐吧!于是他喝水充饥,把裤带紧了又紧,晚上空着肚子上床睡觉。第三天早上,王先生在出门时为免得别人笑话,决定再仔细看一下请帖。这次他把请帖整张抽了出来,一看是初三,顿时目瞪口呆了,怎么还是明天?他想:“如果马上吃饭,不合算,反正已经饿了四餐,就再饿三餐吧!”于是他素性躺在床上不吃不动。第三天早晨,王先生撑着疲乏的身子,拖着沉重的步子,去朋友家赴宴,走啊走,走走停停,好容易走到朋友家。宴会开席了,朋友真客气,酒宴上摆满鱼、肉、虾、蟹、鸡、鸭、焐品、三鲜肉圆、海参、鱼翅……应有尽有。王先生饿得实在吃不落一筷菜,只好望菜兴叹。别人吃菜、敬酒、呼五喝六,吃得多么热闹,王先生不能吃,只得干坐 着,这时他发现邻桌也有一个客人,伏在桌上不动筷子,便问:“老兄,你饿了几天?”那天客人因为胃气痛发作不愿意说话,只用手掌摆了一下。“啊,你饿了五天啊!”王先生惊异地说,“我只饿了三天,也一点也吃不落了!

海水变成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在钱塘江的海滩上来了一个巨人,此巨人身子非常高,一个迈步就可以从钱塘江的一边跨到另一边。他住在海滩上,在海滩边引火烧盐,人们因为不晓得他的名字,只晓得他住在海边,所以就叫他为海大王。海大王的力气很大,捡一天的柴,放在背篓上还觉得轻。他有条铁扁担,大约有三四百斤重,但只要到他手里,好象变得很轻。一天,他把海滩上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盐准备挑走,放在肩上觉得很轻,于是,他就把铁扁担的一头挂上了柴,再挂上了一块大石头,放在肩上试了试,轻重正好。他准备从钱塘江的这边跨到对岸。这时,天气很热,海大王因为刚吃过午饭,有些累了,就放下担子在海滩 上歇脚,没想到竞打起瞌睡来。正巧,东海龙王这时候来巡逻,潮水涨了起来,涨啊涨啊,竞涨到岸上来了,海大王的这担盐慢慢地溶化了……海水突然变得有点咸,而且越来越咸了,东海龙王闻到了咸味,返身就逃,所以至今海水还是咸的,都是东海茏王惹得祸。  

聊天八只脚的传说

从前,有四个人在通天山脚下聊天,一个叫窜山过,一个叫爬山倒,一个叫撑山倒,一个叫攀云挂。他们都喜欢吹嘘自己的本事大。窜山过说:“这么高的通天山,我只要一窜就可以窜过去。”爬山倒说:“我只要爬就可以把它爬塌。”撑山倒说:“我用脚一撑,就可以把这座通天山撑倒。”攀云挂说:“我一伸手就可攀到天上的云,要登天易如履平地。”四人互不服气,于是就提议比赛。这时正好有片云飘过来,攀云挂一伸手就攀住了云头,稳稳当当地站在通天山上哈哈大笑:“怎么样?”窜山过一看,连忙向山上窜去,爬山倒与撑山倒见窜山过要过去,连忙也显本事,说时迟,那时快,当窜山过刚窜到山顶间,爬山倒与撑山倒也已到了山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那通天山被爬山倒和撑山倒撑倒、爬倒了。四人连忙攀住云头,往下一看,吓了一跳,下面是一片汪洋大海,四个人把通天山弄倒了,八只脚都悬在天空中,正是:“悬空八只脚,擦撩撩勿着”(撩不着即够不到)。玉皇大帝得知四人把通天山弄倒了,对众人连说道:“如果让这四个人攀住云头翻上天来,天宫哪里还有安宁日,不如把他们叫上天来听封吧。”于是把他们四人叫到天上,各封为东南西北天王,也就是后来的四大金刚。“聊天八只脚,撩撩撩勿着”这句话也就流传到今。

十二生肖比大小的传说

十二生肖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

相传谁摆在前面,谁摆在后面都是作过比较后决定的。原来牛摆在第一位,老鼠摆在最后。大多数动物都没有异议,但老鼠不服,一定要排在第一位。大家想想:介小的老鼠,怎么敢同牛大哥比较大小,侬(你)整个身子还不到牛大哥的一只脚趾头,它一脚就可以把侬踏死,真正自不量力。老鼠见大家都看勿起它,就要求比出算,而且要到大街上去比,叫人们来评。大家一听都说好。于是大水牛领头,一帮动物朋友们都到大街上来了。走到人多的地方,老鼠突然窜了出来,街上很多人看见突然窜出一只大老鼠都大叫起来:“这只老鼠介大啦,快来看大老鼠。”老鼠听了,洋洋得意,对大家说:“怎么样啊,大家都看到了吧,人们都说我大,而没有说水牛大,这下我总该排在第一位了吧。”大家面面相觑,最后都望着老牛。水牛说:“好吧,做事要硬旺(说话算数),厩然人们都说你大,你就排在第一位,我第二位,后面的次序不变。”大家都表示同意。所以十二生肖的排列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铁拐李吃自酒的传说

八洞神仙中,曹国舅与张果老两人想饮酒,恐铁拐李又要来自吃酒,两人商议决定避开铁拐李,到外海去吃酒。铁拐李寻来寻去找不到曹张两人在哪里吃酒,灵机一动,天灵盖一拍,已算出他们两人在外海吃酒,他就钻进葫芦里面,乘着海浪漂流过去。张果老一见金光闪闪的一个葫芦漂来了,就顺手抓了 上来,铁拐李钻出葫芦哈哈大笑,就去拿酒具想喝酒。曹国舅说:“慢来,今天吃酒先要对诗,如果你对不上来,那就不能吃酒。”曹国舅说:“未出葫芦,糊里糊涂,一出葫芦清清楚楚,水要变雪,万万难难。”铁拐李就对道:“未出葫芦,糊里糊涂,一出葫芦,清清楚楚,我要吃酒,容容易易,若要瞒我,万万难难。”曹张两仙无可奈何,只得倒酒,让他自吃。

呆大女婿借布机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呆大女婿,老婆要他去丈母娘家里去借一台布机用来织布,怕他记不牢就叫他一路走一路说“布机、布机”两个字,一直说到丈母娘家里,这样就不会把借布机给忘掉了。吃好早饭,呆大女婿就出发了,一走出门口,他就像念佛一样一边走一边说“布机,布机……”快到丈母娘家时,不小心跌了一 跤,布机竟然变成了“肚饥、肚饥……”到了丈母娘嫁家,丈母娘问他:“你来做什么?”他说:“肚饥,肚饥……”丈母娘听了,端来饭菜让他吃,他吃好以后,丈母娘问他:“还有什么事情?”他说:“肚饥,肚饥……”丈母娘见他吃了介多饭,还是“肚饥、肚饥”,火冒三丈,拿起布机上当凳子坐的布机板,大声说:“恨不得敲你这个呆大一布机板。”呆大女婿一听,乐得手舞足蹈:“对,对,对,就是布 机。”这才记起老婆要他来借的就是这个布机

近视眼买酱油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近视眼先生视力非常差,一天,他到街上去买酱油,在同来的路上,想出粪(大便)了,于是来到一个粪缸舍里,只见左侧树桩上钉着一枚洋钉,他就随手将酱油瓶往洋钉上一挂,谁知“砰”的一声,酱油瓶摔的粉碎,“洋钉”却飞走了,原来是一只蜻蜓。他同到家里,又拿了一只酱油瓶,仍旧上街去买酱油。路过原来的粪缸舍旁,只见蜻蜓又停在树桩上了,他顿起报复之 心,想出出刚才的气,便放下酱油瓶,对准“蜻蜓”狠命一拍,只听“喔哟”一声惨叫,手背被戳穿,鲜血淋淋,这次不是蜻蜓而真的是一枚洋钉。原来一个做好事的人,发现他刚才树上没有洋钉挂不住东西,而摔碎了酱油瓶,所以在树桩上钉了一枚洋钉。

金手指的故事

河西村有个叫化子,名叫王得宝,有一天他要饭途中,迎面碰上个老和 尚,只见这个老和尚耳朵透亮,王得宝认准这人气度不凡,于是就跟在后头,要求老和尚收他为徒,老和尚说:“收下你不难,就不知你有没有真心?”“我有真心!”“你想学点什么呢?”王得宝赶紧说:“现在穷人得病的很多,又没有钱请医买药,所以我想学医,好给穷人治病,不收他们的钱。”老和尚点点头说:“那不难,你伸出右手两个指头来,放进我的嘴里。”王得宝按话照办,等把手指头抽同来一看,已变成金黄色的两个金手指了。老和尚说:“王得宝,今后你这两个手指头就能给穷人治病了,不管什么病,只要一摸就好,不过我和你说明自,你给穷人治病,始终不能要钱,倘若食言,佛法不容。”说完老和尚就没 影了。这时天快黑了,他见前方有座山神庙,就准备在庙里过夜,刚坐下,又来了一个瘸子和一个瞎子,也是要饭的,三人闲聊起来,瘸子说:“找们两个今天要了不少饭,你也吃上一点吧。”王得宝早饿了,就说:“你们赶东家奔曲家的,要这点饭还真不容易,我吃了你们的饭一定会报答你们。”三个人吃着饭,王得宝把自己遇见老和尚的经历说了一遍,瞎子就央求他给治治眼睛。王得宝便伸i出两个金指头,从瞎子的左眼角一直摸到右眼角,说来奇怪,那瞎眼中的 雾气立刻消退了,双眼顿时明亮了。一见瞎子的眼治好了,瘸子也等不及了,央求王得宝也给治治,王得宝又伸出金指头,从那条腿的胯骨往下摸,只见骨节“咯”一响,这个瘸子蹦跳了起来,三人喜泣抱成了一团。瘸子的腿好了,瞎子的眼睁开了,这个消息很快在山下村子里传开了。村里有个鲁老板,四代单传一个儿子,这儿子前罗锅,后驼背,又咳又喘,躺在床上不能动,听了这个消 息赶紧派人去请来王得宝。王得宝伸出金指头,在小孩背上一摸,那驼背马上变笔直了,又在小孩胸前一摸,立刻不咳不喘了,小孩喊了一声爹,跳下床就跑。鲁老板喜泣,立刻叫人办酒席,王得宝说:“别别,我是穷人,有口饭吃就行 了。”这时鲁老板的家中挤满了人,都争着请王得宝治病,鲁老板对王得宝说: “你不收钱,不吃酒席,我也没法,我有间房子正空着,就借给你住吧。”

从此,王得宝就在这里住下来给人看病,不管什么病,只要经他这金指头一摸就好, 于是,人们都称他神医,给人看病王得宝一律不收钱,人家送来面,他也只留下够吃一天的,其余都退同去。他的好名声一传十,十传百,七八百里路外的也慕名而来了。

单说千里之外有个高员外,他有个女儿,双腿卷曲伸不开,二十八岁了还瘫在床上,花了无数钱财,效果没有一点,听说出了王得宝这个神 医,立即叫人抬了女儿来了,抬进去不一会儿,转眼却走出来一个鲜活的大姑娘。高员外高兴极了,拿出两只元宝作为答谢,王得宝说:“师傅有言,给人看病不能要钱,有吃有住就行了,我不能破这个规矩。”高员外没法,就托鲁老板做媒,把这个女儿许给王得宝为妻,婚后,王得宝照常给人看病,妻子常劝他收点钱,他总是耐心地劝服妻子,照样分文不收。半年后,妻子怀孕了,又劝他:“你治病不收钱,现在我们有了孩子,以后生下儿女,说什么也得盖几间房子置两亩地,你要是再不听劝,我只好同娘家去了。”王得宝觉得妻子的话说得也有道理,不收钱的口气就不像以前那样硬了。

从此以后,病人有给钱的,他老婆便接过去,这样收了第一个,还能不收第二个?日子久了,王得宝索性小病没有几两银子不给治,重病没有几只大元宝就不动手,变成拥有良田千顷、骡马成群的大财主

。一天,从北面来了个要饭的叫化子,拄着个打狗棍,背着个破席包,一瘸一拐的,见了王得宝说:“我是个要饭的,不小心把腿折断了,听说你治病不要钱,我走了半年才到这里,你给我治治吧。”王得宝一见他那模样就恶心,冷冷地说:“你这病呀,没有几只大元宝治不好,要是花不起就去等死吧。”叫化子没有办法,嘟囔了几句,退到一边,放下破席包,两只大元宝就滚了出来,说:  “我一生就攒了这点钱,备着到爬不动的时候用,哎,如今为了这腿你就拿去吧。”王得宝“哼”的一声接过元宝,用手掂了掂,这才伸出金指头,在叫化子的断腿上一摸,腿就直了。叫化子说:“先生,我嗓子眼呈又痛又痒,吃东西别别扭扭的,我这还有点碎银子,你再给我治治吧。”王得宝接过银子一看,约有十  多两,才勉强地说:“把嘴张开。”叫化子把嘴张大,王得宝把金指头伸到他的嗓子眼里,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嘎吱”一声,王得宝的金指头齐根被咬下来了, 疼得王得宝“哎哟,哎哟”直叫,刚想嘁家人抓住那个叫化子,只见那老头把棉帽一摘,露出个光头和透亮的耳朵,王得宝吓的魂飞魄散,急忙“噗嗵”跪在地上,原来是当年的师傅到了。只见那和尚用手一指,王得宝的金银财宝,厅堂瓦舍,转眼都无影无踪了,身边只剩下原来的那根要饭棍。

杀狗劝夫的故事

从前,有户人家,家中只有夫妻两人,丈夫名叫渭荣,他长年不劳动,只靠妻子的勤俭得来的钱吃喝玩赌过日子。妻子名叫小玲,她常常辛勤劳动,办事周到,用钱节约。有一天,妻子想劝丈夫小妥冉去赌博了,可他不但不理,反而 大吵大闹,对此,妻子觉得无法劝阻。有一天,天还未亮,小玲起床了。她把门刚刚打开,突然猛喊一声:“快来人啊,不好了!”渭荣被此声惊醒,连滚带爬地往外跑,直至大门口与妻子猛碰了一头,忙问:“出什么事情了?”妻子张口结舌地用手指着说:“侬……看!”渭荣伸手一摸麻袋一看:“啊……是什么东西?是不是尸体?”妻子答到:“是的是的。”这时渭荣的脸上象黄豆那样的汗珠直往下流。妻子忙问:“侬在昨晚有没有搞赌?”“搞的搞的。”“那侬赢的还是输的了?”“赢的,赢的。”妻子小玲接着说道:“啊……真的大事不好了,人家搞赌,输了后同家闹事,造成 命案后把尸体扛到侬的屋里来了。”“嗳…~我看还有一个办法,现在这事情还没人得知,只要依今后不再去赌博,节约用钱,我们现在就把他埋葬了,那不是没人怀疑侬了?”渭荣一听连连点头答道:“对……对……对……。”于是夫妻俩把麻袋里的尸体埋葬好,一直忙到天亮。从此以后,渭荣再也不去赌博了,夫妻俩志同道合,勤俭节约,艰苦劳动, 家庭面貌大大改变。 多年以后,妻子小玲对丈夫说:“侬还记得往年的事情么?当时那只麻袋 里装的不是尸体,不是人,是我为了想把侬挽救过来,实在没有办法,所以只想出一个办法来,请兄弟打死了王阿宝家的一条狗,假当尸体,不晓得会闹出这做梦也想不到的惊喜事来。”话落,夫妻俩哈哈大笑起来。  

偷瓜的故事

相传从前在一个院子里住着一户人家,屋里只有婆媳两个人,以纺纱织布为生。

一日,婆媳俩纺夜花,纺到半夜,觉得口渴难忍,媳妇就起身走出门,想到屋后小远处的一个瓜田里摘一个西瓜来解渴。不料刚来到瓜田,就被管瓜舍的抓牢了,管瓜舍的就把媳妇告到县衙门,要求县官予以处罚。婆媳两人得知这个消息,慌得不得了,瓜没吃到,却要吃官司,如何是好,就向村里一个聪明人请教。聪明人对她们如何如何一说,媳妇便牢记在心。进得县衙大堂,媳妇便跪在地上。只见县官老爷将惊堂木一拍,大声说到:“大胆刁妇,半夜三更不在家好好困觉,跑到人家瓜田里偷瓜,你可知罪?”媳妇不慌不忙的同答道:“大老爷,小妇人冤枉啊,我婆媳俩纺夜花,半夜吵相骂,一气之下跑同娘家,半路里天落大雨躲进瓜舍,管瓜舍的想强奸我未成,反而话(污蔑)我偷瓜,请青天大老爷明断。”两个人的事,又无对证,如何说得清楚。大耄爷一听,勃然大怒:“有这等事!”便将管瓜的人重责二十大板,媳妇倒无罪释放。

徐文长讨便宜的故事

徐文长住的前村有一农民田小二,是一个种田能手,为人忠厚老实。其妻王氏品貌端正,作风正派,描龙绣凤,纺纱织布,样样皆能。

有一天,田小二在大路旁一块稻田里插秧,太阳快要落山时,田小二还在起劲地插秧。徐文长骑着马游览同家,看到田小二已经将一大片稻田种好,就勒马停步询问田小二;“你今天从早到晚已经插了多少秧苗?”田小二无言对答。徐文长边走边骂田小二:“臭农民、笨蛋。”田小二气得出不了声,回家和妻子王氏讲起了此事,老婆笑着对丈夫说:“你确实是个笨蛋。”田小二问妻子:“你能立即答复得出么?”妻子说:“我确实一时也回答不上来,但你也可以问他呀,你就问'徐文长先生,你早上出门到此刻同来,你这马已经走了几步路啊?’他肯定也答不上来。不信你明天可以拦路试问,看他怎么同答。”

第二天,田小二有意在农田路口等他。徐文长傲慢地骑着马过来了,田小二迎面拦路问道:“徐文长先坐,你上午出去傍晚刚归,今天你这匹马已经走了多少步路啊?”徐文长一时目瞪口呆,哑口无言。田小二哈哈大笑,手指着徐文长骂道:“臭小子,你也是笨蛋!”徐文长猛然醒悟,同过头来,客客气气地对田小二说:“这话不是你自己想i出 来的,你能老实告诉我谁教你的么?”田小二说:“是的,是我老婆告诉我的。”徐文长听了,微微一笑,勒马就走。

次日上午,徐文长骑着马特地(专程)到田小二屋门口,看到田小二的老婆,开口就叫:“大嫂,早上好!”他边说边下马,右脚下地,左脚套在踏脚扣上 就问:“田大嫂,你看我这样是上马呢,还是下马呀?”田小二妻听了,不声不响, 一脚跨进大门槛,一脚在门外,就问徐文长先生:“你看我这样的姿势,是进屋呢,还是出门呢?”徐文长大吃一惊,灵机一动,张口一咳,就问田大嫂:“你看我这口痰,是咽下去的呢还是吐出来的呢?”田小二妻不慌不忙,一脚跨出门槛,裤子一解,裤档一拉,就问徐文长先生:“你看我这样,是撒细(小便)呢,还是撒污(大便)?”徐文长立即面如土色,哑口无言,策马就走了

潮塘张家的传说

当年的张宝荣家境贫困,一家三口住在潮塘南的两间破屋内。夫妻以养鸭为生。

放鸭很苦,晴雨风雪,都要出门,而且鸭子每天要游好多里路,才 能保证生蛋率。一天,张宝荣刚养上一群黄毛小鸭,放在桃园江弯曲小河里。午后三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鸣电闪,倾盆大雨,黄毛小鸭乱窜乱跳,真是急煞张宝荣夫妻俩了。雨后,清点小鸭,少了十来只,找来找去找不 到,最后找到卫生公的破殡廓洞里。黄毛小鸭躲在那里,唤出几只小鸭后,张宝荣发现几只黄灿灿的小鸭,躲在角落,不肯出来,只好爬进去捉。才知 用手一捉,不是小鸭,却是几块沉甸甸的小东西,用手帕包着。张宝荣拿到 外边一看,惊呆了。原来是几只金元宝!后来才得知,这些金元宝是土匪抢  劫财主后,半途遭遇官府捉拿,偷藏在这里的。张宝荣见四下无人,揣着横财同了家。这张宝荣也是个精细的人,此后,照常养他的鸭,从不头重脚轻地露富。

几年后,他用金元宝作启动资金, 慢慢瀑置田产。直到他儿子张文美管家时,张家已拥有家产万亩土地,南北 两幢楼屋,八字墙门,马鞍埠头。当时姚北有四大财主,下河严家,历山翁 家,相公殿袁家,潮塘张家就是其中一家。张宝荣老婆到了晚年,过上了富婆生活。丫环随时使唤,绸缎穿身,鱼肉吃腻。早就忘记自己是一个养鸭的大脚女人。而当地劳苦百姓呢?

有一首民谣为:“劳动如牛,吃着似狗,穿无衣服晒日头,见着豆腐渣也要抢着吃。”

有一天,老太婆忽然想起要尝尝豆腐渣。厨师马上就做,先用油炸,加上精肉、冬笋、韭芽等配料,色黄、香气、美味,老太婆又是多年不吃,感到味道好得不得了。当她得知穷人豆腐渣当饭吃,就脱口而说:“穷人是吃豆腐渣吃穷的!”这句话传到老百姓的耳朵里,个个恨之入骨,到如今这句“张文美娘吃豆腐渣”的话成了形容某人遗臭万年的俗语到了1931年(即民国二十年),当地老百姓因天灾人祸,已到了饿死人 的地步。老百姓开始觉醒,说:“饿煞倒不如打煞!”当时民谣说:“张文美有 钱有势力,对阿拉穷人看勿起,穷人屋里断饭米,只好围身布裥当大旗,赶 到张家吃大家。”(传言)由青年陈敖齐带头,包围了张文美的家。张文美看到了团结起来的农民势大力众,只好开仓济粮,发放了少量铜钱。暗地里,他却勾结十匪陆宝银,来驱赶农民。这次“吃大家”取得了小胜 利,最后在财主勾结土匪造反的农民被镇压下去。但整个影响却是很大的

“堕民”的传说

元朝的时候,中国的疆土辽阔。疆土扩展到中亚、西亚、南亚甚至欧洲,建了四大汗国。元朝的统治者,对外扩张,对内欺压百姓。蒙古人唯恐汉人造反,他们收缴民间一切武器,特别是铁器,强制汉人七户一家合用一把菜刀,并把它锁在河埠头。老百姓对此恨之入骨。

据传,当时在社会上影响最坏的有四个姓氏:殷、汪、单、筱。他们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后来竟然发展到,凡当地百姓婚娶时,这四姓的恶棍必须得到初夜权的程度。汉人当时敢怒不敢言,却积聚了深深的仇恨。官逼民反,老百姓开始暗暗联络反元行动。

他们以送月饼的名义,在月饼内藏好纸条,写明起事时间——八月十五中秋节起义。到了八月十五那天,时辰一到,一起行动。汉人把统治他们的殷、汪、单、筱四姓统治者抓住,绑起来,准备杀头。到了这个时候,过去耀武扬威, 不可一世的统治者跪下来求饶,恳求保住一条命,并答应从此罚为下等之人,统称“堕民”。堕民答应为历有的人做理发、唱戏、生活服侍等最下等的活。因此,就有了“堕民”和“堕民嫂”。在宗汉庙山西,几十年前曾居住过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堕民嫂每月拎着剃头篮挨家给百姓理发,婚嫁时服侍新娘。堕民在花轿前面举高灯,挑马桶,并且在宾客喝酒时,吹、拉、唱、行礼(俗称吃喜瓜),低三下四。民谣唱道:“堕民嫂,样样要,马桶旮旯翻顶倒,屁眼洞里烧缸灶……”

吃“五样米粥”的传说

几十年前,在慈溪西部余姚北部一带,春节过后的第一个热闹的日子 便是正月十四。这天傍晚,大人们除了用燃烧的火把去田头照各类坏虫之外,民间还有一个很流行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烧煮五样米粥吃,盼望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何为“五样米粥”?就是在烧米粥时,除了大米外,还必须放上多种小杂 粮煮在一起,像绿豆、赤豆、粳米、豇豆、红枣等等粗细杂粮。当然煮粥时,品种放得越多越好,颜色也越鲜越好,因为这粥是由大米和至少四种杂粮以上组成,而且把它当作正月十四夜饭的主食来吃,所以农村中就一直把它叫作“五样米粥”。为什么正月十四这天傍晚,会流行吃“五样米粥”呢?

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姚北有户瞎子人家,家里特别贫穷,长期靠外出讨饭过 日子。人们可怜这瞎子一家,长年施舍食物、衣着给他们。瞎子一家特别感 恩。瞎子在沿街乞讨过程中,人们常常施舍一些小杂粮给他们兖饥,像绿豆、赤豆、高梁、番薯等等。因此瞎子每年讨完年饭后,就把这些小杂粮熬成 一大镬粥分送给左邻右舍来尝尝,以表示一点心意,感谢邻居们一年里经 常对他们家的关心和照顾。事也凑巧,有一年这家中长期不烧饭用的铁镬当中,竟然冬眠了一条花斑大蛇。由于夫妇俩双双失明,根本没有看到这番可怕而恶心的景象。寒冬腊月,冬眠中的花斑大蛇没有知觉,竞和在小杂粮里被煮了个稀巴烂,连蛇皮也煮碎了,一大镬粥五颜六色,早已分不清哪是蛇肉蛇皮,哪是杂粮。哎呀呀!这镬千辛万苦烧得的五样米粥已与恶心的大蛇烧在一起,还要一 碗一碗地分送给各位邻居去吃,真是罪过,罪过呀!这花斑大蛇与五样米粥煮在一起的事情,天下凡人倒都不知道,而瞎 家的灶君菩萨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三十六计,奏为上计,他立即上天,奏明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了汇报,很是同情这对瞎子夫妇,于是,就决定帮他们出一臂之力,商议这粥仍然由他们去送,在送粥去时,就让他们所讲的祝福话变成新年的事实吧。

一大镬五样米粥烧好之后,瞎子夫妇便一碗一碗地盛了起来,他们挨家挨户地送到左邻右舍,边送边口中念念有同地好言:“正月十四夜里,吃 了我们烧的五样米粥,今年你家一定五谷丰登。正月十四夜里吃了我们烧 的五样米粥,今年你家一定六畜兴旺。”本来是一句彩头语,由于天上的玉  皇大帝点化过,所以这对瞎子夫妇所说的好话也就成了“圣旨口”,说一句真的应验了一句。

果然,在这一年里,凡是在正月十四夜里,吃了瞎子夫妇送来的五样米粥的乡邻乡亲们,家家户户五谷丰登,喜获三收。只有一户有钱的财主人家,把送去的这碗五样米粥喂给了家禽家畜,结果,有钱人家六畜倒是兴旺,大畈田地却歉收,年终时,这户人家懊悔莫及。 自此之后的每年正月十四傍晚,这里的家家户户就开始盛行吃五样米 粥了,大家都盼望新的一年里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据说,由于心肠好,瞎子夫妇的双眼也被菩萨点化了一下,变明了,晚 年过上了幸福生活。

自此玄后,正月十四吃五样米粥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了下来,直到现在 还在流传呢!

聊天八只脚的传说

据说,从前,有一个人力气非常大,能够把一株参天大树连根拔起,人称“拔树王”。他占山为王,在山道必经之地设立关卡,凡过往行人都必须向他交纳买路钱,否则一律不予放行,只能同转。大家因为很惧怕他,所以,都被迫把钱交给他。

有一天,走来一位青年后生,对于拔树王收买路钱很不服气,对拔树王说:“你只能拔一棵大树就称王称霸,那么,我能够把许多山一座一座地移拢来,这本事难道会比你小吗?”拔树王不相信,说:“你如果真能把山移拢 来,我就不收你买路钱。

佩服你,到时咱们结拜为兄弟。”青年后生用法术,真的把周边的山一座一座地移拢来。拔树王很惊叹,两人就结拜为兄弟,并称他为“移山王”,尊为第二把交椅,拉拔树王一起也做起了强盗。

第二天,又来了一位好汉,两人上前拦住,欲向他收取买路钱,那好汉便问他们:“为啥要我交纳买路钱?你们究竟有多少本事?”两人说:“大哥能  力拔千斤树,人称拔树王。=哥能把山移拢来,人称移山王。你今天碰到我  们这样有本事的人,还想不交买路钱吗?”那人听了哈哈大笑,说:“你们这点小本事,算啥?我还能把你们移拢来的山,一座一座叠起来呢!”说完,真的把这些移拢的山叠了起来。两人看了之后,认为这人本事更大,很是佩服,一定要同他结拜为兄弟。后来,就尊他坐第三把交椅,取名为:“幢(叠)山王。” 第三天,又来了一位好汉,三人上前拦住去路,一定要他拿出买路钱,这人也不是好吃果子,不肯交出来,三人就问他:“有没有大的本事?如果有 的话就请施展一下。”那人也毫不客气,抬起一脚踢过去,把幢山王叠起来的山全部踢倒了,又把它放到了原来的位置上。大家一看,这个人的本事也是大的,所以,四个人就结拜为四兄弟,阿大拔树王,阿二移山王,阿三幢山王,阿四踢山王。

自此之后,大家在山上就称王称霸,好不威风,下山来时,又经常敲诈勒索过往客人。周围百姓,只是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个个无不痛恨。四兄弟胡作非为之事被天上的观世音菩萨知道了,她便决定要为民除 害。

这一天,她打扮成一个自发婆婆,手拿香篮,一路低头顾自走来。四结拜兄弟看见之后,马上拦住,要她交出买路钱来,否则不予放行。那老婆婆说 了:“你们有什么本事拦住我去路?”老大说:“我能力拔千斤数,人称拔树 王。”老二说:“我能把周围的山全部移拢来,人称移山王。”老三说:“我能把阿二移拢来的山,一座一座地叠起来,人称幢山王。”老四说:“我能把阿二、阿三拿拢叠起来的山一脚踢翻,使各山回归到原来的地方。人称踢山王。”那老婆婆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说:“你们这点小本事,也想在这山头上称王称霸?我把这只香篮放在这里,你们谁有本事拎得起,我这买路钱就交给他,假如拎不起,休想要我的买路钱。”四个人很不相信,都土来试试,连吃奶的力气也用尽了,这香篮像生了根似的,连动也没挪动一点,原来这是观世音菩萨在用佛力,这四个人怎么还会拿得动呢!

那老婆婆见状,就说了:“你们连我这只香篮也拎不动的人,也想叫我交出买路钱?没门!”说完,轻轻松松地拎起香篮就走,这四结拜兄弟只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羞也羞死了,眼睁睁地让她走了过去。观世音菩萨刚刚走过关卡,就化了一条通天路,向天上走去。四兄弟方才回过神来,如梦初醒,猜想这位老太太肯定不是凡人,是个神仙。所以,便一路追了上来,也想跟随观世音菩萨一道上天成仙去。这个移山王就把所有的山移过来,幢山王把山又叠了起来,大家一路追赶,这观世音菩萨也有意一直保持几十步的距离,往天上行走。这山是越叠越高,观世音菩萨也越 走越快。天门开好之后,观世音菩萨一脚登上了天,四个人也心急了,赶紧 用四双手攀住天门,刚想抬脚跨上去,那踢山王一不小心,他的脚正好踢在叠起的山头上,这些辛苦叠上来的山被他全部踢倒了,而这天门也很快关住了。这样,四个人的四双手是攀住了天门,而这八只脚因为没地方可踩可 踏了,变成了高悬空,最后力气用尽,都摔到地面粉身碎骨。

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编成了故事:“聊天八只脚,撩撩撩勿若

马家路的传说

浒山城西北二公里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路,南起新塘,北至周塘,全长约一公里,路的两侧居住的陈、马两姓。路东(左侧)的云字地、三甲、元大、 汉字地、桥里头、汪棣住的是陈姓,路西(右侧)的南池、后池、朝盛、左字地住的是马姓。两姓氏都想以本姓氏为路名,各不相让。陈家族人最后提议两姓共有之。可按照左大右小,哥东弟西的传统定为陈马路。可聪明绝顶的马 家族人为了不让陈氏在路名上占有一份,提议起路名也是一件大事,你我 无须争执,不如让官府为我们决定吧。忠实温厚的陈家,认为马家的建议可 行。双方派出一名代表,带上简单的行李,脚穿草鞋,向余姚县官禀报。余姚 县官答应三天后实地察看决定。第四天,辰时后马氏家族人偷偷告诉小童, 今天马家路分烧饼,大家都去领,一传十、十传百,沿路小童叫喊马家路分烧饼。余姚县官见此情告诉众人:“小孩口里出圣旨,此路是马家路,无疑。”从此以后这条路兢叫马家路。  

“破楼屋”和“黄庵跟”的传说

在我市宗汉街道百兴村里,有两个小小的自然村,名称非常特别,分别 叫做“破楼屋”和“黄庵跟”。这里的村庄地名为什么会叫“破楼屋”和“黄庵跟”呢?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经常在讲:这是与那时那地曾经发生过的一个故事密切相关。起先这里的村庄比较零星四散,人口也不算很多,仅仅住着十几户人家,也没什么响当当的地名,其中,有一户黄姓人家男耕女织,生活稍微好 一点。此黄家有一个外甥,二十多岁年纪,却是不务正业,做人很勿落档(不 像样)。但是,他凭着身材魁梧,力大无比的优势,在一帮不三不四的小兄弟当中,以老大自居,常常带领小兄弟去有钱人家敲诈勒索,明拿暗偷。到了晚上,人迹稀少之时,则在主要道路上,设卡埋伏,十些偷鸡摸狗、行凶抢劫 的事情,真是无恶不作。村庄的人们都知道他们的胡作非为,不过,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心里是个个痛恨不已。

也许是作恶多端,臭名远扬,不久的某一天,化被余姚官府抓进了牢房,据说,被判重刑,发配远处。做舅舅的在姐姐的多次求情催促下,便去探了一次监狱。外甥见了舅舅之后,痛哭流涕,表示要悔过自新,重做新人,他要求舅 舅做担保人,去官府那里说情,以减轻罪责。做舅舅的叹苦:“我一个贫民百姓,又没有多少积蓄,到哪里筹集许多钱财,去向官府送礼说情呢?”外甥便悄悄地向舅舅透露:自己曾经有过一次血案,从一个过往生意大商人中,抢劫到许多金银财宝,现在这些财宝又藏于某某地方,只有自己一个知道,为 了保全自己,他把此事告诉了舅舅。请舅舅从中拿iLH _点,作为活动经费去送给官府经办人员,以减轻自己的罪行。做舅舅的听后,一口答应了他。 这个舅舅归家之后,迫不及待地悄悄来到外甥暗藏宝物的地方,不看 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一下子看傻了双眼,啊呀!外甥竞有这么多不义之 财啊。即使今后不做不赚,今生今世也是吃不尽,用不完了。外甥的良心也 太不知足了,我明天一早,就马上去余姚县官老爷那里去说情送礼,非把他保释出来不可。

从今以后,定要叫他改过自新,洗心革面,重做新人,去邪归 正。同时,我这个老娘舅也好借借外甥的发财之光了。然而,等到夜深人静,舅舅睡在床上,却是转辗难眠,他的心中是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思想斗争异常激烈。一会儿,想着要保释外甥i出来的 计策;一会儿又产生一个念头,不想去官府保释了。舅舅心中在打自己的小 九九:今天,我如果拿部分财物去官府说情送礼,也许能够减轻外甥的罪行,从轻发落,或者还能把他保释出来。但是当外甥从牢狱里放出来之后,这么多财宝又要是物归原主,为外甥所有了,自己仅仅是个保管员而已,眼饱袋中空,想得到一点好处,也要看外甥眼色。想到这里,舅舅对外甥的这么多财宝就开始眼红手痒,想占为已有。想占有的欲望一旦产生,这亲惰、良心、道德等一下子抛到九霄云外了,于是保释外甥出狱的计划也慢慢变卦。他暗暗思量:这事儿反正只有天知,地知,我知,他知,其他没人会知晓,一不做二不休,半夜里,一个谋财害甥的阴险计策便在舅舅脑海里产生了。

第二天,他早早地起床,凭着自己读过几年书,有点文化,便写了一份状子,并把外甥亲口向他讲述的:某年某月某日晚上在某地拦路抢劫,致某位过路商人一命归天的恶事也一并写上去了,又以匿名的方法,把告状纸及时递送到了余姚县府那里。此状不告的话,那时县官又没掌握重大案例,仅仅只能判决个五、六年徒刑,就了结此案。而现在舅舅的匿名状子一送到县官那里后,县官老爷即刻升堂,进行提审,外甥开始还想百般抵赖,但在一番严刑拷打之后,外甥在时间、地点等事实面前,最后,不得不从实招供了,结果,这个外甥在舅舅 的告发下,被县官老爷判了死刑,斩首落场。

有句俗话讲得好:“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这个娘舅自从外甥斩首之后,一下子暴富起来,吃的、穿的、用的是应有尽有,独独缺少一幢高大楼房。他把从外甥手中夺来的珠宝变卖之后,买了一块上好土地,请来了大批木匠、泥水,要为他建造一幢畚斗式的楼房,房址就选在现在的破楼屋位置上。

“树术乌堆堆,百鸟飞拢来。”自从这黄姓舅舅发了这笔大的不义之财之后,数十年不走动的亲戚也来来往往了,悬空八只脚的朋友也多起来了,邻居也更加热情了。这座北朝南的十开间,左右两边各五间居头的二层楼房,在许多邻居和朋友的帮忙下,由于东家较为客气,师傅们也非常勤快,楼房建造得特别快,转眼功夫,就到了楼房上大梁的黄道吉日。这一天,这位抹了良心的黑心舅舅,头戴西瓜帽,身穿绸布长衫马褂,脚穿靴子,一根辫子梳得又光又滑,春风得意,满面红光,笑口大开。

他命人去天元市上买来一百串百子炮仗,一百个两响大爆竹,一千只大发馒头,请师傅定做了两只廿斤重的五代元宝,两支五十斤的大红蜡烛,还配齐了六荤六素:两条大鲤鱼、两只大雄鸡、两只生蛋鸭、两只湖羊肉、两刀猪肚堂沿门、两只大雄鹅,以及十二统盘的:油食、香干、压板、芋艿、花生、枣子,在楼房中堂的四张八仙桌上,摆得齐凑凑的,楼房正中堂案立柱上,贴上喜庆对联,一派喜气洋洋的吉庆景象。亲戚朋友和方圆数里之内的人们都赶来看热闹,又来抢大发馒头,讨个吉利,借借富贵人家的光。

大家翘首以盼已时 正中时刻快快到来,坐等东家喜庆跪拜列祖列宗,木匠师傅上梁甩馒头。将到已时正中,这位黑心舅舅出现在楼屋中堂,他刚刚将大红蜡烛点上,霎时间,在西南上方向,鸟云滚滚,雷声隆隆,闪电不断,狂风大作,吹得在场的人们连眼睛都睁不开来,刚才还一派阳光灿烂,万里无云的天空,一 下子变了脸色,把个喜庆的场面抹上了阴影,木匠师傅问东家:“上梁是否延迟一刻?”得到的答复是:“黄道吉日,怎可更改?庆典仪式,照常进行。” 天空越来越暗,只有连续不断的闪电照得角角落落有些明亮,这震天 动地的响雷一个接着一个。瓢泼大雨倾盆而下,下得人们连眼睛都睁不开。突然间,一声震耳欲聋的响雷爆炸在头顶之上,吓得来看热闹的人们瑟瑟 发抖,赶紧用手指塞住了自己的耳朵。这声响雷过后,风止了,雨停了,闪电消失了,天空又是一派阳光明媚的景象,当大家睁开眼睛,定了定神,个个是口瞪目呆,脸上的笑容全部消失了,发现这个黄姓舅舅已被雷电劈死,直挺挺地躺在中堂外面的道地上, 全身墨黑,七窍i出血,这样,一场喜事一下子变成了丧事。这黄道吉日、上梁 庆祝办谢酒的鱼肉酒类便只能转用到了办死人羹饭上。….丧事办过之后,做舅母的心中当然知道,这是自己丈夫谋财害甥,老天爷对他的应有惩罚,是恶有恶报之故。她孤零零一个女人,胆子又小,再也没有心思去建造这尚未竣丁的楼房了,便将建楼剩余的钱财、木料等材料,让木匠泥水师傅在这破褛房之前西南的一块空地上,建造了一座尼姑庵,自己则削发修行,替夫赎罪,并把这尼姑庵取名为:“亡庵”。之后,这幢没有竣T的楼房,停建了好几年,周边的人们就都把它叫做 “破楼屋”了,即使后来别人将这幢破楼层全部建造完毕之后,大家还是习 惯地把它叫做“破楼屋”,直至以屋名为地名,长期沿用。后来这庵周围的人们觉得用“亡庵”的庵名和地名太败坏村庄的名誉和声誉了,因为是黄姓舅母所建,所以,就更名为“黄庵”了,庵所周围的村庄就被叫做“黄庵跟”。

谢阁老望娘舅的传说

谢阁老的外婆家,在余姚历山牌轩头。小时候,他常跟着母亲,去探望外公外婆和舅舅。从泗门到牌轩头,要路过上陈。上陈有座“广墅庙”,庙前马鞍埠头,石板门堂,门口立着根大旗杆。母子两人走到这里,人也累了,总要到庙门前坐一会,洗个脸。有一次母子俩路过广墅庙大门口,谢阁老侧头一看,庙里的天王菩萨居然站起来向他致敬!他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当然不信,泥塑的菩萨咋会站得起来?实际上,母亲是一个凡人,当然看不到天王菩萨站起来的情况。 为了证明天王菩萨有没有站起来,谢阁老让母亲作试验:他请母亲把一个鸡蛋放在天王菩萨的膝盖上,菩萨是坐着的,所以鸡蛋在膝盖上放着纹丝不动。但当谢阁老从庙门口走过时,那个鸡蛋却骨碌碌掉到了地上菩萨真的站起来了!

从此以后,但凡谢阁老走过广肇庙,为了不让天土菩萨站起来,他就不走大路,而走庙后杂草丛生的小路。这条小路走的次数一多,路也越来越大。直刭今天,谢阁老当年走过的广墅庙后背后的小 路,还留在那边。

谢阁老当了阁老后,经常青衣小帽,微服看望娘舅。舅母说:“你外甥官做得那么大,老是不声不响来,不声不响走,可不可以为娘舅出一同风头?弄得闹猛点?”谢阁老答道:“如果这样,您舅母连茶水也招待不起。”舅母说:“我就雇人用大锅烧,你就热闹一次吧!”过不久,谢阁老真的开锣喝道,旗锣伞扇去看望娘舅。附近二十里地的 老百姓,听说谢阁老要来看娘舅,都来看热闹,人山人海。谢阁老到了上陈那里,看热闹的人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轿子怎能通过?谢阁老只好下轿。如今,下轿之处,还嵌着一块石头,名叫“轿墩”。

宗汉乡由来的传说

辛亥革命先驱马宗汉在1907年7月6日上午与徐锡麟、陈伯平一起参加安庆起义,枪杀了安庆巡抚恩铭。战至下午4时,因众寡悬殊弹尽援 绝,陈伯平战死,徐锡麟被俘。马宗汉奉徐锡麟亡命越墙潜出,跑到一户人家的旱水井内藏身。清兵追到这户人家,叫他们说出逃来的人藏在何处,否则全家杀头。马宗汉为不使无辜群众遭殃,挺身而出,亮明身份,因而被捕。马宗汉在狱中备受毒刑,坚不吐实。1907年8月24日终于被惨杀在安庆 狱前,时年24岁。马宗汉的家属得知消息后,想把尸体运同家乡,但安庆的清政府管得很牢,把马宗汉尸体放在那里的义冢地,专人看管,不能随便进出。当时打听到管义冢地的是余姚人,就通过熟人给了他5000元银洋钱,凡有三长两短,他的家属生活由马宗汉家属负责供给。结果把马宗汉的尸体偷了出来, 葬在施家村自路岭顶。 马宗汉被杀之后,清政府宣布要将马家路的人斩尽杀绝。那时马家路四邻乡亲唐了炒麦粉,炒了燥大豆,携老背小逃难了。那时,马宗汉的儿子马元佐还只有四岁,家中派了一个老伯、一个保姆,摇了一只船在铺桥江西北的摇铃桥头小村庄里的芦苇沟躲着,芦苇沟里实在太热,过了几天,朋快船偷偷地逃到山南,又逃到五磊寺躲藏,马宗汉的儿子马元佐因此终于逃过一劫。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徐世吕派三百官兵送来了奖匾。马宗汉的遗体从施家山迁到杭州西湖边与陈伯平、徐锡麟合葬在一起。 1929年人们为纪念辛亥革命先驱马宗汉,把马宗汉家乡行政乡—— 柯东乡改为宗汉乡。

朱仙桥牛家兴衰的传说

新界村有一个自然村,叫朱仙桥。这个村里有陈和朱两个大姓,陈姓来自颖川,朱姓来自江苏沛县,老家俱上号的姓字,常见“沛国”字样。其实,历史上这里的居民,还有一个大姓氏“牛”,只是到现在,“牛”姓已基本绝迹。关于它的兴衰,有一个传说。

牛家本是大塘后的一个大户。有一天,从江西来了两个风水先生,见牛家的黄家池往东贯通桃园江,确定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牛家人得知兄弟两人得道很深就以上宾款待。希望指点建房、丧葬的方位。风水先生实言相 告,如若指点,大先生本人就要双目失明。为此,牛家承诺,如经先生指点,牛家大发,一定厚报大先生全家,以兄弟相待,侍养终生。大先生的后代,也如亲生子女相待,并且立下字据。风水先生以自己慧眼,指点迷津,牛家果然大发。而自己果然双目失明。按照约定,大先生在牛家定居,而弟弟则返同江西原籍。二十年后,牛家已为当地富豪,有的已成为朝廷重臣。当年写风水先生订盟的人,已经老了,也有人亡故,牛姓后人对那个不是牛姓的瞎子,逐渐冷淡,甚至鄙视,连那些丫头使女,也常有不敬的言语。风水先生也开始后悔,不该当初做iL蠢事,好了别人,苦了自己。弟弟同江西老家后,常常思念兄长,不知哥哥情况如何。那年特地来看望瞎子哥哥。兄弟见面了,了解情况后,抱头痛哭。弟弟想:如果不声不响地把哥哥接同家怎么甘心?就讨教哥哥,对牛家可有破法?瞎子告诉弟弟:牛 家兴旺后,特在村东北建了一个“牛家庵”,供奉菩萨,朝拜祖宗,如今香火 兴旺,只要在庵背后掘一条沟河,牛家就会完蛋。  弟弟拜望了牛家长辈,并告之:“我看'牛家庵’有一股湿气,影响了牛家的更大发展。如果能在庵后掘一条小沟,牛家还可更加兴旺。”牛家人听了大喜,马上拣日子,定河基,择良辰吉日,开T掘河。弟弟看看自己的目的 已达到,就带着哥哥同江西老家去了。一年后,朝廷案发,牛家被满门抄斩,住宅又遭火烧。从此,牛家烟飞灰灭,只剩下孤零零的“牛家庵”。

害人葡萄棚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名叫张生的青年,讨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为妻,小夫妻俩生活过得恩恩爱爱,快快乐乐。后来,丈夫出远门做生意去了,一去就是三年未归。这一年的七月初头,葡萄即将成熟之时,张生带着赚来了的钱财同到 了家里。老婆见老公风尘仆仆地同家了,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比吃蜜糖还甜呢!她二话没说,马上把家中养着的一只老母鸡捉来宰杀,也不管下午热辣辣的天气,很快把鸡烧熟,在自家屋前的葡萄棚下,早早地搬出桌椅, 摆放上那只又肥又香的老母鸡,想让老公美美地享受一顿,慰劳慰劳,补一 补老公的身子。那鸡放在桌上凉透后,老婆一个劲地催老公快快吃下,好补 身体,做老公的客气相,想让老婆吃一只鸡腿和鸡翅,她也坚决谦让,一口谢绝。事情也是蹊跷,老公把大半只鸡吃下之后,当场就肚痛难忍,连交待几 句话的丁夫也没有,便一命呜呼了。老婆的嚎天大哭声惊动了左邻右舍,大 家纷纷赶来,询问事情原委,她便将杀鸩、吃鸡、暴死的经过讲了一遍。众人 听了个个惊呆,再看看死者脸色,非常痛苦,皮肤也已发黑,犹似中毒症状,大家把她丈夫吃剩的鸡肉骨头喂了狗,那狗也当场死亡,所以,邻居们初步 猜疑是老婆预先在鸡肉上下了毒药,老公吃了中毒而亡。于是,乡邻们七手八脚地把她大绑押送到了县衙门,请县官老爷做主,替张生报仇申冤。县官老爷接到案子之后,非常重视,不半点马虎。

第二天一早,他立即 升堂审理。那张生老婆被人押送到大堂之后,一直悲痛欲绝,大喊:“冤枉, 冤枉。”她把丈夫同家、杀鸡、吃鸡、突然暴亡的经过详细地讲述了一遍,最后请求县官老爷明察秋毫,查i出丈夫暴病的真正原因,决不可蒙冤一个良 家妇女。县官又问张生的邻居:“张生的老婆平时表现怎么样?”大家都说“她平时孝敬公婆,勤俭持家,聪明贤惠,表现很好。”县官听了大家的讲述,感到这是一件疑难杂案,一定事出有因,没有证据,一时很难审判此案。所以,暂时退堂,想到案发现场,实地调查,仔细察看。第=天,县官叫人又杀了一只鸡,也在张生家把它烧熟,将冒着热气腾  腾、既香又肥嫩的全鸡摆放在桌子上,使整个葡萄院子香气扑鼻,弥漫一阵 阵鸡香,让人垂涎三尺。县官老爷和他的助手们则静静地观察着四周的各 种动静。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看着,看着,忽然,大家发现从葡萄架上面“嗖”地伸下来一条三尺多长的灰色大蛇,狠命地在那鸡肉上咬了一口,因为鸡肉还很烫,那蛇又马上缩 同到葡萄架上。县官看到之后,分析这肯定是一条毒蛇,马上把那只鸡喂给 了狗吃,这狗立时三刻暴死。由此分析推理:张生暴死的真正原因就是葡萄 棚上的这条毒蛇,当场命人把它捉住打死了。县官同衙后,马上把张生的老 婆放了i出来,为她洗清了冤屈。 后来,人们奔走相告,张生暴死是葡萄棚上的毒蛇所害,她老婆是冤枉的。这样,“这个害人葡萄棚”的俗语也传了开来,成了我们这一带人们经常在讲的句俗语。至今,我们浙东一带的广大农民在房前屋后的院子内喜欢神植桃子、橘子、文旦、金桔等之类的水果树,一般都是禁止种植葡萄的,即使种植,也是离房屋较远。因为种了葡萄,担心毒蛇爬上葡萄架,偷吃葡萄,冷不防又会伤害人身。

马廷贵黑良心的故事

“千勿愁,万勿愁,愁只愁七月廿三五更头”。这句民谣,在我们宗汉一带,凡是上了年纪的人,人人会说,这句民谣背后的故事,也几乎人人听过。各位若要知道这个故事,且听我从头讲来。清朝雍正年间,姚北人民辛勤开垦出了从大古塘到四塘之间的大片土 地。每当秋风初起,百里棉乡,银花怒放。有一村子坐落在二塘脚下,因村中人家大多姓周,就起名为“周家灶”。村北有五幢房屋,小地名叫“五进屋”。 这村里有户人家,当家的排行第一,人称周大。周大早年外出做生意,贩过私盐,有点钞票,可算是“小康人家”。周大四十岁那年生了一个女儿,长得五官端正,秉性聪明,被周大夫妻俩视作掌上明珠。周岁时取名凤姑。凤姑长到十七岁,越发漂亮灵秀。姑娘心灵手巧,绣花织布,行行精通。就在这年 年底,父母做主,定下终身。光阴如梭,转眼间凤姑已是十八妙龄,男家选定吉日,择七月廿八完婚,红帖一到,自有一香忙碌。周大家日夜忙着准备嫁 妆,等着七月二十八花轿临门。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七月廿三,五更时分,忽听得震天动地的一声巨响,狂风暴雨,顷刻倒下。那一刻,后海“保底塘”倒掉了,后海潮水如脱缰野马,向南奔跑,长驱直入,可叹塘内一百多个村庄,顷刻化为汪洋,多少人畜,葬身鱼腹。浊浪滔滔,尸首漂浮。这里,要追叙一下什么是“保底塘”。人们为防海水侵袭,在海涂上筑起道道堤防。随着海涂延伸,到清朝雍正三年,已筑好大塘、新塘、周塘、二塘、三塘、四塘。当时四塘北便是大海,故此称四塘为保底塘。 再说凤姑一家听得巨响,未等明自,后海潮水已铺天盖地而来,周大晓得事情不妙,急唤妻子、女儿。说时迟,那时快,一个巨浪打来。一瞬间天昏地暗,墙塌壁倒,一家三口落在水中,风助浪威,又一个巨浪打在凤姑的头 上,凤姑一声惊叫,顷刻沉在水底。

当她浮出水面,抓着了两只皮箱。凤姑抓 着两只皮箱随水漂浮。天苍苍,水茫茫,叫爹不应,喊娘无声。随着波浪一直漂到新塘后一个村庄。 这个地方,名叫“马家路”,村庄广袤连续几里,倒也有千把户人家。朝东墙门头(现在宗汉街道马家路村),有户姓马的富贵人家,户主马金康,五十岁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廷贵。马廷贵自幼娇生惯养,不求读书上进,终日讲究吃喝,与一帮浪荡子弟,出入赌场、妓院,在地方上为非作歹。有一次赌输闹事,被人当头砍了一刀,险些送掉性命,幸亏家人抢救得快,虽未丧命,却留一道明显的刀疤。害得马金康“没得儿子实难熬,有了儿子要上吊。”夫妻商量趁早替马廷贵订一门亲事,望他娶妻之后少出外生是非。哪知未等媳妇上门,马金康连气带病,一命呜呼。父亲一死,马廷贵更加放纵,把家里的财产已经花掉十之八九。马廷贵婚事也定在七月廿八,谁知一场大水,周家灶冲成一片汪洋,新媳妇不知去向,廷贵面对空房,心中闷闷不乐。忽然想刭这场大水,必有落难之人,内中或许有财主人家冲走的值钱之物。他弄来一只小船,摸黑向茫茫洋面驶去。不久,风小潮退,天已鱼肚自。马廷贵行不到一里路便隐隐听见喊救命的声音。马廷贵停船一看,好像有两只箱子浮在水面,中间还隔着一个年轻姑娘。姑娘尽管筋疲力尽,但双手还紧紧地抓住皮箱不放。马廷贵一见心中暗喜,晓得皮箱内定有值钱的东西,于是用篙子稳住小船,随后,伸手去拎箱子。姑娘以为遇上救星,抬头一看,见是头上有一道疤的后生来救她,就急忙把箱子推给后生。马廷贵先后把两只箱子搬进船舱。姑娘一手攀住船 边,一手伸去,哀求马廷贵拉她一把,让她上船。你知道此时马廷贵心中如何想?他想:我辛辛苦苦把船撑出来,只因想捞一把外快,如今,箱子里的“外快”多少勿晓得,荒年灾日,救你这样无亲无靠的“嘴巴”,岂不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主意一定,便走到船头,正想拔篙,谁知姑娘一只手已攀住船舷,露i出金光闪闪的手镯。马廷贵见到手镯,岂肯放过,连忙俯下身,一只 手拉住姑娘一只手捏住手镯,用力一勒,手镯到了马廷贵手中,还没等姑娘明自是怎么一同事,马廷贵猛力一推,只听见“扑通”一声响,姑娘仰面跌入水中。马廷贵赶紧回身拔篙开船,可是,偏偏鄢姑娘命大,又浮上水来,用足力气,大嘁“救命”。嘁声一起,马廷贵倒也有些心慌。他只怕被别人听到,发生意外,于是咬咬牙,心一横,撩起竹篙硬打。姑娘“啊呀”一声,被他打入水 中,一会儿又挣扎得浮上水面,马廷贵见姑娘不死,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又撩起篙子打两篙。凤姑被马廷贵连打三篙,打得失去知觉,昏昏沉沉顺水漂流,生命危在旦夕,也是她命不该绝,刚好一根斗一样粗大的木头漂到凤姑身边,其实凤姑刚刚醒来,便一把抓住,随水漂流。再说马家路街北有个村庄,土名义字地。村中有户人家,当家的早亡,遗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儿子陈文英忠厚老实,守着一个老母。两人住在一间四壁通风的草舍房内,平时靠文英下海为生。昨夜暴雨又加成潮倒灌,母子更是担忧。文英母亲心肠好,见海塘倒塌,人畜死亡很多,就叫儿子文英撑只小船,到水中打捞那些无人收殓的浮尸,说:“你捞来后,在附近义冢地上挖个洞掩埋,这也是眼前好事。”文英当即答应一声,从屋后槐树下解下缆绳,驾船出门。刚刚到村外,看见不远地方有堆东西,上面几只海鸟盘旋飞翔。文英不知何物,摇船过去一看,只见一根木头上扒着一个姑娘,双目紧闭,不省人事。文英连忙抱起姑娘,放进船舱,一摸姑娘的脉搏,隐隐还 在跳动,忙驾起小船,轻点竹篙,飞也似地撑到自家门头。文英娘见儿子抱进一个水淋淋的姑娘来急忙从箱里取i出三个铜板,叫文英到街上买点黄糖,自己又到隔壁人家讨来几片老姜。母子俩烧茶冲姜,自有一番忙碌。等姜汤烧好,母子俩一个抱上身,~个用筷子撬开姑娘牙关,一调羹,一调羹地灌下去。不到半个小时,姑娘额角头i出了几颗豆大的 汗珠,脸上渐渐泛出了红晕。不一会儿,姑娘慢慢睁开双眼。文英娘拿出自 己的衣裳,给姑娘换上干燥的衣裳,并告诉她,儿子文英救她上岸的经过。凤姑一听,又惊喜又伤心。她挣扎着身子要拜谢陈家母子,文英娘连忙一把按住,要她好好休息。再讲周家,一阵大水,把一户好好的人家冲得七零八落。幸喜咸潮退得快,不出几天,周大夫妇先后回到家里,独有宝贝女儿凤姑尚无着落。夫妻俩忧心如焚,到处打听。一天,周大听见有人传说义字地陈文英救得一女, 至今仍未归家。急忙寻到陈家。进门一看,小眠床里斜靠着的不是别人,正是凤姑。父女劫后重逢,悲喜交集,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周大拜谢陈文英母子救女之恩,陈家母子连连推让。周大见陈家母子如此贤德,便要女儿 拜陈母当干娘,与文英兄妹相称,结成一门亲戚,然后,父女俩挥泪而别。再说马廷贵在大水中捞了不少“潮头”,着实发了一笔横财。有一天派 人打听到女家消息,知道周家虽遭很大损失,但姑娘未曾遇难。便请算命瞎子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再次准备迎娶事项。不知不觉婚期已到,马廷贵请了三亲六眷和众位酒肉朋友,办了几十桌酒席,吠吹打打迎娶媳妇。待到席终人散,马廷贵醉醺醺地进入洞房,只见新娘端坐床沿,头戴红遮羞布,身穿 红绸袄,煞是娇丽动人。马廷贵迫不及待地连忙走过去,一把揭起红羞布伸出双手,去抱新娘,哪知新娘见了马廷贵,一声惊叫,搞得马廷贵丈二和 尚摸勿着头脑。原来这新娘不是别人,正是被马廷贵打了三篙的周凤姑。此时凤姑抬头一见新郎头上明晃晃的刀疤,分明眼前正是仇人,顿时双目喷火,柳眉倒竖,大叫一声:“你!”原来凤姑拜完了堂,人得房来,见新房里有两只皮箱,非常眼熟。待陪嫂出房后,移步一看,皮箱横头有一个“周”字, 分明是自己被人劫走之物,心中顿生疑点,想等新郎来,问个明自。今见新郎头上的刀疤,刹时真相大自。一时怒火中烧,七窍生烟,也不知哪里来的 力气,朝着马廷贵的贼脸狠狠一记耳光。马廷贵还没有明自是怎么回事,只见凤姑猛一转身,“噔、噔、噔”地向外跑去,凤姑跑出大门,略一迟疑,便向义字地而来。暂不讲凤姑跑出马家,单讲陈文英母子,今日喝完喜酒,母子俩谢绝了 周家的一再挽留,执意要回家,周大拗不过,只好备轿送母子同家。到家已是一更天气,母子俩脱衣睡觉,正在朦胧中,忽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文英连忙起来,打开门,只见凤姑神色慌张,,泪痕满面。文英娘听到凤姑声音,也连忙从床上爬起来,询问事由。凤姑未曾开言,泪如雨下,把所遇情由一五一十讲了一遍。

文荚母子一听,又气又急。凤姑要文英母子出出主意,如何为好?文英娘说:“马家有媒有娉,明媒正娶,此事可怎么办?”凤姑说:“我已经是出嫁之女,若回娘家恐怕惹人耻笑。马廷贵,黑良心,我今世再也不会进马家门。您老是我再生亲娘,我决心留在你家,侍奉您老到老。”文英是个老实人,他想马廷贵是有名的无赖,凤姑逃到这里来,他岂会甘心,于是有点难为地说:“恐怕不会介便当。”凤姑见文英为难,便哭着说:“既然哥哥怕受牵连,我就是死在江河里也比活在马家好。”说罢,转身出门,直往五灶江奔去。凤姑直奔五灶桥头,想一死了却此生。吓得文英母子赶紧迫上去,文英一把抱住凤姑,拉着凤姑的手,一起回到家中。文英娘请来左邻右舍,共商对策,直到鸡叫头遍,还想不出一个好办法。再说马廷贵一见新娘逃走,邀来许多人追赶寻找,一无所获。第二天差人到周家灶打听消息,同时又派人四处寻找。直到第五天,一门牵三带四的远方亲戚赶来报信,说是凤姑在义字地文英家里。马廷贵走到文英家门口,朝里一望,看见凤姑坐在桌旁纳鞋底,便一步跨进门槛来拉凤姑。文英娘一见,晓得来人身份,便跑出门外,呼喊众邻,凤姑见众人挤满大堂,就走到门口,把事情前后诉说了一遍。这个时候马廷责才知道新娘不是别人,正是那天遭自己三篙毒打的落难女子。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便挤出人群,恶狠狠地说:“你这个不要脸的,等着吧!”义字地人见他出言不逊,也勿买账,有人举起屎扫帚,有人提起粪缸棒,把马廷贵痛打了一顿马廷贵狼狈地逃同家中,一头栽倒床上。忽然一条奸计浮上心头,马廷贵想到:自己媒娉俱全,红帖在手,那三篙之事,又无第三者作证,只要我矢口否认,县官老爷也难定案,他决定告状。请恶讼师写了状子,控告陈文英 强占民妇,诱夺娇妻。状纸写毕,马廷贵赶到余姚县官府击鼓喊冤。余姚县 官姓叶,听到击鼓喊冤,便吩咐衙役开堂审案。马廷贵进了公堂,双膝跪地,口称青天大老爷在上,小民冤深似海。叶知县看了诉状,便问:“状纸所写,是否句句属实?”马廷贵一面磕头一面说:“实无半点虚假。”叶知县急忙差两名衙役去义字地传陈文英,周凤姑等一班人到堂候审。传齐一十人质,带到县衙大堂。叶知县惊堂木一拍厉声说:“大胆陈文英!马廷贵告你诱拐民妇可是事实。快与我从实招来!”陈文英一听,连喊冤枉。即把自己救凤姑和凤姑逃来陈家一节节禀告。叶知县听了文英的供词,急传凤姑上堂作证。 叶知县听了三人供词,心中已经明自了七八分。便唤过贴身衙役,耳语了几句,转身又对马廷贵说:“你说周凤姑是你妻子有何凭据?”马廷贵连说:“有,有!”一面从衣袋里摸i出一个红封简,双手捧上说:“小人有年庚帖子为 凭。”叶知县接过红帖便对周凤姑说:“此帖可是真的?”凤姑点头称是,正想分说几句,谁知叶知县顿时沉下脸来,厉声喝道:“大胆刁妇,既有庚帖,你的终身应许配马廷贵,一妇怎配两夫?新婚之夜出逃显见动机不轨,定是 不贞之女,下贱之人!来呀!把周凤姑拖人后堂,重打四十大板。”两旁衙役一声答应,就把周凤姑拖人后堂,当即传出敲打之声。不一会,衙役传出周凤姑受不住重刑,已被打死。陈文英一听,心如刀刺,泪如泉涌。而马廷贵仍昂首站立,并无可怜之情。众邻居个个摇头叹息。叶知县扫视了堂下众人,然后说:“人死了不能复生,既然死了,也就算了。你两人谁把尸首拿去成殓。”马廷贵连连摇头说:“这具尸首与小人无关。”叶知县点了点头,又问陈文英。陈文英说:“凤姑虽未与我成亲,但今日因我而死,死得冤枉,小人愿意领尸,倾家殡葬。”叶知县一听,自然应允,叫人取来文房四宝,吩咐马、陈分别写了供词,当堂画押。叶知县把两纸收齐,然后对马廷贵说:“如状纸所 说,周氏与你无关,大红庚帖,藏之何用。”于是吩咐衙役当堂烧毁,叫马廷贵先行回家。马廷贵出得门来,吐了一口唾沫,心愿虽未达到,总算也出了一口气。那叶知县见马廷贵走了,便叫陈文英去后堂领尸,文英刚要起身,屏风后走出一个人,抬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凤姑。陈文荚不知是人是鬼,快步迎上去拉住凤姑的手说:“难道这是做梦吗?”凤姑道:“多亏大老爷英明公断,奴家并无半点伤残。”于是把后堂之事告诉了文英。文英一听,惊喜交集,急忙拉凤姑跪在公堂,感谢叶知县明断之恩。知县一见哈哈大笑,下堂扶起两人说:“你两人患难与共,心心相印,可谓天作一对,今日本县做主,你俩可在公堂之上结为夫妻。”凤姑、文英再拜谢知县玉成之恩,欢欢喜喜走出了衙门。再说那马廷贵同家之后,得知凤姑未死,并有县令为媒与文英成百年 之好,心中悔之莫及。直至今日三北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马廷贵,黑良心,只捞皮箱不捞人,赔了夫人又折兵,恶有恶报是非明。

怕老婆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生得比较忠厚老实,对任何事情一贯直头拔脑(一成不变),不会见风使舵、拐弯抹角,而他的老婆又是一个比较厉害的“雌老虎”。因此,他在家里经常要吃老婆的苦头,周围的人送给了他两顶帽子,分别叫“屙乱坯”和“怕老婆”。这个“屙乱坯”虽然很怕老婆,但是,到了晚上,却还是很喜欢外出去看戏文的。每次到了半夜里,才刚刚记得该同家去了。所以,每次同家,总要被 老婆教训一次,要么叫他跪踏床头,要么捉来拷一顿,以解除独守空房的心头之恨。 这一天夜饭吃过,这位老兄又要出门看戏文去了,老婆再三关照:必须在十二点之前回到家里,否则,同家非痛打一顿不可。这个“怕老婆”为了看戏文,便百依百顺地答应着,之后就看戏文去了。 这戏演得也真够精彩的了,他一到戏文场,早已把老婆吩咐的话忘得一干二净。等到演出结束,方才记得同家,但早已超过了老婆规定的时间。他站在台角,愁眉苦脸,迟迟不肯同家去,狃怕再吃老婆的拳头,因为老婆的拳头实在吃得吓煞了呀。演戏的头儿知道了他的情况后,就有意想帮他一下,对他说:“你很喜欢看戏,我们很感动,今天我们就帮你一次,教训教训你这个恶老婆,免得 以后,再吃她苦头。”头儿先叫“怕老婆”在这里再等待半个时辰,然后叫戏文班子,又化好妆,扮作天上的菩萨,穿上戏服,手拿菩萨用的铜锤,急匆匆地向“怕老婆”家里赶去。这“屙乱坯”的老婆晚上在家,一直在纺棉纱,夜深了,也不见丈夫回家,心里早已生了恨气,正要结束纺纱去床上睡觉时,忽然听到房屋的瓦片上面,好像有人来人往走动的响声,便从这屋椽子的亮瓦中看出去,隐隐约约地看见有几个穿华丽衣服的人影在来同走动,这妇女平时虽然厉害,但晚上孤自一人在家,不禁有点害怕起来。这时,屋上又传来了有人讲话的声 音:“我是天上的菩萨,到地上来查察,如果老婆待老倌(老公)凶的被我查着,呀!一铜锤当马被我笃(打)煞。”这个恶老婆不听犹可,一听之后,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也顾不得地上清洁与否了,连忙跪地,倒头就拜,口中还不 断地说着:“菩萨保佑,请侬菩萨,我从今以后,一定好好厚爱老倌,决不再 欺侮老倌,再不拷老倌了,请天上菩萨保佑,大慈大悲,原谅我过去的一切过错……”这房屋上面扮演菩萨的戏班子演员见目的已经达到,暗自发笑, 故意还说:“也罢,今天就放你一同,下次再也不可亏待自己老公了,否则决 不饶恕。”说完,就爬下屋来,回到戏场,把事情经过告诉了他,叫这“怕老 婆”胸宽头搭搭(放宽心),勿怕吓煞,大胆地回家去吧! 自此以后的几天里,这个雌老虎老婆也真像换了一介人似的,待老公 特别热情客气了,老公提出来的要求样样答应,一件也不敢反对不依从。这个“怕老婆”尾巴上的雉鸡毛笃了起来,好不威风。有一天,他高兴过头,竞沾沾自喜地对老婆说:“老婆你知道吗?前几天的那个晚上,我看戏看得夜深,我怕回家被你痛打,是戏班子扮作菩萨来到我家屋瓦头顶走动,来威吓你一下的……”这恶老婆听了事情的原委之后,肺都气炸了,马上捉住老公的胸部,又狠狠地打了起来,直打得“怕老婆”鼻 青脸肿,连声讨饶,方才歇手。这样,“屙乱坯”又同到了以前家庭地位低下的情况。 后来,人们便对该事的发生经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两句富有哲理性的慈溪老话:“叫做宁可给好佬(好汉)撑雨伞,不可给屙乱去把作(出主意)。”

“松铨判官”的故事

八十年前,二塘头有一个叫陆松铨的农民。他为人刁钻,不务正业,处事刻薄,以赌为生。

他正经的事一窍不通,歪门邪道样样精通。绰号“判官”。1930年春天,他撑船兑灰兑料(农用肥料,即草木灰、人屎尿),来到宁波庄市。在路上巧遇一个面熟的人,经相问,果真是同乡铜宝阿香。这阿香 之父原来名叫幢宝,因为常赌铜宝,儿子长大后,这“铜宝”二字又附加到儿 子的名字前面。阿香少年时由宁波庄市人领养,长大后,也游手好闲,没在他乡混尚个样儿来,正想回原籍。正好,就乘了“判官”的便船同老家。阿香同家后,也成了一个赌场老手。

几年后,阿香与阿铨同桌赌铜宝,因宝盖落地,分不清宝心赌的那一门。因此两人由争到骂,难分难解,互不相让。阿铨狠骂阿香的钱是弹子钞票,阿香骂阿铨是饮血蚂蟥。最后,阿香掷下一句话:“阿铨,三天后见分晓!”在出事的七天前,阿铨曾讲过一句戏语:“里河(龙山)虞洽卿格娘出丧.看的人啊,真是人山人海。将来,我死的时候,看的人一定比她还要多。”不想以后发生的事,刚好被他言中了。

 那是农历正月十六日傍晚铜宝阿香在家磨薄刀,老婆问他磨刀作啥。阿香说是要去杀人。老婆不相信,以为戏言,因此不当一同事。当晚,阿香带着手枪、砍刀,来到里甲弄胡杏生家,那里正在聚赌。阿香踢开两扇大门,用手枪对着阿铨的头,开了一枪。“松铨判官”当场死亡。在场的人吓得屁滚尿流,四下逃窜。后来胡杏生与几个要好的人把尸体甩到里甲路西边的竹笆地里。阿香离开赌场,转身又来到松铨家里杀人。阿铨老婆跪到地上求饶,希望放过小孩儿。阿香说:“斩草除根,以防后患。”手起刀落,小孩被杀,脑 袋像西瓜一样劈开。接着又杀了阿铨妻子。当时有邻居陆松耀之妻隔着窗户跪在房桌上求饶,阿香说:“你再说,把里甲地化为平地!”这事轰动了乡 里,第二天来看热闹的人,真比看虞洽卿之母出丧还要多。所幸阿铨有一个出嫁之女,生有一子。当天自天还在阿铨家作客,午后,小孩子大吵大闹,一定要同家。所以吃了早夜饭就同家了,侥幸脱险。母子两人还未到长河家中,血案早已经酿成。如果不是孩子活撞活颠,一定要同家,那么这场惨案还要多死两个人。铜宝阿香杀人后,逃往横东邱家弄,躲在陆如降家的阁楼里。躲到2月19日芦城庙礼拜,阿香以为风头已过,心里实在煞不过阁楼 的寂寞,就去逛庙会,他不知道余姚侦缉队暗探一直在抓他,变成自己送上门,在芦城庙会里,被余姚侦缉大队抓获。当场以弹花用的钧弦(一种羊肠做的弹花用具)绞死。

笑话故事五则

(一)还要吹风有轨电车刚一停,上来一位摩登女郎,长波浪头发,朱红嘴唇嵌在一张雪自的脸上,引起坐在车内的旅客注意。女客上来,从包内取出手绢,仔细 擦靠背。然后,就在坐下去的时候,突然放了一个响屁,一位旅客反应真快,接口说:“女士真爱清洁,擦、揩还不够,还要吹风!”说得车内哄堂大笑,说 得女士满脸通红,下一站刚停,女士就冲下了车。

(二)屁眼未闭三个女婿为丈人老头拜寿。酒过三巡,丈人老头出了一个题目“快”字,要求女婿围绕“快”说四句话。大女婿先讲:“水面浮银针,骑马到南京,骑去又骑来,银针还未沉。”二女婿接着说:“火里烧鸡毛,马骑马到钱塘,来同好几趟,鸡毛还未焦。”众人拍手称赞,“真快,真快。”该三女婿了,但他实在想不出说点啥?正在焦急之时,丈母娘突然放了一个屁,三女婿灵机一动,出口成段“丈母放个屁,骑马到诸暨,来去几百里,屁眼还未闭。”餐桌上有人笑出了眼泪。

(三)何必出科头有一位东家,造了新屋,新屋完丁,办起谢师酒。吃到一半,东家想考各位师傅文才如何?他先讲,要其他师傅接着讲。

东家:草字下,茄菜韭,水字旁,清淡酒。品品茄菜韭,喝口清爽酒。

亲戚:一字下大丈夫,女字旁,姐妹姑。有了大丈夫,好配姐妹姑。

风水先生:走的富人家,穿的绫罗纱。看个好风水,造幢好房子

木丁:一撇起头先生牛,木字旁,阁栅楼,建成阁栅楼,好关先生牛。

泥丁:水字旁,水泥浆,石字旁,砌砖墙,我用汗水拼,才成好式样。

邻居:言字旁,讲说话,双口哭,咒和骂,大家欢庆喝美酒,你东家何必尴尬出科头?一场欢喜酒,不欢而散。

(四)新娘吃炒豆海里人吃的鲻鱼头,里山头人喜欢吃炒豆。一个姑娘本姓楼,婚配男方离山头。结婚之日,三个师傅炒烧豆,七幅被套塞满豆,轿上新娘加烧豆。花轿抬杠软溜溜,轿杠勒得勒,烧豆劣得劣。抬到浒山小茶亭,只剩两把豆眼睛。肚皮吃得胀喷喷,叽里咕噜要放屁,偷偷来到地灶里,对准镬洞来放屁,地灶烟囱蓬蓬黑。

(五)傻瓜吃大饼 有个傻瓜去别人家里做客,一坐下就嚷着肚子饿了。主人拿出了一盘大饼。傻瓜一口气吃了六个还没有吃饱,吃完第七个终于饱了。于是傻瓜懊悔地说:“我真傻,前面六个自吃了,早知道只吃第七个就好了,自自浪费了六个!”

戏子巧对对联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戏文班子在鸣鹤场演出。这一天,上演的是“落难公子中状元”的戏文。吃中饭时,扮演翰林主考和状元郎的两位演员发生了一场口角,这演主考官的演员心中就积了一口怨气。下午,开锣上演,很快就到了“主考官出题,考生应对,皇帝钦点状元”那场戏。

主考官先出题:“风吹马尾千条线——”

考生即刻作答:“日照龙鳞万点金。”

主考官接着又尚一课:“猫蹲槛,风吹毛,毛动猫不动——”

考生也不假思索地答道“鹰柄竹,月照鹰,影移鹰没移。”

戏曲表演中,主考官当面让考生对课,一般一问一答三个对子即可,考官所出的考题和状元所答的台同,演员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等到俩人一问一答“闭门推出窗前月”、“投 石击破水中天”之后,i文余孪殿考试应该结束,由皇帝钦点状元了。 这时,主考官记起了中午的吵架事件,他想报复一下,让新科状元当场出丑,就增加了一句早已想好了的台词:“我再i出一题,考考你的文才,肴你 如何答来?”

接着摇头晃脑地说:“近听鸣鹤鹤无声。”

这真是节外生枝,台上出现了尴尬场面。自从剧团组建以来,宫殿面试 状元的戏也不知上演了多少次,这剧本之外的对子是从来也不i出的,再看 这主考官上联出得也够难的了,鸣鹤是地名,又非真的仙鹤,怎么会叫呢?那状元郎一下子被噎住了,他心里明自,这瘟考官还记着中午吵嘴之事,现在有意在台上刁难我,如果答不上来,这场戏怎么能演下去呢?真的要出洋 相啦!他看着得意洋洋的主考官,恨不得一拳打他过去,但转念又想,这是在舞台上演戏,台下观众又不知道我们私下怨结,怎可胡来呢!便硬着头皮 应对,可左思右想就是忖不出比较合适的下联来,急得额头上直冒热汗,只好随着后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伴奏考试曲调,踏着台步苦苦思索…拉主胡的是班子头儿(现在叫导演),他听了主考官出了剧本之外的题 目后,也替状元郎捏了一把冷汗,为了救活这场戏,顾不得多想,才思敏捷 的他飞速开动了自己大脑,搜肠刮肚,把三北境内的有关地名想过了一遍。 也算是无巧不成书吧,这戏台朝东,面对着隐约可见的伏龙山。见到此景,他一拍大腿,心想下联有了,于是,对着状元郎打起暗号来:眨眨眼睛,把左 手放在眉毛上方作远望的样子,右手指着旁边的一件龙袍,这状元郎也算 是聪明之人,不一会就领会了师傅传过来暗语的实际意思,稍一思考,便兴奋地答道“恩师i出了'近听鸣鹤鹤无声’的上联,

小生就以'远望伏龙龙不 动’对之……”那是一个绝妙的地名对联啊!此时,台下观众也渐渐看出了台上考官有意刁难状元郎和戏班子头儿打暗号的情况,大家听到了状元郎的妙对之后,立即高声喝彩,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样,这对“近听鸣鹤鹤无声,远望伏龙龙不动”的地名趣联,就在三北 一带流传开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夜雨秋灯录》—俞翠燕完贞
神童戏县官(谜语故事)
闲话“春典”
王宝强前妻马蓉称遭家暴 一张图告诉你谁才是家暴受害者
宋喆之所以迷倒马蓉,关键是抓住了她的三个软肋
巧判夺子案(民间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