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59-宁波海曙民间故事

关于天封塔的建造,民间有两则传说。

     一传说有一年,甬江口的招宝山下,出了一条恶蛟,恶蛟原先是蛰居在西乡大山顶上四窗岩中的一条小蛇。这四窗岩四面有光,所以这座山也被叫做四明山。千万年来,四窗岩吸聚山川日月之精华,这条小蛇因受灵气孕育,逐渐变成了精灵,后来它游入鄞江,又随鄞江水游到了甬江口,最后又经江海修炼,变成了一条神通广大的蛟龙。这条蛟龙经常从招宝山下回游到三江口,兴风作浪,使宁波城水淹浪打,祸及百姓,大家痛恨之极却又无可奈何。当时有一位住在四明山上的老石匠,听说恶蛟祸民,十分痛恨,决心为民除害。一天,他忽见四窗岩中光芒四射,于是他爬上山顶,来到四窗岩中,发现岩顶有一块巨大而闪光的宝石,正在吞吐日月之气,迎聚八面来风。于是他凿下宝石,采四明山上百树之叶,用三江口涨落之潮水,化了七七四十九天,将宝石打磨成一颗硕大溜圆的宝珠,宝珠在阳光照耀下,能射出万丈光芒。有一天恶蛟又从招宝山下游到三江口兴风作浪,老石匠于是手擎宝珠,屹立三江口,迎战恶蛟。但见宝珠在阳光下,光芒似剑,直刺恶蛟,恶蛟见状,吓得顺江逃遁,潜入东海。三江口瞬息风平浪静。老石匠为确保三江口的平安,不让恶蛟顺江返回,再来作恶,于是动员宁波百姓,在三江口附近建造了一座六角七层的“天封塔”,把宝珠放在塔顶,宝珠日夜放光,白天为行人指路,黑夜为舟船照明。之后,逃入东海的恶蛟虽然仍常有来三江口作恶的念头,终因惧怕天封塔上的宝珠而不敢再来作祟。宝塔与宝珠保全了三江口的平安,从此三江口风调雨顺、海宁波平,百姓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二宁波濒临东海,常有狂风暴雨刮过来,一座砖木砌成的古塔为啥能岿然不动,千年不倒?据说是塔上有一颗定风宝珠的缘故。传说从前江西人能识宝,他们到处搜寻,用计把宝贝据为己有。一日来到宁波,看到天封塔顶有灵光显现,狂风从塔顶刮过,但塔檐的风铃却一动勿动。他知道这座塔顶上定有定风珠。可是宝珠在塔顶上,塔顶又在半空中,看不见    勿着,叫他无可奈何。此后,江西人每日都到塔下团团转    ,一边转一边琢磨取珠的办法。一日忽然发现塔顶有一条银光闪闪的蛛丝,向下连着塔下小巷中的一份人家。江西人大喜,跟着蛛丝寻到一间小屋里,看到蛛丝就搭在一双挂在屋檐下面的草鞋上。小屋里住着一位老太婆,江西人借口进去问路,发现这条蛛丝从草鞋又连到挂在屋角的一只破竹篮上,他因此料定宝珠就藏在这只篮里。原来,塔顶的宝珠吸取日月的精华,经四季风雨的洗练,早已百变成精,能作各种变化。它现在就变作蜘蛛,白天在塔上定风,夜晚便循丝到这破篮中休息。江西人明白了缘故,于是要向老人买这只破篮,老人又惊又疑,心中没有主意,一时不敢答应,江西人以为老太婆扳价钿,于是价格从一两银子加到十两,方才说定。由于江西人身上银子勿够,于是又和老人商量等明朝酉时再来,到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酉时正好黄昏,恰是宝珠化蛛,入篮休息辰光,江西人只要拿到篮子,定风珠也就到手了。谁想老人因家道贫寒,平日靠打草鞋为生,房屋破败,也从不打扫,一只破篮挂在屋角多年也从未注意,不想今日居然卖了十两银子,心中很觉过意不去,于是就取下破篮,清洗干净,放在桌上等待客人来取。次日酉时,江西人兴冲冲赶来,一见放在桌上的篮子,不禁大惊失色,懊恼万分。篮子被动,蜘蛛不会再来,江西人识宝的算盘也落了空。他自知取宝不成,这是天意,于是便将实情告诉老人。老人听后恍然大悟,虽然失去银子,却万分高兴。说道:“这是天意,宝塔镇郡,宝珠护塔,理不该失!”她又劝诫客人今后切莫见利忘义,再做伤天害理       情,定风珠是宁波宝贝,自当永留宁波。

   江西人呒办法,只得悻悻离去,再也不敢来打宝珠的主意。定风珠从此永远留在了塔顶,它保全了塔的平安,也保全了宁波的平安。

小白龙的传说

    从街坊流传中听来。天封塔塔刹。原位于天封塔顶,是天封塔的最高部分,兼有装饰与避雷的作用。传说中的定风珠就是藏在这里面的。一九八四年天封塔重建,塔刹移置地面。小白龙的传说在宁波地区流传已久,并被广泛传颂。传说古时候,在我们海曙的日湖里住着一条小白龙,日湖与月湖在宁波城西南,波光粼粼的湖水养育了宁波的百姓。小白龙是东海龙王的小儿子,正直善良,因看不惯父兄的骄奢专横,逃出龙宫,看中宁波城南这一金光闪闪的小湖,便住了下来。小白龙有灵性,每天会吞吐湖水,清理散落在湖面上的肮脏,使湖水碧波澄亮,湖边的百姓就用这清莹的湖水做饭汰菜,浇地种田。因为有小白龙灵性,日湖水遇旱不枯,遇雨不溢,地方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白天小白龙还经常变幻成各种各样的人,为穷人做好事,解急难,夜里才回到湖里歇息,因此,大家都深深感念小白龙的恩德。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大家有交关(很多)日子没看到小白龙了,心里十分记挂,心想其被冰闷在湖底一定会冻煞。大家于是商量,决计要为小白龙造一座庙宇,让它也可以住在岸上,省得寒冬腊月再到冰冷的湖里去。于是众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日湖东岸造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大门匾额上写了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白龙王庙。庙中供奉的小白龙就是一个穿白袍的后生。白龙王庙香火很盛,很有灵性,特别碰到干旱水涝辰光,烧香磕头的人就多得挤满庙中。据说四月初十是小白龙的生日,所以每逢农历四月初十至十五庙里都要举行庙会,到时还要在日湖上举行赛龙舟等庆祝活动。白龙王庙存在了很长时间,宁波百姓世代相传,总忘不了这条为民办好事、谋幸福的小白龙。“状元楼”酒家是宁波著名的老字号之一,“状元楼”的“冰糖甲鱼”至今仍闻名遐迩,是甬邦菜的代表作。传说有一天,外地两位举子赴京赶考,路过宁波,上“甬江楼”吃饭,叫伙计送好酒好菜上来。伙计端上店里的名菜“冰糖甲鱼”,只见青花大瓷盘里,甲鱼     头上翘、晶莹红亮,吃在口里香甜酥糯、味道特别好。客人就问伙计,这道菜叫啥菜名,以前饭店的伙计称为“跑堂”,个个聪明精干,深谙人情世故,他见两位客官像读书人模样,又身带行装,料想他们是上京去赶考,便灵机一动,高声答道:“本店名菜'独占鳌头’,今日特为两位相公所做!”独占鳌头意思就是比喻高中状元,这对于任何去赶考的举子,无疑都是最为宝贵的祝福和彩头了,两人听了当然大喜,当日酒醉饭饱尽欢而去。事有    巧,待到秋闱揭榜,这两位举子中的一位果然中了状元。后来他衣锦还乡,想起当时在甬江楼所得的彩头,于是特地重登酒楼,指名要吃“独占鳌头”,以重温昔日的喜气好运。掌柜闻讯喜出望外,精心加料制作了“冰糖甲鱼”,送状元公品赏,并捧上文房四宝,请状元公留个墨宝。状元公也特别高兴,他不忘“冰糖甲鱼”的鲜美,更不忘这小酒楼当年所送的彩头与吉利,于是提起大笔,写下“状元楼”三个大字。状元题名,多少荣耀吉祥!于是大家也都希望自己能在这里讨个彩头与吉利,纷纷到这里来吃“冰糖甲鱼”。“状元楼”从此名声大振,生意兴隆。“冰糖甲鱼”亦与状元楼一起名扬海内,成为宁波传统名菜中的精品,并为宁波的老字号留下了这个美好生动的传说。

走遍天下,勿如宁波江厦。

    意为走遍天下的各个码头(通商城市),都不如宁波的江厦繁华。江厦,宁波老江桥至三江口的滨江一带,既是宁波金融、贸易的集中地,又是主要的海运码头和鱼市场,是过去宁波最繁华的地方。这里以江厦泛指宁波。天地两座塔,天下寻勿着。说的是天封塔和旁边的“地塔”。天封塔立在地面上,看得见;“地塔”是横在地上,无形的。古时开明街上有一条河,自北而南,南大路上也有一条河,也自北而南,两河在现称“三角地”的地方汇合,流入日湖,两河相夹的三角形地块形似塔,并有六条东西走向的小路将“地塔”分隔成七级,身处街巷中是看不清这座“地塔”的,因此就有“天地两座塔,天下寻勿着”的说法。天封塔,鼓楼前,江厦板桥统走遍。这些地方都是宁波有名的地标性的方位,意思是走过了这些地方就如同走遍了全宁波。也表示一个人走过的地方很多。统,意同“都”。“沙锅”充阔佬,凸肚过江桥。沙锅,宁波老话中的穷光蛋。意为穷光蛋为了装阔,故意挺着肚皮走在老江桥上,像有钱人一样神气。此语用来讽刺那些虚荣自大的人。江桥,指老江桥。无绍不成衙,无宁不成市。意为没有绍兴师爷就成不了衙门,没有宁波商人就成不了市面。用来形容绍兴师爷与宁波商人的数量之多。绍,绍兴,旧时多出“师爷”;衙,衙门,官府;宁,宁波,早时多出商人,形成海内外著名的宁波商帮;市,市面,也有城市的意义。儿子要亲生,买田买东乡。意为亲生儿子才有亲情,是最好的;而土地因鄞县东乡有东钱湖水系,灌溉便利,所以也是最好的。三江六塘河,空落“抬城隍”。三江六塘河,遍指宁波;抬城隍,指聊天。也指讲闲话时吹捧抬举的意思。十日三市黄古林,花席双草白麻筋。意为黄古林的经济比较繁荣,十天有三日集市,且以草席的交易为主。黄古林,今鄞县古林镇,旧称黄公林,传为商山四皓之一大理夏黄公隐居地。古林为宁波特产草席的主要产地,早时其地有广德湖,多生蔺草,可编席,唐代已有成批出产。其地逢农历三、七、十集市,同时也是草市和席市。花席,幅面不大,以草为经线,一草到底,一正一反穿编,因草头青尾白,正反交织后有自然花纹;双草,大幅席,两草正反合一经,其席两边白中间青;白麻筋,席中精品,草席多以黄麻筋作经线编织,精品则以优质的白麻筋作经线,白麻纺成经线比黄麻细而韧,且色较白,编成席也较平滑。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意为夫妻如果想白头偕老的话,要去梁山伯庙拜一拜,求梁祝保佑其愿望能够实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

东钱湖的传说

   相传,鄞县韩岭有一姓杨名缪的农户,其阿爷(祖父)娶亲时,新娘花轿抬到村口,忽然新娘轿内蹿入一根(条)金黄色的小蛇,新娘见此蛇并无坏心(恶意),马上从衣裳内取出手帕将其包好放入袖内。等到拜天地的辰光(时候),忽然见婚堂内一道金光,新娘袖内的小黄蛇腾空而起蹿入杨家谷仓。从此以后杨家便年年五谷丰登(民间有“黄龙盘谷仓,青龙盘水缸”一说)。到了杨缪一代,杨家已是良田过万亩,树木过山头,成为鄞东一带的首富。要问杨家的田地有多少,说是你走累了停下来歇脚的地方都是他家的田地。每年早稻收割时杨家都要请人来割稻。有位割稻客问杨缪:“明天阿拉(我们)去阿里块(哪片)田里割稻?”杨缪说:“你们看到稻田就割吧。”割稻客以为其(他)讲大话,第二日天一亮,故意走了一二十里路之外再割。等歇工回来,杨缪问:“今天你们上啥地方去割稻了?”众人说:“阿拉往东走了个把钟头的一片稻田里。”杨缪说:“等那片稻田割好了,你们再往东走一个时辰。”后来乡邻们证实了杨缪说的是实情,从此割稻客就不敢小看杨缪了。杨缪虽良田万亩,家财万贯,可无男丁继香火,只育一女,该年其女已十八出头,准备出嫁。杨缪想:我杨家如今已富甲一方,择婿一定要门当户对,决不能亏了女儿。

  听说山西有一姓康富户号称“狄国府”(家财“富可敌国”之意)。杨缪决定亲自前往打探落实。一来是看看那康家如何富有,二来是相相(看看)未来女婿的模样。择日杨缪前往山西。康家接报,康爷心想:听说杨家为迎接贵宾用“黄金”(稻谷)铺路,这回我可不能示弱。于是命管家每二十步地上放元宝两锭,二十里开外迎接未来亲家。此一举动康家足足用了十几万两银子。杨缪这回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康家虽是富有,可未来新婿恰是一个“瘌痢头”,弄得杨缪哭笑不得。杨缪心里头忖(想):未来新婿虽其貌不扬,但其家产交关(非常)富有,若小女过门,不愁享用一生。他决定回家再作打算,临行前邀康爷到自己府上一叙。后来山西康爷来访时,杨缪果然用黄金(稻谷)铺路,由于稻谷铺路,行走不便,从莫枝到韩岭一段路康爷足足走了好几个时辰。未来新婿相貌丑陋,杨缪的女儿看后整日茶饭不思,杨缪也整天闷闷不乐,以酒浇愁。眼看早稻收割的辰光将到,第二日杨缪出门巡视金灿灿的一片稻田,心中无比欣喜。忽见田头边有耕牛在吃成熟的稻子,心火怒气不打一处来,又见牧童在一边只顾贪玩,就一边大声训斥,一边撩起一脚飞踢过去,由于用力过猛,又踢在要害处,牧童随即一命呜呼。此牧童是杨缪家灶间(厨房)烧火佣人忻妈的儿子,唤名“天儿”。正在用稻草烧饭的忻妈闻讯赶来,见儿子一命呜呼,随即朝天大呼:“老天爷啊,你开开眼吧!”顷刻间雷电大作,大雨倾盆。由于忻妈走出来时心急,烧饭时的稻草火未熄灭,草火窜出灶口,满屋的稻草被火点着(燃)后随即蔓延开来,顷刻间成为火海,将杨家全部家产烧成灰烬。此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天崩地陷,成片稻田、房屋,顷刻淹没在一片汪洋中,形成了一个大湖。后来,民间称其为“东钱湖”。民间亦有一说,人命一条,天火一朝。杨缪用黄金稻谷铺路,已是触犯天规,故遭老天爷惩罚。每当大旱之年,湖中会露出一个土堆,传说这就是杨缪家的灶头烟囱。有道是严嵩势道也要过,万贯家财也会破(败)。

董孝子的传说

  出董孝子庙是为纪念一个名叫董黯的孝子而建造的,最早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这是一个有着美好传说的古庙,亦是阿拉南门人引以为豪的一个地方。相传,这董黯是董仲舒的第六代子孙,字叔达。其屋里(家)原住慈城。有一年,董黯的阿姆生了毛病,交关忖(想)吃(喝)大隐溪的溪坑水。但大隐溪离其屋里路有交关,远在城西十多里的地方。起头(起先)其只有每日去十里外的大隐溪挑水。董黯为了满足阿姆的愿望,就在大隐溪旁搭建了一间草屋,把其阿姆安顿在那里,日日打溪坑水给阿姆吃。在其精心护理下,阿姆的毛病不久就好了。董黯有个邻舍隔壁名叫王寄,其母见董黯介(很)孝顺大人,就老老拿董黯孝母的例子来责备王寄,引起了王寄这猢狲的嫉恨。一日,王寄趁董黯不在屋里,竟闯进董家,凶残地侮辱了董黯的老母,董黯对此恨之入骨。不久,其阿姆含恨亡故,董黯悲愤交加,就杀掉了王寄,用以祭奠阿姆的亡魂。办好了丧事,董黯就到官府自首。这桩事体惊动了京城的皇帝。汉和帝得知了董黯的杀人动机后,被其孝行所感动,非但不治他的罪,还下诏“且旌异行,召拜郎官”。意思是要表彰其出众的德行,封其为“郎官”。董黯虽没有应召去京城做官,但其孝顺阿姆的事体和行为,从此传遍了全天下,成为阿拉国家传统美德“母慈子孝”的化身,深受老百姓的敬仰。那条大隐溪也因此改呕(叫)“慈溪”。慈溪建县时,人们还把这个溪名移过来做了县名,沿用至今。南门的董孝子庙不单单是宁波一个著名古迹,其传说更是有关中华孝文化的宝贵遗产,因为它显示了宁波孝文化的源远流长。

虎头鞋的传说

   虎头鞋是童鞋的一种,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而穿虎头鞋的时间,正是在幼童一岁至三岁左右。此时的儿童跃跃欲试,想要走路,但又离不开大人的搀扶。这时父母给孩子穿双虎头鞋据说是利于孩子脚踏实地。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做长辈的为啥要给刚出生的儿孙穿虎头鞋呢?在宁波有这样一个传说:以前深山冷岙有老虎,经常下山吃人,闹得人心不宁,提心吊胆,家家户户都把小孩关在屋里,不让出门。当时有一个聪明的小媳妇,对三岁儿子交关(非常)中意,欢喜给他穿戴打扮,花了三日三夜的辰光(时间),给孩子做了一双“虎头鞋”。孩子穿上这双鞋,交关高兴,整天在外奔跑、玩耍。一天傍晚,山里的老虎又到村里来找吃食,一见村边有个小孩在玩,就一跃向他扑上去。当老虎按住小孩时,看到小孩的两只脚,心里想:“咦,我的孩子在窝里,咋会跑到这里来?”就放开了他。小孩勿晓得(不懂事),也勿怕老虎,见自己脚上穿的鞋和老虎的头一样,想起娘在给他穿鞋辰光说的一句话“嗷、嗷、嗷”,就一边“嗷、嗷、嗷”地大叫,一边仰面朝天,双脚用劲乱踢。这时,老虎便低下头,用舌头爱抚孩子,孩子的一只小脚刚好踢着老虎的一只眼睛。老虎忍着痛又想:啊呀,这勿是我的孩子,这只小虎比我还厉害,其一定忖(想)要吃掉我。于是吓得掉头拼命向山里逃去。从此,老虎就不敢下山来吃人了。当人们晓得这个原因,都学着这个聪明媳妇的样子,给自己的孩子做上一双虎头鞋,让他穿在脚上以防老虎伤害。

维卫佛(柳亭庵哑女)的传说

   在宋朝辰光,宁波城南有一个柳亭庵。庵里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哑子小娘,勿晓得其叫啥名字,也呒人晓得其是啥地方人,从啥地方来。这哑子小娘相貌交关难看,长日蓬头垢面,穿着又短又小的对襟衣裳,赤着脚,甩着手,游荡于市井之间。而且人也显得交关笨,在庵里只会做些扫地烧火之类的简单生活(活计)。有一回,庵里灶膛没了烧火用的柴,哑子小娘一急之下,把自己的脚梗伸进灶膛里当柴烧,只见她的脚烧得噼啪作响,灶膛里的火越烧越旺。等到烧好了东西,哑子小娘把脚梗抽了出来,旁人一看,哎,竟一眼也没烧伤,都觉得交关奇怪。从此以后,就有了流传至今的宁波老话——“有柴烧柴,呒柴烧脚梗”。有个叫周鄂的读书人,其打算到京城赶考。这日哑子小娘刚好到其屋里走人家(串门),就为周鄂写了几句话,其也没咋在心,只是收了起来。哑子小娘回到庵里,就过世了,那周鄂就为其料理了后事。周鄂到了京城,竟然看见了一个卖相(相貌)和哑子小娘生得一色一样(一模一样)的女子,就吃惊地问其:“侬是哑小娘?”那女子摆摆手,不作回答,快步离开了。周鄂后来仕途上的升降,都被哑子小娘写给他的这些闲话应着(说中)。这个蹊跷事体终于在周鄂碰着一个道士后,方才解开。那道士对周鄂说:“你家乡那个哑子小娘,侬晓得其是啥人?其就是维卫佛。”维卫佛,就是佛教里的毗婆尸佛,是佛里第一佛,       迦牟尼佛即如来佛比其晏(晚)成佛呢!柳亭庵里的哑子小娘,就是维卫佛显灵现身,所以其具有交关多凡人不具备的本事。大家都晓得那个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其就是古时奉化雪窦寺的布袋和尚,但却很少有人晓得维卫佛曾经在柳亭庵以哑子小娘的形象现身的传说。

郑郎堰的传说

   位于南门的“澄浪堰”,原名呕(叫)“郑郎堰”,其来历可追溯到南宋开庆元年(128),并伴有一个流传了七百年的交关(很)壮烈的故事,这就是郑郎堰的传说。七百多年前的鄞县西乡一带,老老(经常)遭海水倒灌,咸潮涌来,大片大片的农田被淹没,致使稻禾不长,颗粒难收,可谓哀鸿遍野,乡民日子难过,穷得嗒嗒滴,因而叫苦连天。这悲惨的景象让当时的明州刺史吴潜心里厢交关难熬,坐立勿安、茶饭勿忖。为此其常到乡间安抚难民,但这一切都解决勿了根本问题,今年挨过去了,但明年的咸潮来了又是老样子。吴潜呒法子只好向乡间贤老讨教,并带领幕僚多次巡视奉化江沿岸一带,在大家的群策群力下,吴刺史最后决定在与南塘河交汇的地方建造堰坝用来挡潮卤咸潮。这消息一传出,乡民交关高兴,认为生活从此有了盼头,再也勿用受咸潮浸田之苦了。可是临到开工打桩辰光,意想勿到的难事又摆在大家面前。因为江河交汇的地方,水交关急,漩涡回环,人交关难靠近,一根木桩也打勿落去。大家都呒办法,只能望“江”兴叹,吴刺史更是一筹莫展。这辰光人群中有一老和尚引起了吴刺史的注意,只见那老和尚双眉紧锁,双目紧盯着湍急的江面。吴刺史靠近老和尚欠身一躬:“请问方丈有何高见可解此难题?”这老和尚面露难色,想讲又勿想讲。刺史顿时发急了:“方丈但说无妨,只要这一排桩头能打落去,黎民百姓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老和尚听后方道:“若要定基,需用阿拉人的热血打桩!”这句话几乎是一字一顿讲出来的。吴刺史心里一惊,但其明白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做了,再拖也枉费心机了。于是当机立断,马上命拟黄榜遍布告示,重金招募舍命壮士。在南门外有一个人称十八郎的郑姓后生,为人忠厚仗义,平日广为乡人所传诵。郑郎自小也是饱受咸潮之苦,如今见榜上说造堰需用热血打桩,非此难以解黎民之苦,百姓之灾,当即被深深打动,二话不说就上前揭榜,且勿要酬谢的重金。吴刺史马上拣好吉日祭拜天地神灵,再次开桩。谁知香烛刚刚点起,天空中顿时叉起乌云,随即大雨倾盆,江水比平时更为湍急,惊涛拍岸,来势交关凶猛。开桩的人群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顿时慌了手脚。就在这时,只见那郑十八郎转身向众乡亲跪地一拜,毫不犹豫地起身一个猛子扎进了翻腾的急流之中。壮士就这样慷慨赴义,围观的乡民无不为其义举而失声痛哭。让人惊奇的是,转眼之间,这雨也小了,风也歇了,江水重新恢复了平静,只见那郑十八郎跳落去的江面上浮上一只海鸟向北面飞去。于是众人趁着风平浪静之际,在郑十八郎赴义之处打下了第一桩……堰坝顺利筑成后,鄞县西乡一带再也未受咸潮侵袭,百姓安居乐业。四方乡民为了纪念这位壮烈赴义的郑十八郎,于是便将此堰取名为“郑郎堰”。20世纪50年代末,历经七百余年沧桑的郑郎堰虽被改名为“澄浪堰”,取“澄浪碧波,堰在其间”之意,但改名勿改音,人们只要一提起有关这只堰头的来历,就会忖起那个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年轻的生命为百姓谋幸福的郑郎。

阿贵学“官话”的故事

   明朝时,浙东地区偏远村庄中有一毛姓大户人家,日子过得交关(非常)殷实,美中不足的就是夫妻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孩子。他们做梦都想生个儿子,所以到处求仙拜佛,终于中年得子且三代单传,夫妻俩很高兴,把儿子视作四川卧龙大熊猫,取名叫毛阿贵,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娇生惯养,阿贵成年后不喜欢学习,又厌恶劳动,而且智商特别低,成了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饭桶。眼看儿子成年后事事无成,夫妻俩知道他们百年之后儿子要吃苦,心里急得简直像热锅上的蚂蚁。俗话说病急乱投医,听说邻村有一江湖郎中会讲“官话”,何不叫儿子去学学,既能学医又能学“官话”,岂不是一举两得?什么叫“官话”,现在我们讲的普通话过去叫“官话”。夫妻俩把儿子领到郎中面前,好话讲了一大堆,还拿出50两银子给郎中,作为拜师学艺的见面礼。这郎中本来就是江湖骗子,没有真本事,看到白白送来银子哪有不收之理?再看看阿贵,几句话跟他一说,脉一搭,郎中心里已知八九分,不是学艺的料。郎中煞有介事地说:“阿贵呀,拜我为师跟我学艺,首先要做到心要诚,人要勤,从最简单开始学起。师傅今天先教你日常礼节性四句官话:你来了吗?请坐请坐。你去了吗?不送不送。要做到倒背如流,天天挂在嘴上,见人便讲知道吗?七天之后到我这里来,让师傅再来考你。”谢过江湖郎中之后,阿贵这次确实交关努力,爬起背、困觉背、吃饭背、一边拉屎一边背“你来了吗?请坐请坐。你去了吗?不送不送”。有一天深夜,乌云密布,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小偷娄金鼠翻墙潜入到阿贵房间里准备偷东西,刚好阿贵梦中在背“官话”:“你来了吗?”小偷金鼠一听非常吃惊,心里在想:咋话,我到你家里偷东西,你睡在床上已经看见了我,这还了得,出师不利,运气不好。慌忙往角落头藏了一藏。阿贵继续说:“请坐请坐!”小偷金鼠气都不敢透,哇,碰见了高人。明明知道我来偷东西还请我坐,睡在床上的人肯定不是等闲之辈,与其被捉拿归案,还不如走为上策。刚想溜之大吉,阿贵又接了句“你去了吗?”小偷金鼠这下乱了方寸,见大头鬼了,今天碰到神仙阿爸,我脑子在想什么,困(睡)在床上的人了如指掌。做贼心虚的金鼠择荒而逃,拿出吃奶力气翻上高高墙头,只听阿贵高声吟道:“不送不送!”此时小偷金鼠魂飞胆丧,一走神双脚踏空,从墙头上摔下来重重跌在地上,脑浆崩裂,一命呜呼。第二天,阿贵成了村里的大英雄,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方圆几十里的村民都知道阿贵学“官话”,能让小偷金鼠命送黄泉。那是了不起的大事情。(古代小偷在村民眼里是最最可恶的人)如今阿贵为民除害,当然成了村民眼中的保护神。一时间,阿贵成了村里有头有面的人物,家里门庭若市,送礼的,请他吃饭的,有事无事来巴结他的人是一批又一批。阿贵的阿爸阿姆很开心,儿子总算有了出息,做爹娘脸上真有光,这次一不做二不休,夫妻俩赶紧把江湖郎中请到家,摆上好酒好菜款待他,还送给他一百两银子,江湖郎中又吃又拿好不得意,乘着酒兴又教了阿贵三句“官话”:“是我”,“玩耍玩耍”,“没有关系。”照老办法,天天挂在嘴上,见人便讲。阿贵牢牢记住江湖郎中的话,爬起背、困觉背、吃饭背、一边拉屎一边背……不久,邻村田埂边村民发现一具尸体,是一具被人奸杀的无头女尸。这件事成了爆炸性新闻,方圆几十里村民纷纭过来看热闹,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是水泄不通,大家纷纷猜测凶手和受害者究竟是谁,七嘴八舌说了半天还是没有头绪,有人提议请阿贵过来,说几句“官话”,真相就会大白了。大家觉得,阿贵料事如神,洞察秋毫,此事要查它个水落石出非他莫属。大家像请神一样把阿贵请到现场,刚好人群中有位山东人在村民中了解情况:“谁这么凶残,杀人之后还让人头尸分离,会不会是本村的人呢?”阿贵一听此人讲的话跟江湖郎中教的“官话”差不多,不假思索接了上去:“是我!”山东人一听吓出一身冷汗,这个年代,哪一路绿林好汉敢站出来承认杀人,这倒少见,忙转头仔细打量一下阿贵,只见他肥头肥脑,贼眉鼠眼看看就不是个好鸟,有了兴趣,马上与阿贵对上了口:“你为什么要杀人?”“玩耍玩耍。”“呵,原来你把杀人当儿戏呢。杀人犯法要一命抵一命,知道不知道?”“没有关系。”阿贵脸不改色心不跳,理直气壮学说他的“官话”。岂料,这位山东人是刚刚上任的知县老爷,微服私访。路过此地,碰到这具无头女尸案,苦于找不到线索,凑巧阿贵被村民请来学说“官话”,阴差阳错撞在知县老爷的“枪口”上,这下闯了大祸。知县问站在旁边的几位衙门当差使了个眼色,几个人一拥而上,把阿贵五花大绑地押到衙门,立即审堂。可怜的阿贵还蒙在鼓里,嘴上振振有词反复高吟三句“官话”:“是我!”“玩耍玩耍”“没有关系”。一顿棍棒下来阿贵被打得皮开肉绽,此时才如梦初醒,再三向知县老爷讨饶,但为时已晚。俗话讲: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知县老爷本身就是个昏官,平时好大喜功,苦于找不到机会,这次好不容易逮着个阿贵,岂能放过。尽管,阿贵的爹娘到衙门塞银子求人帮忙为儿子申冤,但无奈是知县老爷定的铁案,要想翻转来谈何容易。既然知县老爷认准阿贵是凶手,明知道是冤枉的,他也要将错就错,否则被上级巡抚老爷了解真情,轻则撤职查办,重则要背杀头罪名。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阿贵打进死牢,在供词中做了手脚,一到秋后,阿贵被拖出示众,就地斩头。从此,村民把阿贵学“官话”,说成阿贵说“鬼话”。

买皇历的故事

   传说在宁波南门外的三市曾住着张三和李四两对夫妻。张三老婆聪明贤惠,善于持家。她每天给丈夫买酒时,悄悄扣下几文铜钿,积到一定数目,就去三市买极其廉价的竹筷子积存起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至年末,家家户户要过年,做羹饭请人客,市上大量需要筷子,价格就比平时要贵。于是,张三老婆把平时积存的筷子适时卖出,竟赚了一笔不少的铜钿,乐得张三欣喜异常,向人直夸自己的老婆聪明。李四听了,既钦佩又羡慕,回家当着自己的老婆夸耀张三的老婆。李四的老婆生性愚钝,又不思长进,听了丈夫的话,很不以为然,乜着眼睛不屑地说:“这有何难?谁不会?”李四听了,将信将疑:“你也会?”老婆答:“你瞧着就是。”从此以后,李四的老婆也学着张三老婆的样子,每日给李四打酒时悄悄扣下几文,居然也积下了一些铜钱。但她心里想,张三老婆买筷子,我可不跟她学,否则就显不出自己的乖来,她想她一定要做一件别人不做,也想不到的事情,钱赚得比张三老婆还多,给丈夫看看,也给自己争光。一日她看见卖皇历本的正在大削价卖,她心中大喜:一样是书,不也一样看吗?价钿跌了介许多,这可是便宜货。于是她把积下的铜钿全都买了已快要过时的这些皇历本。过几天历本价格又便宜了许多,她又忙去买进,自此不断,到了年末,竟积下了许多历本。新年快要到了,人家卖新历本,她也把去年的历本搬到门口去卖,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了,直气得李四老婆站在三市大骂人家不识货。李四老婆劳劳碌碌了一年,不但没有赚到钱,还亏光了平日扣下积起的全部铜钿。李四知道了又羞又恨,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而后悄悄搬出了三市。

秦香莲和小和尚的故事

    清朝末年,宁波城内清凉寺庙附近住着一对年轻夫妻,膝下无儿。丈夫是位商人,长期出门在外做咸货生意(蟹、虾干、乌贼鲞、黄鱼鲞、带鱼丝、泥螺、蟹酱等)。妻子叫秦香莲,是出了名的大美人,风姿绰约,聪颖过人。凡是见过香莲的好色之徒都被勾得失魂落魄,大病一场。香莲信佛,平时逢初一、十五必到清凉寺庙观世音菩萨面前烧三炷高香,求出门在外的丈夫平安、求夫妻俩早得贵子。寺庙内有三位来自外地的年轻和尚,自见过香莲以后,便无心念经修课,变着法子与香莲套近乎,像三只嗡头苍蝇围了她团团转。香莲毕竟是女人,再说丈夫长期出门在外,时间一长,香莲心理防线被攻破,与三个和尚有了暧昧关系。古人说门背后大便天要亮,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谣传纷纷扬扬传到丈夫耳朵,做丈夫的将信将疑,相信也不是、不相信也不是,总之无真凭实据。夫妻俩平时感情较好,相敬如宾从未红过脸,为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那天丈夫没托人带信,自管自乘轮船从上海到宁波,到家里已是晚上10点,只见大门紧闭,连连敲了几响,边敲边说:“夫人我回来了,开开门。”香莲在干什么呢?那天三位年轻和尚刚好到她家里吃花酒,四人打情骂俏兴头正浓时,忽听丈夫敲门,香莲吓得脸都变色了。那时候女人如家里男人出门在外做生意,几乎是二门不迈,大门不出,从早到晚待在闺房中,今天家里来了三个和尚,一旦被丈夫撞见,那还了得,男女授受不亲,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楚。香莲毕竟受过教育见过世面的人,天资聪慧、胆量过人。此时一点都没慌,她知道三个和尚要想出去是不可能了,只能藏起来,藏在什么地方不容易被发现呢?情急之中她打开了空被柜,叫三个和尚跳进去。三个和尚喝得酩酊大醉,一听男主人回家,酒醒了五成。事到如今,和尚们心知肚明,佛家弟子私闯民宅,与有夫之妇勾勾搭搭,败坏清凉寺庙名声不说,从此将被逐出佛门圣地,无脸见江东父老。三个和尚蜷缩在被柜里,吓得牙齿上下打架。香莲用只筷子夹在被柜盖夹缝中,让他们有气可透,然后收拾好桌子,连忙下楼开门。“夫人我敲半天,门怎么不开呢?”“老爷,今天是公公仙逝三周年忌日,我请来几位念佛婆婆给公公念超生经,刚刚做完佛事送她们出门。哎,忙了一天腰酸背痛打瞌睡才慢了一步。”夫妻俩边说边上了楼,丈夫一看桌上酒菜所剩无几,对香莲说:“轮船刚到,我是匆匆忙忙回家管不上吃饭,还有劳夫人到外面打点酒菜。”说心里话香莲是不愿意出门,一是放心不下藏在被柜中的三个和尚,二是这么晚一个妇道人家去敲人家店门打酒买菜有点说不过去。但做贼心虚的她岂敢违背夫君之言,拿了碎银子连忙下楼。香莲一走,丈夫察看屋内四周,尽管妻子在短时间内把事情处理好了,但还是有破绽。按常理分析念佛婆婆上门做佛事喝酒极少,今天妻子备酒水说明有男人在场,其次刚才楼下敲门时隐隐约约听到楼上有说话声,上楼后却不见人影,疑点最明显就是这只被柜,盖头下搁着筷子,事到如今做丈夫的已知几分,内心非常矛盾,被柜盖倒底到不揭,揭,一切真相大白后果不堪设想;不揭,这口霉气实在难咽下……丈夫思前想后下不了决心,最后决定还是留一点尊严给妻子。但势必要对香莲教训教训敲敲警钟,他灵机一动把筷子从被柜缝中抽了出来,然后拿出一把铜锁把被柜紧紧锁住。此时,已是午夜12点,香莲敲了几家店铺,总算买到了酒菜。回家后小夫妻俩推盏换杯情意绵绵,完全跟平时一样。酒过三巡,丈夫发话:“夫人呀,今天我到宁波城急需为行里结算一笔巨额现金,老板再三嘱咐我快去快回,镖局已派好保镖,事关重大不能在家过夜,我是顺路回家看看,时辰不早,你早点休息,告辞!”说完,头也不回匆匆出门消失在夜幕中。香莲嘴在说:“先生再忙,吃完饭走也不晚,何必这样急呢?”心里是求之不得。丈夫一走,她赶快上楼用力敲开被柜上的锁一看,人顿时天旋地转,三个和尚已窒息而死。怎么办?天一亮,当四邻八舍知道三个和尚死在我家,一传开肯定闹得满城风雨,不死也得脱层皮,从今后在街坊邻居中休想抬起头,这种日子叫生不如死。我香莲还年轻,不想一生背黑锅,怎么办?看来这件事情还得靠邻居阿根。阿根何许人也?阿根是香莲家邻居,父母早亡,单身一人,穷得嗒嗒滴。阿根平时为人忠厚老实,靠力气吃饭,就是脑子不太灵,按过去说法是位只知埋头干活,不抬头看路的人,照现在说法属于“黄鱼脑子一根筋”。想到这里,香莲早有盘算,从被柜里拖出一个和尚,在楼下客堂间里铺了一条席子把尸体摊在上面,然后叫来阿根对他说:“阿根香莲嫂平时对侬如何?”阿根低头回答:“阿嫂平时像爹娘一样对我好。”“今天我有一事托侬,这位师傅来我家做佛事,不幸伤寒气发作,死在这里。唉,看来运气不好,我也不知道他是哪个寺庙师傅,还是做做好事把他埋掉算了,事成之后阿嫂给侬十两银子。”十两银子对阿根来说那是大数目,人活至今十两银子是啥样子他也没见过,倒是这年头得伤寒病死人三天两头都能见得到,见怪不怪。铜钿银子通心血,阿根背起和尚尸体脚骨屁轻,一路小跑真开心呀!待事情办完后去香莲嫂家领十两银子,这感觉多少好了,这十银子我要藏好,藏在灶根间漆石缸旁边,明年准备抬老婆,老婆我就挑张家祠堂杏花姐,杏花姐脑子有点错拼,有辰光晚上睡觉还要咋水出尿(床),我也有这毛病,配倒是蛮配,水帘洞里水宝宝一对。阿根想入非非不知不觉来到八角楼下。这地方专门掼死尸,生出的小囡中途夭折,大都葬在这里。宁波城内老百姓都知道“八角楼下小鬼多”。阿根连忙在附近找了把锄头,三下两锄挖了只大坑把和尚埋了,擦擦汗兴冲冲到香莲家领赏来了。“阿嫂,香莲嫂,我…我把和尚师傅埋掉……呀,客堂间席子上面又放了个和尚尸体,这咋会事体?”香莲问阿根:“你把和尚埋在啥地方?”阿根回答:“八角楼下乱坟堆。”“阿根啊阿根,侬人咋会介笨,这八角楼下死尸成堆,野活灵集中,都是爹头娘脚小鬼。这和尚师傅不是普通人,佛法无边,功德无量,咋好意思把其埋在小鬼旁边呢?大活灵与野活灵合不拢呀。所以伊真真困勿着逃回来了。”阿根忖忖香莲嫂讲的有道理,假如叫自己天天与幼儿园小朋友荡秋千、骑马都都这也吃勿消,日脚一长肯定要逃回来,怪来怪去我阿根粗心大意,自认倒霉,背起和尚尸体立马又走。边走阿根边在想,贼秃这双脚咋会介长了?刚才背到八角楼下去辰光好像短短呢,错,其生大活灵,香莲嫂勿是讲了蛮清爽,这和尚不是普通人,估计刚才施佛法时脚长起来了,所以会比我先到。这次无论如何叫这和尚有去无回,把其尸体放在哪里好呢?只听远处传来了敲更声,一下、二下,时辰到二更了,明州城内的三江水刚好是退潮,江水翻滚一泻千里。阿根想江水这么急,何不把和尚尸体抛在江水中,让其随波逐流,漂至千万里。这样贼秃脚再长,也回不到香莲嫂家。想到此时,阿根用力一甩,把尸体抛在江水中,刹那间和尚尸体无影无踪,阿根特意在江边守了半天,怕和尚再次偷偷爬上岸,确信没有动静了,才别转头回家。一身臭汗,疲惫不堪的阿根刚迈进香莲嫂家门,香莲把阿根拖到旁边,神秘兮兮地问:“你这次把和尚葬在啥地方?”阿根边擦汗边问答:“我把他甩在三江里,尸体让潮水冲走了。”“阿根哎阿根,香莲嫂我真真钻侬肚不得,咋会介没活灵。侬忖忖看这三江水是活水哟,四通八达,阿拉家里后门河水就是从三江水流过来呵。刚才你把其埋在八角楼下这地方属于'土地公公’管,现在侬把和尚抛了江里,这地方属于'龙头    ’管,阿拉后门这条河属于'龙虾’管。龙头       、龙虾都是海龙王徒子徒孙,而海龙王、土地公公最高上级就是观世音菩萨。和尚在观世菩萨面前求情,观世音菩萨跟海龙王一打招呼,龙王一声令下,江河中的徒子徒孙一起动手,天助神助,这和尚尸体在三江口打只横,骨啦搭套转汆到阿拉屋里后门,悄悄爬上来端端正正困在客堂间。这死和尚江水喝饱后肚皮滚得似圆,我拖也拖勿动。”阿根进去一看,果然一位大块头和尚摊在席子上,这下阿根无话可说了,唉,我只管前勿管后,老虎眼睛直拨头,心算不如神算。看来这世上死和尚比活人有来头,我忙了上气不接下气黄汗嗒嗒滴,其倒定定心心困了席子里,恨爹娘搭自己生了太笨,怪爸妈死了太早。下世投胎我也争取去做和尚,叫土地公公、海龙王、龙头       、龙虾统统听我闲话,和尚吃素,我欢喜吃荤,天天有带鱼,黄鱼,乌贼鲞进门,吃不完送给杏花姐,杏花姐顶欢喜吃咋水扑,做夫妻以后我会一只一只剥出来拨其吃……阿根想到杏花一下子来了精神,又背起和尚尸体出门。压在肩上的和尚尸体有二百多斤,阿根自身分量只有一百多斤,一百多斤活人要背二百多斤死人困难可想而知,阿根越背越重,越来越挪不动脚步。附近清凉寺庙传来浑厚钟声,三更已到,寺庙内和尚纷纷起床念经。此时阿根心余力不足,走走停停,停停放放,一股无名之火油然而生,心里暗暗骂道:贼秃呀贼秃,我与你今生无仇,前世无怨,你为何要捉弄我,害得我这十两银子赚得如此辛苦,既然今天你跟我过不去,我也不给你好果子吃,索性一不做、二不息把这贼秃笃(丢)到茅房里。何为茅房,就是天外大便处。那时候茅房非常简陋,露天放几只便缸,搭一只草棚棚,时间一长,风吹雨打草棚棚,早已四穿亮棚斜摆斜。阿根连拖带拉把和尚尸体弄到茅房后边,恰好这时,清凉寺庙敲钟小和尚肚子出问题正在茅房里拉屎,小屁股翘了半天高,天擦擦黑,根本看不见人影。阿根用尽平生吃奶力气,像举重运动员一样,抓起有二百多斤分量的胖和尚尸体,狠使老命把其掼在便缸里,和尚自身分量重,又加上便缸里面粪便已夹进夹出(满到快溢出来了),一时三刻粪便溅起来高度足有半丈,这些粪便全都溅在蹲坑的小和尚身上,吓得小和尚还以为茅房棚塌了,也管不了屎拉一半,挈起裤子活奔有逃,阿根一看见有人影,以为胖和尚死尸还魂,又想溜之大吉,这次无论如何不能放过,三步并作两步,一把抓住小和尚,大声骂道:“你这贼秃戏法搭是会变呵,眼睛一眨大人变小人,侬当我不晓得,老早有防备来,对勿起,还是请你回到粪缸里面营养营养。”说完,阿根把小和尚重重掼在便缸里……唉!江南女子秦香莲,红杏出墙巧施计,呆大阿根忙勿及,四个和尚命归天。

剃头徒弟的故事

   从前,在某个集镇上有一家剃头店,店老板又是店里的把作师傅,所带的徒儿也就是店里的伙计。这位师傅不但手艺高超,服务周到,为人待客十分和气,而且能说会道,有一肚子才气。所以该店在周边的集镇和乡村中很有名气,生意也就十分兴隆。由于名气大,附近的集镇和村庄的有钱的大户人家,喜得贵子总会派佣人邀请师傅上门剃头。他总是有请必到。由于他有一肚子才气,又有一副好口才,他在剃满月头时总会讲上几句吉利、奉承的好话,阿拉宁波人称为讨彩头。有一年,邻村有户大户人家喜得贵子,临近满月就派佣人到镇上剃头店里,来邀请该师傅在满月那天为其小公子剃满月头,刚好这天师傅感到身体有些不舒服。第二天一早,师傅身体没有好转,觉得今天没有办法亲自上门去了,就把徒弟叫到床前,吩咐说:“昨天约好的那笔生意,我是去不了,我想你跟我已有好几年了,也可以出道了,这笔生意还是你帮我去做做。”同时开导说:“今天这笔生意非同一般,这户人家是第一次喜得贵子,上代又有年迈父母,对他们来讲又是喜添长孙。在剃头时一定要讲几句吉利、祝福之类话语,讨主人家欢喜,主人家一开心就会给你外快(小费),同时还会请你喝满月酒。”此时,师傅又把小顽的头如何剃,作了一番叮嘱,叫他千万记住。徒弟听了十分高兴,一口答应,然后到店堂内整理好剃头家当(理发工具),出门去了。不巧,那天天架(天气)雨毛齐齐,这位徒弟出门必须撑伞,这样他一手撑伞,一手拎剃头家使,嘴里还不断地念叨着师傅教他的吉利语:手捧令郎来剃头,头颈挂着金链勾(金锁片),小来读书上楼登,大来状元考出头,老来子孙满楼跑。没想到,走着走着前面遇到一条小沟。由于徒弟撑着伞,心里又念叨着师傅的几句好话,没有注意到小沟,一不小心就一脚踩到小沟里去了,人也跌进沟里,剃头家使弄得五花散飞,甩了一地。等他收拾完东西,准备上路,忽然想到刚才在路上的几句好话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他转念一想,师傅教的也不过几句闲话,有啥花头,我咋会讲勿像样,这样,他自家安慰了自家一下,壮着胆子就上路了。再讲这户人家,这天张灯结彩,客堂里亲朋满座,厨房里热气腾腾准备昼过满月酒宴,气氛十分热闹。门口早有人在张望等候剃头师傅的到来。一看到剃头师傅的徒弟到来就上前问道:“今天你师傅为何没来?”徒弟回道:“师傅近日身体不太舒服,他派我来了。”主人听了说:“一样一样,名师出高徒”。这时,良辰吉时已到,主人吩咐娘姨(用人)将小顽抱到厅堂之上,转身请师傅为其儿子剃头。徒弟手颌剃头刀走上去,一只手捧住小顽头,另一只手拿着剃头刀准备开始剃头,忽然,他想到了师傅出门时的教导,此时应该讲好话了,于是他一边为小顽剃头,一边嘴里也开口说道:“手捧活狲来剃头,头颈挂立铁链钩(刑具),小来割草看牛,大来充军杀头,老来鬼做外头。”主人听罢此言,气得满面通红,觉得十分扫兴,非但没有给工资,哪里还有什么外快和赏赐满月喜酒,反而被主人叫一班家丁痛打出门。

孝顺媳妇的故事

   从前有位老公公,他姓周(宁波话谐音玖),他很喜欢吹牛。有一天,几位老公公对他说:“你儿子大了,可以娶媳妇了。”老公公说牶“但是我要去找一个会孝敬我的媳妇。”一句话引得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说:“这事难道也随你讲的么?”“噶是当然啦。”老公公很自信地说。第二天,他就对老婆讲:“老太婆呀,你给我担好饭,另外再给我带上干粮,我准备去找一个好媳妇。”老太婆一脸吃惊,说:“老头子,你疯了啊?”“我一定能找回一个好媳妇,不信你等着。”老头子信心十足地说。他拿好老伴给他准备的米饭,就走了。他在好多村子东打听、西询问,走访了许多乡村城镇,终于在一个叫小白村的地方,那里的村长得其(给他)找到了一个有家教的好姑娘。等老公公回到家里,就托媒婆去提亲,那女方人家也同意这门亲事,双方都交关(非常)开心。老公公就准备要选一个好日子用大红花轿把儿媳妇抬回家。这位姑娘戴上红盖头的时候,她母亲就开始教育女儿,哭着说:“囡囡啊,你到了周家要烘烘响,好风吹过来,公婆吃汤茶,丈夫出门要装衣裳,左邻右舍要和睦。”当时,女儿就把母亲的话都记了下来。她抬到了夫家,关交(非常)孝顺公婆。她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了,把家务事都做得井井有条,还安顿好公婆吃饭,准备好丈夫出门的衣衫,使公婆看了关交(非常)满意。有一日,几个邻居问老公公:“你担米饭找来的媳妇有孝顺你吗?”“当然,而且其说话时,连我姓周(玖)也不会说着呢!”老公公满脸自豪,笑着说。邻居都半信半疑,问:“你的媳妇真的是这样啊?”老公公说:“不信你可以去试一试。”于是邻居们就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最终想出了一个计策。他们到地里割了一些韭(宁波话谐音玖)菜,每人拿了一把,到老公公家去试一试那个儿媳妇是否真的像老公公所说的那样孝顺。九个老公公到了她家就问媳妇说:“你公公在家吗?”媳妇如实答道:“我公公不在家,等他回来我会对公公讲的。”“那就对你公公说,我们来找过他,还给他带来了韭(玖)菜。”过了一会儿,公公回来了。九个老公公就偷偷伏在门外,想听听那个媳妇怎么跟公公说。媳妇见公公回来了,马上迎上门去,关交孝顺地对老公公说:“公公,刚才阿拉(我们)的邻居来过了。”“哦!他们来了多少人啊,来啥体(干什么)呀?”“公公,他们前面有四个,后面有五个老公公一起来的,他们还给你拿来了扁扁葱,特意来望公公。”“哦,好啊好啊,我晓得(知道)了!”公公听后高兴地说道。九个老公公听了以后,相视而笑,这才确认了周家的确取了一个孝顺的巧媳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这位理发匠的画,功力了得
12月已经来了,圣诞还会远吗?送你一个圣诞老公公
圣诞老公公
汝不缪为吾侍者
宁波呼童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