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原突围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鄂豫皖边突破国民党军围攻的战略转移行动。1946年6月下旬,蒋介石破坏国共双方于1月签订的停战协定和5月签订的《汉口协议》,调集30万军队将中原军区5万余人包围在湖北北部宣化店地区,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率部于26日突围,主力分两路从信阳以南柳林、孝感以北王家店附近,越过平汉铁路西进,沿途粉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于7月下旬分别进入陕南和鄂西北地区,组成鄂豫陕、鄂西北军区。中原军区胜利突围,歼敌5000余人,保存了力量,牵制国民党军30余个旅,有力配合了其他解放区的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调集20多个师的部队,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企图消灭中原解放区部队,打通向华东、华北、东北的进军道路。1946年1月,国民党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双方代表签署停战协定后,国民党军仍继续增调兵力包围和进攻这一地区。5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虽然专门就中原地区停止武装冲突签订了《汉口协定》,但国民党军拒不执行。至6月,进攻中原解放区达1000余次,占去县城、村镇1100余处;将中原军区部队5万余人包围在以宣化店为中心的罗山、光山、商城、经扶(今新县)、礼山(今大悟)之间,纵横不足百里的狭小地区内,解放区面积已不及原先的1/10。为避免内战,中共中央多次同国民党政府交涉,表示愿意让出中原解放区,将部队和平转移到其他解放区去。但国民党政府一意孤行,至6月下旬,用于包围中原军区部队和全面进攻解放区的兵力增至10个整编师约30万人。此时,蒋介石认为消灭中原军区部队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令其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在驻马店设指挥所,指令各围攻部队于6月22日前完成攻击准备,待命攻击。其部署是:以整编第41、第47师和整编第72师主力、整编第48师1个旅由信阳、罗山、光山、商城、经扶、黄安(今红安)之线,整编第11师附第72师一部及整编第66、第15师由黄陂、花园、应山、广水之线,分路向宣化店、泼陂河地区合击;以整编第75师及整编第26师1个旅控制广水和麻城以北地区;以整编第3师集结于襄阳、南阳地区机动。此外,还调集西安、武汉的空军配合作战。26日拂晓,国民党军开始向黄安以西、经扶以东、孝感以北的中原军区部队阵地大举进攻,占领沙窝、邓店、浒湾等地。这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起点。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鉴于中原解放区处于国民党军重兵包围之中,势孤力单,多次指示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准备以主力向西突围,转移至豫西、鄂西、陕南、川东地区,并在这些地区长期坚持,以牵制敌人,配合其他解放区作战。在国民党军进攻迫在眉睫之时,中共中央于6月23日明确指示:立即突围,生存第一,胜利第一。据此,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以第1纵队第1旅伪装主力,向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以东转移;鄂东军区部队就地坚持斗争,以迷惑、牵制敌人;主力分左右两路于26日开始向西突围。右路突围部队为第2纵队第13旅、第15旅1个团、第359旅、干部旅及中原军区机关共约1.5万余人,由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率领,于26日晚由宣化店向西北方向秘密移动。29日晚,从信阳以南柳林至李家寨车站间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线,越过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向西北方向疾进。国民党军急调整编第3、第15、第41师和整编第47师主力及位于陕南地区的第一战区部队整编第90、第1、第76、第36师各一部实施尾追和堵截。右路突围部队一面以小部队阻击敌人,一面昼夜兼程,先后在天河口、苍苔地区,南阳以西、丹江以东地区,荆紫关及滔河以南的南化塘地区,山阳的口头坪、长沟口及商南的赵川镇、梁家坟地区,经反复冲杀,突破了国民党军严密的阻击阵地和大规模的追堵、截击、合围,历经艰险,胜利地进入陕南,与在当地坚持斗争的陕南游击队会合。8月3日,成立豫陕鄂军区,创建了游击根据地。第359旅和干部旅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由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率领,自柞水地区继续北进,沿途冲破国民党军的多次追击、堵截,于8月底进入陕甘宁解放区。河南军区部队在掩护主力突围后,随右路突围部队跟进,于8月初进至豫陕边界地区,在卢氏、灵宝、雒南(今洛南)等地开展游击战。左路突围部队为第1纵队(欠1个旅)、第2纵队第15旅(欠1个团)共万余人,由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王树声率领,于6月26日晚由光山县泼陂河向西移动,在广水以南王家店与国民党军堵截部队激战1昼夜,7月1日越过平汉铁路西进。11日,大部于宜城东南流水沟强渡襄河(汉水),先后冲破国民党军整编第66、第75师等部在宜城东南茅草洲、南漳以南报信坡和谷城石花街以西苍峪沟等地的堵截,于25日进入武当山区,在竹溪、竹山、房县、保康、南漳等地分散活动。8月下旬,与由安陆向西突围的江汉军区部队在房县西南地区会合。27日成立鄂西北军区,创建了游击根据地。突围部队另一部因强渡襄河受阻,改道北上,进入伏牛山地区与河南军区部队会合。第1纵队第1旅于6月26日开始行动,先向西,再折而向东,完成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后,于29日在麻城以北突破国民党军封锁线东进。然后越过鄂皖边界咽喉大牛山,穿过大别山,挫败国民党军的多次追击和拦截,跋涉千余里,于7月20日越过津浦铁路,进入苏皖解放区,后改为华中野战军第13旅。鄂东军区部队掩护主力突围后,继续在大别山区坚持游击战。中原突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中原军区部队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和堵截,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保存了力量,牵制了国民党军大量兵力,从战略上有力地策应了其他解放区部队的作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放战争——中原突围
1946年中原突围:六支突围部队,结局各不相同
1946年往事:突围(二)
刘金轩中将
中原突围:拉开解放战争的序幕
回望1949,解放战争全记录(13)中原突围,福将刘峙功亏一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