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年杭州主城区20个城中村拆迁,消失的究竟是什么?

来源:乐居 张春艳

2016年杭州提出“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从2016年起,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178个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其中拆除重建139个,拆整结合18个,综合整治21个。

2017年1月,该“行动”被正式列入《杭州市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到‘十三五’末,将主城区城中村打造成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市社区”。

根据《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计划表(2016-2020年)》,今年主城区将有十数个城中村启动改造,20个村完成征迁,22个村完成改造。

在这份《计划表》中,多个知名的大型城中村赫然在列,如城东一带的五堡、六堡和五福,城西一带的金鱼井、留下,城北一带的张家园、新文,它们都很可能在今年隐没。

提起城中村拆迁,近年来总是和一夜暴富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一个拆迁户拿到的赔偿款,恐怕是一个普通工薪族一辈子都赚不来的财富。

很多今年待拆迁的城中村尚未公布具体的拆迁赔偿标准,“围观群众”已经等不及开始猜测,诸如“每户一个人头赔200万,还有房子拿”的消息四下流传。

反观部分“当事人”拆迁户,他们深知拆迁对家庭财富的影响,不是“一夜暴富”可以概括的;

而杭州的城中村不单单是当地农户的城中村,更是外地来杭务工人员的城中村。甚至因为外地务工人口的大量集聚,它衍生出了一种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拆了城中村,拆的就不只是钢筋砖瓦……

金鱼井房租下跌近3成

拆迁户既不要钱也不要多套房子?

金鱼井是城西靠近留下镇一带的城中村,计划今年启动征迁。村子规模不大,村内自发形成一条菜市街。

▲金鱼井社区内自发形成的一条菜市街

因为今年要拆迁的消息人尽皆知,村里还挂出拆迁的宣传横幅,很多外地租客见状都搬走了,不少租房腾空,因此走在村子里,能看到几乎每栋农家宅子门外都挂着“有房出租”的牌子。

▲金鱼井内的拆迁横幅,上面写着:“抢抓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

不仅如此,村子里的房租也降了,“没拆迁前一个小套房要8、900块(一个月),现在就收500。”村口超市的老板娘告诉小编。

为挽留租客,房东俞阿姨在她房间的楼道口摆了一块牌子,写着“金鱼井拆迁的事情还没定下来,真要拆了,一定会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来通知你们搬家”。

俞阿姨解释说,“我们这里十年前就说要拆,今年又召集我们开会说这个事儿,但是我们都不理他们,只要我们不同意,他们拆不了。”

“怎么不同意?拆迁了不是又有钱又有房子拿?”

“钱我们不要,赔偿不多的;我们要房子,按照一个人头55平的规定,我们可以分到几套房子,但是分来的房子都东一套西一套,集中不到一起,也不好租;”俞阿姨告诉小编,“所以我们正在跟他们(拆迁办)谈判,要他们给我们造两三层小楼的那种房子,我们不要2、3套90方,我们要一整栋,这样好出租。”

不拿钱选择拿房子,俞阿姨盘算着,她依靠出租房屋年赚20来万,拿钱的话,赔偿款买了房子之后哪里还有经济来源?拿房子的话,还不至于断了以后的经济来源。

“为什么要造两三层楼高的房子,你们拿3套90方,一套自己住,另外2套出租,同样能赚租金啊?”

“一整套不容易出租的,一套租金要3000左右,可以给得起这个租金的租客不好找。”俞阿姨从自己的租房生意经验中总结认为,拿到一栋两三层的小楼房,再划割成几个小房间,这样更容易出租。

▲金鱼井社区

五堡拆迁一个人头拿160万?

人们另谋出路

▲五堡社区

五堡社区的规模,接近10个金鱼井。五堡社区内以新月广场为起点的一条主商业街长达近千米,一眼望不到头。街道两边商铺林立,一直通到农贸市场附近。

小编在一个工作日下午1点来这里逛荡,发现很多商店因为社区拆迁都在忙着打折清货,“拆迁啦拆迁啦,清仓大处理”的喇叭声穿贯整条街区,街上人车来往,毫不冷清。

▲待拆迁店铺纷纷降价促销

“我们这里要拆迁,现在人口我估计只剩下原来的6成,很多人都搬走了。”小卖部老板向小编透露。听着老板的唠叨,看着眼前的人来车往,商铺林林总总,可以想象拆迁前这条路和这个社区的市井热闹。

你很容易感受到,这里就像一个小社会,它有它的一套经济形态,它不像星巴克、阿里巴巴这样做连锁或者走高端产业的路子,它是由各种私人小本生意组成的,比如五堡的主商业街上,集中了超市、服装、餐饮、手机等数十家私人店铺。

在五堡,杭州本地农户靠收租作为一个经济来源;而租客中,有的在市区工作,留住这里只为减轻房租负担;有的既在这里租房也在这里开店做小本生意,既借此地支撑起自己的生活,又亲身参与塑造它的经济形态。

要是五堡拆迁了,他们怎么办?

▲社区内四处可见拆迁宣传横幅

房东方伯有了初步打算——拿房子。“我们这里具体赔偿标准没下来,我去四堡打听过,他们拿钱的话一个人只能赔160万,要是我们也只能拿这个数,我就想拿房子,具体怎么弄等赔偿标准下来吧。”

方伯楼下斜对面就是菜市场,在菜市场门口卖了6年烤鸭的烤鸭店老板说,拆迁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好的店铺难找,我做烤鸭店生意,最好能租个带地下室的,住小区房也不方便。”

在主商业街中间位置开香烟店的老板告诉小编,他在五堡做了10年生意,这里拆迁了他准备回台州老家,“就不在杭州待了。”

“正宗重庆麻辣烫”餐馆的这对老板夫妇,来五堡做生意才两年,又赶上拆迁,老板忍不住抱怨起来,“这几年我怎么老(把店)开在要拆迁的地方呢?!”

询问下方知,五六年前这对老板夫妇在上海某城中村开店,后来因为该村拆迁他们才来到杭州,首站选择滨江某城中村落脚,谁知才做了2、3年安稳生意,被告知这个村要拆迁,于是老板在2年前来到五堡开店,再撞上拆迁,老板说,不想去城中村做生意了,会去小区里看看,要是盘不到合适的店铺,就回老家吧。

如今,各人都开始谋算日后的出路。房东们四处打听周边房价,宋都阳光国际的销售小K告诉乐居,年后开始,售楼部几乎每天都要接待一批周边待拆迁户们的咨询看房;而租住在五堡的外来务工人群,据了解他们中很多人去了余杭的城中村聚集地乔司或者杭州周边县市比如海宁,也有人依旧茫然……

“城中村”集纳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杭州的城市经济红利吸引他们来到这里谋取更好的生活,但碍于教育程度低等很多原因,他们很难在一个发达的城市里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只能在厂里打工或者做些私人小本生意。

 城中村让他们看到,他们可以凭借他们薄弱的资本,在这座城市里找到一个安身之所,分享到城市经济的一丝红利,因此城中村某种程度上代表这座城市的包容心。

城中村顺着城市发展的轨迹,经历从出现到转型、拆迁、消失;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更多得关注城中村里各方利益的平衡转移的话,更能彰显城市魅力。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愁到头秃,何厝拆迁我们这些打工族要搬去哪?”43个小区!33个公寓!30几个城中村!最强租房攻略出...
房子隔音不好到底有多尴尬?网友:最怕出门碰到邻居了
在深圳城中村租了两年握手楼,房东真心黑,又涨租金又扣押金
城与乡,在转型中涅槃
杭州一大楼"连根"断掉 楼体完好无损
阶级鸿沟最可怕的,不是金钱的差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