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要再用羞耻感来教育孩子!

自我意识自尊心的, 

利用周末读完,特别想和大家一起聊聊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对育儿有益,也是一次直面自己的内心,和自己对话与和解的机会。 

这本书的作者,是丹麦的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 他之前的一套《高敏感是种天赋》这套书,帮助了无数高敏感人群找回自我。  

《高敏感是种天赋》那套书里,作者说,

高敏感型并不是一个新概念,5个人中可能就有1人是高敏感型。只是一直以来它以其他形式存在于人们的认知中,比如所谓的内向型人格。

但是呢,其实高敏感型人中有30%是外向型,所以人群中的有些活跃分子其实内心也是高敏感一族。

而且高敏感是种天赋,它可以让我们感知到更多的信息,能够高度共情,有强烈的责任感,拥有更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怀有深深的敬畏,能感知自己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联结。

我们今天分享的这本《恰如其分的害羞》,是在继《高敏感是种天赋》之后,讲述与“羞耻感”有关的话题,比如“羞耻感”给人带来的影响、所处的情境,以及如何去应对“羞耻感”等等。

在讲到羞耻感时,作者列举了让人羞耻的一些情境,这些情境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有发生,只是被我们习惯性的忽略了。 

我们都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羞耻感,从轻度不适到绝对压倒性的尴尬,

列举几个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让人羞耻的情境。

1. 外表,衣服,房子等自身带来的羞耻感

比如我们成人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时,突然发现自己忘了拉上裤子的拉链。 

或者胖到140斤之后,就再也没有穿过性感或者露脐装,用宽大的衣服来掩盖自身的羞耻。 

2. 生活场景中的羞耻

比如失业,或者40多岁依然没有孩子,或者成为失独老人之后,会让自己觉得不如别人,下意识地避开和自己的某种“缺点” 联系到一起的场景。 

3. 当他人对你不好时 

别人对你做的事也可能让你感到羞耻,但实际上该感到羞耻的不是你! 

尤其是被性侵和遭受暴力的受害者,可能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才能鼓起勇气向他人讲述发生在自己童年时期的那些事。 

4. 为别人感到羞耻

这个别人可能是自己的父母,比如他们喜欢喝酒,很穷或者很胖时,自己就觉得很尴尬,尤其是当别人看到你和这个人在一起时,觉得特别羞耻。 

在这一部分,作者也区分了内疚和羞耻的区别,帮助我们每个人区分对待。  

了解了羞耻感的表现之后,开始往里剖析,作者在这里提到了两个词语:短时间的羞耻感和习惯性羞耻。 

短时间的羞耻感是一种健康的反应,它是对你行为超出别人/群体接受范围之前的一种警示。 

但是如果这些羞耻感持续的时间非常长,并且你一直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容易在感到羞耻时反应过度,你会为之困扰,有想要逃离和躲避的冲动,

就会形成习惯性羞耻。 

在习惯性羞耻这部分,作者谈到了自尊心与自我意识,真正被人理解,以及认真的反馈对孩子内心力量的重塑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育儿和亲子关系中,扭曲的镜子是造成孩子习惯性羞耻的原因之一。 

亲子关系中最糟糕的情况是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互换,孩子反过来努力和父母合拍,为了让父母安心,对父母的言行作出积极的反应。 

如果父母无法理解孩子,无法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恰当的反应,孩子只能去适应父母。 

孩子会尽力那个以让大人安心的方式做事,大人就不会为自己做的不够而感到抱歉,但孩子可以会迷失自己,变得容易感到羞耻,甚至对生活产生一种虚幻感。 

父母开心时,孩子会觉得自己值得被爱,

父母生气时,孩子的自信就会一落千丈,甚至失去自我意识。 

孩子对任何事情的体验都比成年人强烈,对没有自我意识,完全依赖和大人的亲密关系的孩子来说,被人视而不见或者错误对待,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感觉。 

这一部分,是羞耻感带来的影响。 

羞耻感让我们不敢畅所欲言,总是考虑别人的批判,我们不敢去做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专注于我们自认为在别人看来正确的事。 

的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勇气。

但如果别人不支持你的观点,你也要学会坚持己见。

在别人反对时坚持自己的观点,是你需要在别人支持你的经历中学会的能力。

如果父母没有能注意到你,支持你,导致你缺乏内心力量的支撑,你就需要在后天自己培养这种内心力量。 

自我意识的缺陷里举了一个小姑娘的例子,她在童年时没有得到家人支持,日积月累产生的自我意识的缺陷。

爱丽莎的自我意识有严重缺陷。她在家里得不到家人支持,因此很多时候她会突然在别人面前感到尴尬或者不自在。 

她在跟别人谈话时会有点小紧张,会退缩,从不主动讲话,因为她担心被别人误解或者反对,也担心没有精神支撑。 

爱丽莎也是一个敏感的人,不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她的习惯性羞耻感比较严重,她看起来总是很紧张,很拘束。她也很少说话,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

爱丽莎过着一种孤独的生活。她独处时很放松,但她又想和别人在一起。 然而,当她和别人在一起时会感到紧张,又想一个人呆着,这样她更容易感知自己,放松自己。 

爱丽莎需要促进她的性格养成,这是个值得努力的目标。 在摆脱羞耻感的过程中,她会发现自己的内心越来越自由,能够放松自己,能与他人正常交往。 

这一部分是如何克服羞耻感。 

为了减轻羞耻感,我们必须敢于表露感情,鼓起勇气承认内心有需求,不安,愤怒等各种情感。 

只有敢于成为会受伤的普通人,敢于接受别人充满关爱的眼神,才能克服羞耻感。 

作者在这一部分把自我分为真我和假我。

在亲子关系中,如果父母从孩子的情感和表现的各个方面了解孩子,并作出适当的反应,孩子就会表现出真我。 

孩子会慢慢了解真我,利用父母对她的反应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 如果父母在充满爱心的氛围中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反应,她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可爱的,讨人喜欢的人。 

但如果一个孩子的真我无法得到爱的回应,她就会发展成一个不需要父母给予帮助的假我。 

孩子会设法在情感上自我满足,甚至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他认为父母所期待的那样。 

无论是我们还是孩子,都并不完全了解自己,这就意味着我们都有一些假我代替真我的方面 , 

我们与父母的情感越和谐,别人了解我们越多,我们的真我越强大,越能更好的和别人形成亲密关系。

有些人不需要展现很多真我就能与别人友好相处,你可以也认识这样的人。 

他可能很活泼,很健谈,看上去很开心。但他的快乐是不会传染的,别人很难与他进行眼神交流,也很难与他建立情感。 

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是具体的练习部分,这些练习都有很好的实操性,本文不再讲,大家有兴趣的可以针对性地去看看。 

最后,我想聊聊羞耻教育 

羞耻教育,是我们在养育孩子中经常甚至不自觉的用到的一种教育了吧, 

孩子在公共场合乱嚷嚷时,我们脱口而出:

闭嘴,别给我丢人,你看谁像你那样?

我们在和朋友聊天,孩子一直在旁边插话时,我们的训斥:

大人说话时,小孩不要插嘴!

甚至于孩子在学校的东西被其他小朋友拿走了,我们怒其不争的责备:

“别人一抢你就给,你不被欺负谁被欺负啊,这不是活该吗!

我们习惯性采取这种羞耻教育,只是因为这样的教育更轻松,能让孩子更听大人的话。

短期来说,孩子因为这些训斥听话了, 但从长远来说,对孩子每次的攻击,不恰当的训斥和指责,最终带给孩子的核心感受就是“羞耻感”。

而羞耻感最终带来的是一个人对自我的攻击和自尊心的下降。

而改善孩子的羞耻感的两大法宝是:眼神交流和好好说话

当我们父母经常和孩子眼神交流,看着孩子的眼睛时,孩子会觉得我们理解她,理解她的喜悦甚至忧伤。

她会感到强烈而稳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而我们父母调整自己的情绪,好好说话则能够和孩子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关系,孩子才能慢慢的看到自己,开心时会觉得自己值得被爱,生气时也不会失去自我。

这些被看见以及被认真对待,最终会帮助孩子建立内心的力量!


果妈赠书




这本书我个人非常喜欢,所以又多买了2本送给大家。 

我将在留言里随机挑出2位读者把这本书送出去。 

一起来聊聊高敏感者或者羞耻感的这些事吧!





01 数学启蒙合辑     02 英语启蒙经验分享

03 英文之磨耳朵     04 英语动画那些事儿

05 甜心英语精读     06 资源类分享大合辑

07 中文书单推荐     08 艺术启蒙的碎碎念

09 时间管理日常     10 果妈测评and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恰如其分的害羞》
孩子被孤立、没朋友,90%的家长忽略了这一点!
有多少中国人,在假装内心强大?
回家过年,您给孩子“添堵”了吗?别在不经意间“羞辱”娃
一犯错就躲起来?正向利用孩子的“羞耻感”,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羞耻感为什么是缺爱者的核心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