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要点突破
1.2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要点突破 作者:dllb212 来源: 浏览次数:0网友评论 0 条 发布时间:2010-10-31 10:18:56
人口迁移的判断与分类
1.人口迁移的判断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或长期性地改变。在这个概念中包含了三大要素,即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1)空间移动——由迁出地到迁入地
只有发生在空间移动的人口现象才可能构成人口迁移,但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不是所有的空间移动都是人口迁移,有些现象只是属于人口流动。
(2)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界线
人口的迁移必须以居住地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口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的距离”。通常,人们以超越某种特定的界线,作为区分某一活动是否为人口迁移的标准。行政区域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
(3)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
对于“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时间限度,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习惯上,把人口迁移限定在特定的时间内,这一特定时间可以是有确定时间长度的,如1年、5年或10年,也可以更长甚至是无限的,也就是“终生”的。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等都不属于人口迁移,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属于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分类
人口迁移有多种分类标准。最常用的是根据地理范围和迁移方向进行的划分。
人口迁移还可以按移民的就业性质分为产业性和非产业性移民;按迁移方式分为自发性与计划性、有组织与无组织、自愿与强制等;按迁移时间分为永久性迁移和非永久性迁移。
【特别提醒】 由于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人口的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在按迁移方向划分的四种人口迁移类型中,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历史上发达国家和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以下人口的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美国运动员到北京参加奥运会并参观故宫
B.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志愿者到灾区去救灾
C.2009年山东学生王燕考入北京大学到北京报到学习
D.2009年4月23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青岛出席庆祝中国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
【解析】 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形式。A、B、D选项中的事例居住地均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C选项到北京读大学,居住地长期发生了变更,应属于人口迁移。
【答案】 C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基础,社会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在特定条件下往往成为关键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地区
20世纪70年代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
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
土壤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壤而迁移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
大庆油田的开发等
2.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经济发展
①地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高;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高
①发展中国家人口由农村迁往城市
②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人口迁入国
交通
其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障碍,促进了人口迁移
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大型建
设项目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改变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流向
①新疆石油基地建设吸引人口迁入
②三峡水库建设,库区百万移民迁出
文化教育
人们为了接受良好的教育,想方设法从文化水平低、教育设施落后的地区迁往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接受了大批来自其他国家的科技人才和著名学者
家庭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夫妻因解决两地分居而进行的迁移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的不同,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历史上曾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印巴分治,印度境内约1 500万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200万印度教徒迁入印度
3.政治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政策
国家有关对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
我国:①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
②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③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
战争
破坏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环境与秩序,导致大量人口迁出战乱区
伊拉克战争爆发时大量人口外迁
【特别提醒】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许多,但对一个地区的人口迁移来说起主要作用的往往只有其中一种或几种,这些因素对于迁出地来说属于“推力”因素,而对于迁入地来说则属于“拉力”因素。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图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这种迁移是以人口迁移的________为标准来划分的。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4)若A、B代表城市,C代表农村,那么图中表示由农村到城市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这种迁移是以人口迁移的________为标准来划分的。
(5)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________国家历史上和________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表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要求结合图分析世界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划分标准,并分析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
【答案】 (1)②③④ ①⑤ 地理范围
(2)自然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3)从农村到城市 从内陆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4)③④ 方向
(5)发达 发展中
我国“民工流”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项目
内容
迁移规模
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增加,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方向
总特点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主要迁出地
四川、广西、安徽、山东等省区
主要迁入地
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新疆等
类型
主要方式
自发流动为主
主要目的
务工和经商
主要原因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②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③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
影响
积极影响
①给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劳动力的供求矛盾;②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贡献;③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④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林、牧、渔和副业的发展;⑤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⑥为城乡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发展
消极影响
①增加了城市公交、卫生、教育、环保、工商、税务、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压力;②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来一些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和“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图”
材料二 2008年广东的“返乡潮”
资源网2008年11月10日:珠三角80多万来自中国内陆农民工失业返乡。
现在虽然年关未至,但广州火车站近来却有些反常地迎来大批人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广东打工的农民工,因为不少工厂停工,他们不得不提前返乡过春节或另谋出路。国家发改委此前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受金融风暴的影响,2008年上半年,我国共有6.7万家上规模的中小企业倒闭。由于失业,很多农民工只好返乡了,甚至还形成了“返乡潮”。
(1)据材料一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方向是怎样的?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三个地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国家政策、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现阶段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4)据材料二分析,2008年底农民工提前返乡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本题以热点话题中国的“民工流”现象为切入,主要考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方向、原因及影响。第(1)题,结合材料一,从图中可读出。第(2)题,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快速推进,国家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及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使大量农村人口拥入城市。第(3)题,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减轻本地环境压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第(4)题,结合材料二可知,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一批中小企业倒闭,导致很多农民工失业。
【答案】 (1)从内陆到沿海(或从西向东);从农村到城市。 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2)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异。
(3)缓解人地矛盾压力,加强与外界联系,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4)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一批中小企业倒闭或企业减员,导致农民工失业返乡。
【借题发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界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阶段划分
主要流向
主要原因
特点
方式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辽宁、山东、上海、四川为人口净迁出区,西藏为迁入、迁出持平区,其余为净迁入区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不允许农民迁入城市
规模小、频率低、数量少
多为政策性移民,自发移民少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山区→平原,农村→城镇,贫困区→发达区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城乡和地区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农村大量劳动力获得解放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多为自发性迁移,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
中国的一种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就是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其出现的原因、流动方向、特点与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总体规律是一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1.2 人口迁移
着力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民生问题
中国农民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演进
第二节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
高考考点丨考点28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