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换严凤英和新凤霞来演《舞台姐妹》会怎样?

电影《舞台姐妹》(1964)英语版海报

1963年国内最受欢迎的故事片分别是严寄洲(1917-2018)导演的《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赵心水(1929-1989)导演的《冰山上的来客》(1963)和谢铁骊(1925-2015)导演的《早春二月》(1963)。

新凤霞在评剧电影《花为媒》(1963)中的影像

严凤英在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1963)中的影像

而在1963年最受国内观众喜欢的戏曲片则是新凤霞(1927-1998)主演的评剧《花为媒》(1963)和严凤英(1927-1998)主演的黄梅戏《牛郎织女》(1963)。

论影响度自然是《牛郎织女》大一些,当时这部戏曲片是1963年7月大陆和香港首次合拍,并定位为投放到东南亚一带——因为这部电影是定为为国家赚取外汇的电影。

林黛在黄梅调电影《貂蝉》(1958)中的影像

何况黄梅戏在东南亚已经有群众基础,这当然要拜1963年3月就投放到市场的李翰祥(1926-1996)导演的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所赐——市场反应出乎意料的好,之前李翰祥拍摄的黄梅调《貂蝉》(1958)和《江山美人》(1959)已经在港台地区和东南亚一带放映,虽然黄梅调这种形式也是学大陆的。

新凤霞在评剧电影《花为媒》(1963)中的影像

而新凤霞的评剧《花为媒》在大陆公映后也受到一致好评,同时也在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各国放映,并推动和树立了新凤霞的地位。

要知道在1957年的时候,新凤霞就已经被错化成右派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她在银幕上的表现丝毫看不出那种心灵上所遭受到的影响!

严凤英在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1963)中的影像

虽然新凤霞和严凤英这对“南北双凤”的私下关系很好,但新凤霞的电影一直都是长影负责投拍,而严凤英的电影则一直由上影负责投拍。

严凤英在1966年之前,其人生还是一直很顺畅的,不仅听话,还是一个“顶流明星”,最重要的还是一棵大的“摇钱树”。

左为新凤霞,右为严凤英

在1949年后的银幕上,最没有“时代特征”的脸就是新凤霞、严凤英和杨丽坤(1942- 2000),虽然前两位是演戏曲的,但不穿戏服的时候,整张脸上就没有“阶级的属性”,这明显是和“火红的年代”不符。

特别是新凤霞和杨丽坤看上去都是“风含情水含笑”似的,实际上则是柔中带刚的那类女子;而严凤英明显就是刚中带柔那类的江湖女子,眼神里透着凌厉。

要是在空间上能给她们更多的维度,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值得回味的作品。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得到提拔重用的短暂日子里,1954年,谢晋正是凭借这部淮剧短片《蓝桥会》(1954),晋升为导演。

1964年10月,在国内电影宣传墙上,左边为《舞台姐妹》(1964)的电影海报,右边的电影海报《团圆》实际上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电影《英雄儿女》(1964)

从1953年拍《蓝桥会》到1963年拍《舞台姐妹》(1964)的这10年时间里,谢晋导演了10部影片,其中的《女篮5号》(1958)、《红色娘子军》(1961)、《舞台姐妹》深受观众喜爱。

谢晋早期的作品,总是呈现着乐观明亮的情感色彩,与电影产生的时代氛围一致,这一阶段其影片的人物形象也是热情单纯的,叙事风格轻快流畅,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调。

电影《红色娘子军》(1961)剧照,祝希娟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7年,很大程度上,电影是作为政治教科书的艺术形态存在着。

毫无疑问,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电影肯定要在相当程度上为政治生活服务。关键在于如何让政治教科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电影《舞台姐妹》(1964)的片头影像

与谢晋同时代的电影导演中,有的人很难融入到这个新的表现形式上,依然沿袭带有“旧式好莱坞”的银幕表现方式,自然在“批判”中这帮人就“消失”了,不过还是有很多人具有编写可读性极强的政治教科书的才能,谢晋在其中更是出类拔萃。

谢芳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谢晋当时也是天马厂的“香馍馍”,拍摄的革命题材《红色娘子军》获得1962年第一届百花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这可让上海电影界都“长脸”了,毕竟当时这类题材基本都是“八一”“长影”擅长的。

曹银娣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拍完《大李小李和老李》(1962)后,谢晋就开始埋首创作《舞台姐妹》。

1963年4月下旬,谢晋等拿出了《舞台姐妹》的详细提纲,广泛分发以征求意见。

虽然天马厂党委和上海电影局党委基本肯定,但由于上海市委方面一直未作表态,一时难于投入生产,创作处于停顿状态。

冯奇(右)和邓楠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因为当时主管上海宣传的负责人“力主”只展现“大写十三年”的历史——也就是只拍1949年以后的事情,因为“旧社会只能培养人们自私自利的思想,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只有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之后才能树立”。

谢芳(右)和曹银娣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而文化部主管电影的副部长夏衍(1900-1995)却支持《舞台姐妹》这个项目。

像《舞台姐妹》这样以越剧艺人生活为题材,而且又是主要表现旧时代的经历,当然是不相见容而被斥之在外的。

李纬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谢晋特意把剧本送呈前辈夏衍把关。夏衍是声名卓著的剧作家,又是浙江人氏,对《舞台姐妹》中表现的生活非常熟悉。

他认真阅读剧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还提笔在剧本上做了一些改动。

谢芳(右)和曹银娣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部暨电影局领导充分肯定、支持《舞台姐妹》的佳音相继传来。先是1963年5月底,文化部电影局局长陈荒煤(1913- 1996)专门邀约谢晋到北京细叙意见。

1963年底,谢晋在厂里看了新凤霞的《花为媒》和严凤英的《牛郎织女》。

新凤霞在评剧电影《花为媒》(1963)中的影像

1964年1月10日,《舞台姐妹》正式开拍。由于文化部、电影局将它列为重点影片,并提出要向国外发行,而且规定专门制作出国版,还由夏衍直接出面协调,特意从北影借调刚刚完成《早春二月》陶岚形象塑造的谢芳,饰演《舞台姐妹》里的竺春花。

谢芳(右)和曹银娣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谢晋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之所以用谢芳和曹银娣,而不用上影系统天马或海燕厂的演员时:“因为都不懂唱戏嘛,电影演员里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曹银娣是越剧院的女小生。她的扮相是当时最好的。有个香港导演来找她拍戏。那个时候,她还不是什么大演员,只在几部小戏里面露过脸。那个香港导演就要找她演主角。当时袁雪芬(1922-2011)是越剧院的院长,我对她说,让曹银娣来演《舞台姐妹》,这部戏里面也让她做主角。”

谢芳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谢芳(左)和曹银娣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这一系列举措促使上海电影局及天马厂对该片的拍摄重视起来,为之提供最好的彩色胶片,配备最强有力的摄制人员。

摄制组正式成立时,天马厂的党委正副书记和艺术厂长陈鲤庭(1910-2013)还亲临现场,这在天马厂的历史上是空前的。

谢芳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天马厂领导在讲话中说,根据电影文学本的基础和导演的才能,《舞台姐妹》可以拍出水平,拍出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志气来,在国际上“树立旗帜”,并表示全厂所有的影片拍摄都要为《舞台姐妹》让路,所有的部门工作都要为《舞台姐妹》开绿灯。

谢芳(左)和曹银娣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几乎与此同时,作为“大写十三年”成果的检阅,华东话剧观摩演出在上海紧锣密鼓开场,上演的均是清一色“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剧目。

不久,毛泽东关于文学艺术的第一个批示下达:“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岂非咄咄怪事”。

曹银娣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其实在这批示下达之前,当时的中国在外交上正处于困境,左右已近孤立,没法学习别人——西方是帝国主义,北方是苏修,只好把目标转向自己的老祖宗。

于是,20世纪60年代初,“向传统学习”的口号便在文艺界风行起来。

上官云珠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她在电影中出场的时间不长,基本没什么对白,仅靠面部的细微表情,就令其表演夺人心魄,让人记忆最为深刻

除了创作思想、创作技巧要学习古代的诗论、画论以外,题材选择也开始大幅度向传统倾斜。

一时间,文艺舞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历史剧。

这就是为什么高层要骂文化部是“死人部”、“帝王将相部”和“才子佳人部”的一个原因。

上官云珠和李纬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上官云珠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只要镜头对准上官云珠,她的表演就大放光芒

显然《花为媒》和《牛郎织女》等这类戏曲片虽然受到群众的欢迎,但不符合上面的意思,就如同当时曾有一个论调——一定要把工厂建在天安门的南边那样才是革命的,虽然这个论调没被采纳。

拍《舞台姐妹》的时候,谢晋似乎已经感觉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了,于是通过修改剧本,在剧情中增加了一个人物,女地下党新闻记者江波(高放 饰演),以此体现“党的领导”。是她引导竺春花与恶势力抗争,也是她把鲁迅的《祥林嫂》介绍给了越剧班的姐妹。

电影《舞台姐妹》(1964)剧照,高放

而“大写十三年”的倡导者更是跑到上海越剧院,疾言训斥袁雪芬等人“你们演的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厉色声称“越剧的腔腔调调是不健康的靡靡之音”,这对正在拍摄中的《舞台姐妹》不啻是迎头棒喝。

正是在这种氛围下,1964年5月,中国电影家协会进行文艺整风,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中止评选活动。

谢芳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舞台姐妹》剧组更加小心翼翼地在“煎熬”中拍摄。谢晋快马加鞭仅3个月就完成内景,于6月上旬结束外景。

首次与上影合作的谢芳曾回忆说:在影片拍摄的整个过程中,除了在摄影棚拍戏之外,只要看见谢晋时,总是面壁而坐,埋头于案前进行着剧本的准备工作,深感这种艺术上的精心钻研精神,是任何人欲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谢芳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当时把鲁迅的“祥林嫂”放在电影中,也是为了增加竺春花的革命性

正当样片出齐准备进入后期制作,形势已急转直下。

此时毛泽东在中宣部有关报告上又作出批示:“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倒了修正主义的边缘。”

谢芳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上海市领导直接审看了《舞台姐妹》拍摄的所有样片,并提出“清清 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戏”是个人奋斗的东西,春花只局限在个人奋斗的尺度里,戏结束时,春花还只提出要“演什么样的戏,做什么样的人”,主题思想不高、不深;反面这条线由于人物关系不准确,冲淡了敌我矛盾等一些需要修改的意见。

谢芳(左)和曹银娣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这就是被改来改去的电影的结尾

谢晋后来回忆:“开始让你改,一边批一边改,改完了还要批。改到最后,张春桥说,不准改了,一个字也不准动,就保留原来的样子,让群众批判吧。”

这部电影作为文化部重点拍的电影,到最后成为“另一帮势力”重点批判的对象——都想把它当成一个“成果”。

有趣的是,当年一边在批判电影《舞台姐妹》(1964)一边还继续放映电影《舞台姐妹》

1964年7月29日,康生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总结会上讲话,公开点名批判影片《北国江南》、《逆风千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及京剧《谢瑶环》、昆曲《李慧娘》是“坏电影”、“坏戏”。随后,报刊上相继刊登批判这些作品的文章。

当时的谢晋一再就《舞台姐妹》进行检查,并提出了重新改台词、集中补戏、尽量删减等方案。已升任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的张春桥也极为不耐烦了,只同意把拍出来的样片接起来,不准再动机器补戏,理由是“修改必然美化了这个毒草”。

电影《舞台姐妹》(1964)剧照,沈浩(左)和李纬

要知道《舞台姐妹》实际上是通过了电影局的审查的,也拿到了允许在全国上映的通知书。高层之所以还是“不放过”这部电影,显然是有“用心”的。

出于获准通过并减少经济损失的考虑,谢晋只得违心地借助重配对白等方式略加弥补,以至留下了深以为憾地“蛇足”,最为典型的是影片的结尾,别后重逢的一对苦难姐妹,依偎在船头倾心交谈,原有的对白含蓄而有深意:走上新生活的月红深有感触地说:“以后我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唱戏。”

谢芳(左)和曹银娣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结尾说话的时候和口型对不上

春花回答:“我在想今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唱什么样的戏?”却被硬改成口号式表白:月红说“我要永远记住过去走错的路,一定要重新做人”,春花则说“今后应该加紧改造自己,唱一辈子革命的戏!”

图为严凤英与同屋病友王文娟合影

这时新凤霞的日子更不好过,而严凤英的烟瘾更大了,她们都处在那个时代当中,她们都不得不独立地面对那个时代。

如果是严凤英来演竺春花,新凤霞来演邢月红的话,让她两在银幕上说着“今后应该加紧改造自己,唱一辈子革命的戏!”会是一个怎样的效果?

沈浩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这只能是如果了,历史的进程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舞台姐妹》的主创人员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光演员就有3个自杀了,一个是商水花的扮演者上官云珠(1920-1968年11月23日),一个是沈家姆妈的扮演者沈浩(1916年-1966),另外一个演和尚阿鑫的邓楠(1916-1968)。

邓楠在电影《舞台姐妹》(1964)中的影像

实际上《舞台姐妹》以'台上悲欢人常见,谁知台外尚有台'这一富有哲理意义的严肃课题,生动地再现了旧社会发生在'人生大舞台'上的悲惨遭遇,以及旧的社会制度和黑暗势力对艺术及艺人们的残害。

而谢晋的个人命运却因《舞台姐妹》而堕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深渊,因为谢晋是文艺黑线头目、“四条汉子”之一夏衍的“宠儿”,在遭遇了10万人共批《舞台姐妹》的场面后,谢晋被一脚踢进了牛棚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忘老电影《舞台姐妹》谢芳曹银娣珠联璧合 而她演得实在太好了
56年前的好电影,拍完便成“毒草”,3位演员自尽,如今却好评如潮
百年谢晋——六十年前的那个春天
1965年老电影《舞台姐妹》9位演员,上官云珠,谢芳,你认识几位
我心目中的共和国电影明星(十五)谢芳
怀旧露天电影,谢芳老师主演《舞台姐妹》1965,高清修复完整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