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重赔偿》最伟大最经典的黑色电影 清冷刚劲的悬疑效果震撼全球

dean5 发布于: 2012-03-21 23:07

《双重赔偿》法国版电影海报

《双重赔偿/双重保险Double Indemnity》(1944)是好莱坞最伟大的黑色电影吗?也许是。至少,在《雌雄大盗/邦尼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1967)出现前的20多年里,奈夫和菲丽丝一直都是好莱坞最有名的杀人犯。这是一部与奥斯卡最佳影片擦肩而过的经典之作,推出时正值二次世界大战正激烈的时候,而这部影片显得过于冷酷和阴暗。

这是最伟大的黑色影片之一,影片悬念重重,表演出色,但最重要的是它的风格,即那种黑色noir风格。无论是那光影婆娑的百叶窗,还是自嘲式的独白,对未来的悬念电影都产生久远的影响。影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使影片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堕落男人的心灵煎熬史,冷静、更冷漠地注视着战争前后的美国现实。

《双重赔偿》德国版电影海报

影片的基调是悲观的,手法上受德国的表现主义的影响。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类影片的导演大多来自于德奥。影片中大量的明暗对比的组合,从来没有阳光灿烂的时候。人物处于一定的框格之中。给人以空间上的幽闭、恐惧的感觉。这使人自然想起了德国表现主义的绘画。当然,另一方面也带有当时美国社会的写实性的描绘。

作为最早出现的也是最为经典的黑色电影,可以说《双重赔偿》具有黑色电影的一般的特征,如阴郁悲观的基调,意志薄弱的男人和坚强狠毒的女人的主人公模式,带有强烈的悬疑恐怖的情节及影片在构图和色彩上的鲜明的黑色元素。《双重赔偿》也因其独特的黑色特征在电影史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

《双重赔偿》美国版电影剧照

这是一部线索清晰、情绪饱满的电影,音乐始终透出一种慌乱情绪,而节奏则越来越快,它避免了90年代后期好莱坞情杀电影里频繁出现的,过于琐碎的镜头停留,在一段男主人公简洁、诙谐的叙述中,可以连续发生很多变故,这在电影语言的技法上实属难得。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不喜欢卖弄他的电影技巧,但他却相当注意培育镜头里的细节,比如奈夫手中的火柴,这个家伙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抽烟,而且他用火柴,并总是为自己的朋友凯斯点燃雪茄,而最后一次,当他虚弱地瘫坐在地,准备享受他生命中最后一根香烟的时候,他却无法再像从前一样准确、潇洒地划燃火柴,反而是凯斯为他点燃了香烟。这个生动的细节一直被保留到影片的最后,其中孕育出的留恋和惋惜之情,恐怕也只有银幕外的观众可以切身感受到了。

《双重赔偿》的问世并不顺利,比利·怀尔德不但在演员的挑选上屡屡受挫,就连他的黄金搭档——联合编剧查尔斯·布拉克特Charles Brackett也因为“故事太恶心”而拒绝参与编剧,比利·怀尔德只好去找《双重赔偿》小说的作者詹姆斯·M·凯恩James M. Cain,可是此时詹姆斯·M·凯恩已经跟别人签了约,就在怀德为编剧问题头痛时,制片人希斯特·罗姆把一本书丢给了他——这就是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的《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1946),读完《夜长梦多》后,比利·怀尔德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去见书的作者,就是在那样的情形下,彼时好莱坞最好的编剧比利·怀尔德,和即将成为好莱坞最好编剧的雷蒙德·钱德勒——华丽的相逢。

《双重赔偿》美国版书封
  
比利·怀尔德和雷蒙德·钱德勒开始一起工作了。尽管此时雷蒙德·钱德勒已是个颇有名气的侦探小说家,但在编剧上他完全是个大菜鸟,他参与《双重赔偿》的编剧只是为了钱,因为他讨厌比利·怀尔德的一切——他不能忍受比利·怀尔德称呼自己“雷”而不是“钱德勒先生”,他怀疑比利·怀尔德的肾或者生殖器有毛病因为他每15分钟就要去一次厕所(尽管比利·怀尔德是在里面躲避雷蒙德·钱德勒的喷云吐雾),他还讨厌比利·怀尔德把帽子戴进办公室因为这让他觉得他马上就要出去,直至很多年后,雷蒙德·钱德勒都把跟比利·怀尔德在一起的这段日子誉为自己“生命中最糟糕的时光”。但比利·怀尔德容忍了雷蒙德·钱德勒(至少在《双重赔偿》拍完前如此,他在拍完《双重赔偿》后立刻就拍了部讥讽雷蒙德·钱德勒的电影《失去的周末The Lost Weekend》(1945)),他欣赏雷蒙德·钱德勒的才华并称他“每一页都有闪电”,他教会了雷蒙德·钱德勒编剧,把他从一个菜鸟变成了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编剧大师。他们的相处糟糕透顶,但即便如此,他们仍联手制造了好莱坞历史上最伟大的剧本之一。

《双重赔偿》作为黑色电影的典型范本,影片塑造了一位对现有婚姻生活不满的妻子,她通过引诱一位保险推销员,共同设计谋害了她的丈夫,芭芭拉·斯坦威克在片中饰演的妻子菲丽丝是第一个完全独立自我的“致命女人”形象。黑色电影中的“致命女人”极具反叛性,她们不愿充当传统家庭中的贤妻良母,相反,她们认为婚姻单调拘束,缺乏浪漫和激情,所以她们借助其性魅力(“致命女人”的性能力往往是凌驾于男性之上的),用尽伎俩,争取独立,即便当她们走向毁灭的时候,依然顽强地保持着独立的姿态。虽然“致命女人”最终难逃厄运,但她们是黑色电影中最具光彩的角色,那些极具诱惑力、一往无前的坚强女性形象就是黑色电影的标志,她们敢于公然反抗男性的控制,拒绝家庭的约束。 典型的“致命女人”形象往往是对现有的生活非常不满,因为和她在一起的男人企图控制她,把她视作宠物或当作自己财产的一部分,所以她不得不通过谋杀来解放自我。“致命女人”是黑色电影中的欲望对象,但男性角色只把她们当作自己的占有物。

菲丽丝是好莱坞黄金时期黑色电影中最典型的蛇蝎美女。她内心空虚,目的明确,天生具有杀人和夺取自己想要的一切的欲望。为了得到丈夫的财富,她先是杀害了丈夫的原配夫人,而后和保险调查员合谋,设计杀死丈夫,并伪装成天衣无缝的意外,以榨取大笔保险金。

不过她却是个坦诚无比的女人,她亲口对情人承认:“我从没有爱过你。”对于要以性命相信任的搭档,她这一句可是冒险无比。

当保险推销员奈夫走进一位客户的住宅,站在门廊上,一个女人从楼上缓缓走下来,她有“一张疲倦的脸”,“让男人失魂落魄的身材”,光亮的唇膏,金属光泽的头发,奈夫眼睛不眨地望着她……

这是《双重赔偿》中谋杀罪案具有标志性的起点,奈夫也从此走上了不归路。在奈夫眼中,“她是完美的,镇定自若,没有眼泪,连眼皮都不会眨一下”。

《双重赔偿》DVD封套

“我杀他为了钱,也为了女人,我没有得到钱,也没有得到女人。我发现我渐渐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那是死人的脚步吗?”《双重赔偿》中,弗莱德·麦克莫瑞Fred MacMurray用低沉的嗓音读着雷蒙德·钱德勒写的对白,他写的那些对白让一个杀人犯的每一句话都饱含诗意,他每一页的闪电让比利·怀尔德那些黑暗的镜头充满纠结。雷蒙德·钱德勒是有史以来最拙劣的侦探剧情制造者,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侦探人物缔造者和对白作者。关于前者,最著名的故事是:霍华德·霍克斯Howard Hawks和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在拍摄雷蒙德·钱德勒最有名的侦探小说《夜长梦多》时,就剧本中一个司机的死因争执了起来,于是他们去问编剧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谁知威廉·福克纳说他也不记得了,最后他们只好打电话给雷蒙德·钱德勒,雷蒙德·钱德勒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他就是死了。”而关于后者,只需要看过《双重赔偿》就知道了。

《双重赔偿》西班牙版电影海报

被比利·怀尔德带入好莱坞的雷蒙德·钱德勒,每天只做两件事情:给好莱坞写剧本,和写剧本以外的一切东西来嘲讽好莱坞。后来雷蒙德·钱德勒不再给好莱坞写剧本。

1959年,雷蒙德·钱德勒戴着这样的光环离开了人世: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侦探小说家,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黑色电影编剧。
  
在《双重赔偿》以前,作为导演,比利·怀尔德只拍过两部并不算太有名的电影。但此前一直给霍华德·霍克斯写剧本的比利·怀尔德,当然不会不知道前者的那句名言:“一部好电影,只需要三个好镜头,和没有一个坏镜头。”比利·怀尔德只遵守了这句话的一半,于是《双重赔偿》就拥有了全部的好镜头,和没有一个坏镜头;于是《双重赔偿》也不再只是一部好电影,而是好莱坞的电影教科书。

比利·怀尔德的伟大在于:让一部陈述谋杀案的电影超越了谋杀,让一部没有一处裸露镜头的电影充满肉欲。

比利·怀尔德让杀人犯在电影的一开始,就用第一人称平静的讲述自己犯罪的事实。随着剧情的展开,人们发现保险推销员和富翁妻子的动机毫无正义可言,但却又不由自主的为他们担心,为他们能躲过“侦探”凯斯的调查而捏一把汗,道德的边界被电影里灰暗的镜头给混淆了,模糊了,到最后凯斯给奈夫点烟的时刻,人们已经忘记了谋杀,他们发现了杀人犯和侦探两个男人之间爱的存在。人们希望奈夫不要死,可是美国当时的《海斯法典》不答应(这部法典在美国1966年就被废除),甚至连比利·怀尔德也不答应。

比利·怀尔德从不掩饰奈夫和菲丽丝的奸情,但是他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显得充满节制(当然一方面也是因为《海斯法典》),我们看不到任何“行为的镜头”,只是看到他们抱在了一起,而后镜头一转,奈夫翘着腿躺在沙发上,菲丽丝则在一旁慵懒的补着妆。比利·怀尔德的节制不止是存在于某些场景,而是充满了整部电影,于是《双重赔偿》中就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那个年代好莱坞影评人最喜欢说的话就是“让我用一把剪刀救了这电影”,但没有一个人对《双重赔偿》说这个。

《双重赔偿》最早拍摄的结局跟现在完全不同,奈夫在法庭上被审判,之后被关进毒气室,而凯斯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但比利·怀尔德后来改变主意了,他把原来的结尾全部剪掉,而后补拍了现在的这个:奈夫倒在了电梯旁边,凯斯过来给他点燃了最后一支烟——而在此前,一直都是奈夫给凯斯点烟。 正是这次修改,展现了比利·怀尔德在编剧上的惊世才华,以至于后来连小说的原作者詹姆斯·M·凯恩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他第一次,认为搬上银幕的小说比他的原作还要好。

《双重赔偿》美国版电影剧照

以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道德标准,《双重赔偿》几乎具有惊雷一般的震撼效果,它第一次让两个从头至尾的道德反派占据整个银幕,无怪乎当年作为男主角首选的乔治·拉夫特George Raft在听剧本故事时,一个劲追问男主角是不是最终亮出卧底身份,此逸事说明在大多数人看来,没有一个正面人物来支撑就不能叫作电影,但比利·怀尔德却大胆地这样做了,他所采用的批判并不是派一个高大全人物来醍醐灌顶式的,而是通过各种技术细节来深层次烘托,比如为女主角的房间填加闪光铝粉,制造出一种令人迷醉的性感效果,把人物的心理坠落过程直观展现出来;而片中多个阴暗光线的场面,以及投在墙壁上如同监狱铁栏的百叶窗阴影,则暗示了人物的困境和结局,这些细节元素从根本上将《双重赔偿》与肤浅的罪案电影区别开来,使之穿越了时代和题材的局限,即便在七十余年后的今天观之,仍给人以超凡脱俗耳目一新之感。

《双重赔偿》美国版电影剧照

以心理悬疑角度来看,《双重赔偿》不输于任何一部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电影,但无论是技术手法还是细节铺垫,影片都打着明显的比利·怀尔德印记,台词的精彩显出比利·怀尔德多年从编剧熬成导演的拿手绝活儿,而一些意想不到的桥段,如男女主人公在超市的婴儿用品前商量如何杀人等,则洋溢着如假包换的比利·怀尔德式幽默。如果你先看过比利·怀尔德后来那些游刃有余的经典喜剧作品,如《热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1959)、《龙凤配Sabrina》(1954)等,绝对难以相信《双重赔偿》这样清冷刚劲的悬疑片出自同一人之手,这样全能型的影坛人物,足以告诉容易激动的现代影迷们一个道理——大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封号地。

《双重赔偿》完成44年后,西班牙大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去洛杉矶宣传他的《精神濒临崩溃的女人Mujeres al borde de un ataque de nervios》(1988),他特地去拜访了比利·怀尔德,这位终生驰骋好莱坞的黑色电影大师,给佩德罗·阿莫多瓦的忠告——唯一的忠告,就是“永远不要受到好莱坞的诱惑”。

影片花絮:好莱坞影坛大腕们的那些幕后故事

一、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与编剧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之间的奇特关系被津津乐道:众所周知,比利·怀尔德喜欢既亲自撰写剧本,同时又喜欢与人合作执笔,坚信两个人的智慧绝对强于一个人独揽,但在改编此片时,比利·怀尔德的御用合作编剧并不喜欢詹姆斯·M·凯恩James M. Cain笔下这个故事,认为改编成电影必败无疑,不得已,比利·怀尔德只好另觅他人。在看过大侦探作家雷蒙德·钱德勒的成名作《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1946)后,比利·怀尔德认为此人乃可用之才,便毕恭毕敬将其请来,但当时的雷蒙德·钱德勒其实没什么改编剧本的经验,第一天的幼稚举动便遭到比利·怀尔德的无情嘲笑。两人的不和,其实来源于性格的巨大差异:雷蒙德·钱德勒属于埋头苦干的内向型作家,而比利·怀尔德则是个不折不扣的话痨型编剧,两人合作过程中一直极不愉快,雷蒙德·钱德勒甚至向公司打小报告,认为比利·怀尔德有多动症嫌疑。尽管比利·怀尔德也对这位书呆子咬牙切齿,但他知道确实也只有他能胜任改编剧本,因为詹姆斯·M·凯恩的原著小说虽然语言也很精彩,但毕竟太过书面,而雷蒙德·钱德勒在口语化台词上的创作力,在当时的好莱坞的确属一属二。有趣的是,黑色电影专家们认为,比利·怀尔德在接下来的作品《失去的周末The Lost Weekend》(1945)中,塑造出一位被酒瘾缠身的落魄作家,绝非偶然,灵感正是来源于同样也是酒鬼一个的作家雷蒙德·钱德勒。就这样,两个相互憎恨的天才,却在磨磨擦擦中完成了一部无可挑剔的完美剧本。

二、影片在演员的选择上,赢得电影学者们一致的惊叹:彼时芭芭拉·斯坦威克Barbara Stanwyck已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享有最高等级的片酬,她是好莱坞极少数同时拥有多面演技和迷人面孔的女星,因此比利·怀尔德脑中想到的第一个菲利丝扮演者,便正是芭芭拉·斯坦威克。接下这样一个坏到骨子里的反面角色,芭芭拉·斯坦威克起初也十分犹豫,周围很多人都认为此角将毁掉她的演艺生涯,而比利·怀尔德只说了一句话:“你是演员,还是胆小鼠?”芭芭拉·斯坦威克听后毅然接下此角色,甚至接受比利·怀尔德建议戴上假发,极力营造出轻浮虚伪的外貌效果。相比之下,男主角弗莱德·麦克莫瑞Fred MacMurray的明星级别要差得多,本来公司也想请乔治·拉夫特George Raft这样的大腕级演员,但演惯了英雄式正义人物的大明星们对于这样彻头彻尾邪恶的角色简直感到震惊,比利·怀尔德只能把目光投向腕级低一些的演员,弗莱德·麦克莫瑞之前大多演些滑稽搞笑的电视剧,在应邀看到剧本后也很纳闷:“有没有搞错,我TM是演喜剧的!”但是比利·怀尔德坚持鼓励其做一次正剧尝试,事实证明此举明智无比,弗莱德·麦克莫瑞发挥出连自己都吃惊的表演天赋,从此事业也扶摇直上。片中饰演沃尔特上司凯斯的爱德华·罗宾逊Edward G. Robinson,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性格演员,在台词处理上有着过人的天赋,连钱德勒在现场看到他连珠炮式地背出自己笔下大段大段的独白都感到异常惊奇,罗宾逊起初还因为是配角而自感屈才,完全没想到此片将他带入新的事业高峰。曾有一名学者提出一个十分新颖的观点,认为爱德华·罗宾逊饰演的这个角色正代表了比利·怀尔德本人,犀利、有趣,包括矮小的身材,片中凯斯甚至曾对奈夫说:“你不比聪明,只是高一点罢了。”

三、《双重赔偿》获得奥斯卡提名的那年,比利·怀尔德的竞争对手是大卫·O·塞尔兹尼克David O. Selznick的《自君别后Since You Went Away》(1944)(现在看来两片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后者在报纸上打出了“在好莱坞,《自君别后》是《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之后最重要的四个字”的广告,一向善于搞怪的比利·怀尔德则在报纸上回应到:“《双重赔偿》是好莱坞自《凋谢之花Broken Blossoms》(1919)之后最重要的两个字。”(这两个片名的英文都是两个单词)塞尔兹尼克愤怒不已,他发誓要教训一下比利·怀尔德,这个时候希区柯克出来说话了,他也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上面写道:“在《双重赔偿》后,好莱坞最重要的两个字是比利·怀尔德。”

显然,对于刚拿起摄影机没多久的比利·怀尔德,大师的认同远比去讨好评委换几个奥斯卡小金人更重要。

四、影片在当年上映后取得巨大轰动,从影评界到普通观众都是一片惊艳之声,1945年的奥斯卡上,《双重赔偿》获得多达七项提名,比利·怀尔德踌躇满志走向盛典,却被歌舞喜剧片《与我同行Going My Way》(1944)挤下了大奖宝座——此届奥斯卡被公认为评委集体昏庸,《与我同行》只在短时间范围内娱乐了一些人,而《双重赔偿》却划出了整个一段黑色电影时代。在此之后,模仿之作风起云涌,一下子冒出千百个杀夫或妻来骗保险的故事,影坛开始流行自叙形式拉开影片,用百叶窗阴影来衬托人物阴暗内心被一用再用……但是没有谁能达到比利·怀尔德《双重赔偿》的高度。1973年,一部完全模仿的电视版《双重赔偿》播出,当时已经67岁的芭芭拉·斯坦威克接到刚看完后的比利·怀尔德的电话,这位大师只说了一句:“他们根本没理解。”就挂断了电话。

《双重赔偿》美国版电影海报

五、沃尔特·奈夫的角色最初叫沃尔特·奈斯,但比利·怀尔德后来发现真有个叫沃尔特·奈斯的人居住在比佛利山,而且恰巧也是保险业务员,为了避免给他造成不良影响,才改为沃尔特·奈夫。

六、奈夫和菲丽丝在作案之后无法发动汽车的一段是导演扩充的情节,因为一次比利·怀尔德在结束一天的拍摄之后,同样无法发动汽车。  

七、芭芭拉·斯坦威克佩戴的金色假发是导演的主意,但开拍了1个月后,比利·怀尔德才意识到假发的效果很糟糕,但重拍根本来不及,于是后来采访时,比利·怀尔德只好声称这是故意之举。

八、当奈夫第一次吻菲丽丝时,画面中奈夫的扮演者弗莱德·麦克莫瑞的手上戴有戒指,直到后期制作时这个纰漏才被发现。

九、菲丽丝躲在门外偷听奈夫同凯斯的谈话时差点被开门的凯斯发现,藏在被推开的门后,这段情节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因为美国公寓的门都是朝里开。

十、芭芭拉·斯坦威克的美艳和聪明在《双重赔偿》里达到了她自己的顶峰。芭芭拉·斯坦威克的美非常知性非常cunning,无论《双重赔偿》或是本人,她都在智力上胜过男人,却同时又让人无法抗拒。一个早期的八卦是芭芭拉·斯坦威克是《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1940)的男主角罗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的老婆,后者是闻名的同性恋,因此芭芭拉·斯坦威克也常被人们说成是les——不过她确实有les的气场。

《双重赔偿》DVD封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一脚踏进电影圈,却始终不肯把另一只也拿进来
《双重赔偿》比利怀尔德编导黑色电影经典,由作家钱德勒撰写对白
很多人说这是有史以来排名第一的黑色电影
经典作品赏析《双重赔偿》
充满邪恶和纯真两重性的人物令人痛恨又令人同情
村上春树读了12遍,他之后世间再没有这样醉人的作家 | 钱德勒忌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