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托尼》新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电影 展示贫民的狭隘导致谋杀

dean5 发布于: 2012-06-26 12:03

电影《托尼Toni》(1935)法国版海报

在让·雷诺阿Jean Renoir二战前的作品中,《托尼Toni》(1935)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完美的。坦率地说,它还有不少瑕疵。但或许正是它和他最重要的影片《游戏的规则La Regle du Jeu》(1939)一起将让·雷诺阿对自身和对电影的某些探索推向了极致。导演让·雷诺阿从关注小人物的真实内心世界的角度出发,展示了贫民在性格上的局限性和狭隘性,探讨了最终导致悲剧发生的整个过程及其根源。

让·雷诺阿早期影像常常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特征,这在文艺倾向上表现为拒绝浪漫主义式的浮想联翩,同时反对传统现实主义对生活的典型概括,转而追求事物的“绝对客观性”,通过对社会现象做纪录式呈现,不偏不倚,从而描绘出客观现实的精确图景。

在乔治·萨杜尔看来,让·雷诺阿的创作思想受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的影响尤为明显,《娜娜Nana》(1926)、《衣冠禽兽La Bete Humaine》(1938)等片甚至直接改编自左拉的小说,让·雷诺阿的电影往往带有某种悲观和宿命倾向。只不过这种倾向包藏着更为深刻的人性之光和人文意蕴,从而使让·雷诺阿描绘现实时带有一种独特的曼妙和诗意。

这种创作思想也直接影响到让·雷诺阿的影像风格,即是一种让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理念,走出片场、深入原野、乡村和街头,把镜头对准清新生动的自然景象,捕捉瞬息万变的世界变迁。这一点无疑也受到其父亲印象派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的深刻影响,与印象派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在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气氛的创作方法相似,让·雷诺阿开发出一种俭省、朴实的镜头语言,除了在自然光影下直接拍摄之外,远近皆清的景深镜头,以及优雅顺畅的长镜头,都令人难忘。

和印象派在构图上截取物象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一样,让·雷诺阿习惯于运用大量的特写和中景镜头来表现生活,并且辅以少量交代主体状态的全景,形成一种近似生活原生态的节奏。这种镜头语言开始于有声电影崛起之后的《母狗La Chienne》(1931),并且在《托尼》中得系统的、大规模的运用。它直接影响了二战之后崛起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创作理念,不过与新现实主义不同的是,让·雷诺阿更注重事实的呈现,而非是非善恶评判,他突破了传统模板化人物、戏剧化情节的囹圄,其内容更接近世俗真相。

在创作《托尼》时,让·雷诺阿提到:“我在《托尼》中竭力不在戏剧性方面做文章。我把一个洗衣池旁洗衣的农妇看得和故事的主角一样重要。”所以让·雷诺阿的影像往往是一幅形态各异的俗世群像画,就像他对《托尼》的评价一样:“《托尼》的特点是没有明星,不仅没有明星演员,也没有明星场景,甚至没有明星情景。我的愿望就是要让观众觉得,摄影机和话筒是藏在我的口袋里的,碰到什么我就拍什么,不分主次。”

电影《托尼Toni》(1935)DVD日本版封套

在一系列拍摄尝试过程中,让·雷诺阿逐渐意识到忠于现实并不一定要对现实照抄照搬,在表面真实的背后有更为深刻的内在真实,而这种真实可以通过适当夸张来完成,“在《娜娜》中,我曾将追求实物的狂热付诸实践。但是实物看上去反而不真实,这一点连最好的布景师也是想象不到的。”而在拍摄《托尼》时,让·雷诺阿更坦诚“我自以为拍的是取自现实生活的悲惨遭遇,实际上却是在不由自主地描述一则令人心碎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爱情故事。”事实上,正是这种矛盾造就了让·雷诺阿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风格,人们称之为诗意写实主义。

《托尼》造就了一个平等有序的人物生存环境,角色之间没有绝对好坏之分,可怜之人有可悲之处,可恨之人亦有可叹之处,人们既赞赏男主角托尼对约瑟芬不离不弃、至死不渝的爱,却又很难认同他对玛丽的伤害。玛丽声泪俱下的控诉:“托尼,你还记得吗?去年你扔了一只猫,猫也有错,但你夺去它的生命更可恶。(如今)你像扔掉那只猫一样扔掉我!”

在让·雷诺阿看来,这或许就是生命的本质,毫无来由的爱,莫名其妙的伤害。另一方面,玛丽的泼辣自私令人厌烦,但对托尼的爱却令人感动。约瑟芬放荡多情的性格惹人反感,不过这也造成了她多舛的命运。而那个可恶的监工阿贝尔虽然一副丑恶嘴脸,但罪不至死。让·雷诺阿的影像直指人性最软弱部分,其写实特质,让影片看起来犹如包罗万象的“社会新闻”。这种人物塑造方式自《母狗》之后逐渐走向成熟,在《母狗》中,那位看起来软弱无能的小职员招人怜悯,然而他却亲手杀死了那个欺骗自己感情的妓女,并且间接害死了妓女的情人。这个结果出人意料,但合乎情理。人性在软弱里也隐藏着罪恶,其转变往往只在一念之间,这就造成了一种宿命式的轮回。

导演让·雷诺阿Jean Renoir全部采用实景拍摄电影《托尼Toni》(1935)

在《跳河的人/布杜落水遇救记Boudu Sauve des Eaux》(1932)中,让·雷诺阿以布杜在塞纳河中被救展开,当布杜中了十万法郎的彩票,准备开始新生活,并且正与书商的女佣结婚时,船却在河中翻倒,布杜在人们的视线之内消失,重新回到以前流浪生活。让·雷诺阿阐述了一种不可调和的阶级差别,布尔乔亚阶层的无聊空虚,无产者的愚昧无知皆跃然纸上,当两者之间出现交集时,必然是一个可笑的闹剧。唯有以一次翻船来把他们之间再度隔开,生活重归平静。在《托尼》里,这种悲剧式的轮回表现得更为明显,三年前托尼满怀希望,乘着呼啸的火车来到法国南部,企求开始新的生活,三年后他再度奔跑在那条把他带到这里的铁路上,迎接他的却是绝望的枪声。

桥上人已死去,桥下新的移民匆匆赶来,同样的歌声,同样的路,只是物是人已非。他们曾经说过,“只要能生活,这里就像祖国一样。”那么当此处无法再生活,祖国又在何方?在好友费鲁南德怀里坦然死去的托尼,是否想到,心爱的人,依旧面临多舛的命运?

让·雷诺阿想要突出的是:《托尼Toni》作为新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电影全部是实景拍摄,此外,影片所选用的演员大部分是非职业演员,事实上,《托尼Toni》中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是这条花边新闻中梦幻般的一面,是再平常不过的剧情中那种童话般的气度。如果我们将它与诸如《母狗》的影片相比,就会发现这条完全“编造”出来的表演显得那么的狼狈和原始。

我们还会猜想影片的拍摄是在完全即兴表演中完成的,甚至有些凌乱。其中最为高明的是影片描述的并不是两类女人,而是同一个女人在人生中所处的两个阶段,因为在和阿贝尔结婚后,原来那个爱卖弄风情而撩人欲望的小女人变成了玛丽一样的弱者。我们不会忘记马蜂和葡萄园的那一幕,背部被蛰了的约瑟芬恳求托尼帮她吸出毒液,所有的毒液。

达尔班扮演了阿贝尔这个角色,在他的每个动作后我们都可以轻松地辨认出让·雷诺阿的身影,一个漫画了的让·雷诺阿,他正在指导着一个大摇大摆酷似自己的人。《托尼Toni》是让·雷诺阿最美的五、六部作品之一,虽然是一部悲剧,但最终阳光取代了宿命。(幽窗冷雨)

电影《托尼Toni》(1935)DVD封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影《贫民富翁》
电影研究关键词:英国新浪潮(British New Wave)
忧郁 、宁静、 富有诗意---Toni Schneiders托尼·施耐德斯
热梗丨为什么全国每家理发店都有一个Tony老师?
别再纠结今晚吃什么啦,小卡都准备好了~
百老汇与奥斯卡15部音乐剧电影,无法超越的戏中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